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重点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9-12 类型:期末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原创的医学科学,是中华文明的杰出代表,数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医古籍是中医药传承精华的源头活水,也是中医药守正创新的核心资源。目前,我国中医古籍“家底”尚不明晰,有的保存不善,有的散落民间,有的流失海外。这些稀世珍品若有损毁,不仅是祖国医学的损失,也是中华文化的损失。因此,推进中医古籍工作,把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对于赓续中华文脉、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古籍承载着中华文化的基因,流淌着中华文化的血液,蕴藏着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和生存智慧。我国现存中医古籍在全部古籍中占有很大比重,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例如,中医药学不仅在理论上继承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而且在实践中发展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将顺应自然、和合共生等理念运用到具体诊疗中,提倡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坚持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同时,中医药学提出“医乃仁术”“大医精诚”“人命至重”等观念,体现了中华民族厚德载物、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因此,加强中医古籍保护和利用,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有利于坚定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中医古籍是中医学术体系和原创思维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防病治病经验的宝库,也是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根基。例如,青萵素的问世,就是从中医古籍中得到的启示。屠呦呦在翻阅古籍《肘后备急方》时,看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记述获得灵感,成功提取出青萵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又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温病论》等古籍中,蕴藏着大量防治疫病的经典方剂。在新时代防治疫病过程中,我国通过临床筛选出的“三药三方”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三个方剂,都是由古代经典名方化裁而来。因此,加强中医古籍保护和利用,有利于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也有利于推动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更好结合。
中医药学包含着丰富的健康养生理念和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我们要坚持古为今用,加强古典医籍精华的梳理和挖掘,让中医古籍“活”起来,使之与现代健康理念相融相通,更好地护佑人民健康,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摘编自白剑峰《让中医古籍焕发新光彩》)
材料二:
今年是青蒿素问世50周年。青蒿素是重要的抗疟药物,曾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为全球抗疟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屠呦呦,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在抗疟药物研发的道路上,默默耕耘了半个多世纪,为人类健康和中医药科技创新作出重大贡献。
“青蒿素是人类征服疟疾进程中的一小步,是中国传统医药献给世界的一份礼物。”屠呦呦这样说。
20世纪60年代,由于疟原虫对奎宁类药物产生抗药性,全世界面临着一道难题:必须寻找有效的抗疟新药。1969 年,屠呦呦接受了国家疟疾防治研究项目“523”办公室的研究任务,被任命为中医研究院中药抗疟研究组组长。广泛收集整理历代医籍,先后进行了300余次筛选实验,课题组确定了以中药青蒿为主的研究方向。但实验结果显示,青蒿提取物对鼠疟原虫的抑制率只有12%一40%。屠呦呦最终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进行实验,用乙醚提取青蒿素。经历多次失败后,屠呦呦团队最终于1972年发现了青蒿素。
青蒿素的提取,只是第一步。屠呦呦团队先后与中国科学院等单位协作,用X—衍射方法确定了青蒿素的立体结构。1992 年,屠呦呦团队又发明出抗疟疗效更好的双氢青蒿素。
那时,我国科研条件比较落后。面对艰巨的科研任务,屠呦呦坚定地说:“没有行不行,只有肯不肯坚持。”
翻阅古籍,寻找方药,拜访老中医,屠呦呦汇集编写了640余种治疗疟疾的中药单秘验方集。380多次实验、190多个样品、2 000多张卡片,凝聚了她和团队的心血....
