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芣苢》《插秧歌》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3-08-28 类型:同步测试
一、语言基础
-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薄言有之 有:取得,获得 B、薄言掇之 掇:拾取,摘取 C、唤渠朝餐歇半霎 渠:他 D、秧根未牢莳未匝 莳:收割2. 下列各句中的“与”的意义及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照管鹅儿与雏鸭 B、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C、功与日月齐光兮 D、太守与客来饮于此3.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自东周初年至春秋末期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 B、《诗经》约成书于春秋时期,汉代传授《诗经》的有齐(辕固)、鲁(申培)、韩(韩婴)、毛(毛苌)四家。 C、“诗经六义”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D、杨万里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被誉为“一代诗宗”。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4.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2)、采采芣苢,。采采芣苢,薄言襭之。(3)、《插秧歌》着力写雨中抢插稻秧,开篇便写“插秧”的忙碌情景: , 。(4)、《插秧歌》中“ , ”两句点明是在雨中插秧,从句中不难领会雨之密、之急、之大,否则,不至于从头上流入脖颈并沾湿肩膀。5. 下面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怡然自乐的田家暮归图,请通过想象再现诗句画面,补写出画线句子的场景。要求:①突出人物的神态、动作;②想象合理;③每处不超过45个字。
渭川田家
王 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夕阳西下,余晖泼洒,映照着村落四野,村巷深处到处都是晚归的牛羊。①。野鸡鸣叫,声声在耳,满眼是已经秀穗的小麦,树上的桑叶稀稀落落,想必那吃足桑叶的蚕儿早已休眠,丰年在望,想想都让人高兴。②。此情此景安逸舒心,让人羡慕,令我情不自禁地吟诵起“式微,式微,胡不归”之句。
6.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字。劳动教育成为今年教育领域的高频词:劳动教育纳入教育方针,“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等。劳动教育不仅是党和国家对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发展对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要求。劳动教育,应该是素质教育最厚实、最质朴、最关键的部分,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这是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亦能为其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劳动却长期缺位,种种因素也导致劳动教育在推进过程中,遇到不少困难。该如何让青少年发现劳动之美、体验劳动乐趣、创造劳动价值、享受劳动成果,依然是一个待解难题,考验着教育者、家庭以及社会的智慧。
二、阅读理解
-
7. 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桃 夭
《诗经·国风·周南》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① , 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③。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 ①归:出嫁。②(fén):草木果实繁盛硕大的样子。③蓁蓁(zhēn):草木茂盛的样子。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祝贺年轻姑娘出嫁的诗。周代一般在春光明媚桃花盛开的时候出嫁姑娘,故诗人以桃花起兴,为新娘唱了一首赞歌。 B、第一章以鲜艳的桃花比喻春天美好的景象。诗中既写景又写人,情景交融,烘托了欢乐热烈的气氛。 C、第二章表示对婚后的祝愿。桃花开后,自然结果。诗人说它的果子结得又肥又大,此乃象征着新娘早生贵子,养个白白胖胖的娃娃。 D、第二、三章以桃树枝头的累累硕果和桃树枝叶的茂密成荫,来象征新娘婚嫁后生活的美满幸福。(2)、请从比兴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全诗。8.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晚风》二首[注]
杨万里
其一
晚日暄温稍霁威,晚风豪横大相欺。
做寒做冷何须怒?来早一霜谁不知!
其二
晚风不许鉴清漪,却许重帘到地垂。
平野无山遮落日,西窗红到月来时。
[注] 这两首诗作于光宗绍熙元年(1190)初。前一年冬,杨万里受命充当迎接金国使者的接伴使,他一向力主抗金,但此时却要充当迎送金使的奉陪人员,内心非常痛苦。《晚风》二首正是在这一特定背景下写成的。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傍晚太阳的威热稍减而并未完全止息时,晚风就趁机豪横欺人,写出了晚风的张狂和凶暴。 B、“何须怒?”“谁不知!”,一斥问,一感叹,表达出诗人的正气凛然和对晚风做派的嗤之以鼻。 C、第二首诗前两句中的“不许”和“却许”,都表现并强化了晚风的威力,风浪和重帘就是明证。 D、这两首诗咏物明志,托物以讽,寓作者的感慨议论于准确、生动的形象之中,增强了艺术感染力。(2)、请赏析第二首诗的最后两句。9.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秋日田家杂咏(节选)
黄燮清[注]
嗟彼豪华子,素餐厌膏粱。
安坐废手足,嗜欲毒其肠。
岂知民力艰,颗米皆琳琅。
园居知风月,野居知星霜。
君看获稻时,粒粒脂膏香。
[注] 黄燮清:晚清诗人,少以贫四处充任幕僚,有短暂的从政为官经历。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前两句对“豪华子”发出感叹,讽刺他们生活奢侈无所事事,态度立场鲜明。 B、百姓生活艰辛,粮食来之不易,与“豪华子”的“安坐”“嗜欲”形成强烈反差。 C、七八两句诗人对比自己舒适的园居生活和农民艰苦的野居生活,内心觉得很惭愧。 D、诗歌就稼穑之事发出议论,流露出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怀和同情,具有积极意义。(2)、诗歌最后两句“君看获稻时,粒粒脂膏香”中的“君”指代的人不同,情感表达也会有差异,请对此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