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届高中政治一轮复习:全面依法治国 专练
试卷更新日期:2023-09-08 类型:一轮复习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不要觉得电信诈骗离你很远,有可能就发生在你的身边。近期,我市接报多起在QQ上通过冒充同学,以帮忙支付共享充电宝租借费为由实施诈骗,受骗对象均为16-17岁高中生,公安部门提醒全体学生注意防范。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需要( )
①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②提高社会治理法治水平,维护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
③健全法律监督体制机制,强化道德的社会权威地位
④建设社会法律服务体系,缩小法律援助的覆盖范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 《唐律疏议》强调,“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加重了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的刑事、行政、民事法律责任,以重典治乱,更好地威慑、打击违法行为,被称“史上最严”。据此可以推断( )①法治替代了人治,成为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
②食品安全相关法令的实施充分发挥法的职能
③中华法系源远流长,其优秀思想和理念传承至今
④法体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 中华法系是世界法制史上独树一帜的法律体系。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理念,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治国理念。中华传统法律文化主张“天下无讼”“以和为贵”,崇尚人际和谐的社会环境。无讼与和谐体现着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的一种价值取向。这表明中华法系( )①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凸显中华民族伟大创造力
②体现了重民本、崇正义、尚和合的核心思想理念
③具有教育功能,对法治建设具有决定作用
④是中国古代人民享有民主权利的重要保障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4. 中国古代传统中有诸多内容对我国当前法治建设仍有借鉴意义。下列古言与其寓意对应正确的是( )①“法不阿贵,绳不挠曲”——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②“法无古今,惟其时之所宜与民之所安耳”——要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
③“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要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④“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要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 某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采取村民推荐等方式,从致富带头人、返乡大学生、退役军人等群体中筛选有一定法律基础的村民,纳入“法律明白人”队伍进行规范系统培训培养,充分发挥“法律明白人”示范带头作用。培养“法律明白人”( )①有利于化解基层矛盾纠纷,凝聚乡村振兴发展的合力
②有利于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和效能
③促进乡村法治人才的培育,提升乡村治理的法治化水平
④旨在推进依法治国,为社会主义法治提供最根本的保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 没有正当理由给予优待,即为特权;没有正当理由加以限制或增加负担,即为歧视。平等允许合理的差别。针对特定群体,应给予特殊的优待和保护,如法律对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给予特殊的优待和保护,下列对上述观点评述正确的是( )①特定群体的优待和保护可以在宪法和法律范围之外活动
②给予特定群体优待和保护并不违背依法治国的原则
③不同群体由于本身的特殊情况理应享受到特别的保护
④有差别的主体之间在实质上可以得到真正同等的对待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 2023年2月12日,河北省某法院开庭审理一起“特殊”案件:朱某追赶交通肇事逃逸者张某,致使张某被火车撞击身亡,随后遭其家属索赔60余万元。法院一审判决驳回原告张某家属的所有诉求,认定朱某的追赶行为与死者撞火车不具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朱某的行为不具有违法性,而是属于见义勇为行为。对此,以下说法合理的有( )①我国民法优先保护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
②民法体现道德理念,有利于弘扬公序良俗
③我国民法强调公民的独立人格、平等地位
④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8. 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将于2023年4月1日正式施行。该法就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污染防治、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等方面做了规定。此法的颁布( )①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
②是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决定权的具体体现
③旨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④将推动法治中国的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 近代以来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实践表明,成功从来不会是“单足跳”,而必定是步调协同的“集体舞”。对法治中国的建设进程而言,这里的“集体舞”指的是( )
①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
②坚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依法治国、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③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④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 国家网信办会同有关部门,针对自媒体账号存在的一系列乱象问题开展了集中清理整治专项行动,向所有自媒体账号运营者及相关平台传递出两个信号:一是自媒体绝不是法外之地,以守法为基、以诚信为本、以崇德立身,才是最安全的生存之本、最有前途的发展之道;二是依法治网已成常态,依法办网势在必行。开展此次专项行动旨在( )①切实履行政府职能,提升政府履职能力
②促进网络平台合法合规运营、健康有序发展