进行临床试验,需要大量的青蒿乙醚提取物。实验室和楼道里到处弥漫着刺鼻的乙醚味
道,一些人出现头晕眼胀等症状,但大家都顾不上太多。
一片丹心,报效祖国。“当初接受任务,屠呦呦始于责任和担当。”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廖福龙说。
2015年,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7年,她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9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2021年6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中国通过消除疟疾认证。“得知这一消息后,屠老师先是特别高兴,紧接着就问,还有哪些国家没有消除疟疾?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回忆起这一细节,同事对屠呦呦非常钦佩。
(摘自杨彦帆《让青蒿素更好地造福人类》)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华夏民族发明创造的医学科学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兴旺作出了重要贡献,其守正创新的核心资源是中医古籍。 B、当前相关工作者没有保护、传承和发展好中医古籍,导致中医古籍有的散落民间、有的流失海外,甚至连“家底”都不清楚。 C、屠呦呦及其团队提取青蒿素后又发明出双氢青蒿素,为人类的健康和中医药科技创新作出了重大贡献。 D、虽然科研条件差,科研任务艰巨,但基于责任和担当,屠呦呦用坚持不懈的科研精神,和团队一起创造了奇迹。(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继承了“天人合一”思想的中医药学,还将顺应自然、和合共生等理念运用到实践中,这体现出人文精神。 B、中医古籍是中华民族防病治病经验的宝库,承载着中医学术体系和原创思维,青蒿素的提取就与中医古籍有关。 C、保护和利用中医古籍,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优势和作用,还有利于坚定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D、中药抗疫课题组在广泛收集整理历代医籍、进行300多次筛选实验后,确定了以中药青蒿为主的研究方向,其过程并不容易。(3)、下列选项,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 )A、屠呦呦带领组员从中国古代医学典籍中精选方药,并逐一排查实验。 B、近代以来,“中医科学化”被认为是中医合理化发展的一条路径。 C、《伤寒论》在中医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承先启后的作用。 D、《黄帝内经》中治未病的防病观,体现出传统文化中的“忧患意识”。(4)、“青蒿素的提取,只是第一步” ,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5)、如何让中医古籍“活”起来?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
鞋匠与市长
赵本夫
鞋匠在这个巷口补鞋已有四十多年了。刚来时留个小平头,大家叫他小鞋匠,现在满脸皱纹,大家叫他老鞋匠了。
很多年前的一个黄昏,鞋匠正在低头补鞋,突然刮来一股风,一张小纸片飞旋着飘来,啪地贴在他额头上。后来的事就从这里开始了。当时他眯起眼拿下纸片,正要随手抛掉,却发现小纸片上有几个字,就不经意地看了一眼,“三口井一号”。鞋匠那会儿正好口渴,看到这几个字就笑了,好像那是一桶清凉的水。他犹豫了一下就没有扔,把纸片放到面前的百宝箱里。当时没有多想,收工时差不多都把它忘了。可是第二天上工时又看见了它,也是脑子闲着无聊,就一边修鞋,一边打量那张小纸片。总之在后来的日子里,鞋匠没事就琢磨这张小纸片,它激发了他无尽的想象力。他发现这张小小的纸片具有无限想象的空间,就像一个永远不能破解的谜。
小纸片伴随着他在巷口修鞋,伴随着他深夜回家,伴随着他入梦。鞋匠成了一个想象的大师。他越来越相信,三口井一号和他是有缘的,不然怎么会随风飘到自己面前呢?他想他应当去寻找那个地方,去看看那个地方。这个念头日复一日地强烈。
市长也是这里的常客,当然不是为了修鞋子,市长的鞋子几乎都是新的,他不能穿一双破鞋或修过的鞋子接待外宾、出席会议,那会有损于这个城市的形象。市长大多是傍晚的时候来。多半是成功地推辞了一次宴请,悄悄跑到小吃摊.上吃一碗馄饨,然后到老鞋匠这里坐一会儿。市长似乎更喜欢这种平民的生活方式。开会或者宴请,前呼后拥,官话套话客气话,累人。坐在老鞋匠这里,淹没在黄昏朦胧的街灯里,和老鞋匠聊一些鸡毛蒜皮,是一种享受。但市长时常会走神,有时突然就不说话了,看着街上的人流、车流、对街的楼房或广告牌,久久不语。
