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历史全国真题分类汇编:03 三国两晋南北朝与隋唐时期

试卷更新日期:2023-09-05 类型:二轮复习

一、选择题

  • 1.  唐代初期,太宗称:“我今为天下主,无问中国及四夷,皆养活之。不安者,我必令安;不乐者,我必令乐。”由于边远诸族聚居地生产相对落后,无法执行内地赋役标准,朝廷依据实情实施轻税政策,如建中元年(780)规定:“诸边远州有夷僚杂类之所,应输课役者,随事斟量,不必同之华夏。”上述材料集中体现了唐朝(   )
    A、采取灵活政策促进民族交往 B、重视边境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 C、调整经济政策推动区域发展 D、坚持推行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
  • 2. 唐中后期,朝廷鼓励士人到地方任职,藩镇有辟召幕僚之风。一度出现“游宦之士,至以朝廷为闲地,谓幕府为要津”的现象,这(    )
    A、强化了外重内轻的局面 B、缓和了朋党之争 C、破坏了科举考试的公平 D、加剧了阶级矛盾
  • 3. 两晋时期参预中央决策的官员出身统计表

    朝代

    高门士族占比

    宗室、外戚占比

    寒人占比

    西晋

    48%

    19.1%

    32.9%

    东晋

    78.4%

    7.4%

    14.2%

    上表的变化反映了(    )

    A、江南士族擅权日甚 B、豪强势力的膨胀 C、九品中正制的衰微 D、专制皇权的弱化
  • 4.  “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是对唐代两个重要时期的赞誉。一般认为,“贞观之治”更强调政治开明、社会安定;“开元盛世”更强调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以下诗文能够直接反映“贞观之治”特点的是( )

    ①“君臣相得”“乐闻直谏” 
    ②“小邑犹藏万家室”“公私仓廪俱丰实”

    ③“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 
    ④“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 5. 下图为西汉与隋京畿区示意图。与西汉相比,隋京畿区的变动是为了(   )

    A、减少制度变革阻力 B、拓宽财政收入来源 C、促进中原地区民族交融 D、缓解关中地区经济压力
  • 6. 南北朝后期,南北政权遣使频繁,双方挑选使节,必求“容止可观,文学优赡者”。北朝使节皆为汉族高门人物,而非鲜卑子弟。这说明(   )
    A、南方政权整体实力占优 B、南北政权文化认同趋近 C、南北政权关系趋向和好 D、汉族高门控制南北政权
  • 7.  科举及第人数是衡量区域社会流动、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等程度的重要指标。下图为明代湖北进士及湖北籍人物著作分布情况。由此可见(   )

    A、人文环境与人才选拔相互影响 B、交通条件制约人才分布的格局 C、政区等级与文教水平保持一致 D、文化成就与人口升降密切相关
  • 8.  司马迁认为,在推翻秦王朝过程中,项羽是天下诸侯的盟主,“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故而在《史记》中将项羽列入本纪。唐代史家刘知几则指出:“霸王者,即当时诸侯。诸侯而称本纪,求名责实,再三乖谬。”两者认识不同的根源在于(   )
    A、史书编纂体例的选择 B、正统观念的左右 C、历史叙述原则的取向 D、情感倾向的影响
  • 9. 如表关于唐人李元谅身世的三则史料中(   ) 

    史料内容

    来源

    本骆元光,姓安氏,其先安息人也。少为宦官骆奉先所养,冒姓骆氏……贞元三年(787)……帝(唐德宗)念其勋劳,又赐姓李氏,改名元谅。

    《旧唐书·李元谅传》(五代刘昫等撰)

    公本安姓,讳元光,其先安息王之胄也。轩辕氏廿五子在四裔者,此其一焉……(唐德宗)赐姓李氏,同属籍也。改名元谅,昭诚节也……贞元癸酉岁(793)十有一月十五日,薨于良原镇之公馆,享年六十七。

    《李元谅墓志》

    公本名元光,姓骆氏,武威姑臧人。盖黄轩帝孙,降居安息,高阳王□,留宅姑臧。

    贞元五年(789)

    《李元谅颂碑》

    A、《旧唐书》的记载相对客观 B、所有的信息皆可互相证实 C、墓志采用了《旧唐书》记载 D、出现较早的史料最为真实
  • 10. 唐代中后期文人间流行诗歌唱和之风,“江南”成为唱和的重要主题。杭州、苏州、湖州、宣州(今安徽宣城)等地名常在唱和诗歌中出现。这种风尚(   )
    A、得益于稳定的地方秩序 B、缘于坊市制度的崩溃 C、助推山水田园诗的兴起 D、导致经济重心的南移
  • 11. 汉武帝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联系。之后,诸多朝代在这一区域设置机构或派驻官员,加强管辖。图中①②③处填写正确的是()

