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乡土中国》检测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3-09-01 类型:同步测试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家庭在西洋是一种界限分明的团体。如果有一位朋友写信给你说他将要带了“他的家庭”一起来看你,他很知道要和他一同来的是哪几个人。在中国,这句话是含糊得很。在英美,家庭包括他和他的妻以及未成年的孩子。如果他只和他太太一起来,就不会用“家庭”。在我们中国“阖第光临”虽则常见,但是很少人能说得出这个“第”字究竟应当包括些什么人。

    ②为什么我们这个最基本的社会单位的名词会这样不清不楚呢?在我看来却表示了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③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了。我们儒家最考究的是人伦,伦是什么呢?我的解释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

    (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差序格局》)

    材料二:

    ①亲戚关系,过去被认为是重要的社会联结,如今正在青年之中式微,他们以一种逃离的心态远离传统的亲戚关系甚至“断亲”。这里所说的“断亲”一般理解为跟直系亲属、同辈之间乃至与长辈之间日常的互动频率降低,或者没有交往,不是法律上所指的绝对的割断亲戚关系。

    ②传统社会中,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因为生产力、收入和生活水平低下,人们总是要互助才能活下去。我们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更多以市场经济为主。我们现在越来越处在逐渐富足的状态,导致了每家每户都有一种比较典型的“家庭独立”的生存方式。包括发达的市场经济、好的政策和社会保障体系,使得我们不需要依赖传统的亲缘关系,来获取我们的生存机会。

    ③另外,新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快速变化导致了各种内卷。尤其是教育的内卷,使孩子的大量时间都被各种辅导班和作业消耗掉了,他们从小到大都在“内卷化”的教育体系内生长生活,基本独立于扩大化的家庭。这种内卷化的社会生长环境,对于青少年而言,休闲生活被极大地压缩,社会交往特别是走亲戚形态的交往更少。与此同时,青少年从小就以学习为主,从小就与学校朋辈同学的见面、交流、互动显著增加,使得他们有了情感替代,用同学、朋友关系替换了亲缘关系。而且,围绕着孩子的教育,家长们形成了一个圈子,造成“朋友圈”的替代,也就把原来的那些亲戚关系逐渐拉远。

    ④作为中国典型的互联网“元世代”,00后在现实中越来越个体化、原子化和生活半径的紧缩化。互联网让00后青年群体更加享受“人与网”的日常生活方式,而不是现实中的“人与人”的生活方式,互联网抢占了青年的时间、空间和心理,造成了青年世代的交往惰性,“断亲”因沉溺网络生活方式而堂而皇之地上演。

    ⑤最近几十年,中国产生了大规模的城市化和社会流动。这种社会流动造成人们可以在不同的城市乃至国外选择工作和成家立业。这种居住地的远距离分化,导致了表兄弟妹甚至亲兄弟妹之间也没法频繁交往。

    ⑥尽管互联网世代的青年呈现了比以往世代更加独立的个性和独自生活的适应能力,“断亲”的社会环境、时代条件和家庭结构,在短期内不会发生显著变化,但随着00后世代的年龄增长,他们将成家生子,之后形成自己的核心家庭,而结婚带来新的亲戚关系,他们要不断适应成年人的亲戚网络,也将唤起新的亲缘。我把这个称为“亲缘唤醒”效应,只有亲自体验才能唤醒。这种心理也可以扩展到亲缘关系或朋友关系认知层面,即有的年轻人只有自己做了父母,才知道血缘、亲缘与学缘、地缘同样重要,或许更重要。

    ⑦还有一个变化是,由于国家推行二孩三孩政策,未来很多年轻人会有二孩、三孩,独生子女的现状会有很大变化。那么他们又有了兄弟姐妹了,下一代就会有二代的表兄弟姐妹。这种回归,当然不一定是完全复原,但某种亲情唤醒的回归效应应该是会出现的。

    (摘编自何国盛《“断亲”青年:谁还在走亲戚?》)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西洋社会,“家庭”界限分明,由夫妻双方以及他们的孩子共同组成。 B、亲戚关系在过去被认为是重要的社会联结,认同这一观点的当代青年正在减少。 C、材料二所谈及的“断亲”现象不是法律意义上的,更多是一种情感心理层面上的。 D、受目前国家二孩三孩政策的影响,可以预期,亲情唤醒的回归效应应该会出现。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费孝通用“捆柴”做比喻,形象地说明西洋社会的团体分子一般立在一个平面上,界限清晰。 B、生产力发展水平、人们生活的质量水平以及社会发展程度会影响到“家庭独立”的程度。 C、当今社会教育内卷严重地压榨了青少年亲缘交往的时间,这是造成“断亲”现象最重要的原因。 D、有的年轻人可能要在成家立业养育子女后,才会借由亲身体验才能产生“亲缘唤醒”效应。
    (3)、根据材料的相关内容,下列选项中的现象与相应结论的表达正确的一项是(   )
    A、家长们因教育孩子等问题而相互成为微信好友,关系密切,这表明传统的亲缘关系已经被现在的各种“朋友圈”所替代。 B、中国家庭外出访友时经常“阖第光临”,却无法清楚地说出到底去了哪些人,这说明中国人的家庭观念非常淡薄。 C、本来关系亲密的张甲和张乙两兄弟,因工作所在地相距较远而导致无法频繁交往,关系淡化,这也是一种“断亲”现象。 D、李老师在微信中把“工作群”置顶,然后是“家族群”,这种排序体现了材料一中传统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
    (4)、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说明。
    (5)、《红楼梦》中宁国府除夕祭宗祠,“每一道菜至,传至仪门,贾荇贾芷(贾府‘草字辈’远房子孙)等便接了……传于贾蓉(长房长孙)……方传于王夫人。王夫人传于贾母,贾母方捧放在桌上。”请结合材料一中的论述,分析“贾家宗祠献祭”这一过程中体现了怎样的“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 