市长的家也在这条巷子里。他本来早就可以搬出去的,不知为什么一直没搬,仍然住在他家的几间老房子里。市长对这条巷子肯定是有感情的,因为他从小在这里长大。那时候市长家里很穷,小时候都是穿哥哥们穿过的衣服鞋子。那些鞋子都是经鞋匠修补过的,他记得那上头的每一块补丁,小时候的市长就接着穿。当然,他得为他改一改,市长的脚还太小。
市长当然也知道他的这个心愿,知道他要去寻找一个叫“三口井一号”的地方,但市长从来没有问过,就像不知道一样。可有时他会对着低头补鞋的老鞋匠久久打量,似乎要破解这个老人。一个人要懂得另一个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后来市长才真正体会到,其实一个人要真正弄懂自己同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是他出事以后才慢慢明白的。在副市长、市长的位子,上,他曾顶住了几百次行贿。他曾以为他有足够的定力,可以顶住任何诱惑,可以做一个好市长。但在某一天夜晚,他却接受了不该接受的十万块钱。
老鞋匠差不多是这座城市最后一个知道这件事的人。出乎意料的是,老鞋匠表现得异常平静。他听说后仍然每天补他的鞋,一句话也不说,只埋头补鞋。那几天几夜,他几乎没有休息。面前堆放的那些鞋子,终于让他补完了。
老鞋匠离开这座城市,去寻找“三口井一号”去了。
他不打算再补鞋了。他已经干了一辈子。他把手推车推进了垃圾堆,然后一身轻松地离开了这座城市。
鞋匠走了两年多,走了几千里路,终于某一天在一个遥远的偏僻的山凹里,他打听到了“三口井一号”。他知道他会找到的。
但当他按门牌找到“三口井一号”时,却让他吃了一惊,原来他发现这里是座监狱,一座很大的监狱。高墙铁网,戒备森严。
后来他回到镇里,找到一家最便宜的客栈,他觉得很累很累。客栈里已住了一些客人,也都风尘仆仆的样子,多是些老人、妇女和孩子。不用问,他们都是来探监的。老鞋匠忽然心有所悟,什么也没说,住下了。一夜无话。
第二天正好是探监的日子。老鞋匠也随着他们去了。进了大门,在值班室做登记。老鞋匠报出市长的名字,他预感到他会在这里。不知为什么,自从看到这座监狱,他就预感到这里有玄机。果然值班人查了查,说有这个人,你是他什么人?老鞋匠说是他街坊。那人很和气,说你要见他吗?老鞋匠摇摇头,说麻烦你告诉他,有个老鞋匠在外头等他,一直等到他出来。值班人员目送他走出监狱大门,有些不懂。
老鞋匠回到镇里,仍住那家小客栈。
他在心里想,看来还得重操旧业。
从此,这个小镇子上有了一个鞋匠。
三口井常有一些远方来探监的人。
他们的鞋子都走坏了。
(节选自《天下无贼》,有删改)
文本二:
时间·温情·传奇
阎晶明
赵本夫如此挥霍短篇小说特别要抓紧的时间,的确是一种极大的冒险,因为这很容易和长篇小说的梗概相混杂,变成一场没有技巧的讲述。但我们又的的确确看到,赵本夫的短篇有着很强的小说性,在我看来,依靠的是当代小说最应具备也十分难得的两条要素:温情的基调和传奇的故事。
支撑这种种温情得以发散的,是赵本夫总能够从平凡人物身上发现传奇性,而所有这些传奇,因为有很长的历史和人生的时间跨度,所以就不会是一种奇闻怪志的夸张,而是传奇的和平庸的人生都会遇到的经历;又因为有温暖、同情、怜悯、仗义的情感流溢,这些传奇就不会是奇异故事的渲染,而成为一场人间情怀的真诚表达。
(节选自《南方文坛》,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口井一号和他是有缘的”,这里暗示了老鞋匠其实知道三口井一号是一座监狱。 B、“收工时差不多都把它忘了”,实际上老鞋匠并未忘记写着“三口井一号”的小纸片。 C、“市长也是这里的常客”一段,交代了老鞋匠和市长之间的关系,是对情节必要的补充。 D、赵本夫的短篇具备温情基调和传奇故事,发掘平凡人物身上的传奇性,文本一就是如此。(2)、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三段连用三个“伴随着他"形成排比,说明小纸片上的内容引发了老鞋匠强烈的好奇心。 B、“走了两年多,走了几千里路”一句强调老鞋匠--路上走的时间和距离,体现寻找“三口井一号”的艰辛。 C、文本运用多种描写手法来刻画老鞋匠,如第八段从神态、言行、心理等角度来表现老鞋匠知道市长出事后的反应。 D、文本结尾处运用留白,并未完全交代老鞋匠和市长的结局,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意蕴丰富。(3)、请结合文本分析老鞋匠的人物形象。(4)、文本二的标题“时间·温情·传奇”,是对文本一特点的高度概括,请简要分析。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欲西入秦。辞于荀卿曰:“斯闻得时无怠,今万乘方争时,游者主事。秦王欲吞天下 , 称帝而治 , 此布衣驰鹜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处卑贱之位而计不为者,此禽鹿视肉,人面而能强行者耳。故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故斯将西说秦王矣。”
