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9-22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0分)

  • 1.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为了深入、全面地了解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古人类,历史兴趣学习小组准备深入遗址实地参观,他们应该去(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山顶洞人遗址 D、蓝田人遗址
  • 2. 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    )
    A、神话传说 B、史书记载 C、互联网查询 D、考古发掘
  • 3.  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曾播放专题片《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通过这部专题片我们看到的生活场景可能有(  )
    ①元谋人使用石器劳动
    ②北京人从自然界获取火种御寒照明
    ③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
    ④山顶洞人会用骨针缝衣有爱美之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4.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原始农业出现的重要标志的是(  )
    A、城市的出现 B、聚落 C、磨制工具 D、农作物的出现
  • 5.  文物反映一定时期人类的社会活动。如图文物表明河姆渡居民已经(  )
    A、懂得人工取火
    B、过着群居生活
    C、掌握制陶技术
    D、从事农业生产
  • 6.  半坡人种植粟,河姆渡人种植水稻造成这种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
    A、饮食习惯 B、劳动工具 C、自然条件 D、劳动技术
  • 7. 我国发现人类遗址最多的地方是(   )
    A、长江流域,黄河流域 B、黄河流域,珠江流域 C、长江流域,珠江流域 D、长江流域,黑龙江流域
  • 8. 有人说:“读懂中国,必须先读懂中国传统文化;读懂中国传统文化,必须先触摸中国的彩陶。”彩陶,中国历史发展的源,华夏传统文化的根。下列远古居民中能够制造彩陶的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 9.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远古人类能够走出洞穴,盖房定居的主要原因是(    )
    A、天然火的运用 B、打制石器的使用 C、群居生活出现 D、原始农业的兴起
  • 10. 传说记载:“神农耕而作陶。”该传说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神农既会耕种又会制作陶器 B、半坡氏族的人们能制作陶器 C、半坡氏族以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 D、原始农业的发展促使原始手工业发展
  • 11. 在原始社会的大部分时间里,整个社会呈现“天下为公”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A、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 B、人们之间互相谦让 C、人们过着群居生活 D、没有战争,和睦相处
  • 12. 历史学习小组为进行一项探究活动,利用网络收集了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和黄帝炎帝时期的生产生活资料。以下最符合他们探究内容的活动主题是(   )
    A、中国的朝代更替 B、中国的礼仪文化 C、中国的农耕文化 D、中国的青铜文化
  • 13.  为纪念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孙中山曾写下“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的诗句。毛泽东也写了“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以纪念此人。上述两位伟人共同纪念的人物被誉为是(  )
    A、炎黄子孙 B、人文初祖 C、华夏始祖 D、中原初祖
  • 14.  如图为距今5300年的牙雕蚕,出土于河南郑州。该遗址不远处还出土了同时期的丝帛。专家推测此遗址为黄帝时代的都邑。据此可知(  )
    A、我国的早期人类起源于河南 B、河南郑州是夏朝时期的都邑
    C、黄帝在此地击败了炎帝部落 D、嫘祖缫丝的传说具有可信性
  • 15. 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
    A、国家机构不完善 B、统治者缺乏经验 C、军队缺乏训练 D、末代国君的昏庸、奢侈、残暴
  • 16.  据商周断代工程正式公布的《夏商周年表》,夏朝约开始于公元前2070年,夏商分界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商周分界定为前1046年。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分别发生的事情是(  )
    A、“家天下”开始、商汤建国、武王伐纣
    B、涿鹿之战、尧舜禹禅让、牧野之战
    C、夏王朝建立、盘庚迁殷、西周建立
    D、“公天下”开始、“商汤都亳”、“国人暴动”
  • 17. 陕西出土的一件青铜器上铸有“武王伐纣”的铭文。由此可以判断,它最有可能铸造于下列哪一时期(  )

    A、黄帝时期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 18. 著名学者夏鼐说:“商朝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商代(   )

    ①青铜制作工艺高超  ②创造了比较成熟的文字 
    ③出现玉器  ④出现了鱼纹彩陶盆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19.  如图是汉字“鱼”字演变的简单历程,据此可知(  )
    A、汉字是我国唯一文字 B、汉字的演变由简到繁
    C、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 D、汉字部来源于象形字
  • 20.  如图文物或遗址都可以用来研究(  )
    A、夏朝的历史 B、商朝的历史 C、青铜工艺的高超 D、书法艺术的兴起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0.0分)

  •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 图(a)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牙齿化石。请结合图片中的遗迹及所学知识,判断图片中三个古人类的名称。
    (2)、 通过测定某些古物的天然剩余磁性,分析它们的磁化历史,进而确定这些古物的生存年代,是我国考古学者常用的方法。如果运用这种方法对图片中的遗骨遗骸进行测定,他们的生存年代分别距今多少年?
    (3)、 结合图(b)与图(c)两个头盖骨及各自的复原像,请你说一说这两个远古人类在体质特征上有什么区别。
    (4)、 北京人使用火的作用及意义。
  •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半坡遗址的许多窖穴、房屋和墓葬中,发现了大量的粟粒;在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稻谷遗迹,还有大量石斧、石凿、骨耜等工具。 
    材料二:河姆渡的墓葬里,随葬品少,而且没有多大的差别。 
    材料三:黄河流域一带的原始居民的房屋,多数带有伸出室外的斜坡或台阶的窄长门斗,室内中央均设有火塘,可用于炊煮和取暖。 
    材料四:在山东大汶口遗址中,发现墓葬120多座,其中10号墓随葬品最多,达170多件,除大量的陶器和石器外,还有制作精美的玉器、绿松石等。而另一组4座墓,随葬品很贫乏,总共只有17件,为陶器、纺轮等。
    (1)、 材料一反映了当时的半坡、河姆渡居民已经开始了什么样的经济生活?
    (2)、 材料二反映当时人们之间怎样的关系?
    (3)、 从材料三看,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的住房是什么样式的?为什么要这样建造?
    (4)、 材料四中随葬品的多少,反映当时出现了什么现象?
  •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16年4月4日,丙申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黄陵县举行。万余名海内外中华儿女代表齐聚陕西省黄陵县桥山轩辕殿祭祀广场,追念始祖功德,表达追思之情。
    (1)、 黄帝生活的年代距今(2022)多少年?什么事件后黄帝和炎帝部落结成联盟?这一联盟经过发展和今天的中华民族有什么关系?
    (2)、 黄帝和黄帝时期的其他人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哪些贡献?
    (3)、 现在每年清明都要举行大规模的公祭轩辕黄帝典礼,举办这样的活动有什么意义?
  • 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材料二: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
    (1)、 两则材料中所述的是西周实行的哪一政治制度?
    (2)、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判断封什么人为诸侯,西周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3)、 结合材料二概括出受封的诸侯享受哪些权利和义务。
    (4)、 总结一下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
  • 2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朝以后,青铜器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功能也由食器发展到礼器。到商代后期,青铜铸造业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能够铸造出大型器物。如后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重达 832.84千克。铸造这样硕大的器物,工艺十分复杂,需要很多人协同合作才能完成。 
    材料二 甲骨文记载的内容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甲骨文的很多字体沿用至今,是汉字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参考的历史从甲骨文的记载开始。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商周时期青铜器有什么特点?
    (2)、 根据材料一说出青铜器的作用。
    (3)、 根据所学知识写出甲骨文的造字方法。
    (4)、 根据材料二,指出甲骨文在内容上特点及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