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生物新课标卷真题变式·分层精准练:第10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3-09-03 类型:二轮复习

一、原题

  • 1. 果蝇常用作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果蝇翅型的长翅和截翅是一对相对性状,眼色的红眼和紫眼是另一对相对性状,翅型由等位基因T/t控制,眼色由等位基因R/r控制。某小组以长翅红眼、截翅紫眼果蝇为亲本进行正反交实验,杂交子代的表型及其比例分别为,长翅红眼雌蝇:长翅红眼雄蝇=1:1(杂交①的实验结果);长翅红眼雌蝇:截翅红眼雄蝇=1:1(杂交②的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杂交结果可以判断,翅型的显性性状是 , 判断的依据是
    (2)、根据杂交结果可以判断,属于伴性遗传的性状是 , 判断的依据是。杂交①亲本的基因型是 , 杂交②亲本的基因型是
    (3)、若杂交①子代中的长翅红眼雌蝇与杂交②子代中的截翅红眼雄蝇杂交,则子代翅型和眼色的表型及其比例为

二、基础

  • 2. 果蝇的棒眼和正常眼是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A、a控制,细眼和粗眼是另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B、b控制。请回答相关问题:
    (1)、果蝇是经典的遗传学实验材料,摩尔根等人的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其所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
    (2)、控制果蝇棒眼和正常眼的等位基因A、a的本质区别是。已知控制果蝇棒眼与正常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棒眼对正常眼为显性。研究人员通过染色体拼接技术使某果蝇的Y染色体上也含有A基因,该技术引起的变异类型是。要鉴定该果蝇的基因型,可选择果蝇与其杂交。
    (3)、现将一只细眼雌性果蝇和一只粗眼雄性果蝇杂交,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细眼雌性:粗眼雌性:细眼雄性:粗眼雄性=1:1:1:1.研究者已经证明,果蝇的细眼为显性性状,且基因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无相关基因。请以实验的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实验验证结论(注:只用写一个杂交实验,写出遗传图解)。
  • 3.   1917年,摩尔根在正常翅果蝇群体中发现了一只缺刻翅雌果蝇,让它与正常翅雄果蝇交配(产生后代的过程中没有发生突变),后代中雄果蝇均表现为缺刻翅,雌果蝇均表现为正常翅。同年,布里奇斯发现了另一只缺刻翅雌果蝇,且该果蝇经检查发现其染色体异常(如图所示)。已知果蝇的缺刻翅和正常翅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因为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繁殖快、易于培养等优点,被当作经典模式生物在遗传学研究中非常受重视,果蝇体内最多有条形态结构互不相同的染色体。
    (2)、摩尔根认为缺刻翅果蝇的出现是因为发生了基因突变,请你用遗传图解帮他完成分析。
    (3)、布里奇斯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果(如图所示),应该是取材于果蝇的(填器官名称)。从图中可知该缺刻翅雌果蝇的出现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结合摩尔根的实验可知,图中所示染色体为果蝇的染色体。
    (4)、布里奇斯用他发现的缺刻翅雌果蝇与正常翅雄果蝇杂交,子代中雌果蝇只有正常翅,雄果蝇只有缺刻翅,且子代中正常翅:缺刻翅约为2:1,此结果说明死亡。
  • 4. 已知果蝇的灰体A对黑体a显性,直刚毛B对焦刚毛b显性,控制该性状的两对基因,一对位于X染色体上,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上。一只灰体直刚毛雄果蝇与一只灰体焦刚毛雌果蝇杂交,F1表型及数量如下表所示:

