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江油市八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9-11 类型:开学考试

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的汽车工业逐渐发展起来,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新中国制造的第一辆汽车诞生于(    )
    A、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 2. “这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这个“好制度”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家庭联产承包制
  • 3. 1952年,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农业总产值为46.5亿元,到2014年,增长到1352.3亿元。“增长”的原因有(   )

    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推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④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视

    A、①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4. 流行词汇的变化标志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下列词汇属于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是( )
    A、当家做主 B、人民公社好 C、包产到户 D、中国梦
  • 5.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诗中表达了台湾同胞对回归祖国的渴望。改革开放后,为了解决台湾问题,我国政府对台的基本方针是(    )
    A、和平统一 B、坚持一个中国 C、“三不”政策 D、“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 6. 万隆会议前夕,中国代表团就认为,应该在会上多提亚非国家的共同性问题,不突出我国的特殊问题。为此,周恩来在大会发言时提出(    )
    A、“求同存异”的方针 B、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7. 如图是中国1953年到1956年粮食产量的变化图。这表明当时我国( )
    A、全行业公私合营开始实施 B、全面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显著 C、农业合作化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D、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 8. 中共中央曾连续多次以“三农”为主题发布文件,提出了一系列发展农业的重大举措。下列新中国成立后调整农业的举措中,没有起到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作用的是( )
    A、土地改革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9. 从开展土地改革到实行农业合作化,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和政府不断调整农业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    )
    A、提高粮食产量 B、解决温饱问题 C、缩小城乡差别 D、维护人民利益
  • 10. 小云同学搜集了“政企分开”“利改税”“股份制改革”等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根据她搜集的资料,判断其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是( )
    A、农业生产自主权改革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公私合营 D、对外开放
  • 11. 《人民日报》新年社论的高频词汇反映当年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1992年的高频词汇应是(    )
    A、合作  改造  农业生产 B、生产技术  科学管理  社会主义现代化 C、稳定  企业  国企改革 D、深化改革  扩大开放  召开中共十四大
  • 12. “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是“和而不同”文化观念在民族政策中的体现,是中国历代统治者的治国策略。新中国成立后实践这一理念的治国策略是(    )
    A、进行一系列的民主改革 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大力提倡“求同存异”
  • 1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管子·法法》中提出:“宪律制度必法道,号令必著明,赏罚必信密,此正民之经也”。材料中蕴含的理念、精神正好彰显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 ( )
    A、全面依法治国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C、全面深化改革 D、全面从严治党
  • 14. 2023年5月11日是如图一文发表45周年纪念日,该文章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而引发了广泛而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实现中国共产党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奠定了思想基础。这一“伟大转折”是指 (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 15. 1988年建立海南经济特区以来,港口建设成效显著,航空事业快速发展,通信体系构建完整,全省电子政务专网和党政网投入运行……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材料意在说明海南 ( )
    A、经济发展后劲大大增强 B、生产总值稳步增长 C、教育文化事业发展迅速 D、人均收入显著提高
  • 16. 2013年,习近平在一次会议上曾说“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材料指出“中国道路”是( )
    A、中国共产党正确指导带来的 B、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决定的 C、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探索的 D、学习西方先进的理念得来的
  • 17. 著名的楹联专家马萧萧写了一副对联:“结缔归根玉莲蕊共紫荆艳,清源正本镜海波随香港回”。请问这副对联赞颂的事件是( )
    A、台湾回归 B、中日建交 C、港澳回归 D、中美建交
  • 18. 以下是武汉市喻桥乡贫农陈友汉在不同时期的家庭情况对比表。他家生产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新中国成立前

    1953年

    土地

    极少

    15亩多

    农具

    农具齐全

    稻谷收成

    350千克

    1600千克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 C、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19.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在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诞生同时,奠定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基础的根本政治制度也确立了,它是 (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政治协商制度 D、基层民主自治制度
  • 20. 下图为“1953—1957年国家某重点工业基地示意图”。观察地图,可以得到的信息有(    )

    ①我国由农业弱国发展为工业强国

    ②该工业基地位于我国东北

    ③该基地以发展重工业为主

    ④“一五计划”取得巨大成就

    ⑤抗美援朝取得胜利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共40分,第21题14分,第22题14分,第23题12分

  • 21.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立足国情,准确把握时代特点,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同一个梦想,走出了一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制度建设篇】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中华民族的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摘自李忠杰主编

    《共和国的足迹》

    【经济发展篇】

     材料二 国民收入结构表单位/%                        

    年份

    国营

    经济

    合作社

    经济

    公私合

    营经济

    个体

    经济

    资本主

    义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71.8

    6.9

    1956年

    32.2

    53.4

    7.3

    7.1

    趋于零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三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思想引领篇】

     材料四

    有学者认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种能够为老百姓带来福祉的“现实的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1)、为新中国成立做筹备工作的会议是哪一会议?图片中宪法的性质是怎样的?
    (2)、表中数据的变化与哪一事件有关?该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3)、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定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4)、图中会议上确立了怎样的指导方针?材料中所说的“现实的马克思主义”是指什么?
  • 22.  材料

    历程

    主要表现

    从“小米加

    步枪”开始

     “南昌起义”使中国大地诞生了一支真正属于人民的军队。当时武器装备只是一些大刀、长矛和少量的火枪、步枪

    进入“飞机

    坦克加大

    炮”阶段

    开国大典上,毛泽东检阅了陆海空部队,当时海空部队阵容还不整齐。

    建国之初面临着热战刚过冷战又开的严峻国际环境,毛主席发出了“为建设强大的国防军而奋斗”的号召。

    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国庆阅兵式上,出现了新型的国产武器装备。到60年代初期,中国已能独立设计制造包括中轻型坦克、火炮等在内的诸多常规兵器,初步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武器装备体系。这支军队再也不是昨天的“小米加步枪”,而是进入了“飞机坦克加大炮”的崭新阶段

    步入“两弹

    一星”时代

     中国政府在20世纪50年代末做出了研制原子弹、导弹等尖端武器的战略决策。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两年后,中国第一枚导弹核武器发射成功。1966年,中国的战略导弹部队——第二炮兵部队成立。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两弹一星”国防尖端科技攻关全面成功。这就使中国在60年代中期以后,逐渐实现了从常规武器到尖端武器的第二次历史性跨越

    ——摘编自李大光《从大刀长矛到神五上天——看我军现代化建设历程》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次跨越使人民军队的武器装备达到了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并说明这次跨越对当时世界的重大影响。

    (1)、【纵向对比】材料表述了人民军队的武器装备建设经历过两次历史性跨越,跨越各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民军队的武器装备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提供了哪些保障。
  •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向农民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图2 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材料二 2021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即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是21世纪以来第18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1)、材料一中的图1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它的推行促使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2)、根据材料一中的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主要原因。该运动的开展使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3)、改革开放之后国家又实行了什么土地政策?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4)、党和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不断调整农业政策说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