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声现象单元检测
试卷更新日期:2023-09-09 类型:单元试卷
一、单选题(共30分)
-
1. 设想一人以和声速相同的速度离开一正在唱歌的演员,则此人离开后A、始终能听到刚离开时所听到的歌声 B、能听到演员继续歌唱的歌声 C、所听到的歌声音调高低始终不变 D、不能听到演员的歌声2. 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3.0×108m/s B、主要交通道路旁安装噪声监测仪可消除噪声 C、与牛的叫声相比,蚊子发出的声音音调高 D、只要有物体在振动人总能听到振动发出的声音3. 如右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这个实验是我们在学习《声现象》一章时经常做的实验,它说明了( )A、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 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快4. 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拨动时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B、图乙中,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闹钟发出的铃声逐渐变大 C、图丙中,戴上防噪声耳罩,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图丁中,开启倒车雷达,可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5. 图甲是一手工艺品,由竹筒(A、B两端开口,C处开一小口)和“活塞”组成,将活塞从B处塞入,在A处吹气并来回拉动“活塞”能发出悦耳的哨音,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哨音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B、哨音是由筒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C、换用更大的力吹气改变了哨音的音调 D、吹气时来回拉动“活塞”改变了哨音的响度6. 如图所示为音叉共鸣实验: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用橡皮槌敲击其中一个音叉,另一个未被敲击的音叉也会发出声音。此现象可以说明( )A、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B、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 C、声音传播不需要时间 D、物体不振动也可产生声音7. 通过手机我们听自己的录音觉得声音不像自己的。这与以下哪个因素有关(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传导方式8. 关于噪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0dB就是没有声音 B、雪后的街道上格外寂静,是因为松软的雪可以吸声 C、特种兵使用的微声冲锋枪射击时,声音很小是因为采取了消声措施 D、城市高速公路两旁放置的隔声板是为了阻隔汽车行驶时发出的噪声9.
将四个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设置一样的同一示波器,波形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乙音叉每秒钟振动次数比甲少 B、丙音叉的音调比甲小 C、丁音叉的响度与甲相同 D、将甲音叉的音量降低可能出现图乙波形10. 张某在《朗读者》中为大家演绎了《追风筝的人》.关于其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朗读时,朗读者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 B、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3×108m/s C、观众主要依据音调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 D、朗读者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频率很高11. 下面是两个物体的振动周期与振幅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物体的响度不同,但音调相同 B、两个物体的响度不同,音调也不同 C、两个物体的音调不同,但响度相同 D、两个物体的响度相同,音调也相同12. 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则该被测汽车速度是(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米/秒,且保持不变)( )
A、28.33米/秒 B、13.60米/秒 C、14.78米/秒 D、14.17米/秒13. 在学校附近,有如图所示的禁鸣喇叭标志。在下列方法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A、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 C、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 D、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14. 中华古诗词、俗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声学知识,下列有关理解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辨别的 B、“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传递信息 C、“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笛声由笛管的振动产生 D、“响鼓还要重锤敲”说明声音的音调与振幅有关15. “中秋话嫦娥”,2019年我国航天工程中,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背。早在2009年3月1日“嫦娥一号”受控撞上了月球,产生了巨大的爆炸,但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次无声的撞击,其根本原因是( )A、太空是理想的真空,声音不能传播 B、“嫦娥一号”太小,没有分量 C、太空没有氧气,不能发生爆炸 D、爆炸声音调太低,人们听不见二、填空题(共33分)
-
16. 声音在水、空气和玻璃中的传播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排列是、、 .17. 如图是工人师傅用一把螺丝刀探听电动机内部运转是否正常的做法,该现象说明可以传声;某次工人师傅听到的声音比较响,说明声音的(选填“频率”或“振幅”)大;通过听到的声音可以判断电动机内部运转是否正常,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选填“能量”或“信息”)。18. 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再抽出瓶内气体,听到声逐渐(填“变大”或“变小”),根据实验现象推理可得,声音(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继续抽气,发现声音越来越微弱,但并没有完全消失,你觉得原因可能是:。19. 张老师制作了一个声音炮(如图)。将塑料膜绷紧扎在圆桶的桶口,在桶底开一圆孔,在距离圆孔大约2m的地方叠放一些空纸杯子。用手迅速拍打塑料膜,发现纸杯被振落。此实验表明:声音能在中传播;声波能传递。20. 小明家临街而住,于是在家装了一个噪声监测仪,如图所示,在监测仪上看到显示的 数字,请你替它补上单位:54.4 , 利用噪声监测仪(选填“能”或“不能”) 减弱噪声,噪声(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21. 如图所示,将手机放置于封闭的玻璃罩内.把罩内的空气用抽气机抽走,使之成为真空,再拨打该手机号码,发现手机屏幕上显示有来电,但却听不到来电提示音,这可以说明:不能真空中传播、能在真空中传播.22. 山西省实验中学于 2018 年 9 月 20 日举行了秋季运动会,运动会 上热闹非凡,给我们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 如图所示入场式上教 工方队入场时的场景,所有同学都提高了声音的 大声 欢呼;运动员代表发言时同学们根据声音的 就 能辨别是谁在发言;发令枪响时,附近的人总用一只手堵住耳朵 是在(选填“声源处”、“传播途中”或“人耳处”) 减弱噪声;当裁判开响发令枪时,某同学看到冒烟后 0.3s 听到了 枪声,说明该同学到裁判的距离约为m;啦啦队喊出运动员的姓名助威,让该运动员发挥出最佳水平,说明声音可以传递选填“信息”或“能量”).(声 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340m/s)23. 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3s后收到回波,这是声波的(选填“反射”或“折射”)现象,如果海水中声音的平均传播速度为5400km/h,此处海水的深度为m,相当于km。24. 架子鼓是一种打击乐器,起源于中国,最早可追溯到明朝时期.如图所示,当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时,发出声音的不同,(填“音调”、“响度”、“音色”)不同.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填“加快敲击频率”或“绷紧鼓皮”)可以使音调升高.25. 为了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
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丙.在鱼缸旁说话,拍手会将鱼儿吓跑.
