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优卷】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9课《知法守法依法维权》
试卷更新日期:2023-09-14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放学回家后,刘某被几个高年级的男生拦住,不仅被打,身上的手机和零花钱也被抢走。他应该( )。A、找律师或到法律救援中心咨询 B、拿出零花钱,找几个人把欺负自己的人打一顿 C、害怕讲出去再次被打,对谁也不说2. 小旭的爸爸在家招待客人,让小旭(小学六年级学生)到超市买两包香烟,超市营业员没有卖给小旭。营业员的做法( )A、不对,因为小旭已经有了行为能力 B、不对,因为营业员侵犯了消费者权益 C、合法,因为营业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 D、不对,因为是小旭的监护人让买的3. 小明的姐姐今年大学毕业找工作时看到一个牌子“拒招女性”,哪部法律可以维护她的合法权益。( )A、《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安全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4. 小明网购了一双运动鞋,收货后试穿发现质量存在问题,属假冒伪劣产品。这时,他可采取的正确做法是( )。
①与网购公司有关人员协商解决 ②向有关部门投诉
③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解决 ④不去追究,另外购买一双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5. 未成年人在维护自身权利时,要学会保护自己。当遭遇侵害时,应该( )
①冷静应对 ②激怒对方 ③设法逃离现场 ④及时报警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6. 依法维权要靠证据,一切能够证明案情事实的材料都可以成为证据,那么,下列不能成为证据的是( )。A、指纹 B、电子邮件 C、证人证言 D、伪造的证件二、判断题
-
7. 未成年人可以只享受权利,不履行义务。( )8. 张兵的爸爸经常在酗酒后打他,他应该运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9. 当我们遭遇侵害时,应当冷静应对,尽量避免危险,设法逃离现场,及时报警求助,以保证自身安全。( )10. 王行的爸爸被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人吊销了营业许可证,工行的妈妈认为:只能认罚,老百姓告政府肯定没用。()11. 生活中,遇到犯罪分子的胁持,我们一开始就应该与歹徒作斗争。12. 广场舞的音箱音量太大,影响了附近的居民休息,有人提议去把音箱给他们砸了。
三、填空题
-
13. 未成年人在维护自身权利时,要学会保护自己。当遭遇侵害时,应当 , 尽量避免 , 设法逃离 , 及时 , 以保证自身安全。14. 我们在和他人接触时,应当注意自己的不能被人随意触碰。一旦有人我们的身体,应当设法尽快远离并告知父母和老师。我们应加强 , 提高 , 预防。15. 权利人应当在法律的范围内和权利,而不能超越法律范围权利,超越法律的求得不到法律的。16. 作为公民,未成年人的一般权利也受到法律的保护。知晓法律,学好法律,法律,才能依法权利。17. 在法律的规定下,我们享有权、财产权、权等权利,学习知识、快乐成长。18. 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还体现在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方面:通过对实施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及时教育、矫治,将未成年人与可能诱发犯罪的环境隔离开来,以保护其健康成长。19. 我们在和他人接触时,应当注意自己的身体部位不能被人随意接触。20. 法律既维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也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厉。一方面,在我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需要运用法律武器自己的权益;另一方面,也应该遵守法律,做守法公民,不违法犯罪。21. 法律是保护我们权利的最、最的手段。当权利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当运用依法维权,而不能采用违法方式维权。22. 依法维权我会选。
公民享有人身权、财产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受教育权以及参与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项权利。在公民权利受到伤害时,应当运用相应的法律维护自身权利。遇到下列情形你能找到相应的法律保护自己吗?你能把相应的字母填在括号内吗?
A.张丹的爸爸被老板拖欠工资。
B.李东的爸爸经常酒后打他。
C.小林在路上被小偷偷走了钱包。
()
()
()
四、辨析题
-
23. 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都对“法律”有了全新的了解。让我们举行一场辩论会,就“小学生需不需要懂法律”这个议题展开辩论。对于这两种观点,你赞同哪一种?快来写下你的理由吧!
正方
我方观点:
理由:
反方
我方观点:
理由:
五、简答题
-
24. 每年12月4日是全国法制宣传日,学校为了更好地引领学生崇尚法治精神、增强法治意识、树立法治观念,积极开展各项宣传活动。作为学法、知法、守法的好少年,请你为学校组织的该活动设计两则宣传标语。25. 请你对“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谈谈你的理解。
六、综合题
-
26. 某小学向全校学生发出了一份倡议书,其主题是“小学生应该见义智为”。这份倡议书肯定了见义勇为这一高尚传统的同时,也提出了“勇为”的前提是要自护自救,并且传授了些具体的方法。(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未成年人在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同时,为什么要“智为”?(2)、该校传授的“见义智为”的具体方法可能有哪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