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册生物开学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9-11 类型:开学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胰岛素是常见的蛋白质类激素,由胰岛素原加工形成的两条肽链构成,肽链之间通过二硫键(-S-S-)连接。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S是蛋白质的特征元素,因为氨基酸和蛋白质均含有S元素 B、高温能破坏氨基酸之间的肽键从而使胰岛素失活变性 C、可用3H标记某种氨基酸追踪胰岛素的合成与分泌过程 D、斐林试剂在50~65℃条件下能与二硫键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 2. 如图显示了细胞中多种具膜结构之间的联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分泌功能较强的细胞中结构P和Q的数量较少 B、结构P为内质网,是细胞内具单层膜的网状结构 C、结构Q的膜表面可以附着一定量的核糖体 D、鸡成熟红细胞中不含图中除细胞膜外的所有结构
  • 3. 某同学利用藓类叶片对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进行了改进,利用加有伊红(植物细胞不吸收的红色染料)的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处理藓类叶片,得到了如图结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A处为红色,B处绿色较失水前变浅 B、B处因为失水而导致细胞的吸水能力减弱 C、结果说明细胞壁与原生质层对蔗糖的通透性不同 D、图中处于质壁分离状态的细胞一定都是活细胞
  • 4. 研究发现,细胞内NAD+的含量下降可导致细胞衰老,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AMPT)是NAD+合成的关键酶,能通过促进NAD+的合成来延缓细胞的衰老,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衰老细胞的呼吸速率变慢、核质比增大 B、NAD+的含量下降会影响细胞的能量供应 C、正常细胞内的NAMPT含量比衰老细胞低 D、促进NAMPT基因的表达可延缓细胞衰老
  • 5. 如图是某XY型性别决定生物的雄性个体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两条染色体示意图,图中1~6表示基因,P、Q表示染色体。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

