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潮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9-07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
1. 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各种小吃,全方位展示了中国人的日常饮食。米饭,永远是江南餐桌上最后的主角。有可能最早享用米饭的古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2. 每年的春节是农历一月初一。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zheng”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A、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B、中央权力高度集中 C、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D、独断性和随意性3. 唐代元稹《估客乐》:“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炎洲布火浣,蜀地锦织成。……经游天下遍,却到长安城。城中东西市,闻客次第迎。”这主要反映了唐朝( )A、抑商政策废弃 B、边疆治理加强 C、中外交往频繁 D、商业贸易繁荣4. 北宋山水画作品《晴峦萧寺图》《雪景寒林图》《早春图》等,章法处理都呈现出宾主分明的特点。众山拱伏主峰的景观十分注重山峰的主客、宾主之位置经营,以及相互朝拱环抱、顾盼有情的画面形象。这反映了北宋时期( )A、商品经济发展繁荣 B、道家思想受到尊崇 C、儒家思想影响绘画 D、艺术呈平民化趋势5. 议政王大臣会议是清代特有的以“议政”为主的机构。康熙初期,八旗平均出任议政大臣制度终止,议政大臣由皇帝从各部院的旗人大员中自行选任;乾隆末期,议政王大臣会议被撤销。这反映出( )A、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B、统治集团内部满族势力渐趋削弱 C、军机处权力的扩大 D、政府强化机构精简提升行政效率6. 1848年,徐继畬刻印出版《瀛寰志略》,首以“地球平圆全图”为引,介绍东西半球的概况,然后展示“皇清一统舆地全图”,显示中国在亚细亚之东南。当时文人指出徐继畬“一意为泰西声势者,轻重失伦,尤伤国体”。这一现象说明了( )A、“天朝上国”观念亟待突破 B、中国对世界的认知较客观 C、“中体西用”思想付诸实践 D、中华民族的意识开始觉醒7. 1924年3月8日,广州各界妇女在第一公园举行了盛大的纪念活动,提出了“反对使中国成为半殖民地情形的外国帝国主义”“反对资本家对于妇女的压制”等主张,这反映了当时( )A、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B、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兴起 C、妇女政治地位的提高 D、北伐战争推动妇女解放8. 《红星照耀中国》(1937年初版)中对某一事件进行了描述:“这是一次丰富多彩、可歌可泣的远征……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像一把烈焰,贯穿一切,他们不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决不承认失败。”这一事件( )A、成为中国开天辟地的大事 B、为中国革命锻炼保存了骨干 C、动摇了北洋军阀反动统治 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9. 一位叫李国芷的女兵脱去旗袍,投身到抗战中,她在后方的伤兵收容所为伤兵们设立俱乐部、组织春游、办壁报,陪他们说话,为他们说话,为他们换药喂食、整理内务、缝缝补补。据此可知李国芷的活动( )A、促进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B、作为妇女前线参战的史料 C、折射出普通人的家国情怀 D、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10.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艰巨的建设任务,具有调动人民群众劳动热情和生产积极性的劳模表彰活动,受到了全党和全社会的重视。如图为1956年10月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全国各界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时的情形。这次接见的突出意义是( )A、落实了人民民主的政治原则 B、弘扬了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 C、展示了工业建设的辉煌成就 D、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1. 如图为汉朝与罗马帝国交往的主要线路示意图,从图中可了解到( )A、指南针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B、主要运输的是香料和玉米 C、“地圆说”得到确定 D、中国的丝绸、瓷器传到了巴尔干半岛地区12. 有学者在论及中古时期的欧洲时指出:“无论如何,中世纪都不是一个沉睡的可怕的时代,而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下列选项中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欧洲城市的自治性减弱 B、大学教育深受教会影响 C、封建王权逐步得到加强 D、神权统治逐渐走向衰落13. “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权、执行公共决议权和裁判私人犯罪或争讼权,则一切便都完了。”这段论述出自( )A、伏尔泰《哲学通信》 B、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C、卢梭《社会契约论》 D、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14. 1830-1848年,委内瑞拉出口的咖啡从6万袋增加到20万袋,可可从3.8万袋增加到6.7万袋,牛从1500头增加到1.6万头,皮革从4.5万张增加到36.6万张。同期,工业品大量进口。这说明委内瑞拉( )A、经济发展走向独立 B、工业化进程被迫中断 C、日益卷入世界市场 D、进出口贸易态势良好15. 漫画《争吵与签约》生动的展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关系,该漫画旨在揭示( )A、被惩处的德国民怨沸腾 B、美国已经成为世界霸主 C、列强间的矛盾难以调和 D、英法丧失主宰世界地位16. 2018年《人民日报》人民要论:美国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长期自诩为自由贸易最重要的推动者。但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它转而不承认自己从自由贸易中获益,而是大讲美国面对着不公平的国际贸易;不再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而是日益成为经济全球化的破坏者。今年,美国对多国加征关税,大范围挑起贸易战,其做法危害世界经济发展。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和经济全球化曾经的主导者,美国转向贸易保护主义,使自由贸易和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从中可知美国逆全球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B、发达国家是最大的受益者 C、发展中国家被边缘化 D、世界经济的联系加强
