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语文《大学之道》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3-08-28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其“恕”乎 欲齐其家者 B、人而不仁,如礼何 物格而后知至 C、小人喻于利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D、迩之事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B、小人喻于利 C、小子何莫学夫《诗》 D、治天下可运之掌上3.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敏于事而慎于行 敏:勤勉 ②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言:一个字为一言
③天下归仁焉 归:归属,归依 ④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安:安逸
⑤迩之事父 迩:近 ⑥君子喻于义 喻:比喻 ⑦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壹是:一概,一律
⑧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端:萌芽,发端
A、①⑤ B、②⑦ C、③⑥ D、④⑧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致知在格物 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B、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庶人:指一般人。 C、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怵惕:惊骇、恐惧。 D、犹其有四体也 四体:四肢。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见贤思齐焉 ②见贤思齐焉 ③可以群 ④远之事君
⑤邻之厚 , 君之薄也 ⑥择善而从之 ⑦草菅人命
A、①⑤/②③⑦/④⑥ B、①②/③④⑦/⑤/⑥ C、①⑥/②⑤/③④/⑦ D、①④⑤/②/③/⑥⑦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全都属于古今同义现象的一项是( )①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②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③回虽不敏
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⑤古之学者必有师
A、②⑤ B、②④ C、①③ D、①④7. 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而成。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B、“庠序”都是学校,其中,商代叫庠,周代叫序;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是古代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学府。 C、“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是我国封建社会正统教育的必读书和科举取士的初级教科书。南宋朱熹撰写了《四书章句集注》,“四书”之名由此而来。 D、周朝时期,周天子分给诸侯的地方,叫作“国”;诸侯封给大夫的地方,叫作“家”,也就是“采邑”;而周天子的辖区一般叫“天下”。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先正其心
A、见贤思齐焉 B、在明明德 C、自贼者也 D、先诚其意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质胜文则野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见贤思齐焉 盘盘焉 , 囷囷焉 C、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 D、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若火之始然二、文言文阅读
-
1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 , 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摘选自《大学之道》
(二)
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①然必以自恶也。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诚,虽欲无进,得乎哉?小人反是,致乱而恶人之非己也,致不肖而欲人之贤己也,心如虎狼、行如禽兽而又恶人之贼己也。谄谀者亲,谏争者疏,修正为笑,至忠为贼,虽欲无灭亡,得乎哉?
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和人者谓之顺;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伤良曰谗,害良曰贼。是谓是、非谓非曰直。趣舍无定谓之无常,保利弃义谓之至贼。
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传曰:“君于役物,小人役于物。”此之谓矣。身劳而心安为之利少而义多为之事乱君而通不如事穷君而顺焉故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②不市,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夫骥一日而千里,驽马十驾则亦及之矣。故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③成;厌④其源,开其渎,江河可竭;一进一退,一左一右,六骥不致。彼人之才性之相县⑤也,岂若跛鳖之与六骥足哉?然而跛鳖致之,六骥不致,是无它故焉,或为之,或不为尔。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其为人也多暇日者,其出人不远矣。
(选自《荀子·修身》,有删改)
【注】①菑:同“灾”,灾害。②折阅:折本,亏损。③崇:同“终”。④厌:同“压”,堵塞。⑤县:同“悬”。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身劳而心安为之/利少而义多为之/事乱君而通/不如事穷君而顺焉 B、身劳而心安/为之/利少而义多/为之/事乱君而通/不如事穷君而顺焉 C、身劳而心安/为之利少/而义多/为之事乱/君而通/不如事穷君而顺焉 D、身劳而心安/为之利少而义多/为之事乱君而通/不如事穷君而顺焉(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学之道》中“格物”“致知”等于今天所说的追求知识和真理,也是修身必须具备的基本文化素养。 B、《荀子·修身》中的“小人”与儒家定义的“君子”相对,是指社会地位低的人。诸葛亮《出师表》“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中的“小人”也是这个意思。 C、江河,现在一般是大河的泛称。但在古代主要是指长江和黄河。如《鸿门宴》“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和《过秦论》“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中的“河”皆指黄河。 D、马拉车走一天的路程叫“一驾”。《荀子•劝学》“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和本文“夫骥一日而千里,驽马十驾则亦及之矣”中的“驾”含义相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使人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B、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C、修身的人修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就可因内心富贵而骄傲;重视道义轻视王公贵族;内心省却了杂念,就会觉得外物很轻。 D、在对待是非上,明智的人肯定正确的,否定错误的;愚蠢的人却否定正确的,肯定错误的。正直的人对的就说对、错的就说错。(4)、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
