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5.19 怀疑与学问 同步测试(培优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9-14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国难(nàn) 步骤(zhǒu) 顾颉刚(xié) B、大儒(rǔ) 思索(suǒ) 腐草为萤(yíng) C、塾师(shú) 譬如(pì) 不打折扣(zhé) D、视察(chá) 盲从(máng) 辨伪去妄(wǎng)2.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停滞 营改增 来势汹汹 三皇五帝 B、懒惰 获得感 荒草萋萋 顾名思义 C、锻炼 新常态 鸦雀无声 变幻莫测 D、辩论 地条钢 默守成规 味同嚼腊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B、这是安人心之策。如有谣言,也不攻自破。 C、鼓角齐鸣,喊声大震,黄忠首当其冲 , 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裂之势。 D、他忠人之事,急人之难,爱听些受恩者的恭维,虽不见得乐此不疲,却也习以为常。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双减”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要求学校在学生的发展与成长上发挥主导作用,满足学生的教育需求。 B、截至10月12日晚,《长津湖》累计票房达到约43亿元左右,成为2021年电影票房第三,甚至在全球市场上成为战争题材电影的票房冠军。 C、如果一个人有怀疑精神,有刨根问底的习惯,那么,他的思维便具有创造力和活力。 D、一个热爱读书的人,既然不能拥有舒适的书房、宁静的夜晚,也会保持着一份纯洁的读书情感。5.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出自《孟子·尽心上》,其中的“书”原指《尚书》。 B、据《史记》,五帝指伏羲、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C、《怀疑与学问》的作者是顾颉刚,字铭坚,历史学家,代表作有《古史辨》等。 D、《大学》是《礼记》的一篇,孔子把它独立出来,分章断句,加注释,成《大学章句》一书。6.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课文引用了孟子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在论证方法上属于道理论证。 B、本文开头引用的两句名言,既可以作为中心论点,又可以作为论据。 C、课文的标题用了一个并列短语,揭示了文章的论点。 D、“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一句中“文化”的概念比“学术”大。7. 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正确的一项是( )A、“他顺利地通过了这次考试。”“通过这次考试,他发现了问题。”两句中的加点的“通过”都是动词。 B、“绿得发亮”“甩在地上”“万籁俱寂”“遮天蔽日”短语类型分别是后补、动宾、主谓、并列。 C、“夜深人静的时候,何大学问也常常感到阵阵悲凉。”其中,“夜深人静的时候”是状语,主干是:何大学问悲凉。 D、“虽然没有什么失职,但总觉得有些单调,有些无聊。”这个复句的第二层关系是并列关系。8. 下列有关敬辞和谦辞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愚”是谦称自己不够聪明,“鄙人”是谦称自己学识浅薄。 B、读书人常常谦称自己为“小生”“晚生”“晚学”等,“在下”是谦称自己的地位不高。 C、在称呼对方时,中国古人常常抬高对方。比如,称对方为“阁下”,表示对方身份较高;称对方为“足下”,表示自己的身份在对方之下。 D、“令”是美好的意思,称呼自己的父亲可以说“令尊”,称呼自己的母亲可以说“令慈”。9.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的标题“怀疑与学问”点明了论题。 B、文章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 C、作者所说的怀疑,是建立在动脑筋思索的前提下的,是真正求知、做学问的表现。 D、本文结构完整,论证严密,语言准确,富有说服力。
二、填空题
-
10. 文学常识填空。(1)、顾颉刚,字 , 著名的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学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2)、三皇指的是、、 , 五帝指的是、、、、。11. 请从括号内的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1)、要知道实际的情形,只有靠自己亲身(视察 省察)。(2)、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认 辨别)是非。(3)、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示 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4)、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 懒散)。
三、语言表达
-
12. “生活中只要留心处处皆学问”,请围绕这个论题写一个片段,适当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13. 请仿照画波浪线的例句,根据语境,在横线上补写句子。
生活中,许多人和事的意义不是单一的。父母,不只是生养我们的亲人,更是精神的导师; , , ;成功,不只是滴落的汗水,更是失败的结晶。厚重的生活需要我们用心领悟。
四、综合题
-
14. 为了培养同学们的科学创新精神,班级举办了一次以“大胆想象,积极思考”为主题的班会。班会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下面两幅图来自美国哈佛大学。现在有两位同学,分别表达了对图一的理解。请你读图二,将你的理解写下来。(不少于20字)
“图一”理解:
同学一:如果我们能用欣赏的眼光对人对事,就会发现别人的优点,此时我们是快乐的!
