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荷塘月色》课课练

试卷更新日期:2023-08-31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荷塘月色》中,忧愁与喜悦是相伴共生的:处忧愁之中向往喜悦,处喜悦之中而受忧愁的牵掣。它们是作者观景时矛盾心态变化的两个方面。内心的波动没有大起大落,有所掩抑的,情感的抒发是有所节制的,这所谓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中和主义”的表现。所以无论是忧愁喜悦,都是“淡淡的”。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则   又   但是   /   才是   和 B、而   /   但   而是   就是   还是 C、/   又   而   就是   是   或 D、又   更   但   /   正是   或者
  •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荷塘月色》是一篇描绘了令人惊异的“无边的荷香月色”的美文,它的美源自作者融情入景、即景抒情的高超手法。 B、月下“荷塘”映照着诗人心灵种种复杂情感的光影,使我们依稀看到诗人在痛苦中无力挣扎,在幻灭中茫然追求。 C、谁也不能否认《荷塘月色》不是一篇笔触细腻、情景交融的优秀散文。 D、月光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
  • 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____;____。____。____。____。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①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②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

    ③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④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⑤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⑥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

    A、⑥④①⑤②③ B、①⑤⑥④③② C、⑥①②⑤④③ D、③④①⑤⑥②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宋祁《玉楼春》词有句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李渔《笠翁余集》卷八《窥词管见》第七则别抒己见,加以嘲笑:“此语殊难著解。争斗有声之谓‘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余实未之见也。‘闹’字可用,则‘吵’字、‘斗’字、‘打’字皆可用矣!”苏轼少作《夜行观星》有一句“小星闹若沸”,纪昀《纪评苏诗》在句旁抹了一道墨杠子,加批:“似流星矣。”这表示他不懂苏轼那句,以为它像司空图《司空表圣文集》卷四:“亦犹小星将坠,则芒焰骤作,且有声曳其后。”宋人诗文里常把“闹”字来形容无“声”的景色。宋祁的词句和苏轼的诗句都是“通感”或“感觉挪移”的例子。

    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诸如此类在普通语言里经常出现。譬如我们说“光亮”,也说“响亮”,把形容光辉的“亮”字转移到声响上去,正像拉丁语以及现代西语常说的“黑暗的嗓音”“皎白的嗓音”,就仿佛视觉和听觉在这一点上有“通财之谊”。培根曾说,音乐的声调摇曳和光芒在水面浮动完全相同,“那不仅是比喻,而且是大自然在不同事物上所印下的相同的脚迹”。那可以算是哲学家对通感的巧妙的描写。

    (摘编自钱锺书《通感》)

    材料二

    《荷塘月色》富有诗情画意。朱自清先生以诗人的灵敏的触觉去感受荷塘月色,不但游目骋怀地观摩,而且严辨淄渑地品味,从而细致地描绘了令人“惊异”的“无边的荷香月色”。

    作者写月色是荷塘里的月色,写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层次里复有层次,使整个画面有立体感、渗透感;其中动静、虚实、浓淡、疏密,是画意的设置,也是诗情的安排。《荷塘月色》运用的手法是多样的。有鲜明的比喻,有明显的对比,有强烈的衬托,有生动的拟人。但更令人赞赏的是,由于作者对描写对象有极其深刻的体会,因此突破一般经验而产生一种奇特而新颖的手法,即古典诗歌中常有的“通感”的艺术手法,这种出神入化的艺术处理手段,在现代散文创作中是不多见的。《荷塘月色》描写的细,来自作家对客观物象观察的细,体味的细。仅以对蝉声这一细节的描写就足以说明问题。由于有些读者提出异议,以为月夜不应有蝉鸣,因此朱自清请教了好些人,最后还是亲自体察,“又有两回亲耳听到月夜的蝉声”,才打消了修改的念头,因此他深深地体会到“观察之难”,以为不能“由常有的经验作概括的推论”。整篇《荷塘月色》均体现了作者这种缜密审察的创作精神,他不但对荷塘作整体的揣摩,而且作局部的审视,时而以荷塘为主景,月色为背景,时而以月色为主景,荷塘为背景,时而摹写花叶,时而描绘岸柳,时而淡勾云彩,时而轻描树影,层层铺陈,步步开拓,细腻地展现了荷塘月色之令人“惊异”之美。朱自清还认为“花和光固然是诗,花和光以外也还有诗”“山水田野里固然有诗……任一些颜色,一些声音……一些味觉,一些触觉,也都可以有诗”。艺术家的任务就是要以敏锐的感觉去发现这些“诗”。从《荷塘月色》里不难发现,作者正是这样努力去发掘蕴含在大自然里的这些“诗”,运用各种艺术手法极力摹写了月夜荷塘的声、光、色、味,从而创造了使人沉醉的意境。

