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24届1月高三历史选考模拟(2)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9-15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中国原始社会经历了大约 200 万年的历史。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的父系氏族社会,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氏族间的联系日趋紧密,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下列选项中,属于父系氏族社会的文化遗址的是( )
①仰韶文化的姜寨聚落 ②浙江良渚古城遗址
③龙山文化的陶寺遗址 ④红山文化的牛河梁遗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 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四川成都天回镇老官山出土了四件蜀锦提花机模型,堪称迄今为止世界最早的提花机模型。下列选项中,与提花机朝代相同的是( )A、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 B、许多地区采用坯车制坯 C、南阳杜诗发明冶铁工具水排 D、马钧革新翻车并在民间广泛使用3.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迁徙汇聚,交流互补,冲突交融,推动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图中①②③处填写正确的是( )A、①护乌桓校尉 ②北庭都元帅府 ③理藩院 B、①鸿鹄寺 ②提督四夷馆 ③理藩院 C、①护乌桓校尉 ②提督四夷馆 ③奴儿干都司 D、①鸿鹄寺 ②北庭都元帅府 ③奴儿干都司4. 中华海洋文明源远流长,海路绵延。下列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早在西汉,中国就已经开辟了通往印度洋的海路 B、隋朝常俊从南海郡出航到达约今马来半岛南部 C、宋朝开辟了由泉州到日本和朝鲜半岛的航路 D、明初郑和下西洋达到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交通的巅峰5. 中国古代某一赋税制度这样描述,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广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 其租庸调、杂徭悉省。据此可知,该赋税制度为( )A、租庸调制 B、两税法 C、科差 D、摊丁入亩6. 1899年,梁启超在《清议报》发文指出,日本维新以来的译书集中于政治学、理财学、经济学、哲学、社会学等,而晚清中国的译书偏重于军事学.工艺学,在政治学、财政经济学方面“几无一书焉”。由此可见,梁启超( )A、倡导政治革命救亡图存 B、认为中国军事改革迫在眉睫 C、仿效日本改革封建制度 D、反思救国道路上的理论缺陷7. 近代以来,随着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拯救民族危亡的任务亟须被解决。在中国进入饱经磨难的时期时,某场运动使外国列强认识到,任何国家“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这场运动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维新变法 D、义和团运动8. 下图是陈独秀在某次运动中起草、发放的一份传单。据此可知,陈独秀旨在( )北京市民宣言
中国民族乃酷爱和平之民族。今虽备受内外不可忍受之压迫,仍本斯旨,对于政府提出最后最低之要求如下:
一、对日外交不抛弃山东省经济上之权利,并取消民国四年七月两次密约;
二、免徐树铮、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段芝责、王怀庆六人官职,并驱逐出京;
三、取消步军统领及警备司令两机关;
四、北京保安队改由市民组织;
五、市民须有绝对集会、言论自由权。
我市民仍希望和平方法达此目的,倘政府不顾和平,不完全听从市民之希望,我等学生商
人劳工人等,惟有直接行动以图根本之改造,特此宣告,敬求内外人士谅解斯旨。
A、抗议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 B、声援五四学生爱国运动 C、谴责日本制造“济南惨案” D、支持一二•九学生运动9. 下图是创作于 1957 年的油画《红军到川北》。作品表现了一支红军宣传小队在村头用贴传单、写标语、作动员的方式来号召发动村民,扶老携幼的百姓被红军的主张所吸引该油画其意在( )A、反映红军胜利会师场景 B、表现主题油画写意风格 C、宣传政治主张和鼓舞革命热情 D、重温历史记忆与弘扬长征精神10. 交通的进步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使世界逐渐成为联系密切的整体。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A、2020 年底,中国高速公路里程已经超过 15.5 万千米,位居世界第一 B、2007 年,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行,标志着中国进入高铁时代 C、1994 年开通的英法海底隧道,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和铁路隧道 D、1978 年前,中国造船业主要是为市场服务,此后逐渐进入国防建设11. 历法,是为了配合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根据天象而制订的计算时间的方法。数千年来,世界各个地区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文化,其中,历法也是一项重大的文化成就。下列古代文化中,发明了历法的是( )①玛雅文化 ②古代印度 ③古代埃及 ④印加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2. 农耕文明推动着古代早期城市的发展。下图为古代某一帝国疆域图,下列选项中,对该帝国说法正确的是( )①拥有比较完善的官僚和税收体系
②继承古代希腊和罗马文化
③《罗马民法大全》是其标志性成就
④拥有圆顶多塔风格的教堂建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3. 1883 年的《美国文官法》规定:建立一个不受党派控制的文官委员会负责对联邦文官统一管理;对部分官职实行竞争性考试;禁止文官参加党派活动等。这些规定( )A、降低了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 B、保证了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C、加剧了社会阶层的固化现象 D、确立了政党可以公开参加政治行动14. 如表是英、法、美、德四国生铁、钢、煤的产量的统计数据。结合所学分析判断,反映英国的发展状况的是( )生铁产量(单位:千吨)
钢产量(单位:千吨)
煤产量(单位:百万吨)
1871年
1891年
1871年
1891年
1871年
1891年
甲
860
1897
80
740
13.259
26.025
乙
1665
9203
69
4277
29.5
14.09
丙
1564
4641
521
2352
37.0
94.2
丁
6600
7499
600
3200
127
186
A、甲 B、乙 C、丙 D、丁15. 1953—1958年苏联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如图可说明苏联这一时期( )A、农业集体化运动有所扩大 B、改革重点在于发展农业 C、斯大林模式仍具明显优势 D、赫鲁晓夫改革初见成效16. 宋代注重族规、家训的编纂,《袁氏世范》 最初是袁氏家塾训蒙之作,因其”厚人伦, 美习俗”,经版印后广泛流传。这一时期还诞生了大量家训诗,内容涉及报国恤民、为官廉正、重节崇德、耕读传家等。这反映出宋代家训( )A、是民间自发的理学的产物 B、承载了社会教化的功能 C、成为巩固封建统治的工具 D、在社会上传播范围增大17. 下图为某古帝国遗留下来的卡尔纳克神庙,这座神庙的多柱式大厅约占地 5000 平方米,共 134 根石柱。主殿有十分壮观的柱子,柱身和墙壁上满是雕刻和象形文字铭文,为历史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实物资料。据此可知,这座庙位于( )A、古代西亚 B、古代埃及 C、古代印度 D、阿拉伯地区18. 第一次布匿战争期间(前 264 年-前 241 年),罗马士兵的平均服役年限为 7 年。后来,有的罗马军团增长到 12 年。到了罗马共和国晚期,军队中服役年限超过 16 年的士兵占总数的 30%,超过 25 年的占 25%。结合所学分析,这一变化( )A、导致罗马民主走向夭折 B、导致了罗马农耕经济的衰弱 C、促进了庄园经济的发展 D、改变了罗马国内的政治制度19. 19 世纪,英国工厂制度盛行。工人进厂、出厂、饮食甚至大小便都有具体的规定;聊天、吹口哨、唱歌也是禁止的。工人必须紧跟机器的运转速度进行操作,不可有片刻松懈。英国的工厂制( )①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剩余价值的压榨
