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4.1《故都的秋》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3-08-25 类型:同步测试
一、
-
1.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位于眉山市的“三苏祠”园内廊庑相连,池沼掩映,竹木参天,殿宇轩敞,极具南国流风余韵。 B、以前的科幻电影中的许多设想,当时看起来是不可思议的,现在却不断变为现实。 C、迎面一声招呼,回头一个微笑,其实温暖早就在我身边了。只是它像空气一样融入了我的生活,浑然天成而不觉了。 D、“木马”等网络新病毒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威胁着计算机的安全。2.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歧韵(zhī) 一椽(yuán) 嘶叫(sī) 耗子(hào) B、潭柘寺(zhè) 落蕊(ruǐ) 橄榄(lǎn) 落寞(mò) C、普陀山(tuó) 点缀(zhuì) 陪衬(chèn) 夹袄(ǎo) D、廿四桥(niàn) 着衣(zhuó) 混沌(dùn) 椭圆(tuǒ)3. 下列句子中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 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B、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 C、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D、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4. 下列对“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这句话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句话综合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饶有趣味。四个比喻多从饮食文化入手,让人从饮食中的“味”去领悟秋之“味”,从形象的“味”去品味抽象的“味”。 B、北国之秋就像“白干”“馍馍”“大蟹”“骆驼”,形象地写出了其味烈、味深、味浓、味久的特色。 C、南国之秋就像“黄酒”“稀饭”“鲈鱼”“黄犬”,形象地写出了其味润、味浅、味淡、味短的特色,含蓄地表现出作者对南国之秋的“清淡”特色的眷恋之意。 D、写南国之秋,是为了南北对比,以“南”衬“北”。作者以南国之秋的“淡”来衬托北国之秋的“浓”,突出了故都的秋感人至深。5. 《故都的秋》文中,两次写到声音:一是“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一是“秋蝉的衰弱的残声”。对这样写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两种声音的描写,巧妙地告诉读者,北国的秋天有“清、静、悲凉”的一面,也有生机勃勃的一面。 B、两种声音的描写,其实没有什么可探究的,就是写实而已,这两种声音那时那地确实有。 C、两种声音的描写,很好地写出了北国秋天景色的多样性,不然,就显得单调而乏味。 D、两种声音的描写,以声写静,更能让读者感受到了北国秋天的“清、静、悲凉”。6.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他在回忆祖父的遭遇时,不时拭泪,致词时一度因情绪____而中断。
②他在拿下首场比赛后接受现场采访时,____地夸奖起教练和自己团队的表现。
③这位失独母亲自述说:看见像儿子的人,就会____跟着,真希望那人就是自己的儿子。
A、不能自已 情不自禁 不由自主 B、不由自主 不能自已 情不自禁 C、情不自禁 不由自主 不能自已 D、情不自禁 不能自已 不由自主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春声和春深
林斤澜
①我写过北国的春风。记述在冰雪沉睡的山沟里,忽然一夜间,呼啸咆哮,“卡卡”折枝,“砰砰”冰裂,沙石扑窗如机枪扫射,木头梁、柱、椽、檩“格拉格拉”如山神大虫冬眠初醒,伸腰伸腿,骨节作响……天亮起来一看,冰雪依旧,只是趴下来点贴近地皮。
②春风告退。忽又从千里外,从沙漠,从戈壁起跑,跨栏一般生猛,跨越崇山峻岭,踢蹬起黄沙黄土,高天朦胧,太阳淡化……这样一而再三,麦苗才吐青,冰雪也还在角落里、背阴里、洼里坎里龇着白牙。
