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 《秋天的怀念》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3-09-19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痪(tān)               恨(zènɡ)                   沉(jì) B、弄(shì)                打(chuí)                    叨(xù) C、(yǎ)                 伤(chuànɡ)         豆(wān) D、仿(shàn)             悴(jiáo)                    复(huī)
  •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昏谜    墙壁      央求      各得其所 B、憔悴      敏感      决别      絮絮叨叨 C、高洁      淡雅      砸碎      咄咄逼人 D、甜美      热列      归雁      舐犊情深
  • 3.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可我却一直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地步,境地) B、花儿们泼泼洒洒,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坦率自然,毫不做作) C、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D、妈妈动不动就在我身边絮絮叨叨的说,我只好假装听着。(形容说话啰嗦)
  • 4.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我家的户口本不见了,妈妈在抽屉里翻来覆去 , 最终还是没找到。 B、双腿瘫痪后,史铁生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C、试卷发下来了,我竟然得了满分,这真让人喜出望外 D、万千雪絮,泼泼洒洒 , 在空中交织成唯美的乐章,这个冬天的第一场雪就这样悄悄地来了。
  •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风风雨雨,她每天都在地坛里寻呀找呀,她用如水柔情唤醒了儿子沉落的心,她用惊人的毅力激发了儿子生存的欲望。 B、通过母亲的不懈努力,使史铁生认识到不好好地生活是错误的。 C、母亲患肝癌的主要原因是由劳累过度、精神紧张、饮食不当等诱发的。 D、为了防止儿子的坏心情,母亲始终没告诉他自己已经病人膏肓。
  • 6. 指出下列选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
    A、“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 B、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C、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D、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 7. 下列各句中所用的描写方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B、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C、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 D、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
  • 8.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北京宽阔的马路上,               。要是没有这些小色块的点缀,北京的深秋或许就索然无味了。

    ①气氛显得安谧而有生气 ②有由各种树木组成的行道树 ③街道就被美丽的各种形状的小色块点缀着 ④每到秋天,落叶飘摇而下 ⑤首都浓浓的秋意就蓦然显现出来

    A、⑤②④③① B、②④③⑤① C、②④③①⑤ D、⑤①②④③
  • 9. 下列有关《秋天的怀念》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史铁生,当代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合欢树》等。 B、课文中写窗外树叶飘落,暗示“我”当时悲凉的心情,也为下文母亲“挡在窗前”,央求“我”去北海看菊花做铺垫。 C、文中的母亲活得最辛苦,她不仅要忍受“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的痛苦,还要面对儿子终生瘫痪的残酷现实。 D、作者用凝重的笔触回忆了母亲在自己双腿瘫痪后所做的几件感人的事,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愧疚和怀念之情。
  • 10. 对《秋天的怀念》写作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用“我”的暴怒无常衬托了母亲的坚韧、顽强。 B、本文以日常琐事为题材,用对比的方法突出了母亲的崇高形象。 C、本文采用了语言、细节、动作、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段刻画人物。 D、本文不是以情节的曲折巧妙取胜,而以从“平淡”中体提炼出的高度浓缩的情感震撼人。

二、综合题

  • 11. 母亲节到来之际,七年级(1)班开展了以“谢谢您,妈妈”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根据活动主题,拟写一则宣传标语。(不超过20字)
    (2)、请仿照示例,为此次活动再设计两个活动形式。

    活动形式一:唱赞美母爱的歌曲

    活动形式二:

    活动形式三:

    (3)、在活动中,同学们搜集到如下材料,其中不能体现母亲辛劳的一则是

    材料一 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去,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   

    (史铁生《我与地坛》)

    材料二 我自己有了孩子,才明白把五个孩子拉扯大,哪里是简单的事情。但是,我很少听见她谈论其中的辛苦,她一定以为这种辛苦是人生的天经地义,不值得称道也不需要抱怨。

       (周国平《用什么来报答母爱》)

    材料三 吃过晚饭,往往九点来钟,我们上床睡,母亲则坐在床角,将仅仅20瓦的灯泡吊在头顶,凑着昏暗的灯光为我们补缀衣裤。

    (梁晓声《母亲》)

    材料四 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那三鲜馅,有人她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啊,这个人就是娘。啊,这个人就是妈!   

    (《母亲》)

    (4)、林丽同学作为活动主持人,想在结束语中用下面的句子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请你将其补充完整。

      母爱是一缕灿烂的阳光,温暖我的心灵;母爱是一片宽广的大海,包容我的错误;

    (5)、母亲节当天,宇博同学买了一枝康乃馨,他回家后将花送给妈妈,并动情地说:“

三、诗歌鉴赏

  • 12. 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乙)别老母

    [清]黄景仁

    搴帷①别母河梁②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注]①搴帷:掀起室内的帷幕,这是诗人出门的动作。②河梁:是指河上的桥,它在古诗中常用来指代送别之地,源于李陵的诗:“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