至秦,会庄襄王卒,李斯乃求为秦相文信侯吕不韦舍人;不韦贤之,任以为郎。李斯因以得说秦王。秦王乃拜斯为长史听其计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 离其君臣之计,秦王乃使其良将随其后。秦王拜斯为客卿。
会韩人郑国来间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觉。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议亦在逐中。斯乃上书劝谏。秦王遂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官迁廷尉。二十余年,竟并天下,尊主为皇帝 , 以斯为丞相。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有删改)
文本二: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贵盗粮”者也。
夫物不产于秦 , 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 , 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节选自李斯《谏逐客书》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秦王乃拜斯为长史/听其计/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 B、秦王乃拜斯为长史/听其计/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 C、秦王乃拜斯为长史/听其计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 D、秦王乃拜斯为长史/听其计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万乘,古代指天子。依照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出兵车万乘。文中的“万乘”指的是拥有万辆车马的周天子。 B、书,文体名,是古代臣子向君主进呈的公文文体,文中指李斯的《谏逐客书》。 C、皇帝,我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的称号。文中的“皇帝”指的是秦王蠃政。他是中国首位皇帝,自称“始皇帝”。 D、黔首,战国时期和秦代对平民的称呼,含义与当时常见的民、庶民相同。如《子路、 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比及三年,可使足民”。(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斯是楚国上蔡人,早年跟随荀子学习治理天下的帝王之术。学成之后,西行前去游说秦王,后成为秦国相国文信侯吕不韦的门客。 B、韩国人郑国以修筑灌溉水渠的名义,来到秦国做间谍,不久被发觉。秦国的王公贵族以及大臣们请求秦王将这些客卿全部驱逐出境。 C、因李斯上书劝谏,秦王于是下令废除了驱逐客卿的诏令,重新恢复了李斯廷尉的官职。秦国经过二十多年的战争,终于兼并了天下。 D、李斯认为将客卿驱逐出秦国,实际上就是资助敌对国家,损害自己的百姓来让仇人更加强大。这样会削弱自己的实力,与诸侯结怨。(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骛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
②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
(5)、李斯为何要离楚事秦?请根据文本一概括。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题乌江亭①
[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渡易水②
[明]陈子龙
并刀③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
易水潺溪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
[注]①楚汉相争时期,项羽率江东子弟攻打秦军,势力越来越大,但因项羽刚愎自用,一意孤行,被汉军追至乌江边,乌江亭长备好渡船,对项羽说“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项羽感觉没脸见江东父老而拔剑自刎。②公元1640年(明思宗崇祯十三年),女真族统治者对明王朝虎视眈眈,国内义军风起云涌,威逼京城。陈子龙过易水赴京,写下此诗。③并刀:并州刀,以锋利著名,后常指宝刀、宝剑。
