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同步课时练

试卷更新日期:2023-09-21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下图所示的历史事件是(   )

    A、一•二八事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西安事变
  • 2. 如表为不同报刊对西安事变的报道,据此可知(   )

    报刊

    标题内容

    《大公报》

    张学良竟率部叛变,蒋委员长被留西安

    《西北文化日报》

    争取中华民族生存,张杨昨日发动对蒋兵谏

    《东京日日新闻》

    中央、张学良正面冲突,张学良最后的劝告,交涉断绝,中央武力讨伐迈进

    A、张杨“兵谏”得到全国认可 B、日本的报道更加可信 C、西安事变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D、报道受叙述立场的影响
  • 3. 某校学生暑期去西安研学旅行,导游在介绍华清池时说道:“1936年12月12日,曾在这里发生了一场震惊中外的大事件……”该事件和平解决的重要影响是( )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D、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
  • 4.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的标志是(  )
    A、四一二政变 B、九一八事变 C、国会纵火案 D、七七事变
  • 5. 九一八事变爆发以来,为促使国民党蒋介石政府合作抗日,中共中央不断调整政策,从“抗日反蒋”发展为“逼蒋抗日”“联蒋抗日”,特别是力促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中国共产党不断调整抗战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
    A、两党的实力差距明显 B、民族危机不断加剧 C、民众抗日意识的觉醒 D、两党政治分歧消除
  • 6. 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各派针对时局发表自己的看法,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大义出发,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当时,中共的态度是(   )
    A、扰乱形势,积极救蒋 B、讨伐张杨,震慑中共 C、扩大事态,挑起内战 D、和平解决,联蒋抗日
  • 7. 2017年春季新学期,语文、历史等教材中的“八年抗战”说法不再出现,新教材关于抗战的提法全部改为“十四年抗战”。那么,“十四年抗战”开始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    )
    A、五四运动 B、七七事变 C、西安事变 D、九一八事变
  • 8. 毛泽东称其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周恩来称之为“停止内战、发动抗战的一个历史上的转变关键”,蒋介石谓之曰“中国五千年历史绝续之所关”“转祸为福之道也”。他们共同评价的是(    )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台儿庄战役取得重大胜利 C、重庆谈判的顺利举行 D、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二、填空题

  • 9. 概况: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以此为借口,突袭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次日清晨,日军占领沈阳。
  • 10. 影响:中国人民的开始。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的序幕。
  • 11. 1936年12月12日,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在劝说蒋介石抗日的努力失败后,发动“兵谏”,扣押蒋介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

三、材料分析题

  • 1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陕变事起,曾……通电主张……一致对外……不图讨伐令忽然而下,值兹强邻压境,国家民族危在旦夕,方谋解救之不暇,何忍再为萁豆之煎。况汉卿(张学良字汉卿)通电各项主张,多为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绝不宜以叛逆目之。”

    材料二:“这次事变是为了要抗日救国而产生,……若处置得当是中国革命的转折点。”

    (1)、材料中提到的“陕变事起”指的是什么事件?“强邻压境”中的“强邻”指哪个国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事变发生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为“处置得当”,中共采取了什么对策?
    (3)、这次事变的妥善解决有什么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