③促进司法公正,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合法权益
④增强公民法治观念和道德意识,自觉遵法守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 法治政府的建设要求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着力实现政府职能深刻转变,把该管的事管好、管到位,基本形成边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行高效、法治保障的政府机构职能体系。基于上述要求,以下观点正确的有( )①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坚持依法行政
②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拓展基本职能把该管的管好、管到位
③运行高效要求优化革新治理流程和方式,提高政务服务效能
④法治保障要求扩大执法自由裁量权,加大重点领域执法力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2. 2023年2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证监会发布了《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管理试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指出要着力提升透明度、规范化和便利化水平,注重放管结合,依法依规简除烦苛,更好发挥法治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这反映了政府致力于( )①完善市场监管的方式,积极打造法治政府
②促成良好的市场生态,增强企业发展信心
③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权利,提升政府的权威
④完善司法程序,构建开放透明的阳光司法机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 发源于浙江永康龙山、西溪两镇的“龙山经验”,是强调坚持党委领导、法庭职能前移、各方力量联动分层过滤、递进调解的基层社会治理经验。近些年,在永康市委的统筹领导下,党组织的服务管理触角延伸到社会治理每个末梢,确保基层社会治理的正确方向。上述材料表明,建设法治社会需要( )①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②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
③规范权力的运行
④坚持良法之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4. 卢梭说过,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这启示我们( )①加强法治教育、推进全民守法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②建设法治社会需要公民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和接受
③法律只有反映全体公民的意志,才能建立起社会对法治的信仰
④增强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任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将考试作弊入刑: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一规定表明( )①学校应对考试作弊的学生依法进行刑罚处罚
②在法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是犯罪行为
③国家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
④有法可依就能杜绝考试作弊行为,实现依法治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6. 近年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探索“万名代表下基层”机制,在立法修法、执法检查等环节,充分听取民意、传递民智,将来自人民群众的“金点子”转化为解决问题的“金钥匙”,擦亮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北京实践“金名片”。“万名代表下基层”( )①巩固了立法的民意基础,推动法律的实施
②促进开门立法,提高立法机关的立法效能
③拓宽公民参与的渠道,扩大了公民的权利
④汇聚民智、听取民意,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7. 立法是国家的重要政治活动。2023年新修改的立法法,不仅明确法律案起草和审议过程中的合宪性审查要求,还确定了备案审查工作中的合宪性审查要求,并将现行立法法中的“法律委员会”修改为“宪法和法律委员会”。上述修改说明,我国( )①坚持宪法法律至上,维护宪法权威与法治统一
②完善立法体制机制,不断提高立法质量和水平
③扩大了全国人大的职权范围,更好坚持依宪治国
④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完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8. “为政之要,以顺民心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拓宽联系渠道,更好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要完善人大的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工作机制。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在全国建立多个基层立法联系点。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 )①有利于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搭建公民参与立法平台
②能够促进立法更加精细化、精准化,以良法保障善治
③有利于推进构建更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以良法促发展
④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为依法治国提供重要法律保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9. 2023年,辽宁省进一步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活动,为防止乱执法、随意检查等执法扰企行为,各部门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印发并公布了包含1万余项的“首违不罚”清单,最大限度减少对市场活动的影响。“首违不罚”清单的制定和公布( )①细化了涉企执法,有利于形成更包容的政企关系
②厘清了行政执法边界,减轻了政府市场监管负担
③完善了执法程序,让政府恰当地行使自由裁量权
④使行政执法更有温度,能推动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0. 建设美丽中国,离不开严格的环境保护执法。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全国多个省份,发现问题,实施监督。多地区党政部门及其负责人被问责,受到党纪政纪处分,让新环境保护法施行以来社会期望的“有牙执法”成为现实。这表明( )①党政部门是环境保护执法的重要主体
②推进依法治国是环境治理的重要依托
③完善执法程序是严格执法的重要前提
