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卷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B卷训练
试卷更新日期:2023-09-05 类型:单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
1. 选择题。(1)、给下划线字选择正确解释,填序号。
暴:A.突然而猛烈;B.凶狠,残酷;C.急躁;D.鼓起来;E.糟蹋。
①昨晚下了一场暴雨。( )
②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挫折,我们都应该奋勇向前,不能自暴自弃。( )
③法西斯的暴行,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谴责。( )
④叔叔的脾气很暴躁。( )
(2)、判断下列句子中引号的用法。引号的用法有:A.引用;B.特定称谓;C.强调;D.否定。
①老师把“一定”两个字拉得长长的,加重了语气。
②在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有两个世界之最。
③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
2.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1)、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难信 发冲
同尽 不提
(2)、描写神态的词语是 , 这样的词语我也能写两个:、。(3)、将加点词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3. 读句子,体会都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的不止一种),把序号填在题后的横线上。A.作比较 B.列数字 C.摹状貌 D.做假设
(1)、猎豹奔跑的最大速度可达一百一十 千米每小时。(2)、如果你对着一个以超音速移动的人大喊,他是什么都听不见的。(3)、它俯冲时的速度比任何一种动物奔跑时的速度都要快。(4)、如果按照光速运动,我们一秒钟就可以沿着地球赤道转约七圈多!(5)、只要我们按下手电筒的开关,立刻会出现一束光柱。(6)、光的速度是惊人的,大约是三十万千米每秒,比流星体的速度要快几千倍!4. 按课文内容填空(1)、《将相和》一文以两国的矛盾为背景,记叙了、、三个故事,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到的过程。(2)、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 , 也联结着。(3)、《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一文运用了、、等说明方法,说明了的速度是最快的。(4)、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冀中人民在的领导下,创造了这一新的斗争方式。5. 给下面句子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1)、别处都有搭石,惟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责这里的人懒惰。(2)、上了点年岁的人,怎样急着赶路,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3)、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4)、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5)、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感情。(6)、蔺相如说:“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市来换,我把碧玉交给他。”6. 课文欢乐谷。(判断对错,用“正确”“错误”表示。)(1)、《搭石》描绘了“摆搭石”“走搭石”等几个面面,赞美了乡亲们无私奉献的品质。(2)、《将相和》讲述了三个小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这三个故事相互独立,互不关联。(3)、《冀中的地道战》中,冀中人民之所以取得成功,靠的一是他们顽强的斗志,二是他们的智慧和才能。(4)、一边阅读一边想,抓住关键词句,能帮助我们提高阅读的速度。7.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 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用关联词将两句话连成一句话)(2)、蔺相如对秦王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如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同归于尽!”(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3)、秦王被逼得没办法,只好敲了一下缶。(改为双重否定句)(4)、在那富饶的黑土地上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病句)8. 根据所学内容填空。(1)、 , 从来急; , 光阴迫。一万年太久,。(2)、《将相和》一文中主要写了“”“”“”三个故事,概括出了这个,就能加快阅读的速度。(3)、《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一文通过的手法来写一种事物的速度比另外一种更快,知道了这个,就能加快阅读的速度。(4)、关于怎样提高阅读速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尽量连词成句地读,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更不要回读 B、带着问题读也可以加快阅读的速度 C、读得快还要想得快,要做到一边读一边想,抓住关键词句,才能及时捕捉有用的信息 D、阅读时重点关注有趣的故事情节,其余部分可以快速跳过二、阅读与鉴赏
-
9. 课内阅读。
冀中的地道战 (节选)
地道的出口也开在隐蔽的地方,外面堆满荆棘。有的还在旁边挖一个陷坑,坑里插上尖刀或者埋上地雷,上面用木板虚盖着,板上铺些草,敌人一踏上去就翻下坑里送了命。在地道里,离出口不远的地方挖几个特别坚固的洞,民兵拿着武器在洞里警戒;拐弯的地方挖一些岔道,叫“迷惑洞”,敌人万一进来了,分不清哪条是死道,哪条是活道。进了死道,就有地雷埋在那儿等着他们;( )进了活道,他们( )过不了关口。原来地道里每隔一段就有个很窄的“孑口”,只能容一个人爬过去。( )一个人拿一根木棒,( )可以把“孑口”守住,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
人在地道里怎么能了解地面上的情况呢?民兵指挥部派出一些人分布在各处,发现了敌情就吆喝起来,一个接一个,一直传到指挥部里。老百姓管这种吆喝叫“无线电”。地道里面可就用“有线电”了,一根铁丝牵住一个小铜铃,这儿一拉,那儿就响,拉几下表示什么意思是早就约好了的。为了打击敌人,什么办法都想出来了,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
(1)、在选段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2)、有一位同学根据选段画了一张“地道示意图”,请帮他补充完整。(3)、“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在选段中指。引用这个成语的好处是。(4)、读到“人在地道里怎么能了解地面上的情况呢”,我就知道这段话讲的是 , 所以我读得很快。我还能借助“”“”这两个关键词,把握这段话的内容。10. 课外阅读。三顾茅庐
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请诸葛亮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天下的大业,但都没有见着。冬去春来,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去,可是他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都不同意。张飞嚷着:“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都不懂得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张飞答应不再无礼,兄弟三人才一起上路。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等了半晌工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刘备听了,茅塞顿开。
诸葛亮出山后,刘备把他当成自己的老师,两人同桌吃饭,同榻睡觉,一起讨论下大事。刘备高兴地对关羽、张飞说:“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1)、找出描写隆中“景色秀丽宜人”的有关语句。(2)、“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这两句话中的“半里多路”表明刘备距诸葛亮住处还很远就开始步行,这是因为。刘备“轻轻敲门”,表达了他此刻的心理。(3)、对下面句子的理解,用“正确”“错误”表示。①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
A.这句话中把隆中的山冈比作一条卧龙。( )
B.句中“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暗指诸葛亮。( )
C.这句话是指刘备求贤士、待时机,暗示他即将像卧龙腾飞一样完成统一大业。( )
②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A.这句话中刘备把自己比作鱼儿,把诸葛亮比作水,突出自己请到诸葛亮后的喜悦之情。( )
B.这句话中把刘备比作水,把诸葛亮比作鱼儿,说明诸葛亮与刘备关系的密切。( )
C.这句话强调了鱼儿必须生活在水中,也就更加强调了诸葛亮出山对刘备实现统一大业的重要性。( )
(4)、刘备请诸葛亮出山的目的是什么?(5)、你认为刘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三、习作与表达
-
11. 习作。
大自然有形色各异的生物,例如本单元中描写的几种动物。你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呢?你为什么喜欢它们呢,请围绕“我最喜欢的动物”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