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宣威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9-21 类型:开学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 1. 据考古研究,发源于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玉器的雕刻和装饰技术十分先进,其装饰技法在商周时期的玉器上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夏商周时期流行的镶嵌玉技术,也源于良渚文化。这说明( )
    A、中原率先成为中华文明核心 B、华夏认同深入人心 C、良渚文化已经具备国家形态 D、南北文化存在交流
  • 2. 西周统治者克服了殷代“多邦并存”的分散倾向,由周邦统领庶邦,通过宗法、分封及世官等制度将周邦与天下多邦“合为一家”。这一做法( )
    A、建立了中央集权体制 B、形成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C、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D、强化了民众政治认同感
  • 3. 春秋晚期,文化典籍的传授不再限于中原地区,也不再限于贵族。战国时期,诸子政治主张各异,但他们都从流传下来的典籍和文化传统中汲取思想资源,典籍传播与个人撰著愈加普遍。这反映了当时( )
    A、百家争鸣推动了文化传播 B、诸侯国加紧争夺变法人才 C、文化认同促进了学术繁荣 D、诸子致力于传承文化典籍
  • 4. 下图是中国古代某时期人口密度情况。据此判断,该时期是( )

    A、东汉永和五年 B、唐朝天宝元年 C、北宋靖康二年 D、明朝洪武二十六年
  • 5. 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并要求迁到洛阳的鲜卑贵族一律将籍贯改为洛阳,死后不得归葬平城;朝中禁鲜卑语,统一说汉语;改鲜卑姓为汉姓,其中皇族拓跋氏改姓元;将新改姓的部分鲜卑贵族定为一等高门,并鼓励他们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孝文帝的这些措施( )
    A、加强了对少数民族的管理 B、瓦解了门阀势力 C、有效缓和了北魏社会矛盾 D、促进了民族交融
  • 6. 有学者认为,唐宋之际,实贵胄与寒人之一转换过程.亦阶级消融之一过程。其具体表现为“唐代以名族贵胄为政治、社会之中坚”,北宋则以“寒人为中坚”。这一转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选官制度的发展 B、新的经济因素的产生 C、中央集权的强化 D、社会阶层流动的加剧
  • 7. 《东京梦华录》记载了北宋都城汴京的一景∶“亦间或有卖洗面水、煎点汤茶药者,直至天明。其杀猪羊作坊,每人担猪羊及车子上市,动即百数。”此景表明北宋(   )
    A、商品经济繁荣 B、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C、海外贸易发达 D、官营手工业的发展
  • 8. 下表为宋元时期的重要科技成果统计表,其中①处应填入的是(   )
    北宋 毕昇
    北宋 沈括 《梦溪笔谈》
    元朝 郭守敬 《授时历》
    元朝 王祯 《农书》
    A、《天工开物》 B、活字印刷术 C、简仪 D、管形火器
  • 9. 1405—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船队规模巨大,人员众多,庞大的船队依然能够保证较高的航行准确度,并开辟多条新的航海路线。由此可知,当时(   )
    A、指南针普遍用于航海 B、地圆学说得到广泛认可 C、明朝欲武力征服海外 D、已有大量人口移民海外
  • 10. 现存最早的密折是康熙朝的。康熙帝创立密折是希望通过暗中指定少数亲信,不时把地方上的所见所闻秘密进行汇报,以及时了解地方民情、掌握地方大员动态的一种尝试和探索,而拥有秘密奏事权的局限于康熙帝的亲信官员。据此可知,密折制( )
    A、强化了皇帝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B、标志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 C、是中央管辖地方的最有效途径 D、逐渐取代了军机处的职能
  • 11.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天朝”体制遭到冲击,形成了近代不对等的中外关系。图中①处应填的条约是(   )

    A、《天津条约》 B、《南京条约》 C、《望厦条约》 D、《黄埔条约》
  • 12.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提出“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为基本原则的土地制度,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社会纲领。这一纲领是(    )
    A、《海国图志》 B、《天朝田亩制度》 C、《资政新篇》 D、《钦定宪法大纲》
  • 13. “剪发兴,辫子灭;……天足兴,纤足灭;放足鞋兴,菱鞋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与材料描述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戊戌变法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太平天国运动
  • 14. 有学者认为,近代西方文化传入中国是从鸦片战争后开始的,然而却是从新文化运动开始,人们才真正在多元的文化观念下来认识中西或东西文化的,即认为东西文化“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据此可知,新文化运动( )
    A、推动了人们思想进步 B、有助于民族的觉醒 C、冲击了封建伦理纲常 D、开启西学东渐进程
  • 15. 图为北京手工业者每日工资(1921年-1925年),这侧面揭示了当时北京( )