    A、若PQ为非同源染色体,则1和3交换位置属于染色体变异 B、若PQ为非同源染色体,则2和4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会分离 C、若PQ为同源染色体且为X、Y染色体,则性别的遗传与基因无关 D、若PQ为同源染色体,则5和6控制的疾病在雄性中发病率较高
  • 6.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林园艺生产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在种植葡萄时,在扦插繁殖、控制枝条生长、提高果实品质等方面都可以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下面关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相关内容正确的是( )
    A、植物生长调节剂既可以通过人工合成获得,也可从植物体内提取获得 B、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分子结构和生理效应都与植物激素类似 C、赤霉素能促进果柄细胞伸长,使无籽葡萄的果实增大 D、用2,4-D处理大麦,可以使大麦种子无须发芽就能够产生α-淀粉酶
  • 7. 在月球的强辐射、低重力、高温差的极端环境条件下,我国嫦娥四号生物科普实验载荷内(搭载有棉花、油菜、土豆、拟南芥种子,还有酵母菌、果蝇卵以及土壤、水分和空气,果蝇主食为酵母菌,还可以吃植物体及花粉),棉花种子成功萌发,为人类首创。结合题干信息及所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载荷内的所有生物和无机环境构成一个微型生态系统,则酵母菌属于分解者 B、要维持这个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有能量输入 C、该载荷中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可能小于10% D、该微型生态系统中的果蝇同化的能量全部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 8. 猫叫综合征患者的第5号染色体短臂缺失,故又名5p—综合征。该征婴儿喉部发育不良或未分化,有猫叫样啼哭。关于染色体变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猫叫综合征患者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发生了改变 B、染色体之间交换部分片段不一定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C、染色体片段的缺失或重复必然导致基因数目和种类的改变 D、猫叫综合征和21三体综合征都属于染色体变异导致的人类遗传病
  • 9. 下图表示的是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内基因表达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多个核糖体在一条mRNA上移动可以保证翻译的快速高效 B、原核细胞的mRNA不需要加工,真核细胞的初级转录产物不是合成蛋白质的模板 C、原核细胞的转录和翻译可以同时进行,蛋白质的翻译沿着mRNA5'→3'的方向进行 D、真核细胞中长短不同的新生蛋白质是不同种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各不相同
  • 10. 可卡因是一种毒品,对人体有几种作用;①能阻断神经传导,产生局部麻醉的作用,②刺激神经系统,使心率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③阻断突触前膜上的转运蛋白回收突触间隙中的多巴胺,导致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产生愉悦感。④导致突触后膜多巴胺受体减少,当可卡因药效失去后,机体正常的神经活动受到影响。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可大规模在临床手术时使用可卡因作为局部麻醉剂 B、可卡因可能作用于交感神经,引起心率加快、血管收缩等效应 C、多巴胺可以被突触前膜回收利用,因此神经冲动在突触的传递可以是双向的 D、可卡因作用于脊髓中神经中枢的神经元,导致个体产生愉悦感
  • 11. 短期记忆与脑内海马区神经元的环状联系有关,图表示相关结构。信息在环路中循环运行,使神经元活动的时间延长。下列有关此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兴奋在环路中的传递顺序是①→②→③→① B、M处兴奋时膜外Na+浓度低于膜内Na+浓度 C、兴奋到达N处时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 D、信息在M处传递和在N处传递的形式不相同
  • 12. 研究表明:根横放时,根冠平衡石细胞中的淀粉体会沉降到细胞下侧,诱发内质网释放Ca2+到细胞质内,与钙调素结合激活细胞下侧的钙泵和生长素泵,于是细胞下侧积累过多Ca2+和生长素,影响该侧细胞生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重力、生长素、Ca2+都属于植物生长发育的信号 B、重力信号通过淀粉体经过一系列变化最终转变成运输Ca2+和生长素的信号 C、倒伏玉米的根部细胞内淀粉体影响生长素横向运输,促进根部近地侧细胞生长 D、太空微重力下,玉米根部生长素仍能极性运输,但根生长失去向地性
  • 13. 单向性集团捕食作用是指不同天敌共享同一猎物,其中一种天敌捕食共同猎物的同时还捕食另一种天敌,被称为集团内捕食者,另一种天敌被称为集团内猎物。某生态系统中瓢虫与寄生蜂、蚜虫三者之间存在单向性集团内捕食作用,其中寄生蜂既是猎物又是捕食者。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瓢虫属于集团内捕食者、寄生蜂属于集团内猎物 B、瓢虫在该生态系统中占据第二、第三营养级 C、若移走寄生蜂,瓢虫获得的能量可能会增加 D、可采用样方法调查单向性集团内蚜虫的种群密度
  • 14. 《本草纲目》中对酸奶的制作有详细记载:“用乳半杓,锅内炒过,入馀乳熬数十沸,常以杓纵横搅之,乃倾出,罐盛待冷,掠取浮皮,以为酥,入旧酪少许,纸封放之,即成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锅内炒过,入馀乳熬数十沸”的目的是高温杀菌和反复脱水 B、“常以杓纵横搅之”的目的是提供足够的氧气以促进菌种的增殖 C、“入旧酪少许”相当于接种 D、“纸封放之”的目的是提供无氧环境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
  • 15. 我国科研人员利用大鼠、小鼠两个远亲物种创造出世界首例异种杂合二倍体胚胎干细胞(AdESCs),具体流程见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单倍体囊胚1最可能由小鼠的卵细胞经体外诱导培养获得 B、可用聚乙二醇诱导孤雌与孤雄单倍体胚胎干细胞发生融合 C、体外培养AdESCs需向培养液中添加动物血清等天然成分 D、AdESCs染色体组数与大鼠—小鼠体细胞融合的杂种细胞相同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选不全得1分,有选错得0分)

  • 16. 研究表明、给小鼠闻不会引起其不安的苯乙酮,同时进行电击,小鼠表现出惊恐栗抖;一段时间后,该小鼠只闻苯乙酮、不电击,也表现出惊恐栗抖。该小鼠与普通小鼠交配,F1小鼠只闻苯乙酮,易表现出坐立不安等情绪反应。检测发现:与普通小鼠相比,经电击的亲鼠和F1小鼠编码苯乙酮受体的Olfr15I基因甲基化水平降低、碱基序列未改变,苯乙酮受体增多。科研人员据此提出假说:小鼠受环境因素影响可引发其基因甲基化水平变化并遗传给子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基化对Olfr15I基因的表达起抑制作用 B、亲鼠只闻苯乙酮表现出惊恐栗抖,属于条件反射 C、F1小鼠闻苯乙酮导致Olfr15I基因甲基化水平降低 D、电击F2小鼠表现出惊恐栗抖,不能支持假说
  • 17. 我国科学家将酿酒酵母的16条染色体去除冗余的重复基因信息和结构,重新设计为1条染色体,并将这条染色体移植到去核的酿酒酵母细胞中,发现细胞仍然能存活,这是国际上首次获得的人工创建的具有单条染色体的酵母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拼接过程中需要切除15个着丝粒和30个端粒 B、移植后可在该重建的酿酒酵母中观察到一个细胞核 C、该重建的酿酒酵母染色体上的基因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D、上述研究成果标志着人工合成生命已经实现
  • 18. 检验某水体中大肠杆菌数目是否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常用滤膜法测定,其操作流程如下图所示。EMB培养基上形成的不同菌落中,大肠杆菌菌落呈深紫色。下列对该实验操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