     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 

     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后,乡村社会中的变化确实如有些学者所观察到的,行政村中的村民之间相互认识而不熟悉,缺乏共同生活的空间,而大批青壮劳动力进城务工更是带来乡村社会普遍的空巢现象。尤其是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以及市场观念的不断深入,熟悉社会中的关系网络开始裂变,既有的伦理观念、道德、价值等正在失去约束力。但是,这可以称之为物、周围环境的变化,而长期浸淫于熟悉社会而习得的“给予”和“亏欠”的人情传统以及思维方式和行为规则等还存在巨大影响。 

     众多研究表明,生活在乡村社会的农民,虽受到外部条件变化影响,但依旧以亲情纽带和乡土圈子为核心,诚实相待,和谐共处,熟悉社会的亲密关系也由此不断延续下去。而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中虽然遭遇到大量陌生关系,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依靠血缘、亲缘、宗缘和地缘等,结成亲密的社会关系网络,并且依此确认其自我身份,进而形成一种新的“地方认同”。可以看出,熟悉社会已遭遇强烈冲击,但在日益变动的社会结构中仍有影响。 

     (摘编自黄锐《乡土社会是“熟悉社会”》) 

     材料三: 

     “熟悉的社会”是对乡村社会的地方性与整体性结构特征的一种概括,而非指微观的、个别的人际关系或社会网络状况。经历经济转型、社会与文化变迁之后,乡村社会中诸多微观结构与行动都可能已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其中就包括人际关系和交往方式的变化。然而,村落共同体的地方性以及共同体的整体性特征依然留存。 

     在村落共同体中,村民之间的关系是熟悉的。熟悉的关系并非指具体的两个个体间的交往情况和熟知程度,而是指村落社会关系是相互熟知的。熟悉的社会是一种信息非常对称的社会,也是一种信息透明的社会。信息对称指的是自我与他人是知根知底的、相互能达成默契的。不论两个村民个体之间是否有直接的交往和互动,也不论一个人对其他个体具体情况的熟知程度如何,人们都能达到相互熟知或知根知底,因为村落共同体本身就是一个信息透明的社会。在一个固定的场域里,个人及其社会关系的信息其实是有目共睹的,而且人们的行动信息也容易被村里人所知晓,并不一定需要专门的努力就能达到。 

     熟悉关系仍代表着乡村社会的一种特质,因为这是与城市社会关系有着本质区别的。尽管在城镇化扩张和乡村劳动力流动的冲击下,乡村社会熟悉关系也处于变迁之中,但在村落生活共同体依然存续的情况下,基于地缘和血缘而形成的熟悉社会关系的特征也就继续留存。 

     (摘编自陆益龙《后乡土中国》)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乡土社会里,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谋生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因此与土地分不开,为土地所束缚,固守乡土。 B、人与人在空间排列上的不流动性,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民个体之间、乡村之间的彼此关系的孤立与隔膜,所以才有三家村式微型村落的存在。 C、乡村社会的农民,以亲情纽带和乡土圈子为核心,诚实相待,和谐共处,而现在受到外部条件变化影响,熟悉社会的亲密关系很难延续下去。 D、“熟悉的社会”是指个体的人际关系、交往方式和微观的社会网络状况;在村落共同体中信息对称,村民个体之间知根知底、能够达成默契。
    (2)、根据以上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乡土社会实际上就是熟人社会、礼俗社会,而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组成的社会、法理社会,两者的人际交往原则是有区别的。 B、乡土社会中人们之间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 C、在乡土社会中,人们从熟悉里获得的认知是个别的。《论语》中孔子因人而异地解释“孝”,能让我们体会到这种特性。 D、材料二认为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以及市场观念的不断深入,熟悉社会中的关系网络开始裂变,与材料一的一些说法相近。
    (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 B、“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C、“乌鸦反哺,羔羊跪乳。” D、“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
    (4)、材料一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5)、为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乡土社会需要做出哪些改进?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费孝通认为中国社会关系的结构是以“己”为中心,根据亲属关系的亲疏不断推衍出去的同圆,这就是“差序格局”。无论是在民间还是在上层社会,这条伦理道德秩序都是共通的。“从己到家,由家到国,由国而天下,是一条道路。《中庸》里把五伦作为天下之达道。”而且重要的是,“在我们传统里群的极限是模糊不清的‘天下’,国是皇帝之家,界线从来就是不清不楚的,不过是从自己这个中心里推出去的社会势力里的一圈而已。”

    在他看来,这个“差序格局”中“家、国、天下”的层次差等在当代社会仍旧需要延续下来,不过相对应的转变是“国”从皇帝之家转为“民族”之家。

    (节选自王铭铭、杨清媚《费学通与〈乡土中国〉》)