丁.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你认为,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有 , 其他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但是分别说明、 .
26. 海洋动物质量越大,其叫声越是低沉而有力,即音调较 , 响度较。如图所示,甲、乙两曲线为科考船声呐系统收录的0.5t的海豚和100t的蓝鲸叫声的波形图,其中,是海豚发出的。27.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两句诗词,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弹琴之前“转轴”是为了改变弦的松紧程度,从而改变弦发声的。三、实验题(共17分)
-
28. 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载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A、B、的琴弦进行实验;(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A、D、的琴弦进行实验;(3)、为了验证猜想三,E琴弦的长度应为cm;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2)
A
铜
60
0.76
B
铜
60
0.89
C
铜
60
1.02
D
铜
80
0.76
E
铜
1.02
F
铜
100
0.76
G
钢
80
1.02
H
尼龙
80
1.02
I
尼龙
100
1.02
(4)、此实验用到的研究方法是。29. 墨墨为了探究物体发声时音调的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他选择了四根钢丝进行实验,如图所示。具体数据如下表:编号
材料
长度
横截面积
松紧程度
甲
钢丝
10cm
0.2mm2
紧
乙
钢丝
10cm
0.1mm2
紧
丙
钢丝
5cm
0.1mm2
紧
丁
钢丝
5cm
0.1mm2
松
(1)、用同样的力拨动甲和乙两根钢丝,发现拨动乙钢丝时发出的声音刺耳尖锐,这说明它的音调较高,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音调的高低与有关。(2)、为了探究钢丝音调的高低与长度是否有关,他应用同样大小的力先后拨动和两根钢丝。(3)、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丙和丁两根钢丝,是为了研究音调高低与是否有关。30. 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1)、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方案 . 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方案 . 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你认为最佳的方案是 , 其好处是 .
(3)、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
距离
较长
长
短
响度
较响
较响
弱
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 .
31. 如图所示,在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质量不同的水,水面的高度不等。(1)、若用相同的力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不同的音调,此时的声源是(选填“空气柱”或“瓶和水”),盛水越多,敲击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就越;(2)、若用嘴依次吹瓶口,也可以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此时的声源是(选填“空气柱”或“瓶和水”),瓶中的水越多,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就越;(3)、在一次实践活动中,几位同学也在演示这个实验,如果敲击了其中3个瓶子,依次发出的声音为“1(do)”、“3(mi)”、“5(sol)”,如图所示,请画出另外两个瓶子中的大致水位线。四、综合题(共20分)
-
32.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多普勒效应
1842年的一天,奥地利一位名叫多普勒的数学家、物理学家正路过铁路交叉处,恰逢一列火车从他身旁驶过,他发现火车从远而近时鸣笛声变响,音调变尖,而火车从近而远时鸣笛声变弱,音调变低.他对这个物理现象产生了极大兴趣,就进行了研究.他发现当声源离观察者远去时,观察者接收到的声波的频率变小,音调变得低沉;当声源向观察者靠近时,观察者接收到的声波的频率变大,音调就变高,后来人把它称为“多普勒效应”.科学家们经研究发现多普勒效应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波,包括电磁波.
声波的多普勒效应可用于交通中的测速,交通警察向行进中的车辆发射频率已知的超声波,同时测量反射波的频率,根据反射波频率变化的多少就能知道车辆的速度.多普勒效应也可以用于医学的诊断,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彩超,即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器发射一系列的超声波,经人体血管内的血液反射,因为血液流动的速度不同,反射后被仪器接收到的回声的频率就会有所不同,用不同颜色标识出,因而彩超既具有二维超声结构图象的优点,又同时提供了血流动力学的丰富信息.
根据上述内容回答:
(1)、光是一种电磁波,所以光(选填“能”或“不能”)发生多普勒效应.(2)、交通中的测速仪和医学中的彩超都是应用多普勒效应原理工作的,仪器发射的超声波的频率与反射后接收到的回声的频率 .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3)、实际测量中,若正在鸣笛的汽车静止,此时警察也静止不动,(选填“能”或“不能”)发生多普勒现象.(4)、战场上,有经验的士兵从听到炮弹呼啸的声调越来越低,判断出炮弹正在他.(选填“靠近”或“远离”).33. 阅读下面的短文潜艇的“耳目”——声呐
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
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
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kHz~30k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
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kHz到kHz。(2)、①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10s内接收到经B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 是。(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②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控潜艇B,突然接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且测出潜艇B的速度是20m/s,方向始终在潜艇A、B的连线上,经一分钟后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 为。
(3)、在月球上能否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