    A、①护乌桓校尉    ②单于都护府州    ③伊犁将军 B、①安西都护府    ②北庭都元帅府    ③伊犁将军 C、①护乌桓校尉    ②北庭都元帅府    ③西宁办事大臣 D、①安西都护府    ②单于都护府    ③西宁办事大臣

二、非选择题

  • 12.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其演进过程可从以下几个角度予以探究。

    角度

    内涵

    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视为不同地域的文明以及不同民族的文明,在交往中整合为一体的过程。

    多民族的交融

    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从一个侧面来看就是多民族不断交融、共同创造的历史。

    外来文明的吸收

    中华文明不断与域外异质文明接触,积极吸收外来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雅与俗的互动

    中华文明就是由雅化俗、由俗化雅,在雅与俗的互相转化中得以发展。

    以复古为革新

    中华文明实现变革的一种常见方式是以复古为革新,即借复古之名行革新之实。

    ——摘编自袁行需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从材料中任意选取一个角度,对中华古代文明史进行分期,并运用中国古代史知识进行阐述。(要求:写出选取的角度,分期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

  •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自魏晋有户调之制,北朝因之,及唐而有租庸调之名。租者田租,即今之田赋;庸者力役,若不役,出绢而当庸直;调则户税,各随乡土所出,岁输绢绫纯绵,其无蚕桑之处,则输布麻。惟田赋不计亩而计丁或户,则与均田制度相辅而行,盖必人皆授田,始可按丁征租也。 均田制度以户籍为本,籍既失实,欲不废而不能矣。逮唐之中叶,均田制度坏,租庸调亦不能复行,改为两税法矣。

    ——摘编自万国鼎《中国田制史》

    材料二:我国是世界蚕丝业的发源地,栽桑养蚕、缫丝织绸是我们先祖的伟大发明。丝绸作为我国传统的特色产品,早在张骞开拓“丝绸之路”之前,就已出口国外。 至明代,随着地理大发现和太平洋航路的开通,欧洲一些国家如西班牙、葡萄牙开始出现在东方,以中国丝绸为主要贸易品,贩运至第三国,从事赚取超额利润的大规模的“三角贸易”。

    ——摘编自顾国达《近代中国的生丝贸易与世界市场》

    材料三:“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与参与国分享其发展经验和资源,以实现经济现代化和改善人民生活的一个途径,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将为全部相关方带来共赢的结果。 因此,“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向世界提供的全球经济公共产品。……随着逆全球化之风席卷西方世界,“一带一路”建设凭其巨大的规模与资源,有潜力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引自[美]卡里·托克《“一带一路”为什么能成功》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扼要说明唐代户籍制度、均田制、租庸调制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简析租庸调制“不能复行,改为两税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阐明欧洲国家在上述“三角贸易”中的经济获益。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丝绸在我国古代经济活动中扮演的角色。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一带一路”倡议在促进经济全球化方面的作用。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揭示“丝绸之路” 蕴含的象征性意义。
  • 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南学与北学南北朝时期,儒学有南学与北学之分。“南北所治,章句好尚,互有不同。”南方儒士大多濡染玄风,注重探寻玄学义理;北学严守汉儒传统,注重名物训诂。

    南、北儒士研习经书,偏重不同的注本(对儒家经典的注释本)。以《左传》为例,南朝流行“杜预注本”,北朝流行“服虔注本”。然而,南梁崔灵恩常引用“服虔注本”来诘难“杜预注本”,引领论辩之风。北魏有名儒“兼读杜、服,隐括(修订)两家,异同悉举”。这一时期,南北政权常互派使节,他们也往往借机相互考校儒学。

    隋灭陈后,将大量士人迁至北方。隋炀帝大举征召儒生,“使相与讲论得失于东都(洛阳)之下”,胜出者多为南方儒士。其后他们大多在北方活动和授徒。唐初,“四方儒士,多抱负典籍,云会京师”。唐太宗下诏统一五经文本和注释。孔颖达兼采南北,撰成《五经正义》,高宗时颁行全国,成为官方经学定本。

    (1)、指出南北朝时期南学与北学分立的时代背景。
    (2)、概述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儒学走向统一的过程及意义。
  • 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敦煌户籍残卷所见唐代均田户受田情况表

