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第3课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3-09-04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7世纪中后期,阿拉伯倭马亚王朝建立之初,在首都大马士革集中了许多学者进行翻译研究工作,之后,多位哈里发采取各种措施奖励、鼓励翻译活动,如欧麦尔二世命令马希尔朱韦西把一本用叙利亚文写的医学书籍译成阿拉伯文。这体现了当时阿拉伯帝国(   )
    A、医学成就低于同期主要文明 B、民众生活依赖外来文化 C、翻译活动成为学者主要工作 D、对学习先进文化的渴求
  • 2. 古代西亚有辉煌的文化成就。下列关于西亚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罗摩衍那》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 B、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C、曾诞生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D、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
  • 3. 12-13世纪,阿拉伯哲学家的著作传入欧洲,对欧洲经院哲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被西方称为阿维罗伊的伊本·鲁世德影响最大,他的著作被规定为巴黎大学和其他高等学校的教科书。这表明中世纪(    )
    A、阿拉伯文化促进文艺复兴的到来 B、阿拉伯文化的传入推动欧洲社会发展 C、阿拉伯哲学比欧洲哲学更加先进 D、西方教育发展取决于阿拉伯文化传入
  • 4. 阿拉伯人足迹遍及亚、欧、非三大洲,他们不仅把古代印度、中国文化成就介绍到西方;还把阿拉伯的科学成就和伊斯兰教传播到东方。他们融合东西方文化,在数学,天文学、医学、物理学、化学、建筑学、文学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巨大成就。这反映出,阿拉伯文化(   )
    A、推动了各民族间的融合 B、核心作用是保存东西方优秀文化 C、以伊斯兰教经典为灵魂 D、体现出吸收与创新相结合的特点
  • 5. 古埃及王国时期,太阳神“拉”被奉为埃及的最高神,国王被说成是“拉”之子,是“拉”的直系后裔。国王的名字后面都要缀上“拉”的名字。这反映了( )
    A、君主专制开始确立 B、宣扬君主至上权威 C、官僚机构日益庞大 D、王权带有神秘色彩
  • 6. 下列考古发现能够实证古代西亚文明的是(   )

    ①恰塔尔·休于遗址

    ②《吉尔伽美什》楔形文字泥板

    ③莎草纸残卷

    ④《汉谟拉比法典》石碑浮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7. 在西方,受《天方夜谭》影响的文学作品是(    )
    A、《神曲》《终成眷属》 B、《荷马史诗》《历史》 C、《巴黎圣母院》《老人与海》 D、《万叶集》《罗摩衍那》
  • 8. 希伯来人的信仰是基督教的主要基础之一,但它的《圣约法典》相当程度上源于迦南人和古巴比伦人的法律。这反映了( )
    A、希伯来文化缺乏自身的民族特色 B、战争是推动文明交流的主要方式 C、文化交流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D、法律是人类文明共同融合的成果
  • 9. 古代埃及人创造了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如图是某学者整理的埃及象形文字与字母文字的演变对照表。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   )

    A、希腊是东西方文明沟通的桥梁 B、埃及象形文字是字母文字的鼻祖 C、西方的字母文字起源于古罗马 D、埃及文化是对古希腊文化的借鉴
  • 10. 《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它规定:盗窃或隐藏他人奴隶者处死;消灭他人奴隶标记者断指或处死;反抗主人的奴隶处割耳之刑。这说明( )
    A、《汉谟拉比法典》体现自由平等 B、《汉谟拉比法典》宣扬“君权神授”的思想 C、《汉谟拉比法典》规定严格的等级制度 D、《汉谟拉比法典》维护奴隶主利益的性质
  • 11.  全球最大的零售交易平台阿里巴巴以排名第23位居2017年度全球500强品牌榜单上。该网站名称出自哪个国家(地区)的民间故事集( )
    A、古代希腊 B、古代巴比伦 C、古代印度 D、古代阿拉伯
  • 12.  下列宗教中,对维系阿拉伯民族的团结和促进阿拉伯国家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是( )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 13.  公元7世纪,阿拉伯文明起源于蛮荒的阿拉伯半岛,此后迅速发展为当时世界绚烂的文明之花。当今欧洲语言中的橘子、柠檬、关税、蒸馏器、交通、杂志、电缆等词汇都源于阿拉伯语。这反映出阿拉伯文明(     )
    A、广泛吸收世界文明成果 B、丰富发展了人类文明 C、保存了人类文明的遗产 D、与伊斯兰教密切相关
  • 14. 如图反映出阿拉伯帝国在世界贸易中的作用有(    )

    ①沟通了亚非欧地区贸易往来  

    ②推动了西欧思想文化的发展

    ③使全球各地建立直接联系  

    ④促进了东西方物产的交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15. 《阿拉伯文学史》:一般人为求学而游历欧亚非三洲,然后犹如蜜蜂一般,载蜜而归,把他们储蓄的宝藏,分发给发奋的学生们。这说明阿拉伯文学繁荣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发达 B、注重吸收东西方文明 C、国家重视 D、立足以往文明的基础
  • 16. 文字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载体。下列承载着古埃及文明历史的文字是(   )
    A、 B、 C、 D、
  • 17. 西亚文明从两河流域南部向周边地区扩张。下列史实能够印证这一特征的是( )