    表型

    灰体直刚毛雌果蝇

    黑体直刚毛雌果蝇

    灰体焦刚毛雄果蝇

    黑体焦刚毛雄果蝇

    数量

    92

    30

    90

    29

    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表格数据可知,基因A、a位于染色体上,判断的理由是
    (2)、基因B和b结构上的区别是 , 亲本中灰体直刚毛雄果蝇的基因型是
    (3)、F1中黑体直刚毛雌果蝇能产生种配子。F1中杂合子占
    (4)、请写出F1黑体直刚毛雌果蝇测交的遗传图解(要求写出配子)。
  • 5. 果蝇的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其中A、a位于一对常染色体上。某研究小组让一只长翅灰身雄果蝇与一只长翅灰身雌果蝇杂交,统计子一代的表型及数量比,结果为长翅:残翅=3:1、灰身:黑身=3:1.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定律。
    (2)、根据统计的结果不能确定B和b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需要对子一代进行更详细的统计和分析,才能确定B和b位于哪一种染色体上,请说出你的想法: , 如果 , 则位于X染色体上。
    (3)、现已知B和b位于X染色体上,子一代的果蝇中,表现型及比例 , 子一代中的长翅灰身果蝇的基因型有种;杂交后代中,雄果蝇的表型及比值分别长翅灰身:长翅黑身:残翅灰身:残翅黑身=1:1:1:1,应选取子一代中的基因型为做为亲本。
    (4)、选取子一代的长翅果蝇并自由交配得到子二代,子二代中长翅所占比例
  • 6. 果蝇是遗传学实验的理想材料。已知果蝇(2n=8)的全翅(M)和残翅(m)由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果蝇翅的长短(长翅N和小翅n)由另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当基因M不存在时,都表现为残翅,无法区分翅的长短。现利用果蝇进行了如图杂交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甲组        乙组

    (1)、果蝇能够成为科学家研究遗传学实验的经典材料的理由有(至少写两条);若研究果蝇的基因组中的DNA上的碱基序列,则要测定果蝇的条染色体。
    (2)、根据组,可判断控制果蝇翅的长短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理由是
    (3)、现有一只残翅雌果蝇,欲判断其基因型并且证明其基因型中不含有N基因,请使用甲组果蝇为材料,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实验思路:

    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 7. 果蝇是遗传学研究中重要的材料,其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已知果蝇的红眼与白眼(A/a)、黑身与灰身(D/d)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图1为某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及部分基因位置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作为经典的遗传学实验材料,优点有(至少答2点)。
    (2)、D、d称为一对 , 具有(填“相同”或“不同”)的碱基对排列顺序及(填“相同”或“不同”)的基因座位。该果蝇产生的次级精母细胞中有对同源染色体,最多含有条Y染色体。
    (3)、图1可知,该果蝇的基因型是。该果蝇与一只雌果蝇杂交,F1代的表型及数量统计如图2所示。根据F1代的性状分离比例,可知该果蝇的表型是 , 与之交配的唯果蝇的基因型是
    (4)、取F1代灰身红眼果蝇随机交配,F2代中表型有种,其中灰身红眼果蝇所占比例为
  • 8. 果蝇的染色体数量少,易于饲养,是良好的遗传学材料。科研人员用黑身白眼雌果蝇(aaXrXr)与灰身红眼雄果蝇(AAXRY)作为亲本杂交,并让F1随机交配产生F2。结合所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F1中雌果蝇表型都为 , 雄果蝇表型都为
    (2)、若在F1中偶然发现一只白眼雌果蝇含有三条性染色体(XXY),则其眼色的基因型应为。推测该果蝇的形成原因最可能是
    (3)、F2中灰身红眼果蝇的比例为 , 这些灰身红眼果蝇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若从F2中随机挑选一只灰身红眼雌果蝇和一只灰身白眼雄果蝇进行杂交,则后代中出现黑身白眼果蝇的概率是
  • 9. 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经典实验材料,其四对相对性状中红眼(E)对白眼(e),灰身(B)对黑身(b),长翅(V)对残翅(v),细眼(R)对粗眼(r)为显性。如图是雄果蝇M的四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

    (1)、图中能代表性染色体的是 , 果蝇M眼睛的表现型是
    (2)、果蝇M与基因型为(仅需写出眼色相关基因)的果蝇杂交,子代的雄果蝇中既有红眼性状又有白眼性状。
    (3)、果蝇M与粗眼白眼雌果蝇杂交,得F1 , F1个体间自由交配得F2 , F2中粗眼红眼雌果蝇占 , F2细眼红眼个体中,基因型与M相同的个体占
  • 10. 已知果蝇的灰身、黑身由等位基因(B、b)控制,等位基因(R、r)会影响雌、雄黑身果蝇的体色深度,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黑身雌果蝇与灰身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身,F1随机交配,F2表现型及数量如下表。

    果蝇

    灰身

    黑身

    深黑身

    雌果蝇(只)

    151

    49

    雄果蝇(只)

    148

    26

    28

    请回答:

    (1)、果蝇的灰身和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其中显性性状为。R、r基因中使黑身果蝇的体色加深的是
    (2)、亲代灰身雄果蝇的基因型为 , F2灰身雌果蝇中杂合子占的比例为
    (3)、F2中灰身雌果蝇与深黑身雄果蝇随机交配,F3中灰身雌果蝇的比例为
    (4)、用遗传图解表示以F2中杂合的黑身雌果蝇与深黑身雄果蝇为亲本杂交得到子代的过程。

三、提高

  • 11. 果蝇为XY型性别决定,翅形有长翅、小翅和残翅3种类型。假设翅形的遗传受2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控制。当A和B同时存在时表现为长翅,有A无B时表现为小翅,无A基因时表现为残翅。现有甲、乙两个纯种品系果蝇,甲为长翅,乙为残翅,两品系果蝇中均有雌、雄果蝇。下图是杂交实验及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该杂交实验,可得出A/a和B/b的遗传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结论,依据是
    (2)、根据上述杂交结果,对于上述2对等位基因所在染色体的合理假设有2种。假设①:A和a位于常染色体上,B和b位于X、Y染色体上。当假设①成立时,则F2残翅雄果蝇的基因型是。假设②:。当假设②成立时,则F2长翅果蝇的基因型有种。
    (3)、已知乙品系雌蝇有2种基因型,请利用甲、乙两个品系果蝇继续实验,进一步确定假设①和假设②哪个成立,设计了如下杂交实验方案,请写出预期实验结果(只统计翅形,不统计性别)。

    杂交方案:将甲品系(长翅)雄蝇与乙品系(残翅)雌蝇交配,得F1;将F1雌雄果蝇交配得F2 , 单独统计每个杂交组合中F1、F2的翅形及比例

    预期实验结果:若有的杂交组合F1中长翅:小翅=1:1,F2翅形及比例 则假设②成立。若有的杂交组合F1全长翅,F2翅形及比例为则假设①成立。

  • 12. 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良好材料,其特点有:①生活史短,从初生卵发育至新羽化的成虫大约为10~12天,成虫存活大约15天;②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具体的决定方式如表1所示,其中在性染色体组成为XXY雌果蝇中,XY联会的概率远低于XX联会,另外雌果蝇的结构很特别,有一个储精囊,交配后便会将雄果蝇的精子储存在储精囊中,之后这只雌果蝇便能不断地产生此次交配的子代;③突变型多。摩尔根及其学生利用果蝇作为实验材料,通过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并给出了第一幅果蝇多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图。

    性染色体组成

    性别

    XX、XXY

    雌性

    XY、XYY、XO

    雄性

    XXX、YO、YY

    致死

    (1)、摩尔根利用在一群红眼果蝇中发现的一只白眼雄果蝇,做了著名的“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即用红眼雌果蝇与该白眼雄果蝇杂交得F1 , 再让F1自由交配得F2。基于F2的实验结果摩尔根提出了的“假说”,并预测了测交的实验结果。请利用“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中含有的果蝇,结合果蝇的特点完成后续测交实验的设计思路。
    (2)、摩尔根的学生多次重复做了红眼雄果蝇与白眼雌果蝇的杂交实验,总是发现子代2000~ 3000只红眼雌果蝇中会出现一只“白眼雌果蝇”(果蝇A),同时又在2000~3000只“白眼雄果蝇”(果蝇B)中会出现一只红眼雄果蝇。

    ①某生物兴趣小组一致认为该现象不是基因突变导致的,推测持该观点的理由是

    ②进一步分析发现果蝇A和B确实不是基因突变导致的,若将果蝇A和野生型的红眼雄果蝇进行交配,推测其子代情况应为

    (3)、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基因工程也常被用于果蝇的研究,下图是用同一种限制酶切割后插入了目的基因的表达载体。为鉴定筛选出是否含有正确插入目的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拟设计引物进行PCR鉴定。甲、乙、丙3条引物(图中→表示正确插入方向)在正确重组表达载体中的相应位置如图2所示,PCR鉴定时应选择的一对引物是 , 某学生尝试用图中另外一对引物从某一菌落的质粒中扩增出了400bp片段,原因是

  • 13. 果蝇的棒眼(B)对圆眼(b)为显性、红眼(R)对杏红眼(r)为显性,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均位于X染色体上。欲检测某接受大剂量射线照射的雄果蝇产生的精子中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基因突变(不考虑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和X染色体上的基因B/b、R/r发生突变),技术路线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不考虑突变,F2表型及比例为
    (2)、雄果蝇产生的精子经辐射诱发处理后,X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了突变:

    ①若F2中突变后基因所控制的新性状只有性果蝇表现,说明基因发生了隐性突变;若F1 , 说明基因发生了显性突变。

    ②若X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的是隐性致死突变(胚胎致死),请用F1果蝇为材料,设计一个杂交实验来确定该隐性致死突变是完全致死突变,还是不完全致死突变。(要求:写出实验方案和预期结果)。

    实验方案:

    预期结果及其对应结论:若 , 则隐性致死突变是完全致死突变;若 , 则隐性致死突变是不完全致死突变。

  • 14. 果蝇的红眼(G)对玫瑰眼(g)为显性,菱形眼(E)对圆眼(e)为显性,这两对基因中有一对位于性染色体上。实验人员将红眼圆眼雌果蝇与玫瑰眼菱形眼雄性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得到F1全为红眼菱形眼,F1雌雄个体交配,得到F2的表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不考虑同源染色体互换及突变。回答下列问题:

    F2的表型

    红眼菱形眼

    玫瑰眼菱形眼

    玫瑰眼圆眼

    红眼圆眼

    雌性

    3/16

    1/16

    1/16

    3/16

       雄性

    3/8

    1/8

    (1)、写出两亲本的基因型是 , 若将F2中红眼菱形眼雄果蝇与玫瑰眼菱形眼雌果蝇杂交,子代雌果蝇中红眼圆眼所占比例为
    (2)、已知粗糙眼皮(A)对光滑眼皮(a)为显性,长刚毛(B)对短刚毛(b)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Ⅱ、Ⅲ号染色体上。为确定基因G/g所在染色体,分别选择纯合亲本(每个亲本基因型中只有一对基因为隐性)进行下列两组实验:

    实验一:P  玫瑰眼粗糙眼皮♂×红眼光滑眼皮♀→F1相互交配F2

    实验二:P  玫瑰眼长刚毛♂×红眼短刚毛♀→F1相互交配 F2

    ①若实验一F2中表型及比例为 , 则基因G/g不在Ⅱ号染色体上。

    ②若实验二F2中表型及比例为 , 则基因G/g在Ⅲ号染色体上。

    ③若通过实验已证明基因G/g在Ⅲ号染色体上,研究人员从实验一F2中任选一只红眼粗糙眼皮雄果蝇,欲设计实验验证所选雄果蝇关于眼色和眼皮的基因型。现有各种纯合果蝇若干,请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及结论:

  • 15. 果蝇是研究遗传实验的经典模式生物。已知等位基因A、a控制果蝇翅型中卷翅与正常翅,等位基因B、b控制眼型中大眼与小眼(大眼为显性性状,且等位基因B/b位于常染色体上)。为了研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机制(不考虑基因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情况),实验小组选择卷翅大眼雌果蝇与正常翅小眼雄性果蝇杂交,得到F1代雌果蝇为正常翅大眼:正常翅小眼=1:1,雄果蝇为卷翅大眼:卷翅小眼=1:1。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作为遗传学实验经典研究材料的优点有(答出两点即可)
    (2)、果蝇卷翅和正常翅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为。两对等位基因A/a与Bb在遗传中(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荧光原位杂交的方法也可以快速准确判定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已知等位基因A和a被标记为黄色,B和b被标记为绿色,对亲本雄果蝇四分体时期的细胞进行荧光标记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记录四分体中荧光的颜色和数量。若控制翅型和眼型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会有一个四分体中出现个黄色荧光点,另一个四分体出现个绿色荧光点。
    (3)、让子一代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则F2代果蝇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4)、若子一代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代果蝇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正常翅大眼:正常翅小眼:卷翅大眼:卷翅小眼=2:3:2:3,则原因可能是(仅考虑某种基因型受精卵致死情况)。请以F2代果蝇为实验材料,设计一代杂交实验证明该原因,简要写出实验方案和预期结果
  • 16. 已知果蝇中,灰身与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B、b表示),直毛与分叉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A、a表示)。现有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子代中雌、雄蝇表现型比例如图所示。

    (1)、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填“遵循”/“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
    (2)、若子代中出现一只分叉毛雌果蝇,关于它产生的原因,科研人员提出了以下几种假说:

    假说一:该个体发生了一条染色体丢失;

    假说二:该个体发生了上述基因所在的一条染色体部分片段(含相应基因)缺失;

    假说三:该个体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发生了突变。

    ①经显微镜观察,该雌性个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的个数为个,可以否定假说一;

    ②已知可以对A、a基因进行荧光标记。经显微镜观察,该个体初级卵母细胞中荧光点的数目为个,可以否定假说二;

    ③现已确定发生原因为基因突变,则应为(显/隐)性突变。让该突变个体与直毛雄蝇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3)、生物体的性状是由基因与基因、以及基因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精确调控的结果。

四、培优

  • 17. 果蝇繁殖能力强、易饲养,是一种很好的遗传学研究材料。某实验室对从野外采 集的果蝇进行了多年的纯化培养,已连续多代全为灰体长翅,因此确认此果蝇为纯种。两 个小组用此果蝇继续扩大培养时, 一个小组发现了1只灰体残翅(未交配过的雌果蝇),另 一小组发现了1 只黑体长翅雄果蝇。两个小组欲利用这2只特殊果蝇研究相关性状变化 的性质及其遗传方式。已知体色和翅型都确定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都不在Y 染色体上。回答下列问题:
    (1)、把灰体残翅雌果蝇和黑体长翅雄果蝇放入同一容器中培养,使其交配并产生后代。 F1全是灰体长翅。这说明: 一、残翅或黑体的出现可能是 (填“显性”或“隐 性”)突变,且残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否则 F1 的 表 型 和 比 例 为  ;二、残翅或黑体的出现也可能是  变异。
    (2)、F₁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到F2若 F2 没有黑体和残翅个体,则该现象说明黑体和残体 的出现都符合(1)中第 种推论;若F2 出现灰体:黑体=3:1,长翅:残翅= 3:1,则支持了(1)中第 种推论,且若 均为 ,则说明 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若雌、雄皆有,则位于常染色体上。
    (3)、最终的实验结论是残翅和黑体的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若将两个变异亲本分别与 野生型杂交,再分别将其F₁  雌雄个体相互交配产生 F2 ,  通过观察这两组实验的F1和 F2 的性别和性状,  (填“能”或“不能”)得到该结论。
    (4)、若(2)中F2的表型及比例为灰体长翅:灰体残翅:黑体长翅:黑体残翅为9:3:3:1,则 说明 ;若F2的表型及比例为灰体长翅:灰体残翅:黑体长翅为2:1:1,则 说明
    (5)、请分析(1)中将灰体残翅雌果蝇和黑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目的 
  • 18. 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经典材料,遗传学家摩尔根曾因对果蝇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奖”。回答下列问题:
    (1)、某一果蝇种群中,等位基因D与d位于常染色体上,等位基因E与e位于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就这两对等位基因而言,在该果蝇群体中雄果蝇最多有种基因型。
    (2)、研究发现,果蝇种群中,仅有1条X染色体的果蝇为雄性;有2条X染色体的果蝇为雌性;XXX和YO的果蝇无法存活;XXY的果蝇可以存活,且其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同源染色体中2条移向一极,1条移向另一极,最终可形成含1条或2条性染色体的配子。红眼雌果蝇(XRXRY)能产生的配子类型分别有 , 该果蝇与正常的白眼雄果蝇(XrY)杂交,子代中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
    (3)、果蝇共有3对常染色体,编号为Ⅱ、Ⅲ、Ⅳ。红眼果蝇M的4种突变性状分别由一种显性突变基因控制,突变基因纯合的胚胎不能存活,且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两个突变基因位点之间不发生交换,红眼果蝇M的雌雄个体间相互交配,子代成体果蝇的基因型为 , 表明果蝇M的4种突变性状(填“能”或“不能”)稳定遗传。

     

    (4)、灰体果蝇中出现了黑体果蝇,已知果蝇的黑体是一种隐性突变性状,黑体基因不在Ⅱ号和Ⅳ号染色体上。现有纯合的灰体和黑体雌雄果蝇,请设计实验尝试判断黑体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Ⅲ号染色体上,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结果分析。

    实验思路:

    结果分析:

  • 19. 果蝇作为经典的模式生物,常用作遗传学实验材料。某科研小组以果蝇为材料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实验。
    (1)、果蝇的灰身和黑身、刚毛和截毛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A、a和D、d控制。科研人员用一对灰身刚毛果蝇进行了多次杂交实验,F1的雄性个体表现为灰身刚毛:灰身截毛:黑身刚毛:黑身截毛=3∶3∶1∶1,雌性个体表现为灰身刚毛:灰身截毛:黑身刚毛:黑身截毛=5∶0∶2∶0。分析可知,控制灰身和黑身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存在不吻合的情况,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的受精卵不能正常发育成活。若假设成立,F1中基因A的频率为(用分数表示)。
    (2)、研究中发现了可用于隐性突变和致死突变检测的CIB果蝇品系。CIB品系果蝇具有一条正常的X染色体(X+)和一条含CIB区段的X染色体(XCIB),其中C表示染色体上的倒位区,可抑制X染色体间交叉互换;I基因导致雄性果蝇胚胎致死;B为显性棒眼基因。

    ①自然状态下一般不存在基因型为XCIBXCIB的果蝇,原因是

    ②下图为研究电离辐射对正常眼果蝇X染色体诱变的示意图。

    为了鉴定X染色体上正常眼基因是否发生隐性突变,需用正常眼雄果蝇与F1果蝇杂交,X染色体的诱变类型能在其杂交后代(选填“雄性”或“雌性”)果蝇中直接显现出来,且能计算出隐性突变率,合理的解释是

    (3)、自然界中偶然发现了能够正常存活的某品系雌果蝇,其性染色体中含有Y染色体和并联X染色体,具体的性染色体组成(XXY)如图。它为研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叉互换的时间提供了很好的实验材料。

    ①已知性染色体组成为YY、XXX的果蝇不能存活。基因型为XFXF^Y的雌果蝇与基因型为XfY的雄果蝇连续交配多代,f基因在此过程中的遗传特点是

    ②已知X染色体臂之间可以进行交叉互换。为探究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是发生在染色体复制之前还是之后,可选用基因型为XFXf^Y的雌果蝇与基因型为XfY的雄果蝇杂交。若后代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 , 说明交叉互换发生在染色体复制之前;若后代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 , 说明交叉互换发生在染色体复制之后。

  • 20. 研究者在一个野生型果蝇纯系(红眼正常眼)中发现了几只紫眼正常眼果蝇甲(雌蝇、雄蝇都有)和红眼棒眼果蝇乙(雌蝇、雄蝇都有)。果蝇的棒眼与正常眼为一对相对性状。野生型、甲、乙均为纯合子。                                                                                                                 

    杂交组合

    F1表型

    F2表型

    一:甲×野生型

    红眼正常眼

    红眼正常眼:紫眼正常眼=3:1

    二:乙雄蝇×野生型雌蝇

    红眼正常眼雄蝇:红眼棒眼雌蝇=1:1

    红眼正常眼雄蝇:红眼棒眼雌蝇:红眼棒眼雄蝇:红眼正常眼雌蝇=1:1:1:1

    注:表中F2为F1全部个体随机交配的后代,控制眼色基因用A/a表示,控制眼形基因用B/b表示。

    (1)、根据杂交组合一可判断紫眼由染色体上的(显性/隐性)基因控制。根据杂交组合二可判断控制棒眼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依据是
    (2)、将甲雌蝇与乙雄蝇杂交得F1 , 请用遗传图解表示该过程(遗传图解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让此过程所得F1随机交配得到F2 , F2中基因型有      ▲      种。
    (3)、现将一个DNA片段导入到杂交组合二某一棒眼雌蝇的体细胞中,获得一只转基因正常眼雌蝇。研究发现:插入的DNA片段本身不控制具体的性状,但会抑制B基因的表达,使个体表现为正常眼,b基因的表达不受该片段影响。下图为该DNA片段插入位置的3种可能情况,为确定具体位置,进行了如下研究。

    实验方案:取转基因正常眼雌蝇与杂交,统计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不考虑其他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

    结果结论:①若子代正常眼雌蝇:正常眼雄蝇=1:1,则该DNA片段插入位置属于第种情况;

    ②若子代表型及比例为 , 则该DNA片段插入位置属于第2种情况;

    ③若子代正常眼雌蝇:棒眼雌蝇:正常眼雄蝇:棒眼雄蝇=1:1:1:1,则该DNA片段插入位置属于第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