③我服了。后来也爱了。说到爱,我又是江南水乡出身,那里的春风叫历代诗人写完了,不用也不能再写了,“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池塘生春草”的“生”字,“吹皱一池春水”的“吹皱”二字,都是千古赞为绝活,咱还啰嗦什么呢,本来在针也插不下去的地方,只有做做翻案文章,弄得巧时还有立锥之地。这些绝活早已铁案如山,咱们不抱没缝的蛋也罢。这是做诗做文章的话。说到爱,却又是一番天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极好的诗句,不过我不爱。“随”字好,江南水乡的春风和春雨,是紧相随的,“潜”字好,“润”字好,“细”字更好,风也细雨也细也。但“无声”二字惹翻了我的爱心。
④我久居北国,有个弟弟久居北大荒。我们壮年时都不大思乡,俨然四海为家了。有回我问他,有没有偶然心动,念及家乡的时候?他思索。
⑤我追问好比说一刹那?我这里有过一刹那来去如闪电,闪电就够了,不必比做晴天霹雳。他说有。有时候炕上睡醒,不知身在何处,忽听屋顶“瓦背”阵雨扫过——沙、沙、沙……江南绝无炕,北大荒没有“瓦背”,有雨也不会“沙、沙、沙”。那是江南的春风春雨了,你说你没有思乡,那是故乡思念你了。你这个游子不但不知身在何处,还不知道童年永不离身。
⑥我耳朵里不大出现弟弟的“沙沙”声,现在耳朵到了春天,到了雨天,到了黑天,都少不了“苏苏苏”。江岸“绿”,是苏苏“绿”的。春草“生”时,春风“吹皱”时,“随”时“潜”时“润”时,都必定苏苏地响。“润物细无声”,“无声”两字不能接受。好好听吧,幼苗拔节,童年拔长,那也是苏苏响着拔上来的。耳朵里苏苏不绝,那是春的回声。那是故乡故土的呼叫。
⑦这是春声。
⑧北京俗话说:“春脖子短”。意思还是“春短”,中间加个“脖子”,妙!杨树刚上叶子,柳树刚吐絮,桃花“暄”,杏花“旧”,都才看见就暴热起来了。头连肩膀,无所谓脖子的德性,可以是极壮健的人如拳击勇士,也可以是缩头缩脑如武大郎者。不过有那猛烈的春风在,漫天的黄沙在,就算做勇士形象吧。但也不无可惜,不无可笑。春天就这样勇了,夏日炎炎怎么处,冰冻三尺的寒冬又怎么称呼。
⑨我问久居北大荒的弟弟,江南老家的春天怎么样?他立刻回答很长,长到过不完的样子。亏他说得出来,只一个长字。故乡的遥远,童年的朦胧,春天的深沉,无意过筛过箩却过了,无心淘洗也梦游一般澄清提纯了。只落下一个字:长。我疑心这一长字是思乡的单相思,不一定实际。写信去问一位蛰居家乡的小伙伴,他一生困顿,现在是混得最好的时候,在乡下做机修生活。回信来了,说只觉得做生活手冷,快点热起来好。可见实际长还是长的。手冷希望快点热起来,那是一个老手艺人的话。
⑩少年时候我们没有这种想法,那手总是热的。“大地春如海,男儿国是家,龙灯花鼓夜,长剑走天涯。”那时候我们喜欢这样的诗。现在敢说经历了沧海桑田,细细想来敢说春深如海。只有海的意味深长,才包罗万象,一个浪花冷一个浪花热,这个手冷那个手热,都不过是浪花中的泡沫。“春深如海”,在诗里文里看得多了,也看俗了。其实这个“深”字好,“深”字也就是弟弟说的“长”字吧,不过也还有不同。
⑪少年时正是战争岁月,我在乡下跑来跑去。花花草草没人管,没有人理。淡淡的阳光,蒙蒙的细雨。阳光只管照,细雨只管下,谁也不理谁,忽然,山坡上映山红开了,人走不到的石头岩上开了,人走来走去踩得稀烂的黄泥路边也开了,牛羊吃草的坡上开了,水泥坟圈石头坟坛那里拱着水泥拱着石头开了。江南也有大晴天,单薄的映山红当天发干,再晒一天,减色。晒上三天,山上残红映不成了。可是江南春天的细雨,不等阳光收走,自会濛濛一片。映山红一挂上针尖般大的水珠,全副精神又出来了。时雨时晴,同时雨同时晴,晴雨没有休时,映山红没有休日。这是长了。
⑫在艰难的岁月,我在北国风沙里,忽然遇上个不得不文化交流的外国画展。我没有了接受的兴趣,匆匆一走而过。忽然,我被吸引了,站住了。那画灰蒙蒙,细雨看不见,可又扑面。一道漫坡,坡头一圈矮矮围墙,墙里有些石头堆又不够废墟,说不清。坡下边有两头牛,边吃草边瞌睡,牛毛上当挂着针尖水珠,要不,怎么朦朦胧胧。我在草地上找红色,也朦胧似有似无,我认定是有,还是映山红。
⑬我看见了少年时代,看见了“龙灯花鼓夜,仗剑走天涯”。看见了老手艺人,手冷望天。在艰难的风沙里,忽然看见了想也想不起来的故乡的春天,又朦胧看不透,看不透又盛得住一生所有的思念。
⑭这是春深了。
(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③段画线处用比喻手法,展现北方冰雪在春风中消融的过程,突出其野性的特点。 B、文中写“手冷”和“手热”细节,意在表现“春深如海”以及人生的各种复杂感受。 C、第⑪段中,作者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描写映山红,突出映山红开放地域广、时间长的特点。 D、从“春声”到“春深”,写对南北方春天的不同感受,表达思乡之情,暗含报国之意。(2)、兄弟俩对江南春天的感受有何不同?请联系文中相关内容概括并分析。(3)、本文与郁达夫的《故都的秋》都写了南国与北国的景象,其用意各不相同,请加以评析。8.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故都的秋