同学二:善于发现美好的事物,并懂得感恩,就会感到幸福。
(2)、结合下面两则材料和课文,说说你的发现。材料一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谢皮罗教授注意到澡盆水的旋涡总是呈逆时针方向,他大胆地推断这一定与地球自转有关,并且推断北半球的澡盆水、台风都是呈逆时针方向旋转的,南半球的则呈顺时针方向,赤道的不会有旋涡。他就此发表的论文震惊科坛。
材料二 大自然是人类的良师益友,大自然中许多生物的生存技能启发了科学家的灵感。飞机、潜水艇、雷达的发明众所周知。现在科学家模仿苍蝇的构造发明了微型飞行器,模仿蟑螂的构造发明了太空探测器。甚至仿造人体视网膜制作微型感光器,置于盲人眼内,让其恢复视力。
(3)、班会上,一位同学写了一段话准备发言,但其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帮他完成。生命如歌,或高昂或低沉,正是有了质疑的精神,才嘹亮动人;生命如画 , 或明丽或素雅 , 正是有了质疑的精神 , 才美丽动人; , , , 。体味生命的价值,品味人生的意义,正是有了敢于质疑、坚持真我的人,才发动了社会的发展、历史的进步。
①请你仿照画线句子再写一句话,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②文段中最后一句话有搭配不当的语病,应将“ ”改为“ ”。
五、现代文阅读
-
15.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知入”与“知出”
张运辅
①怎样读书才能取得效果?经验表明,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关键所在。南宋学者陈善云:“读书须知出入法。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此论道出了读书的精髓。
②阅读中的“入”,是指对所读之书全身心融入,潜心对其进行研读与探索。就是读者通过文字去触摸作者的内心,与其进行心灵的对话。如此“入书”,方可“见得亲切”,实现双方心情的“契合”。
③在阅读中怎样“入”呢?一个方法是坚持“精思”。朱熹认为:“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就是说阅读要慢嚼细咽,通过揣摩语言,达到把握文章内容、体悟作品意蕴与情趣之目的。
④在熟读基础上精思,确为“入书”之妙诀。苏轼读陶渊明《饮酒》诗后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苏轼发现“望”与“见”虽一字之差,但意境全异。何故?盖因陶诗所表达的是辞官归田后的喜悦之情,故用“见”字来表达悠然自得之感。若改为“望”,变为主动寻求,不但破坏了全诗的意境,而且也与陶渊明的节操相悖。苏轼的体会,表明他对全诗意蕴和诗 人的心境都有了深刻认识;这种认识若离开了对全诗全身心的“入”,离开反复思索,是无法达到的。
⑤阅读中的“出”,是指读者能站在更高层次,对所读之书做出分析判断,能从新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哲学家叔本华就主张读书要与书本拉开距离,不要“入”书过度,要敢于并善于从书本中走出来。这样读书,方可避免“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方可在读后能 解其意、识其旨、得其要,真正做到“用得透脱”。
⑥鲁迅早年读过不少进化论书籍,曾一度相信社会进化论:“总以为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年。”后来,他在生活中发现了青年们在阶级斗争中分化的事实,“目睹了同是青年,则分成两大阵营,或则投身告密,或则助官捕人的事实,我的思路因此轰毁”。就这样,他对这种理论产生了怀疑,并由此发现其诸多偏颇和谬误。于是,他摒弃了从书本中得到的旧认识、旧观点,在斗争中树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他的这段经历和思想转化过程,对于阅读时怎样“出”于书,怎样“用得透脱”,很有启示意义。
⑦阅读,要“入”,也要“出”。“入”是“出”的基础,不“入”则无所谓“出”;“出”是“入”的目的,不能“出”就失去阅读的价值与意义。既能“入”又能“出”,才是阅读者必须掌握的秘诀。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3)、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本文的哪一段中最恰当?请说明理由。(4)、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16.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怀疑与学问》
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证据。 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证据。 事实和证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 事实和证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 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说得如何凶险,那便是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 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说得如何凶险,那便是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 要知道实际的情形,只有靠己亲自去观察。 要知道实际的情形,只有靠己亲自去观察。 做学问也是这样,最要紧最可靠的材料是自己亲见的事实证据;但这种证据有时候不能亲自见到,便只能靠别人的传说了。 做学问也是这样,最要紧最可靠的材料是自己亲见的事实证据;但这种证据有时候不能亲自见到,便只能靠别人的传说了。
我们对於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 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 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 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 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肯随便轻信,便是怀疑的精神,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肯随便轻信,便是怀疑的精神,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我们听说古代有三有三皇 五帝 ,便要问:这是谁说的话? 我们听说古代有三有三皇 五帝 ,便要问:这是谁说的话? 最先见於何书? 最先见于何书? 书是何时人著的? 书是何时人着的? 著者何以知道? 著者何以知道? 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萤」,便要问: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飞动的甲虫? 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萤」,便要问: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飞动的甲虫? 有什麼科学根据? 有什么科学根据? 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我们对於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先经过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 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先经过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 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个步骤以后,那本书才是我的书,那种学问才是我的学问。 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个步骤以后,那本书才是我的书,那种学问才是我的学问。 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 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 孟子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孟子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就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获得新发明,怀疑精神也是基本条件。 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就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获得新发明,怀疑精神也是基本条件。 对於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躲懒。 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躲懒。 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做学问。 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做学问。 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 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 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进步,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鍊出来的。 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进步,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 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 ,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 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 ,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 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 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的著者的意思。 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 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的著者的意思。 法国的大哲学家笛卡儿也说:「我怀疑,所以我存在。」他的哲学就建设在对於万事万物的怀疑和明辨上。 法国的大哲学家笛卡儿也说:「我怀疑,所以我存在。」他的哲学就建设在对于万事万物的怀疑和明辨上。 一切学问家,不但对於流俗传说,就是对於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 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 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 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 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来的。 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来的。 如果后来的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就停滞了,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如果后来的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就停滞了,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围绕中心论点,作者提出了哪几个分论点?分论点之间是什么关系?(3)、“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中的“一切”和四个“常常”能删去吗?为什么?(4)、 “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一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