②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
(5)、上述两篇选文均强调了修身的重要,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1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节选自《礼记·大学》)
材料二:
台湾,海外一巨岛,广袤千里,物产之利无所不有。隋大业中,虎贲将陈棱一至澎湖,东向望洋而返。元置巡司于澎湖,明初废之。嘉靖中,海贼林道干遁入台湾,寻为琉球所逐。天启中,日本逐琉球而踞之。崇祯中,闽地大旱,(郑)芝龙请于巡抚熊文灿,以舶徙饥民数万至台湾,人给三金、一牛,使垦岛荒。鸿荒甫辟土膏坟盈一岁三熟漳州之人赴之如归。荷兰红毛夷遭风泊台湾,乞于日本,以台湾为互市地。市久之,荷兰先筑安平城,旋筑赤嵌城。筑炮台,沈夹板于鹿耳门之港口,置揆一王守之。有荷兰通事何斌者,南安人;为揆一王主会计,负帑二十万。惧发觉,走厦门谒成功曰:“台湾,公家之故土也;沃野千里,鸡笼(基隆)、淡水硝磺有焉。横绝天海,肆通外国。耕种可以足食,兴贩铜铁可以足用,霸王之区也。"成功览其地图,叹曰:"此亦海外之扶余也!”集僚佐议之不决,惟马信、杨朝栋然之。
初,三月二十七日,成功自澎湖开船,下令曰:“视吾鹚首所向。”四月一日天明,成功至台湾外沙线,各船络绎至鹿耳门线外。此港甚浅,大船从无出入,故荷兰不防之。成功焚香祝曰:“成功受先帝眷顾,寸土未得,孤岛危居;今冒波涛,辟不服之区。天如佑我,假我潮水,行我舟师。”竹篙视之,则加涨丈余。三日,陈泽扎营北线尾,守台湾城揆一王遣头目拔鬼仔率兵数百前来冲击。陈泽迎战,一鼓歼之。四日,杨朝栋招谕赤嵌城酋长,(酋长)猫难实叮以城孤救乏,遂率三百余名出降。令赤嵌酋长招揆一王降,不从。次日,荷兰击鼓吹笛,出兵七鲲身。成功部将杨祥领藤牌手跳舞横冲,荷兰兵大败,退守王城。成功令马信等扎台湾卫固守不攻,候其自降;派各镇分汛地屯垦。改赤嵌为东都,设一府、二县。十二月,守台湾城揆一王降。
(节选自《台湾通纪》)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加句读处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卡的方框内。鸿A荒B甫C辟D土E膏F坟G盈H一I岁J三K熟L漳M州N之O人P赴Q之R如S归T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寻,不久,表时间,与《桃花源记》中“寻向所志”的“寻”意思不相同。 B、走,即逃跑,与《鸿门宴》中“四人持剑盾步走”的“走”意思相同。 C、鹚首,古代指船头,与《荷塘月色》中“鷁首徐回”的“鷁首”意思相同。 D、络绎,指连续不断,与《孔雀东南飞》中“络绎如浮云”的“络绎”意思不相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各朝代也对台湾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管理,但在明朝,台湾先后被琉球、日本、荷兰占据。 B、经由原荷兰通事何斌从历史、地理、物产等方面有理有据的鼓动,郑成功力排众议,决定集中力量收复台湾。 C、渡海作战要面临复杂的地形和天气,郑成功的焚香祷告增长了军队的士气,又使潮水涨了一丈多,大船得以通行。 D、在收复台湾的过程中,既有短兵相接的白刃战,也有技术高超的心理战,这充分展现了郑成功卓越的指挥才能。(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耕种可以足食,兴贩铜铁可以足用,霸王之区也。
②今冒波涛,辟不服之区。天如佑我,假我潮水,行我舟师。
(5)、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郑成功“正心”的表现。1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节选自《礼记·大学》)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虑而后能得 得:处事合宜 B、致知在格物 格:标准 C、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 辟:偏向 D、之其所哀矜而辟焉 矜:怜悯,同情(2)、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大学之道 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B、知止而后有定 人而不仁,如礼何 C、欲齐其家者 其恕乎 D、小人闲居为不善 为之于未有(3)、下列各项中的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大学之道 B、跨者不行 C、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 D、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4)、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B、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C、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食而不知其味 D、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5)、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开宗明义,提出大学之道的“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B、继而又提出了“八条目”之说,“八条目”之间是并列关系,“格物”是其核心。 C、要做到“诚意”需要不自欺欺人,要做到“正心”需要摈弃不良情绪和外界干扰。 D、选文中使用了顶针、排比等修辞,使得道理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增强了说服力。(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②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1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礼记》)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凡有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孟子》)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B、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C、若火之始然 D、与越人水战(2)、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知止而后有定 止:终止。 B、致知在格物 格:推究。 C、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要:求取。 D、凡有四端而自谓不能者 凡:所有。(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的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南宋朱熹将《孟子》《论语》《大学》《春秋》并称为“四书”。 B、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一位大师,被后世尊称为“亚圣”,孟子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C、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D、在人性方面,孟子主张“性善论”;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在学说上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4)、翻译下列句子。①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②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14.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节选自《礼记·大学》)
(二)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敬畏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教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口:“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节选自《礼记·大学》)
