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鞍山市协作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9-07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0分)
-
1. 中国古代婚礼的仪式反映了婚姻的家族性。一般男娶女嫁,要经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六个程序,称为“六礼”。其中,男方要在宗庙占卜是否吉祥,如得吉卜,再往告女家,是为纳吉。据此可知,与“六礼”密切相关的是( )A、内外服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察举制2. 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下列对各国变法目的表述正确的是( )A、巩固卿大夫掌握的实权 B、希望在兼并战争中取得优势 C、促进工商业的繁荣发展 D、试图恢复西周初年的分封制3. 据《盐铁论•错币》记载:“文帝之时,纵民得铸钱、冶铁、煮盐。吴王擅障海泽……山东奸猾,咸聚吴国”,成为威胁中央集权的一支力量。汉武帝针对以上问题,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①设置中朝
②改革币制
③颁布推恩令
④盐铁官营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4. 宋代,在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化的同时,应科举取士制度而生的士大夫官僚阶层崛起,这一社会统治集团是中国文明独一无二的现象。他们之中的佼佼者往往学富五车。材料表明宋代科举制度( )A、提高了官员素质 B、缩小了统治基础 C、削弱了中央集权 D、阻碍了阶层流动5. 北宋的城市以外普遍出现常设市集成为草市,农村中还有定期开放的小市,北方叫做集,岭南叫做墟。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坊市界限被打破 C、市民阶层的兴起 D、官方榷场的带动6. 少数民族政权辽、金的统治者分别创制并实施“南、北面官”和“猛安谋克”等管理制度。这些制度的共性主要在于( )A、全面汉化 B、胡汉交融 C、民族自治 D、因俗而治7. 考古专家对新石器时代晚期某文化遗存研究后,认为当时阶级分化明显。下列考古发现中最能够支持此结论的是( )A、遗存物品中发现刀杼、骨梭等 B、墓葬中发现大量的牲畜遗骸 C、随葬品的种类、数量差异明显 D、墓葬中发现一些农作物遗存8. 如图的这张照片上的人是非洲的难民,这一群体备受国际关注。难民产生的原因不包括( )A、战争和地区冲突 B、宗教或部族矛盾 C、自然灾害的发生 D、国际人才的交流9. 下列诗词格言不能直接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的是(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C、位卑未敢忘有忧国 D、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10. 考古学家夏鼎指出:“中华文明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本身的发展……中国虽然并不是完全同外界隔离,但是中华文明还是在中国土地上土生土长的。”这说明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是( )A、连续性 B、本土性 C、包容性 D、多样性11. 对于现今人们而言,长城已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同时,它又有着巨大的价值。前后两个价值分别是指长城的( )A、军事防御功能 历史文化价值 B、建筑艺术风格 历史文化价值 C、建筑艺术风格 劳动群众结晶 D、军事防御功能 民族交融价值12. 春秋战国时期,以老子、庄子为代表,在修养上追求虚怀若谷、顺应无为,对社会矛盾持隐退遗忘态度。他们以“大道”的德性修养包容万物,体现了丰富的历史智慧和人生智慧。这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崇尚( )A、自强不息 B、厚德载物 C、崇德尚贤 D、天人合一13. 马毽是集体对抗的项目,传入中原后,唐中宗“好击毯,由是风俗相尚”。唐代许多墓葬中出土骑马击毽佣,连妇女也参与马毬娱乐。马毬项目( )A、有利于民族间的民俗交融 B、凸显唐好战厚葬的风尚 C、说明唐代开放的社会风气 D、推广取决于皇帝的喜好14. 北宋时,苏辙出使辽国,发现其兄苏轼在当地如雷贯耳,诗词文章亦广为流传。之后,他在赠友人的诗中写道:“谁将家集过幽都,逢见胡人问大苏。”这表明( )A、宋辽实现文化习俗统一 B、文学成为民族交流的载体 C、诗词成为当时文学主流 D、苏轼文学具有独特的魅力15. 17世纪初,原产于中国的茶叶由荷兰人带入欧洲。起初,饮茶的只限于来往东方的荷兰商人、水手和达官贵人。进入18世纪后,饮茶风在欧洲逐渐盛行,很多欧洲人尤其是荷兰人、英国人养成了饮茶的习惯。这可以用来论证( )A、商品贸易促进文化传播 B、物种交流冲击等级秩序 C、文化在互鉴中实现融合 D、人口流动影响社会习俗16. 17世纪末18世纪初,咖啡馆在欧洲各个城市出现,不管什么人只需买一杯咖啡就能在咖啡馆中得到一把椅子,随便坐上多长时间。这种现象反映出咖啡馆的出现( )A、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B、瓦解了封建经济基础 C、改变了宗教神权观念 D、动摇了君主专制统治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0分)
-
17. 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客观需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嬴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加以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有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称“皇帝”;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此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两千多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汉朝皇帝的高招是,延揽始终坚持封建制度的学派来支持中央集权的国家……中央集权国家的理念逐渐与这个文人阶层和儒家信徒紧密结合起来。这个文人阶层原来捍卫的是旧封建制度,但是在此之后,他们一直反对任何分裂活动。