郁达夫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方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利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地说:“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 , 倒来得正好。
北方的果树,到秋天,也是一种奇景。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沙尘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
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的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赞颂秋的文字的特别的多。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我虽则外国诗文念的不多,也不想开出帐来,做一篇秋的诗歌散文钞,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选集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关于秋的歌颂和悲啼。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地特别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能感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南国之秋,当然也是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混混沌沌:迷糊不清,不分明。这里指南国的秋意不明显,南方人对秋的感觉不强烈。
B、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漏下来:指日光从树叶间穿过,形象地写出了秋日早晨的阳光柔和,庭院清静的特点。
C、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啼唱:指北国秋蝉的叫声,能让人感受到北国之秋生机与热闹的一面。
D、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利索落地下起雨来了。息利索落:模拟细小琐碎的雨,突出北方的秋雨来去迅速,使天气变化明显的特点。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对著名景点一笔带过,却对平常景象工笔细描,这是情感表达的需要。 B、“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好就好在这念错的“层”字说出了秋意随秋雨渐凉的过程。 C、作者认为秋和中国人的关系比外国人更加密切,原因是只有在中国北方才能感受到秋的深味。 D、文章结尾通过一组形象的对比,突出了北国之秋比南国之秋色彩更浓烈,给人的回味更隽永。(3)、为了饱尝故都的秋味,作者不远千里而来。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文中极具秋味的五幅图画,并选出你最欣赏的一幅,说说你欣赏它的理由。(4)、用名词作量词会加强表达效果。请从下边短语中任选一个或另举一例,加以赏析。①一椽破屋(《故都的秋》“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②一带远山(《荷塘月色》“树梢上朦朦胧胧的是一带远山 , 只有些大意罢了。”)
③一叶扁舟(《赤壁赋》“驾一叶之扁舟 , 举匏樽以相属。”)
(5)、本文题目为“故都的秋”,可第二段却在写“江南的秋”,请结合文意,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故都的秋
郁达夫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方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青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地说:
“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北方的果树,到秋天,也是一种奇景。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沙尘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
