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基础复习 3.地球的历史

试卷更新日期:2023-09-15 类型:一轮复习

一、选择题

  • 1. 恐龙统治了地球长达一亿六千万年之久,突然间消失灭绝了。对于恐龙灭绝的原因,科学家有不同的猜测,但都缺乏科学的依据,这也成为生物史上的难解之谜之一。完成下面小题。

    (1)、盛极一时的恐龙突然从地球上销声匿迹的地质历史时期是( )
    A、古生代末期 B、中生代末期 C、古生代寒武纪 D、新生代
    (2)、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的时期是( )
    A、中生代和新生代 B、古生代寒武纪和中生代末期 C、古生代和新生代第三纪 D、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
  • 2.  2022年中国大陆科研人员在辽西的热河生物群发现了生存于白垩纪渤海舞龙化石。该恐龙是肉食性恐龙,体长约0.5米,其四肢均保存有羽毛痕迹,尾部末端长有两条长尾羽。下图是渤海舞龙化石复原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渤海舞龙生活在( )
    A、前寒武纪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2)、渤海舞龙生活的地质年代( )
    A、海生藻类繁盛 B、裸子植物开始出现 C、形成现代地貌格局 D、重要的煤炭成矿期
  • 3. 下图示意中生代与新生代全球平均气温与平均降水量的变化曲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裸子植物繁盛时代为中生代,裸子植物繁盛时代的全球气候总体特点是( )
    A、暖湿 B、冷干 C、冷湿 D、暖干
    (2)、CO2增多,全球变暖引起的后果有( )

    ①喜马拉雅山雪线高度降低

    ②蒸发加剧,温带地区粮食产量可能下降

    ③北温带耕作区向高纬方向延伸

    ④高纬度地区比原来降水更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4. 下图为地球上大气CO2浓度变化曲线示意图(设工业革命初期浓度倍数为1)。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地质时期(冥古宙-显生宙),地球CO2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A、海陆变迁 B、频繁的火山爆发 C、生物的呼吸作用 D、植物的出现和发展
    (2)、古生代时期出现的森林大部分是( )
    A、海生藻 B、裸子植物 C、被子植物 D、蕨类植物
  • 5. 读地质剖面图,观察发现甲、乙两地中①②③④地层含有化石且有对应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属于古生代地层的有(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中生代恐龙灭绝的事件表明( )
    A、生物灭绝与环境变迁无关 B、地球已不适合生物生存和发展 C、地质历史时期,地球经历过一些不利于生物生存的环境变化阶段 D、了解地质历史时期的环境变化,对人类无任何意义
  • 6. 地质图上,构造等高线是指某一岩层顶部海拔相同点的连线。下图示意某区域的白垩纪岩层构造等高线和地形等高线,地形等高线的等高距是50米,山峰最高点海拔为681米,河流丁处有一落差10米的瀑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该白垩纪岩层时期,地质历史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
    A、铁、金等矿藏出现在此时期地层 B、裸子植物繁盛,是重要成煤时期 C、海陆多次变迁,形成联合古陆 D、全球出现数次冷暖交替变化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图中河流自东向西流

