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平潭一中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开学历史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9-20 类型:开学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8小题,共56.0分)

  • 1. “他在位期间成功地完成了统一,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他改革制度,注重吏治;他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使国家安定,经济繁荣。”这位皇帝应该是(    )

    A、汉武帝 B、隋文帝 C、隋炀帝 D、唐玄宗
  • 2.  从经济上来看,江南地区经过六朝时人们的辛勤劳动,已经成为富庶地区。关中和河洛地区的物质不足以供应隋中央政府的需要,必须转运南方的物质。这主要分析了(  )
    A、开通大运河的必要性 B、开通灵渠的作用
    C、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 D、隋统一全国的原因
  • 3.  泉州有中秋节博饼的传统习俗。“一秀”“二举”“四进”“三红”“对堂”“状元”,形成独特的博饼文化。这一习俗体现的制度是(  )
    A、禅让制度 B、分封制度 C、郡县制度 D、科举制度
  • 4.  唐太宗对大臣们说:“隋时百姓纵有财物,岂得保此!自朕有天下……无有所差科,人人皆得营生,守其资财。向使朕科唤不已,虽数资赏赐,亦不如不得。”为此太宗实施(  )
    A、轻徭薄赋 B、开科考试 C、任贤用能 D、减轻刑罚
  • 5.  唐朝国力达到鼎盛,形成了“三年一上计,万国趋河洛”的盛世局面,使得天下大治,社会经济空前繁荣,人口大幅度增长。交通四通八达,城市繁华,对外贸易十分活跃。材料主要描述了开元盛世的(  )
    A、背景 B、过程 C、影响 D、不足
  • 6.  如图所示为我国古代的一项发明,它(  )
    A、是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标志
    B、在《史记》中有其详细的描述
    C、对孙吴开发江东起到关键作用
    D、是唐朝发明和推广的耕作工具
  • 7.  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前行的精神源泉。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工匠们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创造出许多精品。如图四件文物中属于唐代手工业精品的是(  )
    A、骑驼乐舞三彩俑 B、哥窑花口洗
    C、青花扁壶 D、定窑孩儿枕
  • 8. 在南方的南诏遗址内出土了建筑材料方形花砖和莲花纹瓦当,其形制和纹样都与唐长安城大明宫和兴庆坊出土的砖瓦几无二致。这一材料体现了(    )
    A、城市商业的繁荣 B、民族之间的交融 C、社会风气的开放 D、中外交流很频繁
  • 9. 以下史实所处的历史时期是(   )

    公元907年

    公元923年

    公元938年

    公元947年

    公元951年

    朱温称帝,建立后梁

    李存勖称帝,建立后唐

    后晋石敬瑭割燕云十六州给辽国

    刘知远建立后汉

    郭威灭后汉,建立后周

    A、南北朝时期 B、唐朝后期 C、五代十国 D、宋、金对峙
  • 10.  构建历史知识结构体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而最佳的体系就是时代特征。下面是通过时间轴建构的中国古代史的时空定位图,其中③的特征为(  )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
    C、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11. 宋代以武举来选拔武将。但据张希清先生研究,北宋武举共开科取士28榜,取士868人,还不及一榜文举取士之多。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重文轻武的治国政策 B、社会阶层的流动加强 C、民族政权并立的格局 D、印刷术取得重大突破
  • 12.  修建于北宋中期的福建莆田木兰坡工程,既能抵抗浪潮,又能浇灌农田。这一成就与王安石变法哪一举措相关(  )
    A、青苗法 B、募役法 C、农田水利法 D、方田均税法
  • 13.  以下三个时期经济格局变化的共同原因是(  )                                                                                 

    东晋南朝时期

    唐朝中期

    南宋时期

    江南地区的开发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A、铁器牛耕的推广 B、丝绸之路的开通 C、北方人口的南迁 D、多民族政权并立
  • 14. 中国唐诗为代表的古典文学,逐渐向受众广泛的通俗文学演变,出现了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出现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
    A、封建盛世的出现 B、上层统治者的重视喜爱 C、广大农民审美水平的下降 D、经济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
  • 15.  如图是出土于河北邢台的宋代磁州窑瓷枕上的风俗画,这些瓷绘反映了宋代(  ) 

