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1.6 藤野先生 同步练习(培优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9-05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见(piē)不(xùn)下(yàn) B、责(jié)形(qí)名(nì) C、红(fēi)解(pōu)彩(hè) D、(cuò)厌(wù)驿站(yì)
  • 2.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定正。 B、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祥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 C、我虽然觉得客店兼办囚人的饭食和我不相干,然而好意难却,也只得别寻相宜的住处了。 D、他们的话大慨是真的,我就亲见他有一次上讲堂没有带领结。
  • 3. 依次填入下列文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散文犹如中国文学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留下了许多______________的经典名著,______________着一代代中华儿女,每一篇佳作都是历史的折射,记录着历史的______________。我们从中不仅能______________文学的精髓,还能了解时代的变迁。

    A、不言而喻     滋润     苦痛     获取 B、脍炙人口     滋养     沧桑     汲取 C、不可名状     养育     磨难     吸取 D、家喻户晓     培养     苦难     吸取
  • 4.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藤野先生》——鲁迅——现代 B、《三峡》——郦道元——唐 C、《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北宋 D、《渡荆门送别》——李白——唐
  • 5. 鲁迅读书的时候要上“对联课”。一次,寿镜吾先生以“陷兽入阱下”为题让学生对课。从上下联词性相同的角度判断,你认为下列对得最好的一项是( ) 
    A、骑马去郊游 B、放牛归林中 C、童子进学堂 D、雪中寻腊梅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下列各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中主语中心语是“门房里”。 B、“几本”是数量词,“上午”是名词。 C、“可以”是副词,“那”是代词。 D、“响得震天”是动宾短语,“学跳舞”也是动宾短语。
  • 7. 下面两个语句都出自鲁迅先生的散文《藤野先生》。语句(一)中的画线句,是表示对上文的总结;语句(二)中的画线句,用“还有一个我”强调自己不在麻木国人之列。根据各自语境,在[甲][乙]处分别填写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语句(一)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甲]也无怪他们疑惑

    语句(二)

    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乙]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A、[甲]冒号[乙]分号 B、[甲]冒号[乙]冒号 C、[甲]分号[乙]分号 D、[甲]分号[乙]冒号
  • 8. 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夸张、比喻) B、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比喻) C、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引用) D、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反语)
  • 9.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的一种文体。一般来说,消息由电头、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构成。 B、《藤野先生》选自《呐喊》,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C、《美丽的颜色》记叙了居里夫人在棚屋中用四年的时间提取“镭”的艰难过程,深情地歌颂了居里夫人对科学研究的坚守和乐观的态度。 D、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所撰《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泛补充发展,自成巨著。

二、填空题

  • 10. 文学文化常识 

     《藤野先生》选自《  》,古代考试,榜上无名,考不上科举,叫做 

  • 11. 鲁迅原名 , 浙江人,我国伟大的家、家、家。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三、语言表达

  • 12. 离开仙台后,鲁迅先生时时想念藤野先生,下面是一位同学代他给藤野先生写的一封感谢信,格式上有两处错误,请指出。 

     感谢信 

         ①敬爱的藤野先生:
         ②仙台一别,甚是想念。③您对我的关心和鼓励,使我作为一名弱国子民倍感温暖。④您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和不倦的教诲,让我内心充满了感激。⑤您的品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此致 

     敬礼⑥ 

     您的学生:鲁迅⑦ 

  • 13. 请你结合本课的相关内容,根据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朝花夕拾颂外师

    下联:

四、语段阅读

  • 14.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在东京,鲁迅看到“清国留学生”盘着如小姑娘的发________ (jì)一般油光可的________ (biàn)子。 他来到仙台的课堂,听着藤野先生那缓慢而又抑扬顿挫的讲解,更增进了他学医的信心。那封匿名信和看“电影”时的欢呼声打碎了鲁迅的学医救国梦,他毅然拿起笔继续写一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同反动势力进行着________ (háo)不妥协的斗争。

    (1)、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

    ①发 (jì)

    (biàn)子

    (háo)不妥协

    (2)、给语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宛 (A. wǎnB. yuàn)

    ②鉴 (A. jiànB. qiān)

五、综合题

  • 15. 为加线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油光可( )
    A、镜子 B、 C、审察 D、可以作为警戒或引为教训的事
    (2)、深痛疾( )
    A、很坏的行为 B、凶恶 C、憎恨,讨厌 D、恶劣
    (3)、不( )
    A、谦虚、谦恭 B、让出 C、比不上,差

六、现代文阅读

  • 16. 阅读 

     理想的风筝 

     苏叔阳 

      ①春天又到了。 

      ②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飘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连翘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长天吹奏着生命之歌。而蓝天上,一架架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动无数的人仰望天穹,让自己的心也飞上云端。 