    《荷塘月色》除了描写技巧有独到之处外,语言也有突出的特色。朱自清语言的最大特点是自然新颖,如他自己所主张的,“新而不失自然”,他常常成功地以“不欧化的口语”来绘神状态、表情达意。优美的艺术境界是要通过高质量的语言来实现的,所以凡杰出作家无不重视语言的锻炼。《荷塘月色》的语言艺术确实达到了如作者所追求的“顺口”“顺耳”“顺眼”的境地。

    《荷塘月色》之无限动人,还在于作者融情入景,即景抒情,那轻纱般掩映下的荷塘景色,反映的恰是作者当时微妙的心思。作者缘情写景,以景衬情,使作品不仅具有绘画美,而且富有情趣美。

    (摘编自刘泰隆《荷香月色,诗情画意》)

    材料三

    1920年以后,朱自清的家境已经非常惨淡,因为贫穷,家庭失和。1922年,朱自清带妻儿回扬州,打算与父母和解,结果不仅没有解决矛盾,反而加深了精神上的痛苦。1927年暑假中,朱自清想回扬州,但是又怕难以和父亲和解,犹豫不定,因而有“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之语。这证明朱自清在漫步荷塘时感到的自由,在性质上是一种伦理的自由,是摆脱了作为丈夫、父亲、儿子潜意识里的伦理负担,向往自由的流露,和政治性的自由是没有直接关系的。这样的解释,如果不是更加切近朱自清的本意,至少也是揭示了比较深刻的心理和艺术的奥秘。朱自清自己也曾表示“只有参加革命或者反革命,才能解决自己的惶惶然”,但是他“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的中和主义”,“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着我生活”,“还是别提超然为好”,“最终的选择还是‘暂时逃避’”。当然这种逃避是不轻松的:“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这些表明朱自清因为考虑到妻子孩子的责任问题,而不能绝对自由地作政治的抉择。

    (摘编自孙绍振《超出平常的自己和伦理的自由》)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渔与纪昀两位大家的认识有点少见多怪,说明古人对“通感”的认识还存有分歧。 B、“通财之谊”原指交情甚笃的朋友之间的钱财往来,文中指各个官能的领域不分界限。 C、“通感”的手法在现代散文创作中较少运用,《荷塘月色》中则运用得巧妙、奇特、新颖。 D、“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中的“这几天”应该有所指,孙绍振顺着此思路得出新结论。
    (2)、下列语句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中的“通感”观点的一项是( )
    A、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B、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 C、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D、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读者凭常有的经验质疑朱自清散文中关于“月夜蝉声”的描写,表明作家写作时不能凭想象,要亲自体察。 B、《荷塘月色》之所以富有诗意,是因为朱自清以敏锐的感觉发现了荷塘月色中的“诗”。 C、朱自清提倡文学语言要“顺口”“顺耳”“顺眼”,他的《荷塘月色》确实做到了。 D、对《荷塘月色》所表达的“自由”,不能仅从政治的角度理解,也可以从伦理的角度理解。
    (4)、材料二和材料三中都引用了朱自清本人的观点,这样写有哪些好处?
    (5)、材料二是从哪几个方面赏析《荷塘月色》的?请简要概括。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朱自清:生不逢时的完美人格

    朱自清的一生,如同一根紧绷的弦,从未松懈;又如同上紧的发条,无比精准。他的一生,极其认真。

    朱自清写作时,往往要先细心斟酌后才会动笔,往往写完无须修改。但因为注重质量,他每天最多写500字。所以,他的清贫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写得太慢。《荷塘月色》中提到了蝉鸣。有人写信给朱自清,说蝉夜晚是不叫的。朱自清他写信向昆虫学家请教。后来又两次亲耳听到月夜的蝉声,他才相信自己没有写错。为此,朱自清专门写了一篇文章。

    他不断地学习,以求自我完善,大量阅读各种书籍,虚心向语言学家王力、诗词专家黄节、俞平伯等人请教。平时,他也坚持用中、英、日三种文字书写日记,以此来巩固和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