④环境保护 是政府必须承担的重要职能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21. 在某地的田间地头、社区村委会院坝,出现了由一张木桌、几把椅子,拉起巡回法庭的横幅,摆放好“审判员”“原告”“被告”等牌子构成的简易临时巡回法庭。在案子审理过程中,承办法官向当事人耐心“释法”,同时引入村干部、司法所或者其他乡贤等人员进行“说理”,引导双方正确处理纠纷。此举( )①通过就地办案利民便民,彰显人民司法的温度
②引入社会力量,违背了人民法院独立审判原则
③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水平
④简化了司法诉讼流程,完善了我国的法律体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2. 吕梁市文水县人民法院把法庭搬到老百姓的家门口,打通司法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开展巡回审判、普法宣传、联动化解矛盾纠纷,最大程度发挥出了人民法庭独有的作用。打通司法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旨在( )①在纠纷化解中落实司法为民
②促进司法权向社会基层下放
③诠释法治价值彰显司法权威
④化解矛盾纠纷提升法治素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3. 某村巧妙地利用小游园和沿街村户的墙面宣传民法典、婚姻家庭法、继承法等实用的法律知识,将贴近群众生活的法律知识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地展现出来,使群众能够出门见法、散步学法,让基层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知法守法懂法用法的思想和行动自觉,为乡村振兴注人法治力量。上述举措有助于( )①坚持公正执法,发挥村民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作用
②推进全民守法,使尊法守法成为基层群众共同追求
③以守法促普法,实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有机结合
④弘扬法治精神,引导村民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4. “法治的真谛,在于全体人民的真诚信仰和忠实践行。民众的法治信仰和法治观念,是依法治国的内在动力,更是法治中国的精神支撑。”央视专题片《法治中国》第六集“全民守法”中的这段解说词,道出了全民守法对法治的重要意义。大力推进全民守法,要求公民( )①严格遵守法律,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②学习法律知识,增强守法用法意识
③敢于主持正义,制裁各种非法行为
④推进严格执法,依法全面履行职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
2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立法总则规定,立法应当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坚持改革开放。立法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坚持立法公开,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立法应当从实际出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科学合理地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
结合材料并运用依法治国的相关知识,分析立法法总则的规定贯彻了依法治国的哪些原则?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现在法治领域发生的许多问题,更多的是因为有法不依、失于规制乃至以权谋私、徇私枉法导致的。人民群众对法治建设的意见和诉求,也更多集中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上来。只有严格执法,建设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把“纸面上的法”真正落实为“行动中的法”,才能切实推进法治国家建设进程。
材料二 有了法而不严格执法,法律就成了“纸老虎”“稻草人”,就会失去应有的效力。长此以往,势必影响执法机关的公信力,势必动摇人民群众对法律的认同、对法治的信仰。“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法律才能发挥治国重器的作用。
有人认为,建设法治国家,就是要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你是如何看待这一观点的?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目前,人民群众对立法的期盼,已经不是有没有,而是好不好、管用不管用、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不是什么法都能治国,也不是什么法都能治好国,必须科学立法。科学立法是保证法规质量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法是治国安邦之利器,所立之法要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必须科学立法,若质量不过关,不仅影响执法、司法、守法的效果,更会影响到法治社会的实现。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谈谈立法机关应如何做到科学立法。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面对新时代、新征程下法治建设的使命任务,要以全面依法治国推进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持续为中国式现代化积法治之势、赋制度之能。
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回答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支撑与目标问题,即全面依法治国依靠人民、为了人民,推进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必须用法治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完备的法律体系是推进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制度依据,在现行宪法基础上,要充分利用立法活动规避潜在风险、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强调执法主体作用,法治政府建设是推进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关键环节;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强调司法防线,必须不断深化司法机关的保障作用,贯彻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强调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引导全体人民遵守法律、有问题依靠法律来解决,形成守法光荣的良好氛围。
请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谈谈推进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实践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