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4.3坐标平面内图形的轴对称和平移 同步测试(培优版)

试卷更新日期:2023-09-03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 1. 如图,ABC沿着直线BC向右平移得到DEFACDE相交于点G,则以下四个结论:①BE=CF;②ABDE;③DG=EG;④SABEG=SDGCF ,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④ D、①③④
  • 2. 四盏灯笼的位置如图,已知A,B,C,D的坐标分别是(43)(33)(23)(23) , 平移其中一盏灯,使得y轴两边的灯笼对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移点A到(43) B、平移点B到(43) C、平移点C到(43) D、平移点C到(33)
  • 3. 如图,x轴是△AOB的对称轴,y轴是△BOC的对称轴,点A的坐标为(1,2),则点C的坐标为(    )

    A、( -1,-2) B、( 1,-2) C、( -1,2) D、( -2,-1)
  • 4.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点P(x,y),我们把点P′(﹣y+1,x+1)叫做点P伴随点.已知点A1的伴随点为A2 , 点A2的伴随点为A3 , 点A3的伴随点为A4 , …,这样依次得到点A1 , A2 , A3 , …,An , …若点A1的坐标为(2,4),点A2021的坐标为(   )
    A、(3,﹣1) B、(﹣2,﹣2) C、(﹣3,3) D、(2,4 )
  • 5.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EG∥x轴,BC∥DE∥HG∥AP∥y轴,点D、C、P、H在x轴上,A(1,2),B(﹣1,2),D(﹣3,0),E(﹣3,﹣2),G(3,﹣2),把一条长为2022个单位长度且没有弹性的细线(细线的粗细忽略不计)的一端固定在点A处,并按A→B→C→D→E→F→G→H→P→A…的规律紧绕在图形“凸”的边上,则细线另一端所在位置的点的坐标是(    ) 

     

    A、(﹣1,2) B、(﹣1,1) C、(0,1) D、(0,2)
  • 6. 已知点A(3,4),B( -1,-2),将线段AB平移后得到线段CD,其中点4平移到点C,点B平移到点D,平移后点C、点D恰好都落在坐标轴上,则点C的坐标是(    )
    A、(0,6) B、(4,0) C、(6,0)或(0,4) D、(0,6)或(4 ,0)
  • 7. 如图,正方形ABCD的顶点A(1,1),B(3, 1),规定把正方形ABCD“先沿x轴进行翻折, 再向左平称1个单位”为一次变换,这样连续经过2021次变换后,正方形ABCD的顶点C的坐标为(   )

    A、(-2018,3) B、(-2018,-3) C、(-2019,3) D、(-2019, -3)
  • 8. 已知点E(x0 , yo),点F(x2.y2),点M(x1 , y1)是线段EF的中点,则x1x0+x22 ,y1y0+y2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三个点A(1,﹣1),B(﹣1,﹣1),C(0,1),点P(0,2)关于点A的对称点P1(即P,A,P1三点共线,且PA=P1A),P1关于点B的对称点P2 , P2关于点C的对称点P3 , …按此规律继续以A,B,C三点为对称点重复前面的操作.依次得到点P4 , P5 , P6…,则点P2020的坐标是(  )
    A、(4,0) B、(﹣2,2) C、(2,﹣4) D、(﹣4,2)
  • 9. 如图,点A1(1,1),点A1向上平移1个单位,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点A2;点A2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4个单位,得到点A3;点A3向上平移4个单位,再向右平移8个单位,得到点A4 , ……,按这个规律平移得到点An , 则点An的横坐标为(  )

    A、2n B、2n-1 C、2n-1 D、2n+1
  • 10.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ABCD的顶点分别为A(1,1).B(1,﹣1).C(﹣1,﹣1).D(﹣1,1),y轴上有一点P(0,2).作点P关于点A的对称点P1 , 作P1关于点B的对称点P2 , 作点P2关于点C的对称点P3 , 作P3关于点D的对称点P4 , 作点P4关于点A的对称点P5 , 作P5关于点B的对称点P6┅,按如此操作下去,则点P2011的坐标为(   )

    A、(0,2) B、(2,0) C、(0,﹣2) D、(﹣2,0)

二、填空题(第15题4分,其余题每题3分)

  • 11.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ABC进行循环往复的轴对称变换,若原来点A坐标是(m,n),则经过第2021次变换后所得的A点坐标是

  • 12. 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设一动点自P0(10)处向上运动1个单位至P1(11) , 然后向左运动2个单位至P2处,再向下运动3个单位至P3处,再向右运动4个单位至P4处,再向上运动5个单位至P5处,如此继续运动下去.设Pn(xnyn)n=1 , 2,3…,则x1+x2+x3++x2020+x2021+x2022=

  • 13. 如图第一象限内有两点 P(m4n)Q(mn3) ,将线段 PQ 平移,使点 PQ 分别落在两条坐标轴上,则点 P 平移后的对应点的坐标是.

