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台山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9-18 类型:期末考试

一、句子默写

  • 1.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子夏曰:“ , 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
    (2)、 , 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4)、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5)、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直接抒发游子思念家乡的悲苦之情的诗句是:
    (6)、。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二、填空题

  •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此后,我生命中有很多时刻,面对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或者一个令人wèi jù的情境,当我感到惊慌失措时,我都能够轻松应对——因为我回想起了很久以前悬崖上的那一课。
    (2)、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jī dàng
    (3)、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gè dé qí suǒ , 终不愿意。
    (4)、这对于一班jiàn yì sī qiān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三、选择题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居家隔离的日子里,就是到电影院看一场电影也成了奢望 B、基层工作有悲有喜、有苦有乐,无论欢乐还是悲伤,都该恪守初心,砥砺前行。 C、整个科研过程他都没有参与,最后却鸠占鹊巢 , 把功劳归为己有。 D、面对老师殷切的目光,他终于感到走投无路 , 只得承认了自己抄作业的事实。
  • 4.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通过民众看漫展、玩游戏、逛集市,体验“动漫+文创”的时尚动感新庙会。(把“民众”和“通过”调换位置) B、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地放慢了速度。(删掉“突然”或“渐渐地”) C、《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是为英语国家中的中国留学生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教材。(删去“为”) D、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养成”前加上“是否”)

四、综合性学习

  • 5. 班级拟开展名著《西游记》阅读成果交流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任务一:明活动主题。请用楷体将此活动主题“品读西游,励志人生”八个字抄写在米字格中(标点符号占一米字格)。

    (2)、任务二:晓故事情节。请在下面横线处填写相关内容。

    我国古典长篇小说常用“三”字来叙述故事,使情节曲折生动。如《西游记》中有“孙行者三调芭蕉扇”“”“”等故事。

    (3)、任务三:赏艺术形象。请在下面文段中的括号中选择合适的选项,使所选词语和所塑形象相符。

    孙悟空是中国古典小说中塑造得最成功、最受欢迎的艺术形象之一。他生性( ),号称“美猴王”,敢于挑战天宫权威,自封“齐天大圣”。后来,他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一路上出生入死,( ),制服了无数的妖魔鬼怪,为取经的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最终被封为“斗战胜佛”。

    A、忠诚不贰 B、善恶不分 C、搬弄是非 D、桀骜不驯
    (4)、任务四:悟名著内涵。有人认为,《西游记》中师徒四人西天取经更像是一个励志故事。唐三藏最终取得真经,这对你的人生有着怎样的启发?

五、对比阅读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 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选自《世说新语·咏雪》)

    【乙】

           黄琬幼而慧。祖父琼,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 , 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太后诏⑤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后琼为司徒琬以公孙拜童子郎辞病不就知名京师。

    (节选自《后汉书·黄琬传》)

    【注释】①黄琬:东汉末大臣。②魏郡:古郡名。③建和元年:汉桓帝年号,即公元147年。④食:同“蚀”,侵蚀。⑤诏:皇帝的命令。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与儿女讲论文义

    公大兄无奕女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3)、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魏郡太守

    即以其言

    (4)、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后 琼 为 司 徒 琬 以 公 孙 拜 童 子 郎 辞 病 不 就 知 名 京 师

    (5)、【甲】文中谢道韫与【乙】文中黄琬的才情分别体现在哪里?

六、现代文阅读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神秘黑洞终现身!首张黑洞照片面世

    【消息发布】

    ①北京时间2019年4月10日21时7分,世界上第一幅黑洞的照片终于在中国上海天文306会议室揭开了面纱,与上海一样,全球其他5个城市(比利时布鲁塞尔、智利圣地亚哥、中国台北、日本东京、美国华盛顿)也都在同一时间公布了这张令天文学家兴奋的照片,宣布已经成功获得了超大质量黑洞的第一个直接视觉证据。该照片揭示了室女座星系团中超大质量星系M87中心的黑洞,这个黑洞距离地球5500万光年,质量为太阳的65亿倍。

    【科普一下】

    什么是黑洞?

    ②黑洞是现代广义相对论中,宇宙空间内存在的一种密度极大体积极小的天体,它一般是由质量足够大的恒星在核聚变反应的燃料耗尽而死亡后,发生引力坍缩产生的。恒星的核心被压缩成一个体积几乎为零的数学点,在那里它有无限的密度,这个点被命名为奇点,发生这种情况时需要比光速还大的速度才能逃脱出去,因为理论上任何物体的速度都不可能超过光速,所以无论是物质还是辐射都无法逃逸,任何经过黑洞边界的东西,包括光,都永远被吞噬而无法逃脱了。

    ③虽然名字都叫黑洞,但长得可不一样,就像人有高矮胖瘦之分,黑洞家族也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

    小不点

    恒星级质量黑洞

    质量是太阳的几十倍到上百倍

    第二类

    中等身材

    中等质量黑洞

    质量大约是太阳的几千倍到几万倍

    第三类

    巨无霸

    超大质量黑洞

    质量在太阳的几百万倍以上

    ④恒星级质量黑洞太小了,以现有的技术,直接拍到它们的真容几乎不可能。4月10日亮相的主角,是超大质量黑洞。

    【热点一】

    为什么能给不发光的拍照?