    材料二:

    《乡土中国》 中“差序格局”一词高度概括了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人际关系的逻辑和传统文化的特点。作为乡土中国的社会结构,这一概念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和鲜明的社会特征。

    一是差序格局的等级性。差序格局中的“序”,即有等级之意。在传统社会中,差序格局与礼治秩序紧紧弥合在一起,可以说,差序格局是伦理纲常、等级有序等儒家伦理存在的社会基础,礼治秩序从文化上不断型塑着、强化着差序格局的存在。

    二是差序格局的伸缩性。在家族中,以己为中心,血缘关系越近,关系网络就越紧密。依中国传统家族文化言,五服之内一般被视为差序格局的里层,五服之外则可伸缩,弹性度较大; 外戚中,更是“一表三千里”。从广泛意义上论,地缘、友缘、学缘、业缘等关系有时也纳入差序格局中的关系范畴。如“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一辈子同学三辈子亲”等民谚俚语作了生动的描摹。

    三是差序格局的壁垒性。在传统社会中,差序格局体现的是稀缺资源的配置模式。当资源稀缺时,如何分配资源,在没有国家计划和市场调节的情况下往往由个人依据与“己”关系的亲疏远近这一标准进行判定。离“己”愈近,得到的资源可能就愈多。究其实质,这种资源配置模式的根本目的在于使自己利益最大化,保持已有差序格局的稳定性,同时具有强烈排外性。

    现在,差序格局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不断被现代因子影响和浸染,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差序格局旧有的特质。有学者对费先生提出的差序格局作了拓展,认为当前我国存在着城乡差序格局、权力差序格局。

    (节选自陈占江《差序格局与中国社会转型》)

    材料三:

    当人们普遍意识到社会急剧转型、农村面貌已经翻天覆地的时候,我们还需要阅读《乡土中国》,我们还可以从这样的阅读中得到颇具价值的启示。因为,作者所关注的并非只是当时的农村问题,而是整个中国文化传统问题,是中国文化传统与社会变迁的问题。

    我们可以引用梁治平在其《古代法:文化差异与传统》一文中所说的一段话来印证上述观点:“一个被称作传统的东西,如果确实符合传统这个词的真实含义,那么,它就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上曾经存在的过去,同时还是一个历史地存在的现在。费孝通先生在《乡土重建》中也表达了上述观念:“传统的方式不但有记载可按,而且有现实的生活可查…… ”

    明白了“传统”的此一层面的意义,我们即可重新看待和挖掘《乡土中国》的当代价值。如在《乡土中国》中,费孝通提出了用不同标准来对待和自己关系不同的人的传统社会的“差序格局”,但是局限于乡土社会的层面,在此书中的“差序格局”仅主要适用于亲属关系及其投影的地缘关系。这一乡土社会理论中的“差序格局”概念可能无法适用于当代日趋复杂的人际关系。当前的某些聚焦于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法则的研究,是从现实中发现中国人注重人情与面子的人际交往关系的传统,并延续和发展“差序格局”理论的一种很好的例证。

    (节选自胡成《〈乡土中国〉 与传统文化的重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费孝通认为,中国社会关系的结构是“差序格局”,是从自己这个中心里推衍出去的,从己到家,由家到国,由国而天下。 B、强调社会关系有等级差别的“差序格局”,与传统社会中儒家倡导的礼治秩序紧紧弥合在一起,二者相互影响,互为依存。 C、“差序格局”深深“嵌入”中国传统乡土社会中已长达数千载,有着顽强生命力和强大历史惯性,其内涵也是有所变化的。 D、梁治平与费孝通观点相左,他认为传统不只是曾经的过去,也是当下的存在,传统可以在历史中追寻,也可以从当下发现。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费孝通认为,在当代社会“差序格局”中“家、国、天下”的层次差等仍需要延续下去,只不过“国”的内涵要作相应转变。 B、材料二论述并细致分析了“差序格局”在当下中国社会转型期所呈现出的新特点,这是对费孝通相关理论的拓展与补充完善。 C、材料二和材料三都从传统文化上探究了“差序格局”概念的内涵,其目的都是为了阐述费孝通的理论在新时期的价值和意义。 D、某些学者对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法则的研究,延续和发展了“差序格局”理论,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差序格局的旧有特质。
    (3)、针对“差序格局”中提到的某些现象对当今社会生活中的消极影响,请简要阐述你的应对建议。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我们当然记得不少提倡乡村工作的朋友们,把愚和病贫联结起来去作为中国乡村的症侯。关于病和贫我们似乎还有客观的标准可说,但是说乡下人“愚”,却是凭什么呢?乡下人在马路上听见背后汽车连续地按喇叭,慌了手脚,东避也不是,西躲又不是,司机拉住闸车,在玻璃窗里,探出半个头,向着那土老头儿,啐了一口:“笨蛋!”——如果这是愚,真冤枉了他们。我曾带了学生下乡,田里长着苞谷,有一位小姐,冒充着内行,说:“今年麦子长得这么高。”旁边的乡下朋友,虽则没有啐她一口,但是微微地一笑,也不妨译作“笨蛋”。乡下人没有见过城里的世面,因之而不明白怎样应付汽车,那是知识问题,不是智力问题,正等于城里人到了乡下,连狗都不会赶一般。如果我们不承认郊游的仕女们一听见狗吠就变色是“白痴”,自然没有理由说乡下人不知道“靠左边走”或“靠右边走”等时常会因政令而改变的方向是因为他们“愚不可及”了。