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的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赞颂秋的文字的特别的多。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我虽则外国诗文念的不多,也不想开出帐来,做一篇秋的诗歌散文钞,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Anthology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关于秋的歌颂和悲啼。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地特别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能感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南国之秋,当然也是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一九三四年八月在北平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说“秋”和“名花”以及“美酒”不一样,意在说明对美的欣赏和生活体验属于不同的领域,不可混为一谈。 B、文章写北方的果树时,把枣子树排在第一,对枣子的介绍绘形绘色,形象生动,对其他佳果的介绍也是饶有兴味,以此表现了作者对金秋的喜爱。 C、郁达夫赞同有些批评家的观点,认为只有中国的文人学士带有很浓重的颓废色彩,所以他们喜欢写赞颂秋的文字。 D、中国的文字里面有一个“秋士”的概念,写《秋声赋》的欧阳子和写《赤壁赋》的苏轼就是秋士中的代表人物。(2)、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切题很快,作者毫不掩饰对故都的秋味的喜爱,而结尾直抒胸臆,“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以挽留住北国的秋天,首尾呼应,结构紧密。 B、文章选取典型景物多方面地呈现了北国的秋色,选景侧重于北平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但是却表现了故都秋色的独特美感。 C、南国的秋,“比起北国的秋天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作者用具体家常事物来作比,形象生动,饶有趣味。 D、本文语言颇见功力,景物描写场面感强,用语准确精当,抒情性强,遣词造句雅而不俗,艳而不媚 。(3)、试对文中画线句子表现出的情趣进行评点。(4)、结合全文谈谈作者所描写的故都的秋味具有什么特点。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杭江之秋
傅东华
从前谢灵运游山,“伐木取径,……从者数百人”,以致被人疑为山贼。现在人在火车上看风景,虽不至像康乐公那样杀风景,但在那种主张策杖独步而将自己也装进去做山水人物的诗人们,总觉得这样的事情是有伤风雅的。
不过,我们如果暂时不谈风雅,那么觉得火车上看风景也有一种特别的风味。
风景本是静物,坐在火车上看就变动的了。那风景会移步换形,供给你一套连续不断的不同景象,使你在数小时之内就能获得数百里风景的轮廓。这样的风景就是一部以自然美做题材的小说,它是有情节的,有布局的——有开场,有Climax也有大团圆的。
新辟的杭江铁路从去年春天通车到兰溪,我们的自然文坛就又新出版了一部这样的小说。批评家的赞美声早已传到我耳朵里,但我直到秋天才有工夫去读它。然而秋天是多么幸运的一个日子啊!我竟于无意之中得见杭江风景最美的表现。
秋是老的了,天又下着漾漾雨,正是读好书的时节。
从江边开行以后,我就壹志凝神的准备着——准备着尽情赏鉴一番,准备着一幅幅的画图连续映照在两边玻璃窗上。
萧山站过去了,临浦站过去了。这样差不多一个多钟头,只偶然瞥见一两点遥远的山影,大部分还是沪杭路上那种紧接地平线的平畴,我便开始有点觉得失望。于是到了尖山站,你瞧,来了——山来了。
山来了,平畴突然被山吞下去了。我们夹进了山的行列,山做我们前面的仪仗了。有时你伸出手去差不多就可摸着山壁,但是大部分地方山的倾斜都极大。你虽在两面山脚的缝里走,离开山的本峰仍旧还很远,因而使你有相当的角度可以窥见山的全形。但是哪一块山肯把它的全形给你看呢?哪一块山都和它的同伴们或者并肩,或者交臂,或者搂抱,或者叠股。有的从她伙伴们的肩膊缝里露出半个罩着面幕的容颜,有的从她姊妹行的云鬓边透出一弯轻扫淡妆的眉黛。浓妆的居于前列,随着你行程的弯曲献媚呈妍;淡妆的躲在后边,目送你忍心奔驶而前,有若依依不舍的态度。
于是过了湄池,便又换了一幕。突然间,我们车上的光线失掉均衡了。突然间,有一道黑影闯入我们的右侧。急忙抬头看时,原来是一列重叠的山嶂从烟雾迷漫中慢慢地遮上前来。
这时最奇的景象,就是左右两侧山容明暗之不一。你向左看时,山的轮廓很暧昧;向右看时,却如几何图画一般的分明。你以为这当然是“秋雨隔田塍”的现象所致,但是走过几分钟之后,暧昧和分明的方向忽然互换了,而我们却是明明按直线走的。谁能解释这种神秘呢?
