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9-21 类型:开学考试
一、选择题部分
-
1.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上古史》中提到,人类历史上的一项巨大革命,这场革命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此,人类从较多地依靠、适应自然转为利用、改造自然。这场革命指的是( )A、早期国家的形成 B、建筑技术的进步 C、原始农业的产生 D、商业分工的出现2. 旷世珍宝“何尊”上的青铜铭文记载,武王灭商后告祭于天:“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意为:我将中国作为统治地,亲自统治那里的民众)这是“中国”二字作为词组首次出现。下列关于“何尊”的相关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当时中国实行分封制 B、当时中国的统治区域包括今新疆地区 C、何尊上的文字被称为铜文 D、“何尊”属于农业生产工具3. 据统计,从汉文帝十六年到汉武帝元封五年,郡级政区的数量由24个增长到了108个。这 一变化反映出( )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B、分裂问题日益严重 C、诸侯实力不断增强 D、君主权力渐趋分散4. 顾炎武说:“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黄宗羲也说:“扶危定倾之心,吾身一日可以未死,吾力一丝有所未尽。”这说明他们都( )A、反对君主专制 B、反对宋明理学 C、重视伦理秩序 D、强调社会责任5. 《天工开物》不仅记录并总结了当时农业和手工业领域的生产实践经验及工艺技术成就,而且注意从现象中发现本质,在科学理论方面也取得不少成就。它的作者是( )A、利玛窦 B、徐光启 C、宋应星 D、徐弘祖6. 明朝前期,朝廷出于对日本实行经济封锁的目的,严厉禁止海外贸易。东南沿海地区的一些海盗、奸商等与倭冠勾结,进行走私活动,出没沿海,烧杀抢掠,造成巨大破坏。明廷为解决倭患派大军镇压。其中相互合作连续重创倭寇,使东南沿海形势稳定下来的民族英雄是( )A、郑和戚继光 B、戚继光林则徐 C、戚继光俞大猷 D、郑和俞大猷7. 2019年12月18日,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了针对总统特朗普的两项弹劾条款,正式以“滥用职权”“妨碍国会调查”两项罪名弹劾特朗普。美国的这种政治现象充分体现了( )A、法律至上的治国理念 B、分权制衡的运行机制 C、国会两党对垒的局面 D、美国总统对国会负责8. 1493年,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作出仲裁:在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以西100里格的地方,从北极到南极画一条分界线,史称“教皇子午线”。这条分界线( )A、 划分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永久势力范围 B、是西方列强瓜分世界、划分势力范围的开始 C、把巴西划分为西班牙和葡萄牙共同的势力范围 D、把西班牙和葡萄牙的部分殖民地划归教会管辖9. 某位思想家认为,使人得到“救赎”的,不是教会所称的诸如祈祷、施舍、圣餐、圣洁生活等“善行”,而是内心的信仰,这是上帝直接授予每个灵魂的一种内在精神皈依。这位思想家是( )A、苏格拉底 B、马丁•路德 C、但丁 D、伏尔泰10. “(1870年)9月3日晚7时,一批巴黎市民率先走向街头,举行游行示威,要求废黜被俘的、应对战败负责的皇帝,实行共和制度……次日凌晨,更多的市民涌向了街头。”材料反映的事件( )
A、表明共和派势力超过保皇派 B、导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建立 C、为马克思主义诞生提供了阶级基础 D、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11. 19世纪中叶,各种不满资本主义的思想,纷纷贴上“社会主义”的标签。这些思想有的主张恢复封建制度和小私有制度,有的主张通过社会改良来消除社会的弊端。19世纪后期,这些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思潮退出历史舞台。这说明( )A、马克思主义影响力扩大 B、社会主义理论在西方失去市场 C、工业革命缩小贫富差距 D、“福利国家”制度缓解社会矛盾12. 罗斯福曾说:“勇敢的中国人民抗击日本的侵略,歼灭了无数日军,摧毁了大量日本军用物资。援助中国进行的英勇抗战并最终发起反击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中国的抗战是最终战胜日本的重要因素。”罗斯福的这一观点主要表明( )A、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B、美国的援助是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C、中国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起了主要作用 D、中国取得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13. 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间。”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上“成熟”的表现是( )①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②探索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③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③14. 以下是《二战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重要史事简表》。表中这些史事说明二战后世界历史的重要变化是( )时间
史事
1947年
印度独立
1956年
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
1960年
非洲17国先后独立,这年被称为“非洲年”
1999年
巴拿马从美国手中收回巴拿马运河区的全部主权