    在教学上,朱自清也是极其认真。比如,他开设的选修课“文辞研究”只有王瑶一个学生。尽管这样,朱自清仍然如平常一样地讲授、考试。在工作上,朱自清做事原则性很强。他在辞去图书馆馆长职务准备办理移交时,特地将一个不称职的馆员辞退。朱自清说:“我不能把确实无法胜任图书馆工作的人留给继任的图书馆馆长,让我充好人而继任馆长当恶人。”朱自清在清华中文系执教23年,担任系主任16年,开了16门课,是对清华中文系学风影响最深的人。如今,清华园里的“荷塘月色”和“自清”亭,为这个理工大学增添了一抹人文色彩。

    人,应该怎么样度过这一生?1916年,刚刚成年的北京大学预科学生朱自华在思索这个问题。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处于关键阶段,战事正隆。当时的中国,因为袁世凯去世,进入了军阀割据混战时期。这样的时代,称之为乱世并不过分。为了明志,朱自华改名“自清”,以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保持清白,不同流合污。朱自清顺便把表字也一并解决了,他以“佩弦”为字,时刻警策自己。为了达到自清的目的,便于自我反省,朱自清每天都写日记。但后人从他的日记里,感受最深的却是清贫。翻开日记第一页,就是两条借贷记录:1924年7月29日,晚与房东借米四升。旧历年关亦有相似情形: 30日,午后向张益三借五元,甚忸怩!他的日记几乎是一部民国知识分子贫困史。

    “七七事变”后,朱自清先后在长沙临时大学和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昆明时期,物价奇高,他不得不开源节流。吃,靠和青年助教合住一室搭伙、包饭,或到朋友家蹭饭,因饭菜粗硬、食无规律,胃病长期不愈,日记中常常看到胃病发作的文字;穿,则常年不添新衣,一度经常披件赶马人的蓝毡“一口钟”到昆明城里授课,成为联大一景。至于开源,则是拼命写文章、做兼职。

    1945年夏天,抗战临近胜利,据友人回忆,47岁的朱自清已经衰老得令老友感到吃惊。当时,法币急速贬值,到1948年的时候,买一包纸烟都要几万块钱。朱自清每月的薪水仅够买3袋面粉。国民党政府为了平息高级知识分子的怨气,向他们派发一种配购证,可用很便宜的价格买到“美国支援的面粉”。清华大学学生吴晗和其他人为了揭穿国民党政府的阴谋,抗议美国政府的侮辱,发表一个公开声明,号召大家拒绝购买美援平价面粉,一致退还购物证。

    《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写好了,要征集签名。朱自清第一个在声明上签了字,并愤然地说:“宁可贫病而死,也不接受这种侮辱性的施舍!”1948年8月,朱自清的体重仅有38.8公斤。1948年8月12日,弥留之际的朱自清对第二任妻子陈竹隐断断续续地说:“我……已拒绝美援,不要去买配售的美国面粉……”这成了他的遗言。

    朱自清去世时,钱包里仅有6万元,这点儿钱在当时连一个包子都买不到……

    一代散文大师,匆匆而去,背影长留。朱自清去世后,清华园第一次为一位老师去世降半旗致哀。友人是这么评价他的——“纯粹的君子”(沈从文)、“最完整的人格”(李广田)、“完美的人格”(叶圣陶)。

    (有删改)

    【相关链接】

    《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原文:“为反对美国政府的扶日政策,为抗议上海美国领事卡宝德和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对中国人民的诬蔑和侮辱,为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我们断然拒绝美国具有收买灵魂性质的一切施舍物资,无论是购买的或给予的。下列同仁同意拒绝购买美援平价面粉,一致退还配购证,特此声明。三十七年六月十七日。”

    (1)、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朱自清写作时,先斟酌后动笔,为了质量,他每天最多写500字。为“蝉鸣”的细节,他写信向昆虫学家请教,又两次实地考察,还为此专门写文章。 B、朱自清在清华中文系执教23年,担任系主任16年,开设16门课,是对清华中文系学风影响最深的人,为清华增添了一抹人文色彩。 C、为了明志,朱自清不惜改名,且以“佩弦”为字,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保持清白,不同流合污,并用每天写日记的方式来坚守自己改名的初衷。 D、朱自清退回配购证,弥留之际留下遗言,拒绝美国的救济粮,没有向贫困低头,也没有向权贵低头,在贫病交迫中溘然长逝。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顶是(   )
    A、文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朱自清的一生比作弦和发条,生动形象地概括了朱自清认真严谨、严格自律的性格特点。 B、文章构思精妙,分别从坚持学习、做事认真、有原则、做人有傲骨等方面给读者展现了朱自清短暂而富有丰富内涵的一生。 C、文章用词巧妙,“匆匆而去,背影长流”,表达了对朱自清去世的悲痛和对其高尚人格的敬佩,也将其名作暗含其中。 D、作者引用传主自己的话和叶圣陶、沈从文、李广田等名家对传主的评价直接表现其做事有原则、做人有气节的形象。
    (3)、文章题目是“朱自清:生不逢时的完美人格”,可以说朱先生的人格因“生不逢时”而显得更加完美。请结合文本的具体事例谈谈你的理解。