二、非选择题(共52分,第17题14分;第18题14分;19题12分;20题12分)
-
17.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37-1944年陕甘宁边区粮食产量统计表 单位:万石
年份
1937
1938
1938
1940
1941
1942
1943
1944
粮食产量
111.6
122.1
175.4
152.6
145.6
148.4
181.2
181.7
增长指数
100
109.4
157.2
136.7
130.5
133.0
162.4
162.8
——摘编自黄正林《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粮食问题研究》
材料二:1952年下半年开始,全国许多地区出现抢购粮食的现象,这种粮食紧缺的态势一直延续到1953年上半年。同年10月,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20世纪50至70年代,农民种粮靠计划、粮源靠统购、消费靠统销、余缺靠调拨、供应凭票证,国家力争实现粮食供需平衡。
——摘编自毛佳《新中国成立以来粮食安全财政政策的演进及其当代启示》等
材料三:种子是农业产业链中的源头,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种子需求国,但世界绝大多数种子供应已被美、法、德等西方国家种业公司垄断。1989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管理条例》颁布,对种子选育和审定、种子生产等方面做了具体规定。到1994年,良种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已经提高到32%。目前,相比于国外,我国具有独立研发能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仍然不多,提高种子的科技含量及育种水平是当下农业科研最主要的任务。
——摘编自徐豪《种子安全,才有粮食安全》等
(1)、概括材料一中陕甘宁边区粮食产量变化的总趋势,并结合史实分析其原因。(2)、分析材料二中国家粮食政策实施的历史背景。(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确保粮食安全做法的认识。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罗马帝国和阿拉伯帝国)这两大帝国的扩张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也许横贯于亚欧大陆古道上的商队来往……对古代世界各地生产技术、文化知识的传播更为重要。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二 中世纪的阿拉伯人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希腊的理性传统,在实验科学、医学、化学、数学、天文等各方面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阿拉伯天文学家的“图斯双圆”理论出现在300年后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中,现代天文学中的很多名称和术语来自阿拉伯天文学家。12世纪开始,许多希腊哲学著作的阿拉伯文译本又重新被译成欧洲各种文字,使欧洲人重新听到亚里士多德的名字,接触到真实的希腊古典哲学。从阿拉伯世界涌未的知识潮流,给欧洲带来了向心灵解放的大跃进,促进了发展自由思想的伟大进步,导致了文艺复兴的到来。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也是经阿拉伯人之手,逐步传入西欧。
——蔡德贵《阿拉伯哲学史》
材料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路扩张的资本主义基本完成了一体化进程,资本主义实现了人类历史空前未有的纵向和横向发展,不论是发展速度或规模。但在不断扩大和发展的同时,它面临着难以解救的矛盾。世界地区联系的加强,不外是西方列强对于世界上其余国家的政治、经济及文化的控制。资本主义势力伸向全世界,可以说是“无远弗届”。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大帝国的共同特点。(2)、根据材料二,概括阿拉伯人对欧洲社会的影响。(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列强实现其势力“无远弗届”所造成的结果。指出一路扩张的资本主义“横向发展”过程中“难以解救的矛盾”。19.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人民日报》关于新中国初期文物保护工作的报道数量出现过几次峰值。第一次峰值出现在1950年7月,该月上旬共有4篇关于文物保护法规出台的公报。第二次峰值出现在1955年5月,台湾当局筹划“长期出借”文物至美国的举动引发政府、学者、群众的一致抗议,多篇文章与此相关。第三次峰值出现在1956年2月,当月召开了第一次全国考古工作会议,关于会议的报道、发言、决议和倡导成为《人民日报》文化版面的“重头戏”。第四次峰值出现在1957年9月,当时第一次文物普查初见成果,该月有大量文章介绍新的考古成果。
——摘编自胡岳枫《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物保护》
材料二:1950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第5次大会上,意大利代表团提出了保护武装冲突中文化财产的公约草案文本。经多次讨论后,“海牙公约”及其协定书和实施条例于1954年通过,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在武装冲突情况下全面保护文化遗产的专门性和国际性公约。1965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成立。该理事会是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专业咨询机构,起初有25个国家参加,截至2019年已扩大列107个国家。在它主持下制定了一系列文件,提出了采用多学科综合方法、尊重文化多样性与完整性等保护原则与方法。
——摘编自陈洁《国际文化遗产保护历程演变(1931--2005年)》等
(1)、概括新中国文物保护工作的特点。(2)、概述20世纪中后期国际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临的机遇。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图像证史是历史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图像史料能够更直观地反映出历史的真实面貌,有着文字史料无法取代的作用。
任选其中至少2幅图片,自拟论题并围绕论题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