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国高考生物真题汇编5:光合作用
试卷更新日期:2023-08-30 类型:二轮复习
一、选择题
-
1. 高温是制约世界粮食安全的因素之一,高温往往使植物叶片变黄、变褐。研究发现平均气温每升高1℃,水稻、小麦等作物减产约3%~8%。关于高温下作物减产的原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呼吸作用变强,消耗大量养分 B、光合作用强度减弱,有机物合成减少 C、蒸腾作用增强,植物易失水发生萎蔫 D、叶绿素降解,光反应生成的NADH和ATP减少2. 下图是某种植物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部分过程的图,关于此图说法错误的是( )A、HCO3-经主动运输进入细胞质基质 B、HCO3-通过通道蛋白进入叶绿体基质 C、光反应生成的H+促进了HCO3-进入类囊体 D、光反应生成的物质X保障了暗反应的CO2供应3. 在两种光照强度下,不同温度对某植物CO2吸收速率的影响如图。对此图理解错误的是( )A、在低光强下,CO2吸收速率随叶温升高而下降的原因是呼吸速率上升 B、在高光强下,M点左侧CO2吸收速率升高与光合酶活性增强相关 C、在图中两个CP点处,植物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D、图中M点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差值最大4. 植物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依赖类囊体膜上PSⅠ和PSⅡ光复合体,PSⅡ光复合体含有光合色素,能吸收光能,并分解水。研究发现,PSⅡ光复合体上的蛋白质LHCⅡ,通过与PSⅡ结合或分离来增强或减弱对光能的捕获(如图所示)。LHCⅡ与PSⅡ的分离依赖LHC蛋白激酶的催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叶肉细胞内LHC蛋白激酶活性下降,PSIⅡ光复合体对光能的捕获增强 B、Mg2+含量减少会导致PSⅡ光复合体对光能的捕获减弱 C、弱光下LHCⅡ与PSⅡ结合,不利于对光能的捕获 D、PSⅡ光复合体分解水可以产生H+、电子和O25. 我国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生活经验,并在实践中应用。生产和生活中常采取的一些措施如下。
①低温储存,即果实、蔬菜等收获后在低温条件下存放
②春化处理,即对某些作物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进行适度低温处理
③风干储藏,即小麦、玉米等种子收获后经适当风干处理后储藏
④光周期处理,即在作物生长的某一时期控制每天光照和黑暗的相对时长
⑤合理密植,即栽种作物时做到密度适当,行距、株距合理
⑥间作种植,即同一生长期内,在同一块土地上隔行种植两种高矮不同的作物
关于这些措施,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措施②④分别反映了低温和登夜长短与作物开花的关系 B、措施③⑤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有机物的消耗 C、措施②⑤⑥的主要日的是促进作物的光合作用 D、措施①③④的主要目的是降低作物或种子的呼吸作用强度6. 植物叶片中的色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下列有关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氮元素和镁元素是构成叶绿素分子的重要元素 B、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存在于叶绿体中类囊体的薄膜上 C、用不同波长的光照射类胡萝卜素溶液,其吸收光谱在蓝紫光区有吸收峰 D、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越高,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越慢二、非选择题
-
7. 海南是我国火龙果的主要种植区之一、由于火龙果是长日照植物,冬季日照时间不足导致其不能正常开花,在生产实践中需要夜间补光,使火龙果提前开花,提早上市。某团队研究了同一光照强度下,不同补光光源和补光时间对火龙果成花的影响,结果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光合作用时,火龙果植株能同时吸收红光和蓝光的光合色素是;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获得的4条色素带中,以滤液细线为基准,按照自下而上的次序,该光合色素的色素带位于第条。(2)、本次实验结果表明,三种补光光源中最佳的是 , 该光源的最佳补光时间是小时/天,判断该光源是最佳补光光源的依据是。(3)、现有可促进火龙果增产的三种不同光照强度的白色光源,设计实验方案探究成花诱导完成后提高火龙果产量的最适光照强度(简要写出实验思路)。8. 学习以下材料,回答(1)~(4)题。调控植物细胞活性氧产生机制的新发现
能量代谢本质上是一系列氧化还原反应。在植物细胞中,线粒体和叶绿体是能量代谢的重要场所。叶绿体内氧化还原稳态的维持对叶绿体行使正常功能非常重要。在细胞的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会有活性氧产生,活性氧可以调控细胞代谢,并与细胞凋亡有关。