    其实乡村工作的朋友说乡下人愚,那是因为他们不识字,我们称之曰“文盲”,意思是白生了眼睛,连字都不识。可是如果说不识字就是愚,我心里总难甘服。“愚”如果是智力的不足或缺陷,识字不识字并非愚不愚的标准。智力是学习的能力,如果一个人没有机会学习,不论他有没有学习的能力还是学不到什么的。这样看来,乡村工作的朋友们说乡下人愚,显然不是指他们智力不及人,而是说他们知识不及人了。乡下人在城市生活所需的知识上不及城市里人多。这是正确的。

    (节选自《乡土中国·文字下乡》,有删改)

    材料二:

    礼治社会并不是指文质彬彬,像《镜花缘》里所描写的君子国一般的社会。礼并不带有“文明”,或是“慈善”,或是“见了人点个头”、不穷凶极恶的意思。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礼却不需要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而好礼”。孔子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

    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人可以逃避法网,逃得脱还可以自己骄傲、得意。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唾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双目所视,十手所指的,即是在没有人的地方也会不能自已。曾子易箦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礼是合式的路子,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

    (节选自《乡土中国·礼治秩序》,有删改)

    材料三:

    为什么我们这个最基本的社会单位的名词会这样不清不楚呢?在我看来却表示了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西洋的格局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我们的格局(实际上就是差序格局)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我们俗语里有“一表三千里”,就是这个意思,其实三千里者也不过指其广袤的意思而已。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但是没有一个网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在一个社会里的人可以用同一个体系来记认他们的亲属,所同的只是这体系罢了。天下没有两个人所认取的亲属可以完全相同的,以亲属关系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的网络来说,是个别的,每一个网络有个“己”作为中心,各个网络的中心都不同。

    (摘编自《乡土中国·差序格局》)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客观标准来看,乡下人是“愚”的,中国乡木村症侯就是愚、病贫相联结。 B、乡下人不知如何躲避汽车与城里人不认识苞谷一样,都是“愚”的具体表现。 C、礼是在教化中养成的敬畏之感,但有时也需要一定的外在权力来推行。 D、亲属关系形成的重要条件是生育和婚姻事实,每个人都形成一个亲属关系网。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作者看来,“愚”就是智力的不足或缺陷,而识不识字并不是愚不愚的标准。 B、乡下人“愚”是说他们知识不及人,主要是城市生活所需的知识不如城里人。 C、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并不带“文明”、“慈善”等意思。 D、礼是有甚于道德的,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
    (3)、三则材料中论证方法的运用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在分析乡下人的“愚”时,运用了例证法,使论证更形象、明确。 B、材料二采用了正反对比论证,明确地指出了礼与法律、道德的不同之处。 C、材料三采用了比喻论证,以“柴”与“波纹”为喻,论述了中西方社会结构的不同。 D、材料三引用“一表三千里”,说明生育和婚姻结成的网络不断向外扩展。
    (4)、请根据材料二,分析“礼”与“法”的不同。
    (5)、乡下人是否真的愚?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的看法。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国家”是指政治的权力,在现代国家没有形成前,部落也是政治权力。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行为规范的目的是在配合人们的行为以完成社会的任务,社会的任务是在满足社会中各分子的生活需要。人们要满足需要必须相互合作,并且采取有效技术,向环境获取资源。这套方法并不是由每个人自行设计,或临时聚集了若干人加以规划的。人们有学习的能力,上一代所实验出来有效的结果,可以教给下一代。这样一代一代地累积出一套帮助人们生活的方法。从每个人说,在他出生之前,已经有人替他准备下怎样去应付人生道上所可能发生的问题了。他只要“学而时习之”就可以享受满足需要的愉快了。

    文化本来就是传统,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的。衣食住行种种最基本的事务,我们并不要事事费心思,那是因为我们托祖宗之福,——有着可以遵守的成法。但是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了现代社会更甚。那是因为在乡土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更大。

    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不但是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们所取给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在这种不分秦汉、代代如是的环境里,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而且同样可以信任若祖若父的经验。一个在乡土社会里种田的老农所遇着的只是四季的转换,而不是时代变更。一年一度,周而复始。前人所用来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案,尽可抄袭来作自己生活的指南。愈是经过前代生活中证明有效的,也愈值得保守。于是“言必尧舜”,好古是生活的保障了。

    我自己在抗战时,疏散在昆明乡下,初生的孩子,整天啼哭不定,找不到医生,只有请教房东老太太。她一听哭声就知道牙根上生了“假牙”,是一种寄生菌,吃奶时就会发痛,不吃奶又饿。她不慌不忙地要我们用咸菜和蓝青布去擦孩子的嘴腔。一两天果然好了。这地方有这种病,每个孩子都发生,也因之每个母亲都知道怎样治,那是有效的经验。只要环境不变,没有新的细菌侵入,这套不必讲学理的应付方法,总是有效的。既有效也就不必问理由了。

    像这一类的传统,不必知之,只要照办,生活就能得到保障的办法,自然会随之发生一套价值。我们说“灵验”,就是说含有一种不可知的魔力在后面。依照着做就有福,不依照了就会出毛病。于是人们对于传统有了敬畏之感了。

