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三角形基础

试卷更新日期:2023-09-05 类型:一轮复习

一、选择题

  • 1. 下列长度的各组线段能组成一个三角形的是(    )
    A、1cm2cm3cm B、3cm8cm5cm C、4cm5cm10cm D、4cm5cm6cm
  • 2. 已知abcABC的三条边,化简|a+bc||cab|的结果为( )
    A、2a+2b2c B、2a+2b C、2c D、0
  • 3. 如图,在△ABC中,BC=1,AB=3,ABC=70° , D为AC上一点,连接BD,若SBCDSABD=13 , 则ABD的度数为( )

    A、40° B、35° C、30° D、20°
  • 4. 已知ABC的底边BC上的高8cm,当它的底边BC从16cm变化到5cm时,ABC的面积( )
    A、20cm2变化到64cm2 B、64cm2变化到20cm2 C、128cm2变化到40cm2 D、40cm2变化到128cm2
  • 5. 如图,ABCDAB=BD=2CDEAB中点.连接ED , 连接CEBD于点F , 连接AFDE于点P , 作射线BPAD于点H . 给出结论:①FBD中点;②BAF=BDE;③BHAD;④BCDE , 其中正确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 6. 如图,人字梯中间一般会设计一“拉杆”,这样做的道理是(    )

      

    A、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B、垂线段最短 C、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 7. 如图,△ABC≌△BDE,若AB=12,ED=5,则CD的长为( )

    A、5 B、6 C、7 D、8
  • 8. 如图,将两根钢条AA/、BB/的中点O连在一起,使AA/、BB/可以绕点O自由转动,就做成了一个测量工件,则A/B/的长等于内槽宽AB,则判定△OAB≌△OA/B/的理由是( )

    A、边边边 B、角边角 C、角角边 D、边角边
  • 9. 如图所示,∠E=∠F=90°,AE=AF,AB=AC.

    有下列结论:
    ①∠FAN=∠EAM;②EM=FN;③CD=DN;④△ACN≌△ABM.
    其中正确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 10. 如图,在矩形ABCD中,AD>AB , 点EF分别在边BCAB上,将ABE沿AE折叠,使点B落在AD边上的点B'处,将BEF沿EF折叠,使点B落在AE上的点G处.若DE=EFCE=2 , 则AD的长为( )

     

    A、2+22 B、4+23 C、4+22 D、6
  • 11. 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AE平分∠BAD,交BC于点E,且AB=AE,延长AB与DE的延长线交于点F,连接AC、CF. 下列结论:①△ABC≌△EAD;②△ABE是等边三角形;③AD=AF;④SBEF=SABE . 其中正确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 12. 如图,ABC中,ACB=90°AC=BC , 点O是AB的中点,将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绕点O旋转,三角板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与ACBC分别交于点M、N(不与端点重合),连接MN , 设三角板与ABC重叠部分的四边形OMCN的面积为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变化,MN有最大值 B、S变化,MN有最小值 C、S不变,MN有最大值 D、S不变,MN有最小值

二、填空题

  • 13. 如图,在ABC中,BO平分ABCCO平分ACB , 若BOC=118° , 则A=

  • 14. 如图所示,△ABC中,∠A=90°,BD∠ABC的角平分线,DE⊥BC,垂足是E,AC=10cm,CD=6cm,DE的长为  

  • 15. 如图,在矩形ABCD中,AB=6AD=8 . 连接AC , 在ACAD上分别截取AEAF , 使AE=AF . 分别以点E和点F为圆心,以大于12EF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G . 作射线AGCD于点H , 则线段DH的长是

  • 16. 阅读材料:希腊几何学家海伦和我国南宋数学家秦九韶曾提出利用三角形的三边求面积的公式,称为海伦—秦九韶公式: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abc , 记p=a+b+c2 , 那么三角形的面积为S=p(pa)(pb)(pc) . 如图,在ABC中,a=7b=5c=6 , 则BC边上的高为

     

  • 17. 图中x的值为

  • 18. 矩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 , 点F在矩形ABCD边上,连接OF . 若ADB=38°BOF=30° , 则AOF=
  • 19. 如图,四边形ABCD四边形A'B'C'D' , 若B=90°C=60°D'=105° , 则A'=°.

  • 20. 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4EF分别是ABBC边上的点,且EDF=45° , 如果AE=8时,则EF的长为

  • 21.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是y轴正半轴上的一个动点,点A在x轴的正半轴上,OA=6 , 将点P绕点A顺时针旋转90°至点P' , 点M是线段AP'的中点,若点Q是x轴的正半轴上的一个动点(OQ>6) , 且点N是AQ的中点,则线段MN长的最小值为

  • 22. 如图,等边ABC中,点Q是边AC的中点,ACB的平分线交边AB于点DAD=1 , 点P是线段CD上的任意一点,连接APPQ , 则AP+PQ的最小值为

  • 23. 在ABCD中,A=30°BC=23ABBD , 点MABCD边上的点,且DM=2 , 则ADM的面积为
  • 24.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AB=3E为对角线AC上与AC不重合的一个动点,过点EEFAB于点FEGBC于点G , 连接DEFG . 则下列结论:①DE=FG;②BFG=ADE;③DEFG;④FG的最小值为22 . 其中正确的是 . (填写序号)

三、计算题

  • 25.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描出下列两组点,分别将每组里的点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

    第一组:A(﹣3,3)、C(4,3);

    第二组:D(﹣2,﹣1)、E(2,﹣1).