    A、市民生活丰富多样 B、海外贸易超过前代
    C、经商时间不受限制 D、都市商贸活动辐射到乡镇
  • 16. 北宋东京,“酒店多点灯烛沽卖,粥饭点心亦间或有卖洗面水,直至天明”。据此可知,当时(    )
    A、乡村文化繁荣 B、夜市已经出现 C、海外贸易活跃 D、交子开始使用
  • 17.  《中国造船史》中记录:“中国的造船业到唐、宋时,技术已十分成熟,堪称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上平如衡、下侧如刃”是宋代福建海船的特点。宋代文献评价说:“海舟以福建为上。”能佐证这一说法的史实是(  )
    A、宋代设置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B、宋代泉州造船技术水平先进
    C、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粮仓 D、宋代景德镇成为著名瓷都
  • 18.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各民族团结凝聚、共同奋进的历史。下面是某同学用制表法梳理少数民族杰出人物时制作的表格,表格中由上到下应依次填写的人物是(  )                                                                                                                                                 

    人物

    主要事迹


    统一契丹各部,创制文字


    统一女真各部,颁行女真文字


    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


    把国号改为元,完成全国统一

    A、元昊、铁木真、阿骨打、忽必烈 B、耶律阿保机、阿骨打、铁木真、忽必烈
    C、阿骨打、元昊、忽必烈、铁木真 D、阿骨打、耶律阿保机、铁木真、忽必烈
  • 19. “至元间,立巡检司。”这里的巡检司,在当时主要管理的是(    )
    A、澎湖和琉球 B、新疆地区 C、西藏地区 D、辽东半岛
  • 20.  “明代,郑和七次远洋航海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材料反映了郑和下西洋(  )
    A、克服艰难险阻名垂青史 B、既有战争又有友好往来
    C、促进了民间贸易的发展 D、和平交往加强中外联系
  • 21. 明朝中后期的一些科技巨著附有大量插图,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实证性资料。以下插图最有可能出自(  )

    A、《齐民要术》 B、《天工开物》 C、《本草纲目》 D、《农政全书》
  • 22. 明代长城的修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挖壕筑墙省工省料,以一道或多道绵延伸展的墙体为干线,构建了多层次、纵深的防御体系。这体现了长城是(    )
    A、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B、地区交流的重要通道 C、完备的军事防御体系 D、商品贸易的主要场所
  • 23.  明朝中后期,苏州东城“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清朝前期又出现了“计工受值”。这一现象说明当时的苏州(  )
    A、官营手工业发达 B、商品经济日益兴盛 C、小农经济走向衰落 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 24.  据《清史稿》《清实录》记载,清朝顺治和康雍乾时期,皇帝不管多忙,都要下地干一天农活,康熙皇帝则把皇帝亲耕变成一种制度固化下来,每年春天都会身体力行地进行亲耕。这表明清初统治者(  )
    A、寄情田园、恬淡无为 B、重视农业生产
    C、注重休养、心系苍生 D、提高农民地位
  • 25.  清前期,江南许多农民将原种粮食的耕地,改种棉花、桑树等经济作物。原先的副业--纺织业成了人们的主业,优质产品投放于市场。这反映了当时(  )
    A、重农抑商政策改变 B、人多地少矛盾突出 C、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D、商品经济得到发展
  • 26.  如图所示小说被认为借家事影射国事而受到清政府的封禁。这反映了清朝(  )                                 