    如果我们在行为和目的之间的关系不加推究,只按着规定的方法做,而且对于规定的方法带着不这样做就会有不幸的信念时,这套行为也就成了我们普通所谓“仪式”了。礼是按着仪式做的意思。礼字本来是从豊从示。豊是一种祭器,示是指一种仪式。

    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

    (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材料二:

    中国的一个个村庄无论在实体上还是精神上都是一个固定物。假想一个人能够反观五百年前的景象,追溯现代历史延展的开端,他一定会发现过去与现在相比几无差异。眼前矗立着的住宅建筑物确实没有五百年的历史,但它们与五百年前原址上的建筑物并无二致。一些家庭原来居住在草顶土墙之中,如今则在瓦顶砖墙的房屋里繁衍,而另一些家庭却已经消亡。不时会有新的家庭出现,但这只是不规则和不寻常的现象,那些在大片的土建房屋中生活的人们,正是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时土著居民的后裔,他们重复做着祖先曾做过的事,不多不少,也无不同。他们以同样的方式耕种着同一片土地(尽管一些庄稼已换成了新品种);他们以一种不变的次序去赶同样的集市;买卖并消费着同样的物品;按照同一种模式男娶女嫁。

    一位哲人有过这么一句明智的告诫:“如果我们想要了解一个民族,我们就应当注意他们认可何种事物。”一个中国村民的向往与其或远或近的祖先的向往是一致的,所以在中国乡村中不存在理智的生活。即使偶尔有几个文化人生活在村庄里,他们往往形成自己的小圈子,而不与其他邻居有什么往来,与自己的亲戚也没有什么往来,正如有句老话所言:“学究论书,屠夫说猪。”

    (摘自[美]明恩溥《中国的乡村生活》,

    1899.陈午晴、唐军译)

    材料三:

    作为传教士中的元老级人物,北京的丁韪良博士在古老的东方工作60个年头之后得出这样的看法,那就是,当这个古老的“中央王国”还处于成长期时,中国先人们具有的创造性和发明才能是令人赞叹的,而这样的创新性在现代中国人身上已经很难再找到了。事实上,当代中国人创造智慧的消退更像是社会意识形态造成的,而并非是教育体制的原因。

    毋庸置疑,中国的文化发展确实在某些阶段出现了停滞不前的情况。中国社会出现的集体思想停滞并非是因为国民懒惰,而是由于盲信于某些教条。由于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按照这些信条去做总是能够获得成功,因此对这些观念深信不疑。在这些信条的指导下,人们基本能够保持秩序的稳定,并获得一种安全感和一定程度的幸福感。直到最近,这些旧观念的权威地位才受到了挑战,而之前,这些观念的影响范围一直在不断扩大,并且从未遇到过能够与之抗衡的新思想体系。中国文化的波及面不断扩大,以至于整个东亚都受到了它的润泽。

    (摘自[美]E·A·罗斯《变化中的中国人》,

    1911.李上译)

    (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礼和法律都属于行为规范,不同之处在于各自维持规范的力量。与法不同,礼不需要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 B、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这些经验是一代一代人试验出来的有效帮助人们生活的方法,人们只要“学而时习之”就可以满足需要。 C、任何一种社会都有传统,而传统在乡土社会中的重要性比在现代社会更大,因而它在乡土社会里有更大的效力。 D、礼是按照仪式做的意思,而仪式来自人们对传统的敬畏之感,人们服礼时对行为和目的之间的关系不加推究,只按着规定的方法去做。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人们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重复做着祖先曾做过的事。 B、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论述观点时,都用到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 C、昆明乡下人知道怎样治初生孩子生“假牙”难受啼哭的病症,这个事例说明了在环境不变的情况下既有经验的有效。 D、偶尔几个文化人生活在村庄里,往往形成自己的小圈子而不与其他邻居或亲戚往来,也反映了中国乡村在精神上是一个固定物。
    (3)、下列内容,不能用来印证材料三的观点的一项是(   )
    A、用青蒿来治疗疟疾在中国有悠久的传统,早在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就有记载,屠呦呦从中得到启发,研究发现了青蒿素。 B、生辰八字,简称八字,是指一个人出生时的干支历日期。人们根据生辰八字取名,推算人的命运、婚姻事业等。 C、鲁迅小说《祝福》中,鲁镇的百姓每年年终都要置办“福礼”,致敬尽礼,迎接福神,年年如此,家家如此。 D、《阿长与<山海经>》中,长妈妈要“我”在正月初一早晨说恭喜的话,吃福橘,这样就能保佑一年顺顺溜溜。
    (4)、材料二认为“在中国乡村中不存在理智的生活”,请结合材料三的观点,分析这种情况给中国文化带来了什么影响。

二、名著阅读

  • 6. 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的区别有哪些?
  • 7. 乡土社会的乡土性指的是什么?
  • 8. 以下对乡土中国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变态,迁移是常态。 B、乡下人离不开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 C、乡土社会的团结是有机团结,是礼俗社会,是一个“熟悉”的社会。 D、说乡下人愚,显然不是指他们的知识不及别人,而是说他们智力不及别人。
  • 9. 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材料,请运用《乡土中国》相关章节的观点来解释和评析刘女士的行为。字数在150字以内。