    (1)、直接写出线段AC与线段DE的位置关系;
    (2)、在(1)的条件下,线段AC,DE分别与y轴交于点B,F.若点M为射线OB上一动点(不与点O,B重合).

    ①当点M在线段OB上运动时,连接AM、DM,补全图形,用等式表示∠CAM、∠AMD、∠MD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②当△ACM与△DEM面积相等时,求点M的坐标.

  • 26. R△ABC中,∠BAC=90°,

    (1)、如图1,分别以AB、AC、BC为边向外作正方形ABFG、ACPE、BCDE,其面积分别记为S1 , S2 ,S3

    ①若AB=5,AC=12,则S3=  ▲

    ②如图2,将正方形BCDE沿C折, 点D、E的对应点分别记为M、M,若点从M、N分别在直线FG和PH上, 且点M是GO中点时,求S1:S2:S3

    ③如图3,无论R△ABC三边长度如何变化,点M必定落在直线FG上吗? 请说明理由;

    (2)、如图4,分别以AB, AC, BC为边向外作正三角形ABD, ACF, BCE, 再将三角形BCE沿BC翻折,点E的对应点记为P,若AB= 52 保持不变,随着AC的长度变化,点P也随之运动,试探究AP的值是否变化,若不变,直接写出AP的值;若改变,直接写出AP的最小值.

四、作图题

  • 27. 下图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都称为格点.

    (1)、在图①中,画出一条以格点为端点,长度为8的线段AB
    (2)、在图②中,以格点为顶点,画出三边长分别为3,225的三角形.

五、解答题

  • 28. 如图,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点E是OC上一点,点F在BE延长线上,且EF=BE , EF与CD交于点G.

    (1)、求证:DFAC
    (2)、连接DE、CF,如果BF=2AB , 且G恰好是CD的中点,求证:四边形CFDE是矩形.
  • 29. 已知ACB=90°AC=BCADNMBENM , 垂足分别为点DE

    (1)、如图①,求证:AD=BE+DE
    (2)、如图②,(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如果不成立,请写出线段ADBED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 30. 在长方形纸片ABCD中,点E是边CD上的一点,将ΔAED沿AE所在的直线折叠,使点D落在点F处.

    (1)、如图1,若点F落在对角线AC上,且BAC=54° , 求DAE的度数.
    (2)、如图2,若点F落在边BC上,且AB=6AD=10 , 求CE的长.
    (3)、如图3,若点ECD的中点,AF的沿长线交BC于点G , 且AB=6AD=10 , 求CG的长.

六、实践探究题

  • 31. 如图

    (1)、感知:如图①,在正方形ABCD中,EAB一点,F是AD延长线上一点,且DF=BE , 求证:CE=CF
    (2)、拓展:在图①中,若G在AD,且GCE=45° , 则GE=BE+GD成立吗?为什么?
    (3)、运用:如图②在四边形ABCD中,AD//BC(BC>AD)A=B=90°AB=BC=16 , E是AB上一点,且DCE=45°BE=4 , 求DE的长.
  • 32. 如图

    (1)、问题背景:如图1 , 在四边形ABCD中,AB=ADBAD=120°B=ADC=90°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60° , 探究图中线段BEEFFD之间的数量关系.小王同学探究此问题的方法是:延长FD到点G , 使DG=BE , 连接AG , 先证明ABEADG , 再证明AEFAGF , 可得出结论,他的结论应是,    ▲         , 请说明理由;
    (2)、实际应用:如图2 , 在新修的小区中,有块四边形绿化ABCD , 四周修有步行小径,且AB=ADB+D=180° , 在小径BCCD上各修一凉亭EF , 在凉亭EF之间有一池塘,不能直接到达.经测量得到EAF=12BADBE=10米,DF=15米,试求两凉亭之间的距离EF
  • 33. 如图

    【操作】

    如图1,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90°D是其内部的一点,连接CD . 将CD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得到CE , 连接DEBE , 作直线ADBE于点F

    (1)、求证:ADCBEC
    (2)、设AFBC交于点H , 求AFE的度数;
    (3)、【探究】
    如图2,连接图1中的AE , 分别取ABDEAE的中点MNP , 作MNP . 若BE=8 , 求MNP的周长.

七、综合题

  • 34. 在ABCD中,E,F为BC上的两点,且BE=CFAF=DE

    (1)、求证:ΔABFΔDCE
    (2)、求证:ABCD是矩形;
    (3)、连接AE , 若AFEAD的平分线,BE=2AF=30 , 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 35. 已知,在矩形ABCD中,AB=5BC=10 , 在AB上取一点E,使AE=3 , 点F是BC边上的一个动点,以EF为一边作菱形EFGH , 使点H落在AD边上,点G落在矩形ABCD内或其边上,若BF=xGFC的面积为S.

    (1)、如图1,当四边形EFGH是正方形时,求x的值;
    (2)、如图2,当四边形EFGH是菱形时,

    ①求证:AHE=CFG

    ②求出S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直接写出x的取值范围.

  • 36. 如图,在等边ABC中,AB=BC=AC=24cm , 现有MN两点分别从点A、点B同时出发,沿三角形的边按顺时针方向运动,已知点M的速度为2cm/s , 点N的速度为4cm/s . 当点N第一次到达点B时,MN两点同时停止运动.

      

    (1)、点MN运动几秒后,MN两点重合?
    (2)、点MN运动几秒后,可得到等边AMN?(提示: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当点MNBC边上运动时,是否存在以MN为底边的等腰AMN?若存在,请求出此时点MN运动的时间;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