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开学摸底考试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3-09-12 类型:开学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面所列各项中都属于生物的一项是( )

    ①草②家鸽③珊瑚④钟乳石⑤冬眠的蛇⑥恐龙化石⑦蘑菇

    A、①②③④ B、①②⑤⑦ C、②③④⑥ D、②⑤⑥⑦
  • 2. “落叶知秋”,吉林市到深秋就落叶,体现了生物的哪些基本特征(   )

    ①具有生长现象 ②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③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④能适应环境   ⑤能繁殖后代  ⑥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A、①②⑥ B、③④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
  • 3. 臭鼬在遇到危险的情况时,会放出很臭的气体,这一现象说明了( )
    A、生物能排出废物 B、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物需要营养
  • 4. 下列所描述的生命现象与其实例不符的是( )
    A、生物的生命活动需要营养——猎豹发现猎物后迅速追击 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朵朵葵花向太阳 C、生物能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植物落叶 D、生物能生长发育——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5. 小红在户外登山时发现在有些岩石上有一些“斑点”,这些斑点有大有小,她不能确定这些斑点是不是生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这些斑点不是生物,因为它们不会动 B、这些斑点不是生物,因为岩石是不会长出东西来的 C、这些斑点不是生物,因为用肉眼观察它们看起来像泥土 D、这些斑点是生物,因为用显微镜观察时发现它们具有细胞结构
  • 6. 如图是某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示意图。下列关于该食物网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食物网中共有3条食物链 B、蛇和猫头鹰只存在捕食关系     C、食物网中每一条食物链的起始环节都是草     D、食物链和食物网只反映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 7. 原鸡是家鸡的祖先, 家鸡和原鸡有很多相似的特征, 但家鸡的产蛋量高。人们能把原鸡驯化成产蛋量高的家鸡,主要是利用生物(   )
    A、生长和繁殖的特征 B、需要营养的特征 C、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D、新陈代谢的特征
  • 8.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诗句中共有几种生物(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 9. 下面是某同学设计的“调查本市初中学生近视发病率”的几种方案,最合理的是( )
    A、对市内所有的初中生进行调查 B、选取市内部分农村中学的学生进行调查 C、选取市内部分城市中学的学生进行调查 D、选取市内部分农村和城市中学的学生进行调查
  • 10. 为了严格控制新冠肺炎疫情,市疾病控制中心对辖区内外来人员以及与疫情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往来人员的密切接触者进行走访,这种方法是(  )
    A、观察法 B、比较法 C、调查法 D、试验法
  • 11. 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
    A、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C、瑞雪兆丰年,五谷登丰收 D、雨露滋润禾苗壮,万物生长靠太阳
  • 12. 泉州湾地区台风灾害频发,生长在泉州湾红树林因为有错综复杂的气生根、板状根能牢牢固定在滩涂上,可抵抗强风暴的袭击。这说明(  )
    A、生物依赖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改变环境 D、生物影响环境
  • 13.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非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的是( )
    A、在寒冷地区栽种的橘,果实又小又酸 B、高原地区人体内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较高 C、葵花朵朵向太阳 D、大树底下好乘凉
  • 14. 下表为某同学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设计方案,其中存在不合理之处,下列改进建议正确的是( ) 

    位置

    鼠妇数量

    光照

    土壤潮湿度

    纸盒左半侧

    10只

    明亮

    干燥

    纸盒右半侧

    10只

    阴暗

    潮湿

    A、纸盒左右两侧各放1只鼠妇 B、纸盒左右两侧均应放置潮湿的土壤 C、纸盒左右两侧均应设置阴暗的条件 D、纸盒左右两侧均应设置明亮的条件
  • 15. 能正确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数量多少是(   )
    A、 B、 C、 D、
  • 16.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是宋代诗人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中的诗句,它主要描述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对鸭生活的影响?(  )
    A、 B、阳光 C、温度 D、空气
  • 17. 俗话说“南橘北枳,”这体现了( )
    A、生物能影响环境 B、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C、环境能影响生物 D、生物与环境可能相互影响
  • 18. 下列选项中,属于生物的是( )
    A、钟乳石 B、珊瑚 C、病毒 D、机器人
  • 19. 除病毒外,绝大多数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
    A、细胞 B、系统 C、组织 D、器官
  • 20.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水圈 B、生物圈 C、草原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
  • 21. 校园花池里的月季花,有白的、有红的、有黄的,这主要体现了(    )
    A、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C、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D、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 22.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无限的 B、某些有毒物质会随着食物链不断地积累 C、从地域关系来说,各类生态系统是相互关联的 D、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 23. 下列能够表示一条完整食物链的是(   )
    A、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C、虫子吃草,蛙吃虫子 D、牛吃秸秆,鸭吃稻谷
  • 24. 下列生物归类正确的是(  )
    A、玉米、蝗虫、猫头鹰、鲫鱼属于陆生生物 B、鸡、鸭、鹅、狗属于家禽 C、小麦、高粱、玉米、水稻属于粮食作物 D、鲫鱼、鸭、狗、海蜇属于水生生物
  • 25. 某同学为了探究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鼠妇的数量/只

