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单元过关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9-19 类型:单元试卷

一、单选题

  • 1. 1世纪诞生于巴勒斯坦地区,奉耶稣为“救世主”的宗教是( )
    A、道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
  • 2. 这是一套独特的仪式,即臣服礼。封臣将双手放在封君合拢的手掌中说:“阁下,我是您的人了。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封君那样地效忠于您。”这一仪式在11世纪普遍存在于( )
    A、古印度 B、阿拉伯帝国 C、西欧 D、日本
  • 3. 法兰西东北部的毛纺织业中心之琅城,经过200年的斗争,摆脱了封建领主的统治而建立了公社。琅城人民最终获得自治权的主要方式是( )
    A、采用金钱赎买 B、通过城市起义 C、利用舆论压力 D、得到教皇特许
  • 4. 下表统计了8世纪法兰克王国先后制定的一系列法规的类型及数量。这些法规为法兰克王国( )                                                                                                                 
     

     类型 

     

     政治 

     

     刑法 

     

     民事 

     

     教会 

     

     家庭事务 

     

     数量/条 

     

     293 

     

     130 

     

     110 

     

     305 

     

     73 

    A、强化宗教信仰扫清了障碍 B、组建军队提供了依据 C、走向强盛提供了法律保障 D、构建了完备的法律体系
  • 5. 在深受宗教思想影响的欧洲封建时代,查理让自己王位“合法化”的主要表现是( )
    A、发动对外战争 B、注重发展教育 C、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了加冕礼 D、把全国划分教区并实行“什一税”
  • 6. 下列关于欧洲文明演进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法兰克王国建立  ②罗马帝国的分裂

    ③查理曼帝国分裂  ④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②④①③ D、②①④③
  • 7. 下列有关庄园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开庭时间固定 B、罚金归领主或管家所有 C、有专门的的工作人员 D、起着维护公共秩序的作用
  • 8. 《西欧中世纪史》记载,随着庄园制度的发展,农奴渐渐地受领主司法权管辖……有司法权的领主支配着佃户的人身和财产……甚至对他们拥有生杀大权。据此判断,庄园是( ) 
    A、完全封闭的经济组织 B、高度自由的生活场所 C、相对独立的政治单位 D、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
  • 9. 秦以后,中国的封地只相当于食邑,也就是给贵族发薪水,让他收租,可以享受奢华的生活,但对封地是没有治理权的。而郡县制和行省制都是中央委派代理人去管理地方,代理人直属中央,是行政官员,不是领地贵族。由此可知,西欧庄园制和中国的封建制度的不同体现在( )
    A、西欧以劳役地租为主 B、西欧是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 C、佃户从领主那取得份地 D、西欧庄园是独立的政治单位
  • 10. 公元1300年,英国埃尔顿庄园法庭依据佃户劳役的惯例,确认茅舍农有义务在草地里或领主庭院中将牧草垛起,但没有义务将牧草装上马车,驳回庄园主对农奴的控诉。该材料说明西欧庄园法庭 ( )
    A、维护了领主的利益 B、起到了维护奴隶主统治的作用 C、始终坚持客观公正 D、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 11. 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不仅表现在经济上的繁荣,更重要的还在于政治权利的获得,富庶城市的居民要求当地领主允许他们自己管理城市的事务。这里的“政治权利”是指( )
    A、城市自治权 B、人身自由权 C、特许经营权 D、男女平等权
  • 12. 中世纪的欧洲,贵族身份世袭,各行各业基本上都是子承父业,一个人的命运基本上在他出生之前已经被决定了。但是,大学的诞生改变了这一状况,学位使得任何阶层的人都有了社会晋升的希望。这表明中世纪大学( ) 
    A、为社会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 B、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C、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公平 D、实现了社会的平等
  • 13. 封建时代的欧洲,虽然处在教会神学的控制之下,但也孕育着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下列对欧洲封建时代历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西欧城市重新兴起 B、城市为取得自治权而斗争 C、西欧大学纷纷兴起 D、伯里克利建立津贴制度
  • 14. 12世纪,西欧商人开始打破封建等级依附关系的纽带,在城市中建立起全新的个人法律地位,逐步形成了与封建社会有很大反差的市民文化,它崇尚民主参与和自由平等,强调私有和尊重法律、注重契约和权利、关注世俗利益。这一文化的形成(    )
    A、使城市摆脱了王权控制 B、打击了欧洲封建统治 C、使欧洲进入了法治社会 D、促进欧洲城市的兴起
  • 15. “博洛尼亚大学位于意大利北部,11世纪时此处过往商旅络绎不绝,商业纠纷时有发生,诉讼案件不断,所以该校一直以法学著称,学校内还形成了法科大学。此后该校还经常与市政当局和其他市民接触,成立了市民团体。”这段文字意在强调中世纪的大学(    )
    A、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B、推动了市民阶层的出现 C、得到了封建统治者的支持 D、具有较大的自治和管理权
  • 16. 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中国史籍称“大秦”。1453年,它被哪个国家灭掉( )
    A、波斯帝国 B、马其顿王国 C、古巴比伦王国 D、奥斯曼帝国
  • 17. 他是拜占庭帝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对帝国以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把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了(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拿破仑法典》
  • 18. 部分欧洲国家的国徽都源自拜占庭帝国的国徽版本,如俄罗斯、塞尔维亚和黑山共和国的国徽图案与拜占庭帝国的国徽图案有着共同的元素——双头鹰标识(如下图)。这表明拜占庭文化( )
    A、对东欧国家文化产生重大影响 B、与东欧文化都源于罗马古典文化 C、对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 D、为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精神营养
  • 19. 如图是古代某帝国发展演变示意图。其中③处应是(   )