(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明明德 彰明 B、先齐其家 使……整齐有序 C、如恶恶臭 厌恶 D、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 偏爱(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B、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 夫晋,何厌之有 C、食而不知其味 人而不仁,如礼何 D、此谓诚于中,形于外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3)、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B、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C、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D、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4)、下列有关文章内容和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儿童八岁上“小学”,主要学习“洒扫、应对、进退”和“礼、乐、射、御、书、数”等基本礼节和知识技能。十五岁后可进入“大学”,学习“穷理、正心、修身、治人”的学问。 B、《礼记》与《周礼》《仪礼》合称为“三礼”,《周礼》在宋代以后位居“三礼”之首。 C、“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中的“天子”是古代的最高统治者。“庶人”原意是指众多的人,后来用以称谓“平民”。 D、“大学之道”的“三纲”指“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八目”以“修身”为根本。三、选择题组
-
1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从历史到现实,中华民族历来____家国大义,“小家”同“大国”同声相应、紧密相连。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家国,可说是华夏儿女的精神原乡。今年,我们将迎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 )。从硝烟弥漫、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到一穷二白、筚路蓝缕的建设岁月,再到波澜壮阔、惊涛拍岸的改革时代,无数先锋模范在国家前行的____寻找人生价值、____成长坐标。而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也是家国情怀的根基所在。在步履匆匆的返乡途中,在“爸妈装的行李箱”中,在难改的口味与乡音中……人们感受家的温暖,体悟家的意义,真诚感叹“有家真好”。但不要忘记,国家好、民族好,家庭才能好。无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还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中华传统文化所倡导的都有着由私而公的家国情怀。每个人孝亲敬长、安居乐业,每个家庭都为中华民族大家庭做出贡献,才能____,聚沙成塔,汇聚成同心筑梦的强大力量。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A、崇尚 大势中 标注 集腋成裘 B、爱好 浪潮中 标注 集腋成裘 C、爱好 大势中 标示 众擎易举 D、崇尚 浪潮中 标示 众擎易举(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回望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平凡的发展历程,站在这样的历史节点,每个人都会感受到爱国的情愫在升腾 B、站在这样的历史节点,每个人都会感受到爱国的情愫在升腾,回望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平凡的发展历程 C、站在这样的历史节点,回望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每个人都会感受到爱国的情愫在升腾 D、每个人都会感受到爱国的情愫在升腾,站在这样的历史节点,回望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平凡的发展历程(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无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由私而公的家国情怀,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价值理念。 B、无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由私而公的家国情怀,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价值理念。 C、无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中华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价值理念都有着由私而公的家国情怀。 D、无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中华传统文化所倡导的都有着由私而公的家国情怀。四、语言表达
-
16.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记者从无锡梅里遗址考古学术研讨成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经过一年的考古发掘,无锡梅里遗址野外发掘工作已经结束,并通过了江苏省文物局组织的专家验收。专家表示,无锡梅里遗址内涵丰富,遗址的时代跨度为商代至春秋时期,文化因素兼具马桥文化和湖熟文化,其中还有部分中原文化因素;这一时期和类型的遗址在本地区尚属首次发现,是太湖东岸一处重要的商周时期遗址,对探讨吴文化的起源及其早期面貌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五、情景默写
-
17. 《大学之道》:根据提示默写相关句子。(1)、《大学之道》中,阐明为人处世的根本原则的句子是: , , , 。(2)、《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 , 。(3)、《大学之道》中点明获得知识的途径的句子是: , 。(4)、《大学之道》中,写儒家以修、齐、治、平层层推进,由己及人,达到天下太平的句子是: , , 。
六、选择类
-
1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B、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C、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D、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19. 下列各选项中,加点词语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B、物有本末 , 事有终始 C、致知在格物 D、自天子以至于庶人20. 下列对课文中有关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A、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B、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C、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D、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21. 对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自贼者也 仇视 譬如为山 堆积 B、要誉于乡党 求取 致知在格物 推究 C、国治而后天下平 治理 天下归仁焉 称赞 D、君子喻于义 明白 若火之始然 ……的样子七、微写作
-
22. 怎样修身?课文《大学之道》给出的方式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然后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对此,你有怎样的理解?请结合文化自信这一角度,写一段议论文字,谈谈你的想法,不少于200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