到直埠了。从此神秘剧就告结束,而浓艳的中古浪漫剧开幕了。幕开之后,就见两旁竖着不断的围屏,地上铺着一条广漠的厚毯。围屏是一律浓绿色的,地毯则由黄、红、绿三种彩色构成。黄的是未割的绥稻,红的是荞麦,绿的是菜蔬。可是谁管它什么是什么呢?我们目不暇接了。这三种彩色构成了平面几何的一切图形,织成了波斯毯、荷兰毯、纬成绸、云霞缎……上一切人类所能想象的花样。
且因我们自己如飞的奔驶,那三种基本色素就起了三色板的作用,在向后飞驰的过程中化成一切可能的彩色。浓艳极了,富丽极了!我们领略着文艺复兴期的荷兰的画图,我们身入了《天方夜谭》的苏丹的宫殿。
而且水也出来了。一路来我们也曾见过许多水,但都不是构成风景的因素。过了郑家坞之后,才见有曲折澄莹的山涧山溪,随山势的纡回共同构成了旋律。杭江路的风景到郑家坞而后山水备。
于是我们转了一个弯,就要和杭江秋景最精彩的部分对面——就要达到我们的Climax①了。
苏溪!——就是这个名字也像具有几分的魅惑,但已不属出产西施的诸暨境了。
既有定形,就有尽处,有尽处就单调了。你站在这个地方,你是要对几何家的本身也发生怀疑的。你如果尝试说:在某一瞬间,我前面有一条路。左手有一座山,右手有一条水。不,不对;决没有这样整齐。事实上,你前面是没有路的,最多也不过几码的路,就又被山挡住,然而你的火车仍可开过去,路自然出来了。你说山在左手,也许它实在在你的背后;你说水在右手,也许它实在在你的面前。
因为一切几何学的图形都被打破了……
寻常,风景是由山水两种要素构成的,平畴不是风景的因素。所以山水画者大都由水畔起山,山脚带水,断没有把一片平畴画入山水之间的。在这一带,有山,有水,有溪滩,却也有平畴,但都布置得那么错落,支配得那么调和,并不因有平畴而破坏了山水自然的结构,这就又是这最精彩部分的风景的一个特色。
此后将近义乌县城一带,自然的美就不得不让步给人类更平凡的需要了,山水退为田畴了,红叶也渐稀疏了。不过,我们这部小说现在尚未完成,其余三分之一的回目不知究竟怎样② , 将来的大团圆只好听下回分解了。
(有删改)
注:①C1imax:英语,高潮。②其余三分之一的回目不知究竟怎样:杭江铁路全长三百多公里,其中兰溪至江山一百多公里当时尚未完成。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谢灵运式的“伐木取径”“策杖独步”漫游山川,固然有野趣、有韵味,然而,现代人坐在火车上看风景,却也独创一格,别有风味。 B、“过了湄池,便又换了一幕。”在细雨蒙蒙中,在光影的作用下,山体倏忽交替着“暧昧和分明”,刚劲俊朗,令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 C、“到直埠了。从此神秘剧就告结束,而浓艳的中古浪漫剧开幕了”。构成“中古浪漫剧”的是浓艳的色彩和由它们涂抹而成的浪漫情调。 D、作者情感随着列车的行进而起伏激荡,由欣喜、惊诧,到振奋、折服……令未曾目睹这一带秋景的读者心驰神往,如临其境,如见其貌。(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写“在火车上看风景”,确定了全文的描写角度,本文描述的正是乘坐在疾驶的列车上所见的杭江铁路沿线自然风光。 B、风景是静的,火车是动的,所描写的不断变换的自然所呈现的连绵风景画,提供了一般游记作者所不曾提供的观感和审美体验。 C、文章写山、水、平畴等,作者以其博学多才和深厚文学底蕴,充分运用反衬手法,以艺术家眼光,欣赏和描摹眼前掠过的景物。 D、杭江路沿线多山,而作者也特别钟情于山。因此,本文几乎花了二分之一的篇幅描写这里的山峦风光,而且角度多变,手法不同。(3)、请简要赏析文中划横线的句子。(4)、本文与《故都的秋》的结尾在表达上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郁达夫《故都的秋》结尾段)
11. 阅读下面的文章选段,完成下列小题。故都的秋(节选)
郁达夫
①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②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③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④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⑤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嘶叫的秋蝉,在北方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1)、文章①②段是用什么手法来写的?写出了故都秋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③④⑤这三段文字写到了三种景况:即、、。(3)、“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一句从听觉、觉和觉上写出了故都之秋静的特点。三、文学类阅读-双文本
-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①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②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③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青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地说:
④“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⑤“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
⑥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⑦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一九三四年八月,在北平
(节选自郁达夫《故都的秋》,有删改)
文本二:
①我生长在江南,儿时所爱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铭刻特深;虽则渐入中年,又爱上了晚秋,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人的最惠季节,但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有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摩登些,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②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叶亦有时候会保持三个月以上的生命。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一丛,用照相机照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不感到岁时的肃杀,而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到。
③说起寒郊的散步,实在是江南的冬日,所给予江南居住者的一种特异的恩惠;在北方的冰天雪地里生长的人,是终他的一生,也绝不会有享受这一种清福的机会的。我不知道德国的冬天,比起我们江浙来如何,但从许多作家喜欢以散步一词做他们的创造题目看来,大约是德国南部四季的变迁,总也和我们的江南差不多。
④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濒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人家会聚在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桠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些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⑤窗外的天气晴朗得像晚秋一样;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诱得使你在房间里坐不住。空言不如实践,这一种无聊的杂文,我也不再想写下去了,还是拿起手杖,搁下纸笔,去湖上散散步罢!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一日①
(节选自郁达夫《江南的冬景》,有删改)
文本三:
文学艺术作品绝对要有真情,有真情才产生诗意,现在有些散文似乎蛮有诗意,但那不是真正的诗意。如有些诗一样,有些诗每一句似乎都有诗意,但通篇读完后,味似嚼蜡,它是先有一两个好句子,然后衍变成诗的,而有些诗每一句都平白如话,但整体却留给了我们东西,这才真正称作诗。我是害怕那些表面诗意的浮华的散文。现在人写东西,多是为写东西而写东西,为发表而发表,这是我们现在作品多而好作品少的一个原因。试想想,你有多少诗意,有多少情要发?其实很多作家并不是纯写抒情散文的,他们在做别的学问的过程中偶尔为之,倒写成了传世的散文之作。说到趣味,散文要写得有趣味,当然有形式、语言、节奏等方面的许多原因,但还有一点,这些人会说闲话。我称之为闲话,是他们在写作时常常把一件事说得清楚之后又说些可有可无的话,但是,这些话恰恰对主题是不可或缺的。
(节选自贾平凹《我对当今散文的一些看法》,有删改)
【注】①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一日:当时的中国一片混乱,郁达夫用日记记录十二月的情形,“今为杭市防空演习时,路上时时断绝交通;长街化作冷巷,百姓如丧考妣”“家国沦丧,小民乏食”。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二中芦花、红叶、桕子、草汇合成江南冬景的底色,在春天碧落之下泛出生气,作者将这种种富有生气的色彩和雪莱《西风颂》中的名句相连接,别有一番情趣。 B、在作者笔下,“都市闲人”的悠闲也融入了故都的“秋味”中,即使作者笔下暗含着对这些“闲人”虚度光阴的不满,但仍旧表现出“清”“静”“悲凉”的特点。 C、作者描写故都的秋景,详写故都旧院的秋。故都旧院在北平最具家的代表意义,它固有的清、静以及沧桑味,配合着北国自然的秋景,使秋意表现得更为浓烈与普遍。 D、文本二语调舒缓,恰似江南冬天的悠闲;语言清新、纯朴,和江南冬景的清朗相得益彰。