    刘女士近日乘坐高铁从北京去往上海,初次乘坐高铁的4岁儿子非常兴奋,在车厢内大声嬉闹,且不时离开座位搅扰其他乘客。其时正是午休时间,有人提醒刘女士约束孩子的行为,让孩子安静一些。刘女士却说孩子活泼好动是好事,大人不应该和孩子计较。到刘女士的孩子睡觉时,她却指责邻座乘客看手机视频吵到孩子,要求大家戴上耳机。

  • 10. 下列关于《乡土中国》的核心概念,与所给语段相契合的一项是(   )

    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注] ①扃牖:闭窗。

    A、聚村而居 B、熟人社会 C、特殊语言 D、礼俗社会
  • 11. 依据《乡土中国》,判断对错。
    (1)、乡土社会里的权利结构,名义上是“专制”“独裁”,但是在人民实际生活上看,是挂名的,是无为的。
    (2)、“苛政猛于虎”的政是横暴性的,“为民父母”的政是教化性的,“为政以德”是爸爸式权力。
    (3)、在乡土社会的权利结构中,在不民主的横暴权力、民主的同意权力两者之外还有教化权力,既非民主又异于不民主的专制,一定要给它一个名词的话,长老统治是更好的说法。
    (4)、血缘是稳定的力量,在稳定的社会中,血缘是地缘的投影,地域上的靠近是血缘上亲疏的一种反映。
    (5)、地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而血缘是契约社会的基础——有信用,有法律,契约的完成是权利义务的清算——这是现代社会的特性,也正是乡土社会所缺的。
    (6)、从地缘结合转变到血缘结合是社会性质的转变,也是社会史上的一个大转变。
    (7)、长老权力中没有“反对”,而横暴权力中既有“反抗”,又有“反对”。
    (8)、容忍,甚至奖励、反对在同意权力中才发生,因为同意权力建立在契约上。
    (9)、在中国的思想史中,除了社会变迁激速的春秋战国这一个时期,有过百家争鸣的思想争斗的场面外,自从定于一尊之后,也就在注释的方式中求和社会的变动谋适应。
    (10)、乡土社会人靠“需要”行事,现代社会靠“欲望”从而靠“计划”行事。
  • 12. 各大卫视的调节类节目通常邀请能说会道的专家、善于察言观色的名人担任调解人,在了解争执的来龙去脉后分别规劝当事人,让他们发现各自的错处,争取让双方和解,不要发展到对簿公堂的地步。这一类型的做法,契合《乡土中国》中(   )的精神?
    A、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B、礼治秩序 C、无讼 D、长老统治
  • 13. 请依据《乡土中国》,在下列横线上填写正确的内容。
    (1)、《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三章,作者集中谈论了中国基层社会的性。
    (2)、以个人为中心,依据私人关系向外不断延伸而形成的可以自由伸缩变化的具有差等次序的关系圈,属于格局。
    (3)、运用教化的方式让人们形成主动服膺于传统的习惯以维持社会稳定的方法,属于社会。

三、选择 简答

  • 1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阴历七月十五为传统的中元节。中元节与除夕、清明、重阳并称为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我们在这一天祭奠先祖,缅怀先人。

    古代中元节是“孝老节”,源自上古时代民间的祭祖节。佛教则称七月半为“孟兰盆节”。

    不管是中元节祭祖,还是孟兰盆节的救母脱离苦海的____,都是劝人向善,劝子行孝。七月半祭祖习俗____,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农历七月也称之为报恩月。

    在传说中,这一天地府之门会打开,已故的先祖可以回家接受后人的祭奠。由于地府会在这天晚上开放,____传统习俗中,人们应该早早回家,一方面回家祭奠祖先;另一方面肃清街道,为魂灵让路,避免冲撞。传统民俗中,还会晚上放河灯。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____。放河灯给亡灵照亮道路,也为了普渡水中的亡灵。

    同样,祭祖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于当下,谨记教训,缅怀祖德,良好的家风是最好的祭奠,常常感恩先祖的德荫,这才是新时代中元节的意义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初衷  古已有之  所以  漂泛 B、初心  古已有之  所以  漂泊 C、初衷  由来已久  于是  漂泛 D、初心  由来已久  于是  漂泊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同样,祭祖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于当下,良好的家风是最好的祭奠,常常感恩先祖的德荫,谨记教训,缅怀祖德,这才是新时代中元节的意义。 B、同样,祭祖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于当下,良好的家风是最好的祭奠,谨记教训,缅怀祖德,常常感恩先祖的德荫,这才是新时代中元节的意义。 C、祭祖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于当下,同样,良好的家风是最好的祭奠,常常感恩先祖的德荫,谨记教训,缅怀祖德,这才是新时代中元节的意义。 D、祭祖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于当下,常常感恩先祖的德荫,同样,良好的家风是最好的祭奠,谨记教训,缅怀祖德,这才是新时代中元节的意义。
    (3)、最后一段划线部分反映了《乡土中国》中的思想(填字母),并阐述“差序格局”这一概念含义

    A.差序格局  B.家族制度  C..长老制度   D.借助语言的社会    E.礼俗社会

  • 15. 语言文字运用

    为什么我们这个最基本的社会单位的名词会这样不清不楚呢?在我看来却表示了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伸缩能力。在乡下,家庭可以很小,而一到有钱的地主和官僚阶层,可以大到像个小国。中国人也特别对世态炎凉有感触,正因为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