——菲茨杰拉德《中国简明文化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三个主要环节。秦朝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有何积极影响?(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汉武帝为巩固中央集权国家在思想上采取的措施以及这一措施产生的影响。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商周时期,王者立四时之序而化天下。《礼记•月令》记载了周天子一年四季的礼仪活动,当时许多风俗由专职官员负责。秦汉以后的封建统治者更把传统节日变成了转移阶级矛盾视线的手段。中国的节日基本上是以二十四节气为线索进行。春节雏形是庆丰收;“清明前后,种瓜种豆”;七夕节反映了中国男耕女织的小农家庭模式。除夕全家守岁,清明祭祖扫墓,端午系五色丝、涂雄黄,七夕看牛女相会,中秋团圆,重阳把出嫁的女儿接回。在现代社会,传统节日仍以家庭为组织进行,新节日则以单位和学校为主组织进行。
——摘编自秦永洲著《中国社会风俗史》
材料二:西方国家,虽有类似中国全家团聚的重大传统节日如圣诞节、新年、感恩节等,同时“‘狂欢’‘新奇’‘神圣’‘浪漫’等是其节日精神的主要内核”,注重“情感宣泄”,有“较强的娱乐性”。如狂欢节是基督教“谢肉节”的世俗化称呼;情人节是纪念名叫瓦伦丁的基督教殉难者;万圣节是为了纪念教会所有圣人;圣诞节是基督教为了纪念耶稣诞生。随着改革开放步伐加快,中国人欢庆并无中国文化渊源的圣诞节、情人节、父亲节、母亲节等西方节日,同时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中秋等也被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接受。2007年春节前夕,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在贺词中说:“2月18日,我们将欢度中国新年。”
——摘编自唐小晴《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比较分析》等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与西方传统节日的差异,并分析西方传统节日文化特色形成的原因。(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现代中国节日文化出现的新变化及其意义。19.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人民日报》关于新中国初期文物保护工作的报道数量出现过几次峰值。第一次峰值出现在1950年7月,该月上旬共有4篇关于文物保护法规出台的公报。第二次峰值出现在1955年5月,台湾当局筹划“长期出借”文物至美国的举动引发政府、学者、群众的一致抗议,多篇文章与此相关。第三次峰值出现在1956年2月,当月召开了第一次全国考古工作会议,关于会议的报道、发言、决议和倡导成为《人民日报》文化版面的“重头戏”。第四次峰值出现在1957年9月,当时第一次文物普查初见成果,该月有大量文章介绍新的考古成果。
——摘编自胡岳枫《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物保护》
材料二:1950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第5次大会上,意大利代表团提出了保护武装冲突中文化财产的公约草案文本。经多次讨论后,“海牙公约”及其协定书和实施条例于1954年通过,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在武装冲突情况下全面保护文化遗产的专门性和国际性公约。1965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成立。该理事会是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专业咨询机构,起初有25个国家参加,截至2019年已扩大到107个国家。在它主持下制定了一系列文件,提出了采用多学科综合方法、尊重文化多样性与完整性等保护原则与方法。
——摘编自陈洁《国际文化遗产保护历程演变(1931-2005年)》等
(1)、 概括新中国文物保护工作的特点。(2)、 概述20世纪中后期国际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临的机遇。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明清江南地方志诠释说:郊外居民所聚谓之“村”,贸易之所曰“市”,市之至大者曰“镇”。明中期到清前期是传统江南市镇发展的高峰期。
从宋以来直到明清,市镇是政治行政体制外自行生长出来的东西,它们因地制宜地自然产生。江南的贸易场所,有的街道仅一根扁担的宽度,有的一河一街,有的两河交织呈十字街……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它们都是附近乡民出售农副产品以及购买日常用品的农村经济集散中心。一些大镇地理位置处于周围丝、棉产地的交通中心,而其在商贸的技术、人才与管理方面具备的优势更为重要。在人口密度最高、人均耕地最少的江南农村,创造了可观的GDP,没有出现绝对贫困,相反多数像是过着尚可温饱的“小康”生活。当市镇显示出经济效益时,政府这只有形的手自然会行动起来,但除了财税与治安,并不插手干预市场经营,一切听任自然。在市镇可以感受到一般人的悠闲与淡泊。
我所杞人忧天的是,如果所有乡村市镇都变成“城市”,将来有一天,可能只有“城市”,没有乡村,这世界就会因单一而变得了无情趣。
——《主家范谈明清江南的“市镇化”》
运用材料,自拟一个与明清江南市镇发展相关的题目,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述。(要求:论点明确,论述清晰,史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