    ⑤这些年,黑洞这个名词频频出现在媒体报道中,想必很多人都已经对它有些了解,恒星级质量的黑洞是由大质量恒星演化到末期核心发生引力坍缩而成。中等质量黑洞和超大质量封黑洞形成的具体方式目前还没有定论,可能是由小黑洞合并形成,也可能是由黑洞通过吞噬物质逐渐形成,还可能是由大量气体物质直接坍缩形成。

    ⑥黑洞给人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吞噬一切,甚至光线。如果是孤零零的黑洞,我们真的是没办法采用电磁波手段进行拍摄了。

    ⑦但通常都有物质环绕在黑洞周围,组成一个盘状结构,叫“吸积盘”,吸积盘内的物质围绕黑洞高速旋转,相互之间由于摩擦而发出炽热的光芒,释放出包括从无线电波到可见光到X射线波段的连续辐射,吸积盘处于黑洞“视界”的外部,因此发出的辐射可以逃逸到远处被我们探测到。

    ⑧因此,我们拍摄到的不是黑洞本身,而是利用其边界上的物质发出的辐射勾勒出来的黑洞的轮廓,就像看皮影戏一样。

    【热点二】

    为什么选择银河系中心和M87星系中心的黑洞作为研究对象?

    ⑨本次首先公布的是星系M87中心黑洞的照片,银河系中的黑洞照片还在数据处理中。据悉,在银河系内,人类已发现了20多颗恒星级质量的黑洞,距离我们最近的3400多光年,但为什么不选择这些相对较近的黑洞进行观测,而非要舍近求远选择26000光年之外的银河系中心的黑洞和5500万光年之外的M87星系中心的黑洞呢?这是因为这些恒星级黑洞的质量太小,直径相对也较小,因此从地球上观测,张角反而不如较远距离的超大质量黑洞大。

    ⑩计算表明,银河系中心黑洞的视界直径约2400万公里,M87星系中心黑洞的视界直径约390亿公里,看清银河系中心的黑洞,需要53微角秒的角分辨率,看清M87星系中心的黑洞,则需要22微角秒的角分辨率,都落在了事件视界望远镜的观测能力范围内,银河系中心黑洞的视直径比M87星系中心黑润的视直径要大一些。

    【热点三】

    照片是如何拍出来的?

    ⑪黑洞图像是由“事件视界望远镜(EHT)”项目组织获得的。EHT把地球上的8台射电望远镜组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口径如地球大小的“虚拟”望远镜,照片拍摄于2017年4月,是由事件视界望远镜合作项目在全球使用8台望远镜进行为期5天的观测结果,照片展示了一个中心为黑色得明亮环状结构,其黑色部分是黑洞投下的“阴影”,明亮部分是绕黑洞高速旋转的吸积盘,望远镜接收到的光是5500万年前发出的。天文望远镜获取的数据量非常大,一晚上就能收集到2PB(约2000TB)。如此庞大的数据难以用网络传输,必须装到硬盘里,空运到MIT,约半吨重的硬盘在2017年6月交给了凯蒂·布曼博士和她的机器算法团队。

    ⑫他们不仅需要整合数据,还需要过滤掉大气温度等因素产生的噪声,并且要精确同步各地望远镜捕获的信号,布曼领导了一系列精心测试,旨在确保EHT获得的黑洞照片不是某种技术故障或侥幸的结果,在某一个测试阶段,需要把合作组织拆分成4个独立的分析团队,各自独立分析数据,直到他们绝对确信各自的分析结果,原本预计一年洗好的照片,花了两年时间才让世界看到。

    (1)、下列表述与上述材料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这张照片是首次获得的宇宙中超大质量黑润存在的直接视觉证据,2017年4月在全球6个城市同时公开对外发布。 B、有很多恒星级质量黑洞距离地球相对较近,但是它们的质量太小,直径相对也较小,从地球上观测,张角反而不如较远距离的超大质量黑洞大。 C、科学家们对银河系中心黑洞也进行了观测,这个黑洞距地球26000光年,视界直径约2400万公里,目前它的照片还在数据处理中。 D、布曼搏士将合作组织拆分成4个独立的分析团队,各自独立分析数据,这样就可以确保黑洞照片不是某种技术故障或绕幸的结果。
    (2)、请根据文本内容,给“超大质量黑洞”下定义。
    (3)、为了能拍到黑洞并保证照片的可信度,科学家们是如何做的?请分点概括。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芦苇花的精魂