    A、亚历山大帝国 B、阿拉伯帝国 C、西罗马帝国 D、拜占庭帝国
  • 20. 奠定了欧洲民法基础的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法典》 C、《罗马民法大全》 D、《拿破仑法典》

二、材料分析题

  •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封臣要解下佩带的武器,脱帽,下跪,将双手放在封君合拢的手掌中,说:“阁下,我是您的人了。”接下来,封臣还必须宣誓效忠,说“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您”一类的话。这是“臣服礼”或“委身式”。之后,封君将封臣拉起,亲吻他的脸颊,宣誓保护封臣,并将象征分封的信物交给封臣,这是“授职礼”。

    ——部编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 13世纪的庄园法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只要领主的磨坊能够磨面粉,就不得到庄园以外磨面粉,违者被罚款20先令。

    ——部编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 中世纪西欧城市是作为经济中心出现的,它们是自然地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废旧的古代城堡上兴起的。……城市所集中的手工业和商业所构成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城市里的市民阶层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

    ——《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封君封臣关系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指出庄园法庭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基本手段。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庄园法庭的认识。
    (3)、依据材料三,概括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这一时期西欧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
  • 22. 西欧封建社会时期,自给自足的封建庄园经济盛行一时,教会神学对文化绝对控制,西欧城市和大学兴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欧封建制以加强中央集权为目的,避免政治分裂……但土地和权力层层下放和分割,且封臣与越级的领主并没有直接联系,必然导致整个国家社会的涣散。如此,封君封臣带来的是中央权力的削弱,地方权力的强大。 

     ——摘编自黄瑞玲《采邑·契约·等级》 

     材料二:西欧的庄园中,农奴要去领主自营地劳作而无任何报酬。这种生产方式使农奴缺乏劳动的热情。欧洲农业对畜力的需求比较高。很多贫穷的农户根本没有耕牛,只有向富裕的农户租用耕畜。……政治环境方面,比如英法之间进行了长达一百多年的战争,德意志一直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大小战争不断。所以,中世纪西欧农业十分落后。这种状况,客观上却逐渐加速了西欧庄园经济和农奴制的瓦解。 

     ——摘编自冯正好《论中世纪西欧的农业》 

     材料三:封建领主通过代理人统治、管理城市,直接干涉城市的工商业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统治与干预,特别是经济上的随意榨取,成为城市难以承受的负担,严重阻碍了城市的发展,侵害了城市工商业者的利益。城市争取自治权的斗争因此开始。 

     ——摘编自陈稳《“中世纪西欧城市”教学解说》 

     材料四:一般认为,欧洲中世纪大学最早建于12世纪。随着贸易和工商业的不断发展,城市需要更多的管理和服务机构,并需要大量具备专业知识和业务素养的从业人员,原有的教育机构不论在数量、规模还是所设专业都无法满足时代的需要。在1100—1200年间,大量的新知识涌入西欧,这些新知识冲破了大教堂学校和修道院学校的束缚,产生了有学问的职业。它吸引了来自欧洲各地的求知欲旺盛的青年……来到巴黎和博洛尼亚,组成那些学术行会。 

     ——摘编自贺国庆《欧洲中世纪大学起源探微》 

    (1)、材料一说明西欧封建制度形成的最初目的是什么?后来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世纪西欧农业落后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中世纪西欧城市争取自治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城市争取自治的常用手段。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世纪欧洲大学的勃兴有着怎样的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