我国科学家发现一个拟南芥突变体m(M基因突变为m基因),在受到长时间连续光照时,植株会出现因细胞凋亡而引起的叶片黄斑等表型。M基因编码叶绿体中催化脂肪酸合成的M酶。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m中M酶活性下降,脂肪酸含量显著降低。
为探究M基因突变导致细胞凋亡的原因,研究人员以诱变剂处理突变体m,筛选不表现细胞凋亡,但仍保留m基因的突变株。通过对所获一系列突变体的详细解析,发现叶绿体中pMDH酶、线粒体中mMDH酶和线粒体内膜复合物I(催化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酶)等均参与细胞凋亡过程。由此揭示出一条活性氧产生的新途径(如图):A酸作为叶绿体中氧化还原平衡的调节物质,从叶绿体经细胞质基质进入到线粒体中,在mMDH酶的作用下产生NADH([H])和B酸,NADH被氧化会产生活性氧。活性氧超过一定水平后引发细胞凋亡。
在上述研究中,科学家从拟南芥突变体m入手,揭示出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之间存在着一条A酸-B酸循环途径。对A酸-B酸循环的进一步研究,将为探索植物在不同环境胁迫下生长的调控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1)、叶绿体通过作用将CO2转化为糖。从文中可知,叶绿体也可以合成脂肪的组分。(2)、结合文中图示分析,M基因突变为m后,植株在长时间光照条件下出现细胞凋亡的原因是: , A酸转运到线粒体,最终导致产生过量活性氧并诱发细胞凋亡。(3)、请将下列各项的序号排序,以呈现本文中科学家解析“M基因突变导致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思路:。①确定相应蛋白的细胞定位和功能
②用诱变剂处理突变体m
③鉴定相关基因
④筛选保留m基因但不表现凋亡的突变株
(4)、本文拓展了高中教材中关于细胞器间协调配合的内容,请从细胞器间协作以维持稳态与平衡的角度加以概括说明。9. 当植物吸收的光能过多时,过剩的光能会对光反应阶段的PSⅡ复合体(PSⅡ)造成损伤,使PSⅡ活性降低,进而导致光合作用强度减弱。细胞可通过非光化学淬灭(NPQ)将过剩的光能耗散,减少多余光能对PSⅡ的损伤。已知拟南芥的H蛋白有2个功能:①修复损伤的PSⅡ;②参与NPQ的调节。科研人员以拟南芥的野生型和H基因缺失突变体为材料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实验中强光照射时对野生型和突变体光照的强度相同,且强光对二者的PSⅡ均造成了损伤。
(1)、该实验的自变量为。该实验的无关变量中,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环境因素有(答出2个因素即可)。(2)、根据本实验,(填“能”或“不能”)比较出强光照射下突变体与野生型的PSⅡ活性强弱,理由是。(3)、据图分析,与野生型相比,强光照射下突变体中流向光合作用的能量(填“多”或“少”)。若测得突变体的暗反应强度高于野生型,根据本实验推测,原因是。10. 植物工厂是一种新兴的农业生产模式,可人工控制光照、温度、CO2浓度等因素。不同光质配比对生菜幼苗体内的叶绿素含量和氮含量的影响如图甲所示,不同光质配比对生菜幼苗干重的影响如图乙所示。分组如下:CK组(白光)、A组(红光:蓝光=1:2)、B组(红光:蓝光=3:2)、C组(红光:蓝光=2:1),每组输出的功率相同。回答下列问题:
(1)、光为生菜的光合作用提供 , 又能调控生菜的形态建成。生菜吸收营养液中含氮的离子满足其对氮元素需求,若营养液中的离子浓度过高,根细胞会因作用失水造成生菜萎蔫。(2)、由图乙可知,A、B、C组的干重都比CK组高,原因是。由图甲、图乙可知,选用红、蓝光配比为 , 最有利于生菜产量的提高,原因是。(3)、进一步探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增施CO2对生菜光合 速率的影响,结果如图丙所示。由图可知,在25℃时,提高CO2浓度对提高生菜光合速率的效果最佳,判断依据是。植物工厂利用秸秆发酵生产沼气,冬天可燃烧沼气以提高CO2浓度,还可以 , 使光合速率进一步提高,从农业生态工程角度分析,优点还有。11. 植物的气孔由叶表皮上两个具有特定结构的保卫细胞构成。保卫细胞吸水体积膨大时气孔打开,反之关闭,保卫细胞含有叶绿体,在光下可进行光合作用。已知蓝光可作为一种信号促进保卫细胞逆浓度梯度吸收K⁺.有研究发现,用饱和红光(只用红光照射时,植物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所需的红光强度)照射某植物叶片时,气孔开度可达最大开度的60%左右。回答下列问题。(1)、气孔的开闭会影响植物叶片的蒸腾作用、(答出2点即可)等生理过程。(2)、红光可通过光合作用促进气孔开放,其原因是。(3)、某研究小组发现在饱和红光的基础上补加蓝光照射叶片,气孔开度可进一步增大,因此他们认为气孔开度进一步增大的原因是,蓝光促进保卫细胞逆浓度梯度吸收K+。请推测该研究小组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4)、已知某种除草剂能阻断光合作用的光反应,用该除草剂处理的叶片在阳光照射下气孔(填“能”或“不能”)维持一定的开度。12. 某同学将从菠菜叶中分离到的叶绿体悬浮于缓冲液中,给该叶绿体悬浮液照光后糖产生。回答下列问题。(1)、叶片是分离制备叶绿体的常用材料,若要将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与线粒体等其他细胞器分离,可以采用的方法是(答出1种即可)。叶绿体中光合色素分布上,其中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填“蓝紫光”“红光”或"绿光")。(2)、将叶绿体的内膜和外膜破坏后,加入缓冲液形成悬浮液,发现黑暗条件下悬浮液中不能产生糖,原因是。(3)、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时,叶绿体中会产生淀粉。请设计实验证明叶绿体中有淀粉存在,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13. 叶片是给植物其他器官提供有机物的“源”,果实是储存有机物的“库”。现以某植物为材料研究不同库源比(以果实数量与叶片数量比值表示)对叶片光合作用和光合产物分配的影响,实验结果见表1。项目