    光照

    温度/℃

    土壤

    对照组

    20

    阴暗

    25

    湿润土壤

    实验组

    20

    明亮

    该实验方案中①②应为(  )

    A、25℃,干燥土壤 B、25℃,湿润土壤 C、10℃,干燥土壤 D、10℃,湿润土壤
  • 26. 下列词语不能体现生态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人间四月,草长莺飞 B、密树繁叶,遮天蔽日 C、春天来了,一片绿色 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 27. 要了解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常用的科学方法是     (  )

    A、比较法 B、模拟实验法 C、调查法 D、科学推测
  • 28. 下列古诗中,描写生物生长发育的是( )
    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 29. 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出生物所具有的特征是
    A、遗传和变异 B、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生长和繁殖 D、新陈代谢
  • 30. 下列现象,能反映生物因素对生物生命活动影响的是(     )
    A、蚯蚓改良土壤 B、仙人掌的叶变成刺 C、杂草和稻苗争夺养分 D、珠穆朗玛峰上温度低,生物稀少

二、填空题

  • 31. 填空
    (1)、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 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骆驼刺的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这是对环境的适应;山顶上的“旗形树”是对环境的适应;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北极熊有较厚的皮下脂肪,这是对环境的适应。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的是生物能环境;
    (2)、对一只蚂蚁来说,同窝的蚂蚁是影响它生活的因素,它们之间主要表现出关系;其他窝的蚂蚁是影响它生活的因素,它们之间主要表现存关系;
  • 32. 以下是某班级几位同学设计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的活动情况。

    他们设计的实验方案和实施情况是:

    用硬纸板做一个纸盒,上面从中间开始遮住半个纸盒,另一半透光。

    将10只鼠妇从中间倒入纸盒内,等到鼠妇适应环境后,每隔1分钟计数一次,并将数据结果填入下面的表格:

    时间

    1分钟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6分钟

    7分钟

    8分钟

    9分钟

    10分钟

    平均数

    亮处

    5只

    4只

    4只

    3只

    3只

    4只

    2只

    1只

    2只

    2只

    3只

    暗片

    5只

    6只

    6只

    7只

    7只

    6只

    8只

    9只

    8只

    8只

    7只

    (1)、该同学提出的问题是
    (2)、实验中的变量是 , 在设计实验时,要给鼠妇提供 和两种环境,以便对照。其中实验组是
    (3)、每个实验装置中放入鼠妇每分钟统计10次,并计算数据的平均值。问:统计10次的目的: ;为什么要计算平均值?
    (4)、得出的结论是。如果“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则实验中的变量是 , 需要给鼠妇提供干燥、潮湿两种环境。
    (5)、实验结束后你认为应该怎样处理实验用的鼠妇?
  • 33. 填空
    (1)、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3)、诗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中,影响水稻生存的生物因素是 , 水稻与害虫、害虫与青蛙的关系均是
    (4)、树在秋天落叶是生物对环境的;蚯蚓能疏松土壤并能给土壤增加肥力是生物对环境的
    (5)、沙棘地下根的长度是地上部分高度的十多倍,适于在环境中生活。
    (6)、水生生物大多生活在水面下l50米以内的水层中,而150米以下几乎没有生物生存。请你分析:没有植物的原因是;没有动物的原因是
  • 34.

     

    (1)、图3竹节虫的身体与树枝相似(拟态),有利于躲避捕食者的追击。这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选填“影响”或“适应”)。除此以外,体现生物与环境之间这种关系的还有图(填序号)
    (2)、大熊猫爱吃竹子反映了生物之间最为普遍的关系。
    (3)、反映同种生物之间相互斗争关系的是图(填序号)
    (4)、能体现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的是图(填序号)
  • 35. 下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字母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数字表示生理活动。据图分析回答。

    (1)、A所表示的生物成分是 , 属于分解者的是[]。
    (2)、大气中的CO2进入生物体内主要是通过[]来实现的。
    (3)、写出该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
    (4)、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能量流动具有的特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