    ②甲处坡面径流流向东北

    ③若乙处地下含有煤层,开采时不易发生瓦斯爆炸

    ④图中河谷为向斜凹陷形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图中丙处该岩层顶部的最大埋藏深度可能是( )
    A、280m B、285m C、290m D、300m
  • 7. 湖北利川一市民在河滩边游玩时,发现了数块形态奇异的石头,通过软件分析比对证实为弓石燕化石。弓石燕是距今4亿年前古生代奥陶纪晚期的腕足软体动物,生活在海中。下图为弓石燕化石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弓石燕化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色彩鲜艳,存在于花岗岩中 B、质地坚硬,存在于变质岩中 C、生物石化,存在于沉积岩中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关于弓石燕生活的地质时期说法正确的是( )
    A、鹦鹉螺等海洋无脊椎动物大量繁殖 B、陆地植物大量繁殖,是重要的铁矿形成时期 C、发生规模巨大的造山运动,形成现代地貌格局 D、陆地上冰川面积大,大陆架成为来往通道
  • 8. 地球在演化过程中,从地球形成之初到距今5.41亿年的时段约占地球历史的90%。从距今5.41亿年开始,地球上的生命开始繁盛起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地球生命开始繁盛的时期是( )
    A、前寒武纪 B、寒武纪 C、三叠纪 D、古近纪
    (2)、从地球形成之初到距今5.41亿年的时间段( )
    A、是铁、煤、金矿的形成时期 B、地球上形成了联合古陆 C、地球上生物众多,发展迅速 D、地球上大气、海陆形成
  • 9. 琥珀(如图)是中生代白垩纪至新生代新近纪,松柏科植物的树脂经地质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混合物。琥珀的形成一般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树脂从松柏树上分泌出来;第二阶段是树脂被深埋,并发生了石化作用,树脂的成分、结构和特征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第三阶段是石化树脂被冲刷、搬运、沉积和发生成岩作用,从而形成了琥珀。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琥珀的树脂形成时期( )
    A、是铁矿形成的重要时期 B、蕨类植物极度兴盛 C、爬行动物恐龙已灭绝 D、真核细胞生物出现
    (2)、推测琥珀形成时的环境是( )
    A、湖泊或沼泽 B、温湿茂密的森林 C、热带浅海环境 D、炎热干燥
  • 10. 下图为某地地质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断层( )
    A、形成早于二叠纪 B、断裂于背斜顶部 C、形成晚于白垩纪 D、断裂于向斜底部
    (2)、从奥陶纪到侏罗纪,该地区经历的地质过程为( )
    A、固结成岩—岩浆侵入—褶皱隆起—断层错位 B、褶皱隆起—断层错位—固结成岩—岩浆侵入 C、固结成岩—褶皱凹陷—断层错位—岩浆侵入 D、褶皱凹陷—岩浆侵入—固结成岩—断层错位
  • 11.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与英国古生物学者合作,在浙江省安吉县发现一种约4.5亿年前海洋“萌系霸主”远古节肢动物-安吉古鲎,它是目前为止我国发现最古老的板足鲎类动物。读“地质年代表示意图(部分)”,完成下列各题。

    (1)、安吉古鲎当时生活的地质年代为( )
    A、远古宙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2)、安吉古鲎化石的发现,可以( )
    A、判断古气候分布规律 B、重现全球海陆分布格局 C、重塑地球的表面形态 D、推测当时自然环境特征
  • 12. 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地球环境经历了缓慢的演化,也遭遇过剧烈的突变。图示为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恐龙灭绝的地质时代,其气候特征是( )
    A、暖湿 B、冷湿 C、暖干 D、冷干
    (2)、与恐龙同时代繁盛的陆地植物是( )
    A、孢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海生藻类 D、被子植物
  • 13. 不整合接触的基本特征为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地层的时代不连续,缺失某一时代的地层及化石。下图为某一恐龙蛋集中产地岩层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不整合接触面附近可能缺少的岩层界代为(   )
    A、古生代 B、中生代 C、太古宙 D、新生代
    (2)、地理信息技术在图示地区的运用正确的是(   )

    ① RS确定恐龙蛋位置② GNSS监测断层的稳定性

    ③ GIS模拟地层演化进程④ BDS统计河流含沙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14. 不整合面指上下地层间有沉积间断或缺失的地层界面。某区域经历多次地质事件。出露中生代和晚古生代地层。下图为“该区域地形地质图及部分地质年代简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地层界面为不整合面的是(   )
    A、P1—P2 B、P1-K1 C、C1—C2 D、C3-P1
    (2)、该区域经历的显著地壳抬升运动至少有(   )
    A、1 次 B、2 次 C、3 次 D、4 次
    (3)、下列四幅剖面图中,与甲一 乙剖面相符的是(   )
    A、 B、 C、 D、
  • 15. 三叶虫属于古海洋无脊椎动物,在古生代时期极为兴盛。古生物学家野外考察时,在地层中发现的三叶虫化石标本,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若在三叶虫的化石层中还存在其他化石,可能是( )
    A、恐龙化石 B、盾皮鱼化石 C、元谋人化石 D、猛犸象化石
    (2)、化石和地层具有紧密的联系体现在(   )
    A、地层及所含化石有助于研究古地理环境 B、越新的地层含有的生物化石越简单 C、地层由老到新所含化石是陆生到水生生物的更替 D、不同时代的地层可能具有相同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