    A、测定前,滤杯、滤膜、滤瓶、镊子和水样均需进行灭菌处理 B、若培养后的平板没有长出菌落,则可能是滤膜孔径过大所致 C、配制EMB培养基时,应满足大肠杆菌所需营养物质及调节pH为弱酸性 D、制备培养基时,需要将培养基冷却到室温再倒平板,避免高温杀死菌种
  • 19.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被誉为“中华水塔”。这里的雪山、草地、森林、河流尽显原生态之美。20世纪因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三江源地区环境恶化,草地严重退化,水土流失加剧,衍生出荒漠生物群落。为此我国实施了包括退牧还草在内的多项保护改造措施,目前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正在逐步好转。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通过比较三江源地区不同群落中种群个体数量可以得出不同群落丰富度的差异 B、在三江源地区保护改造过程中,人类的活动改变了该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C、三江源荒漠生物群落中,动植物适应环境的共同特征是耐旱 D、草原上地形的起伏、湿度的差异造成不同地段分布不同种群,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 20. 下图为某家族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病基因用A、a表示,乙病基因用B、b表示,其中一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病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IIII-12的基因型为AAXBY或AaXBY C、III-10和III-12婚配生一患病孩子的概率是4/9 D、III-11的甲病致病基因不可能来自I-1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 21. 玉米和小麦是我国北方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小麦属于C3植物,通过卡尔文循环完成碳的固定和还原;玉米是C4植物,与小麦相比,碳的固定多了C4途径,其光合作用过程如图所示,甲、乙、丙表示过程。玉米叶片有一种特殊的“花环形”结构,即在维管束周围有两种不同类型的细胞:靠近维管束的内层细胞称为鞘细胞,围绕着鞘细胞的外层细胞是叶肉细胞。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具有发达的基粒构造,而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中却只有很少的基粒,进行光合作用终产物的合成。回答下列问题:

    (1)、在光照条件下,小麦叶肉细胞能发生图中的过程,而图中玉米叶肉细胞能发生过程。
    (2)、光照条件下与小麦相比,玉米叶片中固定两次CO2 , 固定CO2的场所是 , 该过程具有的特点是(答两点)。
    (3)、已知PEP羧化酶与CO2的亲和力比Rubisco酶高60多倍。在夏季高温干旱季节,小麦和玉米相比,植株生长占优势,理由是
  • 22. 正常人体在黎明觉醒前后肝脏生糖和胰岛素敏感性都达到高峰,伴随胰岛素水平的波动,维持机体全天血糖动态平衡。约50%的Ⅱ型糖尿病患者会发生“黎明现象”(黎明时血糖异常升高),是糖尿病治疗的难点。下图是葡萄糖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在黎明觉醒前后主要由分解产生葡萄糖,进而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正常人体的空腹血糖浓度为mmol/L。
    (2)、如图所示,觉醒后人体摄食使血糖浓度上升,葡萄糖经GLUT2以方式进入细胞,氧化生成ATP,ATP/ADP比率的上升使ATP敏感钾通道关闭,随胞内K浓度增加,细胞膜内侧膜电位的变化为 , 引起钙通道打开,Ca2+内流,促进胰岛素以方式释放。
    (3)、健康人血糖升高时,胰岛素分泌增多,一方面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进入肝脏、肌肉合成糖原,进入;另一方面抑制肝糖原分解和 , 使血糖恢复到正常水平。当血糖含量较低时,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的作用,使(至少写2个)等激素的分泌增多,促进血糖浓度升高,避免因血糖过低而发生危险。
    (4)、为探究“黎明现象”的发生机制,研究人员将Ⅱ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有黎明现象组(DP+)和无黎明现象组(DP-),测定患者体内相关激素的含量,如图1。