    户籍年代

    均田户数

    受足户数

    平均每户应受田亩数

    平均每户未受田亩数

    高宗时期

    1

    0

    101.0

    69.0

    武则天时期

    4

    0

    143.5

    102.0

    玄宗时期

    32

    2

    148.7

    106.6

    代宗时期

    11

    2

    149.3

    89.8

    注:唐代上柱国按规定受勋田3000亩,表中是排除了上柱国户后的数据。

    ——改编自王仲荦《隋唐五代史》

    材料二  白居易的《赠友》描述了两税征钱导致钱重物轻而伤农的现象,“胡(何)为秋夏税,岁岁输铜钱。钱力日已重,农力日已弹”;表达了对租庸调法的认同,“庸必算丁口,租必计桑田。不求土所无,不强人所难。量入以为出,上足下亦安”,主张“复彼租庸法,令如贞观年”。柳宗元的《答元饶州论政理书》指出,两税法实行按户等征税,富人贿赂官吏求居下等以逃税,导致“贫者愈困饿死亡而莫之省,富者愈恣横侈泰而无所忌”。他认为要避免上述现象的出现,只有“舍其产而唯丁田之间”,即恢复以身丁为本的租庸调法。

     ——改编自付志宇《唐人诗文所见两税法变革补证》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代均田制推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白居易、柳宗元对唐代税制改革的看法。
  • 16.  [军事人才的培养与选任]

    材料一:中国古代军事人才的培养与选任随时代变化而不断调整。西周“六艺”重视射、御。唐代设立武举,测试骑射、负重等。两宋至明代都延续武举,并设置武学。

    就武举而言,两宋“以策(论)为去留,弓马为高下”,“凡武举,始试义、策于秘阁,武艺则试于殿前司,及殿试,则又试骑射及策”。由于统治者重文轻武,宋代士人有能力应进士举者,不屑于应武举。明弘治六年(1493)规定,武举“六岁一行,先策略,后弓马,策不中者不许骑射”。然而明代武职多荫袭,武举只是补充形式。

    就武学而论,宋代武学“设教授以文武臣熟知兵事者充任……视看人材、试验弓马,合格者始许入学”。其教学内容除弓马武艺外,尤其重视“习诸家兵法,教授纂次历代用兵成败、前世忠义之节”。明代武学则增加了《论语》《孟子》等作为主要教材。

    ——据《宋史》《明史》等

    材料二:“以弧矢定天下”的清王朝,武举渐以骑射、技勇为重。嘉庆年间改策论为默写武经百余字即合格。而武官选任则以行伍出身为正途,武举出身次之。就军事教育而言,清廷不再专设武学,而是在官学设立武学教习教授生员。

    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先后创办福州船政学堂、天津水师学堂、湖北武备学堂等新式学堂。其课程主要教授数、理、化等自然科学知识,以及新式炮台和营垒的构筑方法等工程技术。编练的新军按才学品行优劣、训练勤惰、考核成绩高低决定赏罚,排以上的军官须由军事学堂出身者担任。

    ——摘编自《中国大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明武举的共同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阐述从宋明到清代军事人才培养与选任的变化及原因。
  • 17.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物

    政治主张

    孔子

    “为政以德”“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老子

    “无为而民自化”“为无为,则无不治”

    韩非

    “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圣人之治也,审于法禁”

    ——引自《论语》《老子》韩非子》

    材料二:“贞观之治”成绩的取得,是以人为本、以德治国这一政治路线的成功。以往谈及贞观之治,只是一味强调唐太宗、魏徵等人的自觉,常常忽略中国制度的重要背景。魏徵从贞观七年开始担任门下省的长官,直至贞观十七年去世,都是门下省的负责人。唐太宗与魏徵的关系,与三省制关系密切,而三省制的运行机制,更值得重视。唐朝也被称为“律令国家”,因为它把中国自汉魏以来的传统律法、律令做了一番非常完善的总结和提炼,形成了律令制度……《唐律疏议》对古代亚洲各国如日本、朝鲜、越南等的立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摘编自荣新江等《唐:中国历史的黄金时代》

    材料三:回顾人类文明史,编纂法典是具有重要标志意义的法治建设工程,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走向繁荣强盛的象征和标志。民法是民事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它规范各类民事主体的各种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涉及社会和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而现行民事立法中的有些规范已经滞后,难以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编纂民法典,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事法律规范。

    ——摘编自王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的说明》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老子、韩非的政治主张。结合所学,指出秦汉时期治国主导思想的演变。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从三省制运行机制的角度说明“唐太宗与魏徵的关系”,并概括《唐律疏议》在中外法制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在新中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运用唯物史观,阐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颁布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