    A、民众追求婚姻自由 B、讽刺文学十分流行 C、文化专制政策严酷 D、社会矛盾日益加剧
  • 27.  清朝时期,相对于昆曲所代表的文人士大夫趣味,京剧更接近于社会底层和民间的趣味,它的剧目系统更充分体现出其历史叙述的民间性。据此推知,清朝(  )
    A、人们的欣赏水平大大提高 B、艺术形式极丰富多彩
    C、人们的文化素质水平很高 D、艺术欣赏趋于大众化
  • 28.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虽为名门闺秀,但她把全部心思都用于“非女儿本分”的读书写诗。更重要的是,她支持贾宝玉那个反宗法礼教的“孽根祸胎”。这表明《红楼梦》(  )
    A、语言艺术水平高超 B、是古典小说的巅峰 C、以歌颂爱情为主旨 D、具有反封建的思想

二、问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0分)

  • 2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古代史大事记(部分)                                                                                                                                                                                                                               

    时间

    事件(史实)

    隋朝

    开凿大运河;创立科举制;创立三省六部制

    唐朝

    诗歌的黄金时代;文成公主入藏;安史之乱

    北宋

    王安石变法;活字印刷术发明

    南宋时期

    市舶司设立;宋金对峙

    元朝

    行省制;回族形成

    明朝

    营建北京城;郑和下西洋;《本草纲目》

    清朝

    军机处;闭关锁国;京剧诞生

    ——摘编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阅读以上材料,从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件,确定一个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结构完整)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2.0分)

  • 3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权力美学方面,朱棣为我们留下了北京故宫、长城、运河、郑和航海远征等杰作。其中,故宫是证明其正统性的核心,紫禁城以元宫和南京宫殿为蓝本,征用了上百万名民工,耗费14年之久。它占地72万余平方米,拥有各式木结构的殿宇楼阁9900多间,以琉璃瓦为屋顶、青白石为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绘,建筑面积达15万平方米,其空间的宏大性超过凡尔赛宫而名列世界第一。越过化为焦土的阿房宫废墟,帝王美学在华北平原爬升到了历史的顶点。 
    ——摘编自朱大可《篡位者朱棣的六大形象工程》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北京故宫建造的朝代。
    (2)、 你是否同意材料作者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 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节选自[唐]杜甫《忆昔》

    成都好,蚕市趁遨游。夜放笙歌喧紫陌,春邀灯火上红楼,车马溢瀛洲。 

    ——节选自[宋]仲殊《望江南》

    材料二:唐太宗提高了进士科的地位,进士科主要考经史和时务策,后改以诗赋为主,较能体现应试者的文采学识……到宋代,由于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城市生活更加繁荣,为可以歌唱的词的普遍发展提供了条件,词在宋代文坛上遂占统治地位,与唐诗前后相互辉映。唐宋时期中国诗文发展到达高峰。 

    ——摘编自《讲谈社•中国的历史》

    材料三:

    (1)、 从材料一中任选一首诗词,说明其描述的社会景象。并结合所学说明形成这般社会景象的历史原因。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唐宋时期诗词高度发展的主要原因。
    (3)、 比较材料三中的两幅地图,指出唐宋诗人(词人)分布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出现这一变化的时代背景。
  • 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民族交融进程(部分)朝代                                                                                                                       

    朝代

    内容

    北魏

    拓跋宏推行汉化改革,鲜卑人穿汉服、说汉语、改汉姓、与汉贵族联姻。

    唐朝

    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360卷经典、多种烹饪食物、各种花纹图案的锦缎、营造与工技著作60种、100种治病药方、各种谷物和芜菁种子等。

    明朝

    长城附近建立了许多农牧贸易场所,使长城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辽、宋、夏、金时期,随着北方人口不断南迁,福建人口由唐朝安史之乱以前的几十万人口,至南宋上升到四百多万,福建形成汉人与南方少数民族交错杂居的局面。再加上福建优越的地理位置,海外贸易兴盛,时人评价福建“昔瓯越(注:指中国东部沿海一带的古民族)险远之地,今为东南全盛之邦”,成为国家财政主要来源地区之一。 

    ——摘编自刘晓平等《论宋代福建经济文化发展在历史上的地位》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时促进民族交融的历史事件,并概括民族交融的方式。
    (2)、 根据材料二,简述宋代福建经济发展的原因,并说明宋代经济发展出现的新现象。
    (3)、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其所反映历史现象的共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