四、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 6. 阅读《荷塘月色》中“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我什么也没有”一部分,完成下面小题。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一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ē)玲(英语violin小提琴的译音)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1)、下列对选文内容与手法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田田的叶子”“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用叠词法描绘景物,音韵和谐,突出月下荷塘景物的朦胧之美。 B、“脉脉的流水”中,“脉脉”原指用眼神或行动表情达意的样子,这里既写流水无声,又用拟人手法赋予人情意。 C、“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这里用比喻的手法,侧面描写了荷风的轻柔。 D、选文第一段重点写荷塘,第二段重点写月色,但又彼此渗透:荷塘是月色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
    (2)、节选文字中有“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3)、节选文字的第三段中所写的景物有哪些特点?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选段内容分析作答。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朱自清《荷塘月色》原文阅读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月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一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ē)玲(英语violin小提琴的译音)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1)、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篇文章的体裁为散文。 B、本文的写景顺序为由远及近。 C、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用了通感的修辞。 D、这篇文章是写景散文,也是抒情散文。
    (2)、文章第四段用了哪些手法,请举例说明。
    (3)、请赏析“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五、句子默写

  • 8. 《荷塘月色》(朱自清)
    (1)、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
    (2)、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3)、 , 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4)、),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5)、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

六、选择 简答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人很早就体会到了荷花之美,以及赏荷所带来的美妙感受,并且毫不掩饰自己对荷花的喜爱。这从大量的古诗词中可以看出。譬如那首汉朝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描述了在茂盛的莲叶间采莲之乐趣。又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名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道出了荷花之美在于色彩的映衬,在于成片的气势而非一枝独秀。最直接表达这种喜爱之情的,莫过于宋人周敦颐的那篇《爱莲说》,直接以《爱莲》二字写入篇名。除此之外,荷花还是传统国画的重要题材,在中国绘画史上荷花为主要内容的国画历代精品不在少数。到了近现代,这种热爱仍然在延续。在现代作家朱自清的名篇《荷塘月色》中,清华园里月色下的荷塘美景被展现得淋漓尽致。自古以来入诗、入文、入画的植物不在少数,但是能像荷花这样留下这么多经典作品的,大概不是很多。

    看来,荷花之所以能得到文人雅士的喜爱,一是因为美好的外形,它有着优雅与古典的姿态它的颜色也很淡雅、清新给人以美的享受;二是因为所附着的象征意义,荷花亭亭玉立,卓尔不群,有如谦谦君子一般。除此之外,我以为,人们喜爱荷花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便是荷花的同生产品——藕和莲子。

    (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譬如那首汉朝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描述了在茂盛的莲叶间采莲之乐趣。 B、最直接表达这种喜爱之情的,莫过于宋人周敦颐的那篇《爱莲说》,直接以《爱莲》二字写入篇名。 C、自古以来入诗、入文、入画的植物不在少数,但是能像荷花这样留下这么多经典作品的,大概不是很多。 D、我以为,人们喜爱荷花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便是荷花的同生产品一一藕和莲子。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以荷花为主要内容的国画历代精品在中国绘画史上不在少数。 B、在中国绘画史上,以荷花为主要内容的国画历代精品不在少数。 C、在中国绘画史上,以荷花为主要内容的历代国画精品不在少数。 D、荷花为主要内容的历代国画精品在中国绘画史上不在少数。
    (3)、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写成整句,可以适当增删字词,但不可改变原意。

七、语言表达

  • 10. 通感,指感觉的转化、迁移,如古诗“风来花底鸟语香”,将听觉的声音转化为嗅觉的气味;“鸟抛软语丸丸落”,将听觉的声音转化为视觉的形象。品味下面的句子,然后仿照其修辞手法写两句话

    例句: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八、微写作

  • 11. 微写作。

    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说:“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热闹”的“群居”和“冷静”的“独处”是人们在生活中常有的景象,请选择其中一种进行描写。要求:特点突出,描写生动。1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