    ①图1结果显示,节律性分泌异常可能与黎明现象有关。

    ②研究人员进一步检测外周淋巴细胞中多个与生物钟相关基因的动态表达,部分结果如图2,DP+组REV-erbβ基因表达出现节律性异常,表明“黎明现象”与紊乱有关。

    (5)、Ⅱ型糖尿病患者的靶细胞对胰岛素作用不敏感,除上述实验结果所示的激素能够影响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之外,影响其敏感性的因素还可能有(填序号)。a.存在胰岛细胞自身抗体b.胰岛素分泌障碍c.胰岛素受体表达下降d.胰岛素受体基因突变e.胰岛素无法进入受体细胞
  • 23. 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研究人员获得了光合作用速率明显降低的CST1基因功能缺失突变体玉米,利用其研究了光合作用产物对光合作用的反馈调节机制。
    (1)、玉米在叶肉细胞中的合成了光合作用产物,完成传粉后,光合作用产物可运输到种子中积累、储存。
    (2)、研究人员检测了传粉后玉米叶片的气孔开放程度,结果如图1。结果说明野生型植株中CST1蛋白能够气孔打开,突变体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

    (3)、研究人员测定了野生型植株在不同条件下CST1基因的表达量,图2结果显示 , 由此推测CST1基因表达受到光合作用产物(如蔗糖等)的调控,进而影响气孔开放程度。

    研究人员在玉米传粉后第15天分别向野生型和突变体的茎注射蔗糖溶液,对照组注射等量蒸馏水,48小时后检测叶中气孔开放程度。实验结果验证了,上述推测,请将蔗糖处理突变体的结果补充在图3中

    (4)、结合以上研究结果,请完善光合作用产物对光合作用的反馈调节机制模型(任选一种,在方框中以文字和箭头的形式作答)。
  • 24. 家蚕幼虫时期腹足有黄色和白色,黄色对白色为显性性状,由Z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当Z染色体上的B基因移接到任意一条常染色体上会出现透明足,相关基因型可能有如表所示类型,b基因移接不会出现该性状且不含B或b的个体不能存活。回答下列问题:  

    表型

    透明足

    基因型

    BZbZ

    BZbZb

    BZbW

    BZW

    (1)、Z染色体上的B基因移接到任意一条常染色体上,从可遗传变异角度分析其本质上发生了;根据上述信息,基因型为ZBW的个体产生的卵细胞类型可能有(不考虑几号常染色体)。
    (2)、现有一只黄足雄性家蚕与白足雌性家蚕杂交,子代出现一只透明足雄性个体,其基因型可能为BZbZ或BZbZb

    ①该雄性个体B基因来自(填“父本”“母本”或“父本或母本”),假如其基因型为BZbZb , 试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是

    ②请你设计一组简单的杂交实验确定该只透明足雄性个体的基因型:

    ③若不进行杂交实验,如何确定该只透明足雄性个体的基因型?(写出思路方法即可)。

  • 25. 拟南芥(2N=10)是一年生草本、十字花科植物,自花传粉。株高20cm左右,从发芽到开花约40天,果实为角果,每个果荚可生50~60粒种子,富有多对相对性状。因广泛用于研究种子的萌发、植物光周期等遗传分子机制,被称为“植物界的果蝇”,请回答下列问题:
    (1)、拟南芥是良好的遗传学材料,其优点有(列举2项),对拟南芥进行人工杂交实验时,需要在花蕾期对母本进行处理。
    (2)、为研究影响拟南芥种子萌发的分子机制,研究人员以品系甲(DD)为材料,经诱变获得了2号染色体上D基因功能缺失的突变体1,利用二者进行了以下实验:     

    杂交组合

    亲本类型

    子代种子萌发率(%

    杂交①

    品系甲×品系甲

    70

    杂交②

    突变体1×突变体1

    10

    杂交③

    品系甲雌×突变体1雄

    70

    杂交④

    突变体1雌×品系甲雄

    10

    杂交①②的实验结果表明,D基因的功能是。由杂交③④的实验结果可推测子代种子萌发率降低的原因可能为。以此推测,杂交③的子代自交,所结种子中,高萌发率和低萌发率的种子数量比为

    (3)、拟南芥雄性不育系在遗传学研究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员分离到两组纯合雄性不有拟南芥株系N系,R系,两种品系的雄性不有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均为隐性突变所致,株系R经低温处理可以恢复育性,请利用株系N,R设计杂交实验,推断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

    实验思路:在条件下,以株系作为父本,株系作为母本杂交,收获母本植株上所结的种子获得F1 , 正常温度条件下种植F1 , 并使其自交获得F2 , 常温条件下种植F2 , 并统计其育性及比例。预期结果与结论:若F2 , 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若F2 , 则两对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