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同步课时练

试卷更新日期:2023-09-20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两度携手共度难关。假如你穿越到1924年,可能看到孙中山、蒋介石和周恩来在商量筹建(    )
    A、京师同文馆 B、福州船政学堂 C、京师大学堂 D、黄埔军校
  • 2. 毛泽东在《国共合作成立后的迫切任务》一文中说:“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孙中山致力于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文中“巨大的成就”是指(    )
    A、新文化运动摧毁了封建礼教 B、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C、五四运动取得反帝斗争胜利 D、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取得胜利
  • 3.   1924年5月,孙中山在军官学校开学典礼上说:“要从今天起,重新做革命的基础,另外成立一种理想上的革命军。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这个“军官学校”的办学特点是(    )
    A、重视军事训练 B、军事政治并重 C、重视政治教育 D、重视军事理论
  • 4.   1927年,蒋介石建立的“国民政府”定都在(    )
    A、南京 B、武汉 C、北京 D、重庆
  • 5. 1924年5月,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说:“要从今天起,重新做革命的基础,另外成立一种理想上的革命军。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两年后,该校师生积极投身的“救国救民事业”是(    )
    A、护法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
  • 6. 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建立了(    )
    A、南京国民政府 B、广州国民政府 C、武汉国民政府 D、伪满洲国
  • 7. 某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在网上搜集了“冯国璋、段祺瑞、张作霖”图片,据此判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
    A、师夷长技 B、维新变法 C、实现共和 D、军阀割据
  • 8. “至今军阀作恶如故也,列强横行,且有加而无已也……中国革命,不能不承认为世界革命中之一部,而实行三民主义,则共产主义即在其中矣。吾辈死者,但知中国革命与国际革命不能分而为二,则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岂有纷争之必要。”该日记内容反映出这时的蒋介石(    )
    A、同意与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主张用暴力手段“清党” C、赞成国共两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D、已转变成社会主义者
  • 9. “吴孙张三系军阀,汀贺桥两役决胜”。北伐战争时,率领第四军独立团,连克汀泗桥、贺胜桥,为攻克武昌立下汗马功劳的北伐将领是(   )
    A、蒋介石 B、周恩来 C、叶挺 D、彭德怀

二、填空题

  • 10.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正式成立;1927年4月蒋介石叛变革命以后,在南京成立了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

  • 11.  年7月,国民革命军正式出师北伐。

三、材料分析题

  • 12. 国共两党曾亲密无间,共同抗敌,也曾分道扬镳,挥戈相向。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诸君知道中国的革命,有了十三年,现在得到的结果,只有民国的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所以,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

    材料二:

    材料三:1927年3月,蒋介石来到上海,与帝国主义列强、江浙财阀和上海流氓头子,举行一系列会谈。蒋介石还与汪精卫密谈“分共”。经过一系列活动,蒋介石完成了发动反革命政变的准备。

    (1)、材料一中“军校”指的是什么学校?“军校”的创办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2)、依据材料二,指出北伐战争的目的是什么,分析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指出蒋介石发动了哪一“反革命政变”。随后,蒋介石在南京建立的反动政权叫什么?
    (4)、综合以上材料,分析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