    在孩子成年了住在家里都得给父母膳宿费的西洋社会里,大家承认团体的界限。____。资格取消了就得走出这个团体。在他们不是人情冷热的问题,____。在西洋社会里争的是权利,而在我们却是攀关系、讲交情。

    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了。我们儒家最考究的是人伦,____?我的解释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

    (1)、下面语句中,不能体现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中“差序格局”特点的一项是(   )
    A、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B、苏秦潦倒,“妻不以为夫,嫂不以为叔”。 C、事在是非,公无远近。 D、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是所,而众星拱之。
    (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画波浪线处句子的作用和效果。
    (3)、请在文章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完整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 1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初次出国时,我的奶奶偷偷地把一包用红纸裹着的东西,塞在我箱子底下。后来,她又避了人和我说,假如水土不服,老是想家时,可以把红纸包裹的东西煮一点汤吃。这是一包灶上的泥土。

    (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有的人在外打工多年,会忽然回来,起一座“豪宅”,在家过一个春节,然后,又从梁庄消失,继续在外打工,人去楼空是乡村日常生活的景象 , 大部分在城市打工的农民都在家盖有新房,并且,他们也是为挣到盖房的钱或为子女挣得学费而奔向城市去的。这样的中年打工者,不久就会回到乡村。他们最大的希望就是在城里打工,挣一笔钱,在家里盖栋像样的房子,然后在本地找个合适的生意做。

    (选自梁鸿《出梁庄记》)

    (1)、下列选项中引号的作用与文中划横线句子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差序格局”和现代西洋的“团体格局”是不同的。 B、他的足迹延伸到了植物学家的“无人区”——西藏。 C、我所知道的乡下夫妇多是“实在没有什么话可说的” D、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2)、以上两则材料体现了中国基层社会怎样的特征?请简要概括。
  • 1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变化很少的社会里,文化是稳定的,很少新的问题,生活是一套传统的办法。如果我们能想象一个完全由传统所规定下的社会生活,这社会可以说是没有政治的,有的只是教化。事实上固然并没有这种社会,但是乡土社会却是靠近这种标准的社会。“为政不在多言”“无为而治”都是描写政治活动的单纯。也是这种社会,人的行为有着传统的礼管束着。儒家很有意思想形成一个建筑在教化权力上的王者,他们从没有热心于横暴权力所维持的秩序。苛政猛于虎的政是横暴性的,为政以德的政是教化性的。“为民父母”是爸爸式权力的意思。

    回到我们的乡土社会来,在它的权力结构中,虽则有着不民主的____,也有着民主的____,但是在这两者之外还有____,后者既非民主又异于不民主的专制,是另有一工的。所以用民主和不民主的尺度来衡量中国社会,都是也都不是,都有些像,但都不确当。一定要给它一个名词的话,我一时想不出比“____”更好的说法了。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横暴权力  长老统治  同意权力  教化权力 B、横暴权力  同意权力  教化权力  长老统治 C、同意权力  教化权力  横暴权力  长老统治 D、同意权力  长老统治  横暴权力  教化权力
    (2)、下列选项中与文中横线上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他发现“天然杂交稻株”的往事,注定要成为世界农业史上的经典事例。(沈英甲《喜看稻菽千重浪》) B、读书绝不是要使我们“散心消遣”,倒是要是我们集中心智。(黑塞《读书:目的和前提》) C、当学生和老师进行双向选择时,有些学生可能因选不到合适的导师而“流落街头”。(叶雨婷《“探界者”钟杨》) D、我在园中读书,听见两个散步的老人说:“没想到这个园子有这么大。”(史铁生《我与地坛》)
    (3)、下列与《乡土中国》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维护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人有德于我,虽小不可忘也”,是乡土中国礼尚往来的朴素的文化传统。现在在一些地方却异化为一种愈演愈烈的“人情礼”,发人深省。 B、双水村因水利建设而搬迁,遭到80岁金老太太以死相抗,局面不可收拾时。村支书田福堂的一声“干妈”与“扑通”一跪,刹时间化解了危机与矛盾,达到“无讼”效果。 C、张飞误酒,导致刘备妻子被虏。刘备安慰道:“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按照“男女有别”的观点来看刘备,他就是典型的渣男。 D、差序格局是像水波纹一圈一圈地平行推出去的,那么,所谓远近亲疏和自我中心就成了平面的,只是厚薄的差异,没有当代生活中人际关系纵深感的蜘蛛网似的状态。
    (4)、文中画波浪线处使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四、微写作

  • 18. 阅读费孝通《乡土中国》中的一段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表情、动作,在面对面的情境中,有时比声音更容易传情达意,即使用语言时,也总是密切配合于其他象征原料的。譬如,我可以和一位熟人:“真是那个!”同时眉毛一皱,嘴角向下一斜,面上的皮肤一紧,用手指在头发里一插,头一沉,对方也就明白“那个”是“没有办法”“失望”的意思了。如果同样的两个字用在另一表忧的配合里,意义可以完全不同。

    一个词语或一句话因表达时表情、动作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含意,生活中你也有类似的经历和体验吧,请写出你的经历和体验。要求表达简明准确,不超过150个字。