  • 14. 如图,是8×8的“密码”图,利用平移对应文字,“今天考试”解密为“祝你成功”,用此“钥匙”解密“遇水架桥”的词语是

  • 15.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对正方形ABCD及其内部的每个点进行如下操作:把每个点的横、纵坐标都乘以同一种实数a,将得到的点先向右平移m个单位,再向上平移n个单位(m > 0,n > 0),得到正方形A′B′C′D′及其内部的点,其中点A,B的对应点分别为A′,B′,则a= , m= , n= . 若正方形ABCD内部的一个点F经过上述操作后得到的对应点F′与点F重合,则点F的坐标为

  • 16. 对于坐标平面内的点,先将该点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这种点的运动称为点的斜平移,如点P(2,3)经1次斜平移后的点的坐标为(3,5).已知点A的坐标为(1,0).如图,点M是直线l上的一点,点A关于点M的对称点为点B,点B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为点C.若点B由点A经n次斜平移后得到,且点C的坐标为(7,6),则点B的坐标为及n的值为.

  • 17.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0,4)、B(6,0)、C(0,﹣10),平移线段AB至线段CD,点Q在 四边形ACDB内,满足S△QOC:S△QOB=5:2,S△QCD=S△QBD , 则点Q的坐标为


三、解答题(共8题,共68分)

  • 18. 如果△ABC关于x轴进行轴对称变换后,得到△A1B1C1 , 而△A1B1C1关于y轴进行轴对称变换后,得到△A2B2C2 , 若△ABC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2,3)、B(-4,2)、C(-1,0),请你分别写出△A1B1C1与△A2B2C2各顶点坐标.
  • 19. 如图,已知图中 A 点和 B 点的坐标分别为 (24)(22) .

    (1)、请在图1中画出坐标轴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
    (2)、写出点 C 的坐标为
    (3)、连接 ABBCCAΔABC ,在 y 轴有点 D 满足 SΔABC=SΔDBC ,则点 D 的坐标为SΔDBC= 个平方单位;
    (4)、已知第一象限内有两点 P(3n+2)Q(6n) 平移线段 PQ 使点 PQ 分别落在两条坐标轴上,则点 P 平移后的对应点的坐标是.
  • 20. 如图,在正方形网络中,每个小方格的的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 ΔABC 的顶点A,B的坐标分别为(0,5),(-2,2).

    (1)、请在图中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 并写出点 C 的坐标:.
    (2)、平移 ΔABC ,使点 C 移动到点 F(74) ,画出平移后的 ΔDEF ,其中点D与点A对应,点E与点B对应.
    (3)、求 ΔABC 的面积.
    (4)、在坐标轴上是否存在点 P ,使 ΔPOC 的面积与 ΔABC 的面积相等,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 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2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为坐标原点,点B在x轴正半轴上,且OB=2.

    (1)、若点A在y轴正半轴上,∠OAB=30°且△ABO和△ABO′关于直线AB对称,求此时点O′的横坐标.

    (2)、已知,点M(m,0)、N(0,n)(2<n<4),将点B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点B′,若∠MB′N=90°,且mn=157 , 求m2+n2的值.

  • 22. 已知点P(2a﹣12,1﹣a)位于第三象限,点Q(x,y)位于第二象限且是由点P向上平移一定单位长度得到的.

    (1)、若点P的纵坐标为﹣3,试求出a的值;
    (2)、在(1)题的条件下,试求出符合条件的一个点Q的坐标;
    (3)、若点P的横、纵坐标都是整数,试求出a的值以及线段PQ长度的取值范围.
  • 23.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aa)B(bc) , 且abc满足{a+2b+3c=123a2b+c=4.
    (1)、若a没有平方根,判断点A位于第几象限,并说明理由;
    (2)、若P为直线AB上一点,且OP的最小值为3,求点B的坐标;
    (3)、已知坐标系内有两点C(bc4)D(c4b)M(mn)为线段AC上一点,将点M平移至点N(m+hn+k).若点N在线段BD上,记h+k的最小值为s , 最大值为t , 当4a1时,请判断s+t是否为定值?若是,求出该定值,若不是,试讨论s+t的取值范围.
  • 24.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m,n)满足n= m44m+m .

    (1)、直接写出点A的坐标;
    (2)、如图1,将线段OA沿y轴向下平移a个单位后得到线段BC(点O与点B对应),过点C作CD⊥y轴于点D,若4OD=3BD,求a的值;
    (3)、如图2,点E(0,5)在y轴上,连接AE,将线段OA沿y轴向上平移3个单位后得到线段FG(点O与点F对应),FG交AE于点P,y轴上是否存在点Q,使SAPQ=6,若存在,请求Q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25.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2m-6,0),B(4,0),C(-1,2),点A、B分别在原点两侧,且A、B两点间的距离等于6个单位长度.

    (1)、求m的值;
    (2)、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M,使△COM面积=13△ABC面积,若存在,请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如图2,把线段AB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到线段EF,连接AE,BF,EF交y轴于点G,过点C作CD⊥AB于点D,将长方形GOBF和长方形AECD分别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和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平移,同时,动点M从点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折线AECDA运动,当长方形GOBF与长方形AECD重叠面积为1时,求此时点M的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