(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在写景状物方面极其精彩,作者对“牵牛花”“槐树的落蕊”“疏落的秋草”等只作寥寥数笔的勾勒,便将读者带进了故都秋天的清、静、悲凉之中。 B、郁达夫的散文很讲究揣词度句,善于运用适切的词语使语言活泼自然,富有生气;同时多运用长短变化、对偶的句式,使文章的呈现疏密有致,和谐流畅。 C、文本三中,作者认为“散文要写得有趣味,要有形式、语言、节奏等原因”,文本一“雨后话秋图”中都市闲人互答的细节描写就非常好地印证了这一特点。 D、文本二中,作者在描绘“微雨寒村图”时,运用正面实写手法,将自然风景和人物生活图景巧妙裁剪,着意点染,绘就了一幅气韵生动、立意隽永的水墨画。(3)、文本一、二都表达了相近的审美趣味。请结合文本,从意象选择、色彩描摹、情感表达三个角度中任选两个角度,赏析郁达夫散文的审美趣味。(4)、文本三中贾平凹说,“闲话”指“可有可无”却“对主题又不可或缺”的话。请结合此观点,分析文本二中画线的这句闲话为什么“不可或缺”?四、小阅读-课内
-
13. 《故都的秋》中的“秋味”,作者没有从故宫、颐和园等皇家宫殿、园林着笔,对陶然亭、钓鱼台、西山等著名景点也只一笔带过,而是着重描写牵牛花、槐蕊、秋雨、秋枣一类平凡细小的事物?这是为什么?14. 下列对“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这句话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句话综合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饶有趣味。四个比喻多从饮食文化入手,让人从饮食中的“味”去领悟秋之“味”,从形象的“味”去品味抽象的“味”。 B、北国之秋就像“白干”“馍馍”“大蟹”“骆驼”,形象地写出了其味烈、味深、味浓、味久的特色。 C、南国之秋就像“黄酒”“稀饭”“鲈鱼”“黄犬”,形象地写出了其味润、味浅、味淡、味短的特色。 D、写南国之秋,是为了南北对比,以“北”衬“南”。作者以南国之秋的“淡”来衬托北国之秋的“浓”,突出了故都的秋感人至深。
五、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
15.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节选自郁达夫《故都的秋》
材料二
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____,____。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身临其境去闻才能明了。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只有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
——节选自史铁生《我与地坛》
材料三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节选自苏轼《赤壁赋》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填写在文中“□”上的汉字字形、以及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②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只有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
③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A、①“柘”读作zhè ②方框中应填“蕴” ③“适”:享有 B、①“柘”读作zhè ②方框中应填“韵” ③“适”:合适 C、①“柘”读作zhé ②方框中应填“蕴” ③“适”:合适 D、①“柘”读作zhé ②方框中应填“韵” ③“适”:享有(2)、下列填入文中画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落叶或坦然安卧或飘摇歌舞,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B、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微苦而熨帖的味道。 C、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D、落叶或坦然安卧或飘摇歌舞,满园中播散着微苦而熨帖的味道。(3)、对下列句子的表现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排比 对偶 比喻) B、(南国之秋)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排比 对比 比喻) C、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排比 对偶 比喻) D、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比喻 对比 拟人)(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里呈现的大都是身边的凡人琐事,但是这些事情中传达着他对生活的思索和感悟。