五、论述类文本阅读

  • 1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想在这里提出来讨论的是我们乡土社会中的基本社群,这社群普通被称为“大家庭”的。我在《江村经济》中把它称作“扩大了的家庭”。这些名词的主体是“家庭”,在家庭上加一个小或大的形容词来说明中国和西洋性质上相同的“家庭”形式上的分别。可是我现在看来却觉得这名词并不妥当,比较确当的应该称中国乡土社会基本社群作“小家族”。

    我提出这新名词来的原因是在想从结构的原则上去说明中西社会里“家”的区别。我们普通所谓大家庭和小家庭的差别决不是在大小上,不是在这社群所包括的人数上,而是在结构上。一个有十多个孩子的家并不构成“大家庭”的条件,一个只有公婆儿媳四个人的家却不能称之为“小家庭”。在数目上说,前者比后者为多,但在结构上说,后者却比前者复杂,两者所用的原则不同。

    家庭这概念在人类学上有明确的界说:这是个亲子所构成的生育社群。亲子指它的结构,生育指它的功能。亲子是双系的,兼指父母双方;子女限于配偶所出生的孩子。这社群的结合是为了子女的生和育。在由个人来担负孩子生育任务的社会里,这种社群是不会少的。但是生育的功能,就每个个别的家庭说,是短期的,孩子们长成了也就脱离他们的父母的抚育,去经营他们自己的生育儿女的事务。一代又一代。家庭这社群因之是暂时性的。从这方面说,家庭这社群和普通的社群不完全一样。学校、国家这些社群并不是暂时,虽则事实上也不是永久的,但是都不是临时性的,因为它们所具的功能是长期性的。家庭既以生育为它的功能,在开始时就得准备结束。抚育孩子的目的就在结束抚育。关于这一层意思我在《生育制度》一书中有详细的讨论。

    但是在任何文化中,家庭这社群总是赋有生育之外其他的功能。夫妇之间的合作并不因儿女长成而结束。如果家庭不变质,限于亲子所构成的社群,在它形成伊始,以及儿女长成之后,有一段期间只是夫妇的结合。夫妇之间固然经营着经济的、感情的、两性的合作,但是所经营的事务受着很大的限制,凡是需要较多人合作的事务就得由其他社群来经营了。

    在西洋,家庭是团体性的社群,这一点我在上面已经说明有严格的团体界限。因为这缘故,这个社群能经营的事务也很少,主要的是生育儿女。可是在中国乡土社会中,家并没有严格的团体界限,这社群里的分子可以依需要,沿亲属差序向外扩大。构成这个我所谓社圈的分子并不限于亲子。但是在结构上扩大的路线却有限制。中国的家扩大的路线是单系的,就是只包括父系这一方面;除少数例外,家并不能同时包括媳妇和女婿。在父系原则下女婿和结了婚的女儿都是外家人。在父系方面却可以扩大得很远,五世同堂的家,可以包括五代之内所有父系方面的亲属。

    (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家族》)

    (1)、结合《乡土中国》整本书内容,对“家族”的相关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学意义上的“家庭”是指亲子所构成的生育社群;而中国乡土社会的“家”与此有差异,故作者以“小家族”命名,以示区别。 B、乡土社会的“家族”没有严格的团体界限,沿着父系方向单系向外扩展,家里绝对不可能同时包括媳妇和女婿。 C、乡土社会的“家族”是长期的绵续性事业组织,生育功能是次要功能,政治、经济、宗教等复杂的功能是主要的。 D、乡土社会的“家族”作为事业组织,为了事业效率,强调家族内部配合默契,要求夫妻感情亲密,还要求父子婆媳合作无间。
    (2)、下列对选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首段开门见山地提出讨论的对象——中国乡土社会的基本社群,并提出统辖全文的观点—―该社群应该称为“小家族”。 B、选文以西方家庭的亲子结构为对照,从结构方面论述乡土社会“小家族”的特点,并指出“小家族”向外扩大的方向。 C、选文以否定“大家庭”概念、肯定“小家族”概念为开头进行深入对比,以突出中国乡土社会基本社群的特点“家庭”与“家族”两个概念 D、选文提及《江村经济》《生育制度》,表明该段相关内容与这两本书有关联,同时都反映了作者认识上的新变化。
    (3)、根据《乡土中国·家族》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公婆儿媳四个人虽然人数比较少,但不能称之为“小家庭”,主要原因是媳妇并非公婆的亲子,媳妇与儿子构成一个新的小家庭。 B、家庭作为生育社群,它是短期的,抚育孩子的目的是为了结束抚育,让孩子脱离父母,重新组建新的家庭,抚育新一代子女,如此代代循环。 C、夫妻除了抚育子女之外,还经营着经济等事务;西洋家庭为了保证生育儿女这个主要任务,限制了其他事务的发展。 D、乡土社会里的家,可以扩大到很远,达到五世同堂;也可以缩小到很小,小到夫妻两个人。这种伸缩性与“差序格局”下的人际关系相似。

六、语言表达

  • 20. 高中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在谈论如何阅读《乡土中国》时曾说,《乡土中国》是社会科学著作,阅读有一定难度,宜先“粗读”,再“细读”。请你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写一段文字,谈谈对“粗读”和“细读”的理解。要求表达简明连贯,不超过15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