(1)、下列对这两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两首诗描写的形象,一个令人惋惜,一个视死如归,但都结局悲壮。 B、江东人才辈出,项羽或许可以返回江东卷土重来,杜诗对项羽重来抱有希望。 C、陈诗前两句写豪迈之士为国尽忠的急切愿望,该愿望由“并刀夜鸣”表现出来。 D、“易水潺爱云草碧”运用虚写,写作者联想到当年荆轲易水送别的情景。(2)、简要分析两首诗在抒情方式上的异同。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词人感叹六朝的历史像流水一样流逝掉,未曾给当朝的人留下什么教训和反思的句子是“ ,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 , ”两句可以看出孔子对公西华的惋惜之情,因为孔子认为他通晓礼乐,可以大用。(3)、杜牧《阿房宫赋》中形容“秦爱纷奢”时,写梁柱上光彩耀目的钉头比粮仓里的米粒还要多的句子是“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每一项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的中国“非遗”,都是一种无声的传世民俗,都是一部活态的文化史诗,它们以令世人称奇的“东方神秘之美”,佐证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_①____,为我们的文化自信_②____的同时,也展现着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多彩、_③_ ,为人类文明贡献着中国力量。
我们在为“非遗”项目总数列居世界第一感到欣熹、骄傲之余也应清醒认识到申遣成功不是句号而是要把做好保护传承、使之造福令人作为目的。推动“非遗”保护的“系统性”除了立法立规、建章立制之外,还应大力提升传承方式的系统性,全面拉近“非遗”与现代人的距离。
泰戈尔说:“古老的种子,它生命的胚芽蕴藏于内部,只是需要在新的时代土壤里播种。”“非遗”保护传承,要有在“人间烟火”中与普通百姓发生密切交集的与时俱进,也要有契合时尚达人“围炉煮茶”式的别致典雅,在双向奔赴中,构建更加立体而宽阔的生长空间。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答:①②③
(2)、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文中引用泰戈尔的话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雷雨》中,我们可以看到,反抗并不是毫无意义的,纵使反抗没有办法解决所有问题,_①____ ,但它却可以让我们在面对挫折和不幸时变得更加坚韧。它使我们意识到自身并非是逆来顺受的空壳,而是实实在在的人。反抗不是对生活的空洞向往,_②____。
而《雷雨》中人物反抗内质的特殊之处不仅在于其失去了爆发性,是被束缚的、压抑的反抗,更来自他们的反抗中_③____。无论是伪善的周朴园,还是触犯伦理禁忌的繁漪,曹禺在进行剖析和刻画时,始终围绕着他们作为人的内核进行创作。他关注着人的本真存在,将“人的存在”作为戏剧发展和矛盾推进的核心,追求着人与世界、人与社会、人与自我根本的和谐。他将人类生存中所面临的困境以一种戏剧化的、高度集中的形式呈现出来,使之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他以如此荒诞的现实,令人们警醒,启示我们去探索生存的方式、去感悟人之所以为人的本真存在。
(1)、下列句子中的“我们”和文中画横线处的“我们”,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见小明出了大门,小强忙催促道:“我们快走吧,要迟到了!” B、南极变暖,全球生态问题8趋严峻,环境保护是我们的责任。 C、炎炎夏日,我们在防暑降温的同时还要考虑服装搭配。 D、这种情况下,我们更不建议“饭后百步走”。(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四、写作(60分)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对于新媒体的崛起,许多人怀有强烈的忧患感——担忧对微博 、微信的过度热衷,造成个人与传统文化的远离;担忧碎片化阅读的流行,造成传统经典阅读的缺失。
在位于老城区的孟津剪纸艺术工作室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畅杨杨利用网络媒体进行剪纸直播,这种“非遗+新媒体”的新模式受到众多网友的认可和点赞。
得益于与互联网的连接和流行的表达方式,故宫传统文化与互联网文化跨界混搭,文创产品老少通吃,故宫日历、胤镇十二美人图成为很多人的手机桌面。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联想?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