    (1)、甲)诗一个“秋”字,特别有意味。既写出环境的凄凉、萧索,又烘托了游子惆怅的心情。(乙)诗中的“白发愁看泪眼枯”一句中最为传神的是哪一个字?说说你的理解。
    (2)、(甲)诗“断肠人在天涯”直接写出了游子惆怅失落的心情。(乙)诗以“此时有子不如无”作结,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诗句分析。

四、文言文阅读

  • 13. 阅读课外文言文,回答问题。

    北人食菱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 坐:因为。

    (1)、理解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席上菱  食: 欲以热也  去: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其人自护其短

    ②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3)、北人食菱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五、现代文阅读

  • 14. 阅读《秋天的怀念》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②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③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竟是永远永远的诀别。

    ④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未成年的女儿……”

    ⑤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结合上下文,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具体分析下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憔悴的脸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2)、文中与“也绝没有想到竟是永远永远的诀别”照应的一句是(       )
    A、她出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 B、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 C、她还在大口大口的吐着鲜血。 D、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
    (3)、文尾处写“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请补出“母亲没有说完的话”的内容。
    (4)、说说文章最后浓墨重彩详写菊花的原因。
  • 15.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田野上的白发

    刘益善

    田野上的白发

    刘益善

    ①母亲50岁后,头发日渐白了。先是两鬓,后来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们感到心痛。

    ②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患不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头发还有不白的么?

    ③4月的一个晚上,我搭同事的便车回老家,想看看父母和小弟。到家时已是晚上11点多了,家里没人,门上挂了锁。奇怪,这么晚了,父母到哪去了呢?天气乍暖还寒,夜风吹过,身上有阵阵凉意。朝远处田野望去,怎么回事呀?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我信步朝田野走去。

    ④到了田边,我像被人使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在夜色里。只见母亲一手提着脸盆,一手握根棒子,敲击着,发出当当的声响。母亲在田埂上蹒跚地转悠,田埂角上放着盏马灯,灯火如豆。田里是平整的秧圃,依稀可见撒下的稻种已经抽出嫩芽。母亲身上披了件破棉袄,手里不停地敲击着。我叫了声母亲,母亲见是我。停了下来,脸上溢着慈祥的微笑。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母亲一见,立刻又敲起来,那黑乎乎的东西便遣散而去。母亲说今年是少有的奇怪,撒下的稻种一个晚上便被老鼠吃得精光。没有办法,大家只好日夜在田边守着。母亲告诉我,父亲被姐姐接去了,小弟住校,星期天才回,她已经在田边守了三个昼夜了。

    ⑤母亲和我说话,手里还在敲盆,沿着田埂蹒跚而行。我跟在她后面,心里沉沉的。母亲,您该休息了,把田退了吧!您劳作了一辈子,难道不该享享福么?我知道,我是劝不动母亲的,她离不开她的田野。平时我们劝她,她都说:你们不要管了,这田是不能退的,我做一天算一天,也好照料你爹和你弟。

    ⑥那个夜晚,我陪着母亲在田野上敲盆赶鼠。母亲的身影在田埂上晃动着,夜色里,只有母亲的白发看得清楚。夜风吹着,母亲的白发在田野上飘拂,飘拂,飘拂出我一脸泪花,飘拂出我又一段回忆。

    ⑦父亲病倒时,正是乡下大忙季节。母亲忍着悲痛,半夜里起来拔好秧,运到水田里。一早回家服侍父亲吃药,再赶回田里插秧。一大块白晃晃的水田里,只有母亲孤单的身影在移动。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

    ⑧我赶回家帮母亲插秧,到田边时,一块大田,母亲已插完一大半,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母亲的衣裤没一处干的地方,浑身是汗渍泥水。母亲跪在田里插完一行,又插一行。我含着泪水冲到田里,喊着:“妈,您不该这样拼命!”

    ⑨母亲见是我,想站起来,努力了两次却未站起。我一把抱起母亲,感到母亲已瘦得皮包骨头。母亲脸上仍是慈祥的微笑,白发被汗水湿透了,沾在额上脸上脖子上。我为母亲拂了拂头发,一阵风吹来,白发在田野里飘拂起来。母亲说:“抢季节要紧啦,这秧早插一天,就能多收一成。”我没说话。把母亲送回家,就跑到田里没命地插起秧来。我累得腰酸背痛,但一想到母亲的白发在眼前飘拂,想到母亲跪在田里的身影,便觉得不累了,腰也不酸了。我一口气插完大田的秧,哭了……

    ⑩母亲离开我们三年了,但我忘不了母亲的白发。她的青丝变白发,是岁月的辛劳所染。母亲的白发,装点着故乡的田野,温暖了我的心灵。

    (1)、文中叙述了哪两件让“我”心痛的事?
    (2)、从某一种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的画线句子。

    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

    (3)、第③段中“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一句看似闲笔,实则在文章结构上必不可少,请分析它所起的作用。
    (4)、“白发”是全文线索,突出了母亲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5)、结合文章内容概括文中母亲的优秀品质。

六、 写作

  • 16. 母爱是世界上最崇高、最圣洁、最无私的一种爱。读了史铁生的饱含深情的怀念母亲的文章《秋天的怀念》,你对母爱有什么新的认识?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母爱的理解,2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