A、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B、欧美国家社会运动高涨 C、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D、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15. “ (20世纪30年代苏联)五年计划给西方国家留下的印象似乎不像给发展中国家留下的印象那么深,……按照西方的标准,苏联公民受到了产重的剥削……”西方国家做出这一评价,主要是因为苏联的五年计划( )A、没能促进经济发展 B、实行余粮收集制,损害了农民利益 C、强调国家利益而忽视民生改善 D、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强制劳动二、非选择题部分
-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朝加重了江南的田赋征收,同时规定征收一定数量的丝绢实物。自1405年到1433年,郑和的7次远航中,丝织品是贸易的主要物产。明朝后期,嘉兴所辖濮院镇“机杼之利,日生万金”,吴江的盛泽镇“居民稠广,俱以蚕桑为业。男女勤谨,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仅丝绸牙行,约有千百余家”。归安县“男耕女织,农家本务,况在本地,家家织经”。江南官营织机有3 500台,民间已超过万台。明后期废除了匠户和徭役制度,丝绸机户有机会积累原始资本,扩大生产,机户郑灏家就有“织帛工及挽丝佣各数十人”。
——摘编自李绍强徐建青《中国手工业经济通史•明清卷》
材料二 从18 世纪70年代到19世纪上半叶的几十年间,是近代工厂制的兴起时期。1786年,曼斯菲尔德的奥德诺与库伯联合工厂建厂时总资产4200镑,固定资本3789镑;1789年总资产5421镑,固定资本3916镑。阿克莱特的克罗姆福德纺纱厂,1771年建厂时雇用300多人,到1816年翻一倍,达到727人。在韦奇伍德埃特鲁利亚制陶厂中,整个工厂分为若干个车间,如拌土车间、制胚车间、上釉车间、烧窑车间、上彩车间等,每个车间的工人只负责所指定的一道生产工序。18世纪下半叶,韦奇伍德在其制陶厂中首创了原始的计时系统,即用打铃来召集工人。19世纪初一家工厂规定:“任何人如非确有必要而擅离岗位,或在工作时间与工友交谈,每次将处以一便士罚款。”
——摘编自刘金源(论近代英国工厂制的兴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明代江南丝织业发展的表现并分析其发展的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工厂生产的特点,并分析工厂生产方式的出现对英国社会发展的影响。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古代的文化自觉,同样表现为“人的自觉”,有时也被称之为“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无论是孔孟学说还是程朱理学,儒家文化始终执着于强调人之为人的道德性。同时,它对道德性的强调以维持社会的秩序为出发点和归宿,对不同身份的人有不同的道德要求,这便使其所强调的道德限定在伦理道德的范畴。儒家文化在晚明时期发生了裂变与分化。李贽发挥王艮的“百姓日用即道”的思想,提出穿衣吃饭即人伦物理。对自然人性的肯定,着眼于“我”之真实;对个性意识的推崇,侧重于“我”之独立,二者共同体现出晚明人文精神的“人”不再是儒家文化中伦理型的人。但这股人文主义思潮并未掀起类似西方文艺复兴那样深入持久的文化运动,它只作为儒家主流文化的一股逆流在中国文化史中昙花一现。
——摘编 自孙桂丽《对中国古代主流人文精神的反叛浅谈晚明人文主义思潮对“人”的发现》
材料二:近代中国的文化自觉发展可以追溯到1840年。自幼学习儒家经典的洪秀全在偶然接触基督教的小册子《劝世良言》后,在基督教义的基础上,融入儒家思想文化中的“大同思想”;而洋务派提出的“中体西用”是对儒家“经世致用”思想的延续和发展;改良派在认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基础上,自觉学习西方思想文化,主张采用西方君主立宪制;19世纪末,革命派以中西思想文化融合创新中提出的“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为文化精神的旗帜;进入20世纪后,不同政治派别思想家无不把文化作为民族自觉自立的要素。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用“民主”“科学”大旗猛烈冲击中国的封建思想文化,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文化则是在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融合创新中自我创建和自我发展的过程。
——摘编 自杨正军《“文化自觉”视野下近代中国思想文化的变迁与转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明时期中国文化自觉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出现变化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文化自觉”发展的特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18. 完美的政治设计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这个例子对中国有意义,而美国在英国民主制度的基础上发展民主制度的历史对中国意义不大,因为中国不是像美国这类“没有历史的国家”。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中“完美的政治设计”指的是什么?这种政治设计是如何有效控制“控制者”的?(2)、英国这种“最完美的政治设计”是否适合19世纪末的中国?运用史实说明你的看法。(3)、美国是个“没有历史的国家”指什么?你对“美国在英国民主制度的基础上发展民主制度的历史对中国意义不大”这种看法是否同意?请运用史实说明你的理由。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中国科举制废除前后的几种论述(下表)。
论述
出处
查科场试士,但凭文字之短长,不同人品之贤否,是以暗中撰索,最足为世诟讥。
袁世凯等《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1905年)
1905年10月15日
下诏停止科考,士心散凑,有子弟者皆不作读书想。别图他业,以使于弟为之,世变至此,珠可畏惧。
1918年8月29日
自科考既停以后,改设学堂,几入校读书者,均称学生,所读者,皆教科书,至十三经,全行废除,禁止不读,最重洋文洋字:虽无秦始皇而较樊书坑儒尤甚
刘大鹏(清末民国时期山西的一位乡绅)著《退想斋日记》
根据材料论述,就科举制的存废提出一个有价值的历史问题并阐释自己的见解。(要求:问题具体,史论结合,逻辑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