    付秀宏

    ①芦苇花随风飘逸,那一片片的风景,摇曳在家乡的冬春季节。轻柔的芦苇花,温煦中有些苍凉,像一轴一轴的黄云在斑驳的绿海中涂抹,又像一展又一展古战场的旌旗。芦苇花不似苇海里枝叶那般喧闹,只是在微凉的感觉中,送一丝丝润滑过来。也许,那种油润的梦,那种柔情的恬,都活在那里。

    ②我站在芦苇荡旁边,眼看、心感,总觉得芦苇花有一种说不清的精魂在那里飘拂。真的,很少有植物的花带给人这种感觉,即便是飒飒秋菊也要输给芦苇花。秋菊还是带有些艳的颜色,芦苇花的朴素与柔细像极了祖国母亲,历经无数沧桑还是那般亲切,她的眼里透溢出慈祥的光芒。

    ③芦苇花的质朴温暖和坚韧不拔,让芦苇荡获得了达观、博爱的人文意趣。芦苇荡撤退时,某些芦苇花还在用热烈真挚的爱心——把生命的残酷和悲凉改写成诗的礼赞。可想而知,这些芦苇花终将被风吹尽,将经历无数悲苦,而它却把微笑的种子播撒给无边无际。

    ④芦苇花在无声的大自然中,在冷冷暖暖的颠簸之间,不断与时间赛跑着。这让我想起患渐冻症的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他在抗击新冠肺炎第一线坚守,也是医务人员的妻子感染了病毒被隔离治疗,他说:“我怕得哭了。”

    ⑤当时,分身乏术的张定宇不能陪在妻子身旁,有时一连三四天都看不上妻子一眼。谈到自己的渐冻症,张定宇没有半点害怕。但他说,在开车去看妻子的路上,自己害怕得哭了,心里怕失去她。所幸,他的妻子感染后已经康复。

    ⑥张定宇的双腿已开始萎缩,全身会慢慢失去知觉。因自己的身体会渐渐被这种罕见的病魔“冻”住,所以他对时间特别敏感。他曾说,只有自己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一定要把重要的事情做完;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

    ⑦早春依然挺立的那些芦苇花,像张定宇一样,如同一面面旗帜,站在芦苇荡的那头遥遥照耀而来,拉出一片片暖意,一点点在我的心扉展开,似有一个声音在呢喃和诉说,一点一点将生命的抗争用毛笔在天地间——一笔一画地写着、写着,就像慢镜头一样。

    ⑧天暗得几乎让人窒息,午夜下起了小雪。清晨,日光没有从天际的那边射过来,一切在肃杀中隐隐约约变得朦胧,生命的楷书似在风中随芦苇花随意翻动。冬春时节,芦苇花像一个奔跑的孩子,似雪花在空中任性地飞舞。这正是“忽忽百年行欲半,茫茫万事坐成空。____,____”。

    ⑨那飘扬在苇秆上的花呀,一直铺展在我们的心房。每年三月烧芦苇作草木灰,触目即是的芦苇花颜将不复存在,过去的艰涩和荣光只有芦苇根知道。有人说,秋天的芦苇花开了,就意味着生命光华铺射,那便是高峰闪现。青青芦苇嬗变成白茫茫的芦苇花,这乃成熟冷峻的美,然后直至枯萎。内心质朴的人们却一直把芦苇花装在心头,阳光透过指缝进入瞳孔,似乎新苇在眼前努力地生长。

    ⑩一个人的良知何处来?生于良心。那么,良心又从何处来?生于不灭的心性。凝思一想,芦苇秆做到了心要虚,无一点儿渣滓;而芦苇花做到了爱无边,无一丝欠缺。宁静、忍耐、安详、谦虚、奉献、涵容——芦苇荡里的芦苇花,让我懂得冬天不是寂寞冷落,早春也并非万物凋敝,这是芦苇花写在时空中的不灭精魂呀!

    (选自《人民周刊》,有删改)

    (1)、 文章以芦苇花贯穿全文,为何在第②段写到菊花?请简要分析。
    (2)、 联系上下文,理解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3)、下列诗句填入第⑧段横线处,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B、此生飘荡何时定,一缕鸿毛天地中 C、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D、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4)、作者为什么要把张定宇比作“早春依然挺立的芦苇花”,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

七、作文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冬天的阳光是温暖的,家人的关心照顾是温暖的,老师的理解支持是温暖的,朋友的帮助鼓励是温暖的……其实温暖无处不在,只在于是否被你发现。

    请以“温暖就在身边”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