甲组
乙组
丙组
处理
库源比
1/2
1/4
1/6
单位叶面积叶绿素相对含量
78.7
75.5
75.0
净光合速率(μmol·m-2·s-1)
9.31
8.99
8.75
果实中含13C光合产物(mg)
21.96
37.38
66.06
单果重(g)
11.81
12.21
19.59
注:①甲、乙、丙组均保留枝条顶部1个果实并分别保留大小基本一致的2、4、6片成熟叶,用13CO2供应给各组保留的叶片进行光合作用。②净光合速率: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从外界环境吸收的13CO2量。
回答下列问题:
(1)、叶片叶绿素含量测定时,可先提取叶绿体色素,再进行测定。提取叶绿体色素时,选择乙醇作为提取液的依据是。(2)、研究光合产物从源分配到库时,给叶片供应13CO2 , 13CO2先与叶绿体内的结合而被固定,形成的产物还原为糖需接受光反应合成的中的化学能。合成的糖分子运输到果实等库中。在本实验中,选用13CO2的原因有(答出2点即可)。(3)、分析实验甲、乙、丙组结果可知,随着该植物库源比降低,叶净光合速率(填“升高”或“降低”)、果实中含13C光合产物的量(填“增加”或“减少”)。库源比升高导致果实单果重变化的原因是。(4)、为进一步研究叶片光合产物的分配原则进行了实验,库源处理如图所示,用13CO2供应给保留的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结果见表2。果实位置 果实中含13C光合产物(mg) 单果重(g) 第1果 26.91 12.31 第2果 18.00 10.43 第3果 2.14 8.19 根据表2实验结果,从库与源的距离分析,叶片光合产物分配给果实的特点是。
(5)、综合上述实验结果,从调整库源比分析,下列措施中能提高单枝的合格果实产量(单果重10g以上为合格)的是哪一项?( )A、除草 B、遮光 C、蔬果 D、松土14. 下图是水稻和玉米的光合作用暗反应示意图。卡尔文循环的Rubisco酶对CO2的Km为450μmol·L-1(K越小,酶对底物的亲和力越大),该酶既可催化RuBP与CO2反应,进行卡尔文循环,又可催化RuBP与O2反应,进行光呼吸(绿色植物在光照下消耗O2并释放CO2的反应)。该酶的酶促反应方向受CO2和O2相对浓度的影响。与水稻相比,玉米叶肉细胞紧密围绕维管束鞘,其中叶肉细胞叶绿体是水光解的主要场所,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主要与ATP生成有关。玉米的暗反应先在叶肉细胞中利用PEPC酶(PEPC对CO2的Km为7μmol·L-1)催化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与CO2反应生成C4 , 固定产物C4转运到维管束鞘细胞后释放CO2 , 再进行卡尔文循环。回答下列问题:(1)、玉米的卡尔文循环中第一个光合还原产物是(填具体名称),该产物跨叶绿体膜转运到细胞质基质合成(填"葡萄糖""蔗糖"或"淀粉")后,再通过长距离运输到其他组织器官。(2)、在干旱、高光照强度环境下,玉米的光合作用强度(填"高于"或"低于")水稻。从光合作用机制及其调控分析,原因是 (答出三点即可)。(3)、某研究将蓝细菌的CO2浓缩机制导入水稻,水稻叶绿体中CO2浓度大幅提升,其他生理代谢不受影响,但在光饱和条件下水稻的光合作用强度无明显变化。其原因可能是(答出三点即可)。15. 光合作用机理是作物高产的重要理论基础。大田常规栽培时,水稻野生型(WT)的产量和黄绿叶突变体(ygl)的产危差异不明显,但在高密度栽培条件下ygl产量更高,其相关生理特征见下表和下图。(光饱和点:光合速率不再随光照强度增加时的光照强度;光补偿点:光合过程中吸收的CO2与呼吸过程中释放的CO2等量时的光照强度。)分析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ygl叶色黄绿的原因包括叶绿素含量较低利 , 叶片主要吸收可见光中的光。(2)、光照強度逐渐增加达到2000 μmol m-2's-1时,ygl的净光合速率较WT更高,但两者净光合速率都不再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比较两者的光饱和点,可得ygl WT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ygl有较高的光补偿点,可能的原因是叶绿素含量较低和。(3)、与WT相比,ygl叶绿素含量低,高密度栽培条件下,更多的光可到达下层叶片,且ygl群体的净光合速率较高,表明该群体 , 是其高产的原因之一。(4)、试分析在0~50μmolm-2s-1范围的低光照强度下,WT和ygl净光仓速率的变化,在下图坐标系中绘制净光合速率趋势曲线。在此基础上,分析图6a和你绘制的曲线,比较高光照强度和低光照强度条件下WT和ygl的净光合速率,提出一个科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