    ①古巴比伦王国首次统一两河流域  
    ②古希腊向地中海和黑海周边殖民

    ③亚述一度征服埃及  
    ④地中海变成罗马的内海

    A、①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
  • 18. 下列图片中哪一农作物是由西亚地区的居民最早培植出来的( )

    A、大豆 B、大麦 C、玉米 D、甘薯
  • 19. 公元前6世纪,某一民族崛起于伊朗高原,征服了东到印度河流域,西到巴尔干半岛北部,包括埃及在内的广大地区,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并数次入侵希腊。该民族是(   )
    A、罗马人 B、希腊人 C、波斯人 D、苏美尔人
  • 20. 英国著名东非史学家马修回忆他20世纪50年代在东非的考古工作时说:“我认为所调查的一些遗址是沿海地区阿拉伯或波斯殖民遗物……但我逐渐发生了怀疑,因为它们是非洲式的。”据此可推知(    )
    A、东非文明的发展深受周边民族文化影响 B、阿拉伯或波斯殖民者的文化逐渐东非化 C、东非文明遗址的存在说明东非外贸发达 D、阿拉伯的伊斯兰教文明在东非广泛传播
  • 21. 下图是美洲伊斯帕尼奥拉岛(即海地岛)1493—1570年人口变化图,导致该表数据变化的原因是(    )

    A、工业革命背景下全球环境的恶化 B、早期殖民扩张带来的种族灭绝灾难 C、三角贸易导致美洲人口急剧减少 D、西班牙殖民者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
  • 22. 有学者指出,腓尼基人主要从事商业和航行事业,经常坐船到各地做买卖。由于在做买卖记账时,觉得楔形文字太繁难。为解决这一问题,时人发明了( )
    A、象形文字 B、阿拉马文字 C、字母文字 D、拉丁字母
  • 23. 《积分和方程计算法》的作者是( )
    A、伊本·白图泰 B、伊本·穆萨 C、白萨木 D、巴赛尔
  • 24.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往往都自认为与汉族有着共同的祖先,如鲜卑拓跋部称其先祖为黄帝后裔,建立夏政权的匈奴首领自称“大禹之后”、“(将)复大禹之业”。这表明( )
    A、北方出现民族大融合 B、中原文明的影响扩大 C、游牧民族转向农耕生活 D、北方地区统一进程加快
  • 25. 观察下列三幅图片,从中传达的信息正确的是( )

    A、甲骨文的出土,有力证明了中国的夏朝存在成熟文字 B、罗塞塔石碑碑文有楔形文字,是研究古埃及历史的珍贵资料 C、《汉谟拉比法典》的出现,说明印度流域进入了文明时代 D、不同区域出土了不同的文物,体现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二、非选择题

  •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世纪的阿拉伯天文学家的“图斯双圆”理论出现在300年后的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中,现代天文学家中的很多名称和术语来自阿拉伯天文学家。12世纪开始,许多希腊哲学著作的阿拉伯文译本又重新译成欧洲各种文字,欧洲人才重新接触到真实的希腊古典哲学著作。从阿拉伯世界涌来的知识潮流,给欧洲带来了向心灵解放的“大跃进”,促进了文艺复兴的到来。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经阿拉伯人之手,逐步传入西欧。

    ——摘编自蔡德贵《中世纪阿拉伯人对哲学和科学的贡献》

    材料二:16世纪开始的大航海时代,中国与欧洲有了直接的的交往和交流。来华传教士把他们发现的儒家思想文化传播到欧洲。18世纪的法国启蒙思想家将孔子与儒家思想理性化和理想化,作为批判基督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论证新文化理想的根据和证明。教士们把西方自然科学中的声、光、电、医学等科学技术介绍到中国。西学东渐填补了许多中国文化中原来没有的元素,并且通过具有先进思想的国人的学习与研究,近代科学在中国逐步传播与发展。中国知识界关于近代科学的分类也渐次趋向专门化,形成比较系统的领域。新式思想和研究方法改变了中国古老的思想文化领域,改造、丰富和发展了中图文化的结构。

    ——摘编自周报鹤《中西文化交流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阿拉伯文化对近代欧洲的影响。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中西思想文化交流。
  •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材料一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过“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

    材料二 法典正文共有282条,内容涉及经济法、婚姻法、民法和刑法等多个领域,严格保护私有财产,竭力维护奴隶主等剥削阶级的利益,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社会的情况。它是研究古巴比伦王国的第一手历史资料,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改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三 如图。

    【问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埃及文明的发源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埃及的一例文明成果。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法典”的名称。根据材料二,分析该法典是“研究古巴比伦王国的第一手历史资料”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四个等级名称。
    (4)、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上述三个古代文明的共同点。
  • 28. 生产方式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材料一  北部的大雨加上源头山脉的积雪常引起特大洪水,毁坏农田。在苏美尔人眼里,他们的洪水之神是一位恶毒的神。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古代西亚和希腊经济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对文明形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