      ③逢到这时候,我常常不由自主地想起我的刘老师,想起他放飞天空的风筝。 

      ④刘老师教我们历史课。 

      ⑤他个子不高,微微发胖的脸上有一双时常眯起来的慈祥的眼睛,一头花白的短发更衬出他的忠厚。他有一条强壮的右腿。而左腿,却从膝盖以下全部截去,靠一根被用得油亮的圆木拐杖支撑。 这条腿什么时候、为什么截去的,我们不知道。只是有一次,他在讲女娲补天造人的传说时,笑着对我们说:“……女娲氏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变成了人,只是有的人,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太大,被甩丢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一条腿的。”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的心头都飘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⑥他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支圆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为我们讲课。逢到要板书的时候,他用圆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写完了粗壮的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一个年过半百的教师,一天不知道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每次旋转,都引起学生们一次激动的心跳。 

      ⑦他的课讲得极好。祖国的历史,使他自豪。讲到历代的民族英雄,他慷慨陈词,常常使我们激动得落泪。而讲到祖国近代史上受屈辱的岁月,他自己又常常哽咽,使我们沉重地低下头去。后来我考入历史学系,和刘老师的影响有极大的关系。 

      ⑧他不喜欢笔试,却喜欢在课堂上当众提问同学,让学生们述说自己学习的心得。我记得清楚极了,倘若同学们回答得正确、深刻,他便静静地伫立在教室一侧,微仰着头,眯起眼睛,细细地听,仿佛在欣赏一首美妙的乐曲。然后,又好像从沉醉中醒来,长舒一口气,满意地在记分册上写下分数,亲切、大声地说:“好!五分!”倘若有的同学回答得不好,他就关切地瞧着这个同学,一边细声说:“别紧张,想想,想想,再好好想想。”一边不住地点头,好像每一次点头都能给学生注入一次启发。这时候,他比被考试的学生还要紧张。这情景,已经过去将近三十年了,今天一想起来,依旧那么清晰,那么亲切。 

      ⑨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春天的风筝。 

      ⑩他的风筝各式各样:有最简单的“屁帘儿”,也有三四米长的蜈蚣,最妙的是三五只黑色的燕子组成的风筝。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然而,他却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入蓝天的欢乐。他总是自己手持线拐,让他的孩子或学生远远地擎着风筝。他喊声:“起!”便不断抻动手中的线绳,那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直窜入云霄。他仰望白云,看那青黑的小燕子在风中盘旋,仿佛他的心也一齐飞上了蓝天。那时候,我常常站在他旁边,看着他的脸,看着他的脸,那浮在他脸上甜蜜的笑,使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 

      ⑪当一天的功课做完。暮色也没有袭上校园的上空,常常有成群的学生到操场上来参观他放风筝。这时候,他最幸福,笑声朗朗,指着天上的风筝,同我们说笑。甚至于,有一次,他故意地撒脱手,让天上飞舞的纸燕带动长长的线绳和线拐在地上一蹦一跳地向前飞跑。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嘴里还不停地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他终于气喘吁吁地抓住线绳,脸上充满得意和满足的稚气。那天,他一定过得最幸福、最充实,因为他感到他生命的强壮和力量。 

      ⑫一个年过五十身有残疾的老师,对生活有着那样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一个活泼的少年又该怎样呢? 

      ⑬不见到他已经近三十年了,倘使他还健在,我希望他可以依旧地仰仗那功德无量的圆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跃,旋转,永远表现他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然而,倘使不幸他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不,他不会的。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个粉笔字的手,放起一架又一架理想的风筝。那些给了我数不清的幻梦的风筝将陪伴着我的心,永远在祖国的蓝天上滑翔。 

     ⑭刘老师啊,你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你…… 

    (1)、根据文章内容推断,下列不属于刘老师一天的日常的一项是( ) 
    A、准备好讲义,给同学们上历史课  B、课堂上慷慨陈词,耐心指导学生  C、他专心致志地做各种各样的风筝 D、下课后让同学们帮住自己放风筝 
    (2)、结合文本,揣摩刘老师说话时的语气,选出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了一条腿的。”(凝重、严肃) B、“好!五分!”(肯定、赞赏) C、“别紧张,想想,想想,再好好想想。”(鼓励、期待) D、“你不要管,我自己来。”(自信、坚定)
    (3)、在文中,作者为什么认为年老的刘老师“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 
    (4)、若将原句改成修改句,句意似乎不大,但表达效果不同,请品析原句的表达效果。 

     原句:“刘老师啊,你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你”。 

     修改句:刘老师,你在哪里?我思念你。 

    (5)、文章的题目是“理想的风筝”,可是作者却在④~⑧段写了与风筝无关的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