    A、军阀割据时局动荡 B、贫富差距逐渐缩小 C、民族工业迎来春天 D、社会经济有所发展
  • 16. 档案馆中的资料蕴含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图为云南省档案馆展出的“护国公债”图片,通过该图片可以了解( )

    A、国民革命 B、南昌起义 C、护国运动 D、二次革命
  • 17. 据国民政府统计,1912-1937的26年间我国机器、电器、化工、矿冶、交通、家具等各行业有专利总数275件。1938-1945年的8年间上述相关行业发明创造的专利则多达512件。这一现象反映抗战时期( )
    A、政府军事装备和技术的极端落伍 B、内迁的科技人员积极研发新产品 C、西南地区工业基础的相对薄弱 D、陕甘宁边区经济建设的成效显著
  • 18. 1919 年 5月,北京大学等高校学生代表集中在北大会堂,听取著名爱国记者邵飘萍关于巴黎和会山东问题交涉失败的情况分析。这直接推动了(    )
    A、新文化运动兴起 B、五四运动爆发 C、中国共产党成立 D、北伐战争兴起
  • 19. 民谣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过新年,过新年,今年不同往常年;工农革命军来了,又分谷子又分田。”这首民谣反映了(  )
    A、民主革命出现了新生机 B、井冈山会师壮大革命力量 C、秋收起义得到民众支持 D、中央苏区不断扩大并巩固
  • 20. 如图是1937年日军发动的一次事变示意图,据此可知,当时发生的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华北事变 D、八一三事变
  • 21. 1942年9月9日,毛泽东在延安为重庆《新华日报》题词:“锻炼体魄,好打日本。”周恩来要求新四军“要学习跳跃、游泳,这是打游击战特别要学会的,比如攻据点时跳铁丝网,携枪游泳袭击敌人在游击战中我们要把体育运动提倡起来”。这说明当时体育运动( )
    A、为战争和民族革命事业服务 B、受到根据地军民的普遍推崇 C、具有浓厚的传统体育色彩 D、以正规的学校教育为起点
  • 22. 1952年,农民张大爷看着自己刚分到的土地,激动得喜泪涟涟。请问,这一情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选项直接有关____。
    A、进行了土地改革 B、粉碎了“四人帮” C、实行了改革开放 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23. 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主要是指( )
    A、提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C、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提出“一边倒”的方针
  • 24.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党中央、毛泽东作出重大战略决策,将全国建设划分为一、二、三线,并将建设重点放在西南、西北,提出“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指导方针。这一战略决策( )
    A、改善了国民经济布局 B、制止了新的世界大战发生 C、解决了人民温饱问题 D、助长了“左”倾错误发展
  • 25. 下列图片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成就,其中不属于70年代的是( )

    A、第26届联合国大会《乔冠华的笑声》 B、毛泽东会见尼克松 C、中日两国联合声明在北京签字 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 26. 下表为《中国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居世界位次的变化》。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1985年

