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初中化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单元检测

试卷更新日期:2023-09-18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 

  • 1. 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放热、发光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B、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火焰和发光的现象 C、在纯氧中能燃烧的物质在空气中也一定能燃烧 D、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发光、放热现象
  • 2. 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的松散一些,可使火焰更旺.其原理是(  )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
  • 3. 应用化学知识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火灾.下面对图中灭火实例的灭火原理解释不正确的是(   )

    灭火实例

    灭火原理

    A

    住宅失火时,消防队员用水灭火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

    酒精在桌上着火时用湿抹布盖灭

    隔绝空气或氧气

    C

    炒菜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熄

    隔绝空气或氧气

    D

    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

    可燃物与燃烧物隔离

    A、A   B、B   C、C   D、D
  • 4. 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发生了某一化学反应,涉及的物质为甲、乙、丙、丁,如图为各物质在反应前和反应后某时刻的质量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的值是31 B、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可能为7:11 C、丁可能为单质 D、反应中消耗甲和乙的质量比为7:4
  • 5. 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分解反应 C、该反应中乙、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3:17 D、该反应中甲、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17
  • 6. 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粮库失火用水浇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扑灭森林火灾时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了可燃物 C、用扇子扇煤炉,炉火越扇越旺﹣提供充足的气气 D、图书档案起火,用液态二氧化碳扑灭﹣既隔绝氧气又降低温度
  • 7. 小红在纸叠的小船中加入适量的水,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纸船安然无恙.纸船没有燃烧的主要原因是( ) 
    A、水能灭火 B、没有达到着火点 C、纸不是可燃物 D、没有与氧气接触
  • 8. 如图所示是通过白磷燃烧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锥形瓶底的细沙起隔热作用,防止锥形瓶炸裂 B、白磷燃烧结束,锥形瓶应冷却后再放在天平上称量 C、白磷量不足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D、反应前锥形瓶内白磷和氧气的总质量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
  • 9. 在隔绝空气下,用木炭还原氧化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固体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 B、反应前后固体减轻的质量等于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 C、反应中消耗的氧化铜与碳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D、反应中铜元素在固体中的质量分数逐渐变大
  • 10.

    实验1和实验2用于研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实验2中如果停止通入氧气,白磷仍会继续燃烧 B、实验1中红磷没有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 C、实验1中水下的白磷没有燃烧,说明热水的温度比铜片的低 D、实验2中白磷燃烧,说明实验2中的热水温度高于实验1
  • 11. 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质,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B、发生火灾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 C、加油站、加气站等地严禁烟火 D、灭火要同时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
  • 12. 下列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成灰,虽然固体质量减少,但这并不违背质量守恒定律。 B、煤块燃烧后,变成质量小得多的煤灰,说明煤燃烧的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一定大于反应的镁条质量。 D、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不存在原子的得失,因此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
  • 13. 化学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用语.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2KMnO4 __ K2MnO4+MnO2+O2 B、Mg+O2═MgO2 C、Cu+FeSO4═CuSO4+Fe D、Na2CO3+HCl═NaCl+H2O+CO2
  • 14. 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 
    A、参与植树造林,扩大植被面积 B、提倡焚烧秸秆,增加土壤肥力 C、燃煤发电厂安装脱硫装置,减少空气污染 D、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 15. 化学反应会受到温度、浓度等因素的影响。烧烤时,用扇子向红热的木炭扇风,反应会加快,火会更旺,其原因是( ) 
    A、反应温度降低 B、CO2浓度增大 C、O2浓度增大 D、降低木炭着火点
  • 16. 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反应物都是化合物 B、该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C、该反应中共有三种元素 D、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二、填空题。 

  • 17. 燃烧与我们的生活与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1)、周末,小晋同学一家三口到风景秀丽的山区踏青,并准备自制烧烤。 

     ①烧烤时,为使木炭燃烧更旺,小晋将木炭架空,原因是。 

     ②离开时,为防止引发火灾,请给出一种熄灭余火的简易方法。 

    (2)、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变化。人类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能量,大多来自于化石燃料。石油是化石燃料之一,它属于(填“可再生能源”或“不可再生能源”)。2008年以来国际油价的持续“高烧”,引发人们对未来能源供需及价格的深切关注,并且促使人们寻求石油的替代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我们应珍惜化石燃料,因为它们既是燃料,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B.在合理使用化石燃料的同时,我们应努力寻求开发新能源 

     C.国家决定推广乙醇汽油的应用,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D.汽车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3)、家用燃气主要有天然气(主要成分CH4)、管道煤气(主要成分是H2、CH4、CO)和罐装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C3H8、C4H10、C3H6、C4H8)等,为了防止燃气泄漏造成危险,可以在厨房中安装泄气报警器(如图所示)。 

     

     ①如果某家庭用的是天然气,报警器的位置应按 (填“A”“B”)图安装,原因是。 

     ②如果厨房里发生燃气泄漏,是否可以开灯(填“可以”或“不可以”)检查。 

    (4)、燃气燃烧不充分时火焰就会显黄色或有黑烟,这时可调大气灶(填“空气”或“燃气”)进入量。 
  • 18. 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甲、乙、丙三位同学各做了一个实验。 
    (1)、甲同学用实验测定的数据有:木炭和坩埚的总质量mg;其燃烧后灰烬和坩埚的总质量为ng。m和n的关系为:m n(填“<”或“>”或“=”)。 
    (2)、乙同学用实验测定的数据有:反应前氢氧化钠、硫酸铜和锥形瓶总质量为xg;反应混合物和锥形瓶总质量为yg。x和y的关系为:x y(填“<”或“>”或“=”)。 
    (3)、丙同学实验测定的数据有:光亮的铜片的质量为ag,其生锈后的质量为bg。a与b的关系为:a b(填“<”或“>”或“=”)。
    (4)、通过以上实验的分析,你认为用有气体参加成生成的化学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进行,才能判定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总质量和生成物总质量是否相等。 
  • 19. 2H2+O2 __ 2H2O的读法: 
    (1)、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每份质量的氢气和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份质量的水;
    (2)、每个氢分子和个氧反应生成。 
  • 20.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酒精中所含元素的种类。

    点燃酒精灯,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且干燥的漏斗,将导气管插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内,观察到漏斗内壁有 出现;澄清石灰水。综合上述实验。说明酒精中一定含有两种元素。

  • 21. 在严寒的冬季因用煤炉取暖使用不当而造成煤气中毒的悲剧时有发生。试回答: 

     “煤气”产生的原因是;“煤气”使人中毒的生理过程是一氧化碳与人体的结合,导致人体缺氧;预防煤气中毒的措施是。  

三、实验题。

  • 22. 某小组同学选择白磷和红磷作为可燃物,用下图装置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实验过程中,瓶1、瓶2充入氧气,瓶3中充满80 ℃的热水,水槽中盛放80 ℃热水。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

    (1)、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瓶1中加入少量白磷,瓶2、瓶3中分别加入 , 则可同时证明可燃物燃烧的两个条件。
    (3)、若仅利用瓶3证明“与氧气接触”是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则相应的实验方案是

四、计算类题。 

  • 23. 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根据图表回答问题: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 

     

     51 

     

     9 

     

     3 

     

     17 

     

     反应后的质量 

     

     23 

     

     3 

     

     x 

     

     51 

    (1)、x=。 
    (2)、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 。 
    (3)、如A、B、D三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8、12、34,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用A、B、D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