②改变了手工作坊零碎分散的生产状态③说明工业文明已经完全取代了农业文明
④科学化、人性化和精细化管理日益受到重视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②④20. 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一直存在于各种不同政体的国家中,但在近代社会到来之前,三权中的司法权往往依附于其他权力。孟德斯鸠首次在理论上将司法权从依附地位提升到三权之一。下列各项中,对西方国家“司法权”运行历史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西欧庄园:领主或其管家主持着庄园法庭
②美国政体:司法权只属于国家的最高法院
③近代国家:法院根据法律独立掌握司法权
④美国乡镇:承担包括司法在内的服务功能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21.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进入20世纪后发生的第一件大事,它既是世界历史发展的结果,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世界各种经济政治矛盾极端尖锐的产物,又深刻影响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引起世界经济和政治的巨大变动。同时,一战发生在十月革命前,结束于十月革命后,它与十月革命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这场战争几乎涉及世界所有国家,因为它与战后东西方爆发的世界革命高潮有着直接的连接。由此可见,研究世界近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 )A、应从全球角度辩证分析其影响 B、应考察历史纵向与横向的发展 C、首先须梳理事件发展的全过程 D、探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演变二、材料分析题
-
22.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们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作出的科学论断,对社会发展进程产生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克思、恩格斯在1845-1846年撰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
材料二:现在我们知道,这个理性的王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理想化的王国;永恒的正义在资产阶级的司法中得到实现;平等归结为法律面前的资产阶级的平等;被宣布为最主要的人权之一的是资产阶级的所有权;而理性的国家、卢梭的社会契约在实践中表现为,而且也只能表现为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18世纪伟大的思想家们,也同他们的一切先驱者一样,没有能够超出他们自己的时代使他们受到的限制。
——[德]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九卷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后,党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环境,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重大贡献。进入新时代,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威胁上升,逆全球化思潮上升,进入动荡变革时期。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1)、根据材料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世界历史”形成的论述,分别概述新航路开辟和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形成的作用。分析马恩在《共产党宣言》中对“资本主义”这一世界历史现象的科学论断。(2)、指出材料二中恩格斯研究历史的方法论。结合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相关史实,评析“理性的国家、卢梭的社会契约”在实践中的表现?(3)、1985年,邓小平首次提出“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的著名论断。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21世纪以来在和平与发展主题下的世界历史特征。2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04年清政府颁布新的学校教育制度,对学校系统、课程设置、学校管理都做了具体规定,包含着从小学到大学的完整体系⋯⋯1907年,京师有学堂一百二十七所,直隶有学堂四千五百多所。到1911年,全国学校已增至五万二千五百余所,学生总数已达一百五十六万多人。新学堂开设了很多以近代科学技术为主要内容的课程,采用的教材基本上都是外国教材的译本和改本,新式学堂的建立和新学堂中新的教学内容的出现,使得新式人才在数量上大增。
——蔡新职《清末新政教育变革对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 毛泽东说:“如果不在今后几十年内,争取彻底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远远落后于帝国主义国家的状态,挨打是不可避免的。”为此,“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来赶上最先进的国家”。“只要有可能,都应该越来越多地掌握这类为人民谋福利的新技术”,并且“要下决心,搞尖端技术”。正是基于国际国内的具体情况,1956年,党中央在全国知识分子间题会议上,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第一次把国家科学技术政策提上了大政方针的战略高度。
——摘自宋正《从“向科学进军”到科教兴国——建国以来党的科技政策述评》
材料三 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信息、生命、制造、能源、空间、海洋等的原创突破为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提供了更多创新源泉,学科之间、科学和技术之间、技术之间、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之间日益呈现交叉融合趋势,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
——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讲话》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末教育变革的特点,并用一句话指出其对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党中央提出“向科学进军”的背景,列举我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科技成就。(3)、综合材料一二三,指出国家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目的,并总结影响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三、论述题
-
24. 阅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抵达北京,受到毛泽东等中国领导人的欢迎。)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其第143个成员。)
观察两幅图片,提取关联信息,自拟一个题目,结合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关史实,写一则历史小短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