    1990年

    1992年

    1994年

    1996年

    4

    4

    3

    2

    1

    2

    1

    1

    1

    1

    原油

    6

    5

    5

    5

    5

    发电量

    5

    4

    4

    2

    2

    化肥

    3

    3

    3

    2

    2

    化学纤维

    4

    2

    2

    2

    2

    1

    1

    1

    1

    1

    6

    6

    3

    4

    4

    电视机

    3

    1

    1

    1

    1

    A、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B、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科技革命的持续开展
  • 27.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
    A、中共七大 B、中共十五大 C、中共十六大 D、中共十九大
  • 28. 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其核心理念“共商、共建、共享”逐渐成为各方共识,被写入联合国决议等重要国际文件。这表明中国( )
    A、注重加强与拉美国家合作 B、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C、注重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 D、在发扬国际人道主义精神
  • 29. 截止2016年,我国已连续14次当选国际海事组织A类理事国;已连续5次担任国际民航组织一类理事国:已建立了中国---东盟交通部长会议、上海合作组织交通部长会议等多个交通运输合作机制,倡议成立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港口服务组织。这些成就体现出我国( )
    A、以科技推动交通发展 B、对外开放不断扩大 C、交通服务于改善民生 D、积极参与国际治理
  • 30. 世界最初的文明主要发源于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以及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这反映出古代文明( )
    A、深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B、建立完善的国家机器 C、相互间处于封闭隔绝状态 D、建立较为紧密的联系
  • 31. 中古时期,有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把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等传入欧洲,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到了桥梁作用。这个帝国是( )
    A、罗马帝国 B、拜占庭帝国 C、波斯帝国 D、阿拉伯帝国
  • 32. 1573年,西班牙大帆船满载美洲白银到达马尼拉,换取中国的手工制品。中国商船在白银的诱惑下,也满载丝绸和瓷器从福建月港启航驶向马尼拉。一条全新的“太平洋海上丝绸之路”由此开辟。这表明( )
    A、西班牙主导世界贸易 B、国际贸易取得新进展 C、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传统的印度洋贸易日益衰落
  • 33. 14世纪到17世纪初,有这样一群思想家,他们主张追求个人的幸福和人性的自由。这反映了该时期的社会思潮是( )
    A、人文主义 B、理性主义 C、民族主义 D、浪漫主义
  • 34. 近代英国的一位科学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确立了较为完善的力学体系,为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由此可知,这位科学家是( )
    A、牛顿 B、瓦特 C、斯蒂芬森 D、法拉第
  • 35.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在自律的个人自由上建立起一种自发调节的社会经济秩序,政府在其中只需维持和平,建立和维持一个严密的执法体制,让每一个人按他自己的方式来对公共利益做出最大的贡献。”这一观点( )
    A、体现资本主义发展的时代诉求 B、佐证了劳动是财富的源泉 C、得到了英国社会各阶层的认同 D、主导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
  • 36.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是( )
    A、《大宪章》的签署 B、“光荣革命”的胜利 C、《权利法案》的颁布 D、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 37.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行使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彼此制衡。这体现了(  )
    A、联邦制原则 B、三权分立原则 C、民主性原则 D、君主立宪原则
  • 38. 科技的发展使能源的使用发生相应的变化。观察如图,出世界石油产量变化示意图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蒸汽机应用于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业 B、内燃机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业 C、机器的发明与使用代替了手工劳动 D、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信息化时代到来
  • 39. 1870年以后的三十年间,世界上形成了两大类国家:一类是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工业制成品生产国,另一类是以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主的农矿业生产国。材料可用于说明( )
    A、资本主义开始在世界范围扩张 B、列强加快资本原始积累的步伐 C、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逐渐显现 D、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 40. 亚非民族解放运动从15世纪末到19世纪晚期处于自发的斗争阶段,19世纪晚期后开始走向民族民主运动的道路,在20世纪初更是走向大觉醒时代。这一变化根源于( )
    A、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 B、新经济因素的不断发展 C、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 D、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 41. 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广泛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工业革命引起的社会变化,总结工人运动经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诞生的标志是( )
    A、《资本论》第一卷出版 B、共产主义者同盟建立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巴黎公社的伟大尝试
  • 42. 列宁评价某国际体系时说;“靠它来维系的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上的”,它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强权政治的产物。“它”指的是( )
    A、雅尔塔体系 B、资本主义殖民体系 C、杜鲁门主义 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 43. 1942年初,面对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嚣张气焰,以中、美、英、苏为首的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这一行动( )
    A、标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B、加速了中国抗日战争的爆发 C、表明了太平洋战争正式爆发 D、刺激了日本偷袭美国的野心
  • 44. 斯塔夫理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其中,“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是指(  )
    A、欧洲国家的崛起 B、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 C、多极化趋势出现 D、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
  • 45. 二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浪潮空前高涨,1945—1991年,全世界有90多个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独立。这反映了( )
    A、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B、资本主义国家的衰落 C、美苏两极格局的瓦解 D、世界多极格局的形成
  • 46. 下图展示的是哪一区域性集团的旗帜及货币(样币)( )

    A、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欧洲联盟 D、华沙条约组织
  • 47.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经过人民的长期斗争,资本主义国家扩大公民民主权利,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保证公民享受福利。这表明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致力于( )
    A、发展第三产业 B、建立“福利国家” C、扩大中间阶层 D、推动黑人民权运动
  • 48. 2018年在上海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吸引了五大洲3600多家企业参展,6天时间里累计意向成交额达数百亿美元,这说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    )
    A、全球化 B、制度化 C、多极化 D、体系化
  • 49. 世界著名导演索拉纳斯认为,文化多样性正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威胁。面对美国影视文化不停顿的狂轰滥炸,第三世界国家的人民无法展示自己的形象。他们的文化正在遭受严重的扭曲,甚至遭受“一场严重的劫难”。他强调各国在全球化进程中应( )
    A、具有开放包容的姿态 B、维系本国的文化根脉 C、摒弃傲慢偏见的心态 D、反对西方文化的融入
  • 50. 1972年。第一次“人类环境与发展大会”决定成立一个联合国附属的负责全球环境事务的机构。“七十七国集团”中的非洲国家向联合国大会提交了一份17页的声明,最终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总部落户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开联合国附属机构总部设在南半球的先例。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
    A、新兴民族国家的崛起 B、联合国权力的扩大化 C、发达国家环境的恶化 D、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二、非选择题

  • 51. 文明相互交融、和谐共存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和前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永乐三年(1405年),郑和奉命七下西洋。他先后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传播了文化,强化了交流。但因遵循“四夷朝贡到京,有物则偿,有贡则赏”的原则,以“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来维护重礼仪而轻利益的朝贡贸易体系为主要目的,费钱粮无数,仅维持28年便戛然而止,令后人唏嘘不已。

    ——改编自谢博等《郑和下西洋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启示》

    材料二 2013年10月,习近平出访东盟成员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并出席APEC(亚太经合组织)峰会。在讲话中他首次提出与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沿线国家或地区共同发展。2012年中国同东盟双边贸易额达4000多亿美元,是10年前的6倍,争取到2020年实现双方贸易额1万亿美元的目标。

    ——改编自杨保筠《"海上丝绸之路”的21世纪新构想》

    (1)、根据材料一,概括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与结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积极意义。
    (3)、为更好地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请你提出几点建议。(至少两点)
  • 52. 西方殖民活动曾给殖民地人民造成过深重的灾难,也曾发挥过建设性作用,他们的殖民活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人在地中海地区进行了范围广大的殖民活动,建立了许多殖民地。

    材料二 撒哈拉沙漠和沿尼罗河上游巨大的苏德沼泽地在历史上构成了一个可怕的障碍,这些障碍不利于殖民者深入内陆;非洲西部的大河和非洲东部的山脉形成天然屏障,非洲平直的海岸线,缺少优良港湾,也使得殖民者难以接近。美洲多良好港湾、多平原地带,比较有利于殖民者入侵。非洲直到19世纪末才被殖民者基本瓜分,美洲则在16-17世纪基本被殖民完毕。

    ——改编自《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说明自然地理因素对殖民与被殖民所造成的不同影响。
    (2)、除了上述自然地理因素外,还有制度、技术、文化等因素会影响殖民活动。请任选一个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析。(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 5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甲午中日战争前30年间,民族资本的总额只有680万元,而甲午中日战争后3年间,民族资本的总额就增加了一倍多。在1895—1901年间,除去铁路业不计,新办企业的资本已是洋务运动30年全部民用工业资本的一半。

    ——《中国现代化历程》

    材料二 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1912至1919年8年间,建成厂矿470多个,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万元以上,8年超过了过去的半个世纪。1919年随着欧洲列强的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走向萧条。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
    (3)、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给我们哪些启示?
  • 54. 人类的思想文化活动在继承前人思想文化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掀起了反对封建专制的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

    材料二


    孙中山


    毛泽东


    邓小平

    在人类历史上,思想的光芒照耀着人类前进的方向。

    (1)、结合所学在答题纸上完成下列“启蒙运动代表人物及其主张”表格。                                                                                                                                                  

    国家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法国

    伏尔泰

    法国

    三权分立学说

    法国

    卢梭

    (2)、材料二中所示三位历史人物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分别形成了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大理论成果,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三大理论成果在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实践中取得的重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