谁能否认朱先生的散文不能在平淡中传递真挚的感情呢? B、认真感受北国的秋,关系到能否体验出那种特别的清,特别的静,特别的悲凉。 C、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都是荷叶荷花与荷香,浸润着作者的内心,令他遐想不已。 D、小华同学登上泰山,连续发布朋友圈晒美景,引来好友的围观并得到他们的点赞。(5)、对材料三文字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段文字用主客问答的方式来写。主客问答是赋的传统写作手法,一般说来,作者往往借客人的话从反面引出自己的思想感情。 B、“客人”因见月出东山的景象,并看到这里的地理形势,从而联想到曹操的诗句和业绩,生出积极入世的念头。 C、“客人”又联想到主客双方的现实处境,深感个人在天地间的渺小和生命的短暂,思想颇为消沉。 D、这段文字将情、景、理有机结合,实质上是苏轼贬谪生活中苦闷心绪的流露,但从全文来看,苏轼并没有沉浸在这种苦闷之中。(6)、请结合三篇选文,谈谈自然景物对作者有怎样的影响?六、选择题组
-
1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说起紫土豆很多人以为是近年才有的新品种,其实紫土豆并不是什么稀奇玩意儿,它是秘鲁的一个古老品种,明朝的时候就从国外引进种植,不过因产量不高,才逐渐被淘汰。
紫土豆种植创业者彭洁告诉记者,“紫土豆中富含花青素和硒元素,营养价值极高,与现代人的饮食需求正好契合”。看清市场需求后,虽然____,彭洁还是借款开始试种紫土豆。收获后,彭洁并没有____别人的做法——到市场上贩卖,而是拿着样品找订单。让彭洁没想到的是,她一下就以普通马铃薯7—8倍的价格,拿下深圳一家公司300吨的订单。接到订单后,彭洁____,欢喜紫土豆销售前景广阔,( )。在与对方协议三年内完成订单后,彭洁便带领创业团队在四川古蔺县箭竹乡建立基地。
对紫土豆了解越多,彭洁就越兴奋,她一头扎进了紫土豆创业大潮。至今,她和团队已经近7年从事了马铃薯研究工作,对紫色马铃薯的高营养价值和市场前景开展调查和研究。“花青素对人身体的益处人们都已____,紫色马铃薯中富含花青素,并且口感好,非常受欢迎。”现在,彭洁正带领当地的乡亲们大踏步地走在脱贫致富的路上。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一清二白 如法炮制 喜忧参半 耳濡目染 B、一穷二白 上行下效 悲喜交集 耳濡目染 C、一穷二白 如法炮制 喜忧参半 耳熟能详 D、一清二白 上行下效 悲喜交集 耳熟能详(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但忧虑的是种植基地还没有规模,还有短时间内难以完成订单 B、但忧虑的是种植基地还没有规模,短时间内难以完成订单 C、但忧虑的是短时间内难以完成订单,还有种植基地还没有规模 D、但忧虑的是短时间内难以完成订单,种植基地还没有规模(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她和团队已经近7年从事了马铃薯的研究工作,对紫色马铃薯的市场前景和高营养价值开展调查和研究。 B、她和团队已经从事了近7年的马铃薯研究工作,对紫色马铃薯的高营养价值和市场前景开展调查和研究。 C、她和团队已经近7年从事了马铃薯的研究工作,对紫色马铃薯的高营养价值和市场前景开展调查和研究。 D、她和团队已经从事了近7年的马铃薯研究工作,对紫色马铃薯的高营养价值和市场前景开展研究和调查。七、语言表达
-
17. 仿照下面句子的结构以及意境特点,另写一段话。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
18.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清华大学回复某位高考考生的“人生实苦,但请你足够相信”成为流行语,这话打动人,是因为它诠释了一个道理——只要能够吃苦,你就能够在阶层流动中重构自己的坐标,因此我们要学会吃苦,只要敢于吃苦,就能够在社会分化中得到命运的回报,只要在社会中得到命运的回报,我们就一定能够考上清华大学。
①能够吃苦未必就能够在阶层流动中重构自己的坐标。
②
③
19. 从下列各句后面的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处。(1)、收起“吃喝玩乐过四年”的 , 把自己融入奋进的潮流中,在奋斗中创造价值,收获幸福!(颓废·颓败)(2)、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长江是中华民族的百年大业、千年大计。(保护·袒护)(3)、2019年11月,世界著名“水城”威尼斯遭遇严重水患。水灾过后,威尼斯旅游业出现局面。(萧索·萧条)(4)、93岁的他回想起在惨案中被杀的乡亲们,眼泪就地在眼眶中打转。(不能自已·不由自主)(5)、这个小山村,地处 , 村民用水极为困难。今年秋天,全村家家户户通上了自来水。(幽僻·偏僻)(6)、近日,传染病专家指出,宠物接触到病毒也需隔离,要保护不要。(遗弃·唾弃)20. 春到夏,夏到秋,从季节的更替变换上你想到了什么,请学习借鉴《故都的秋》中的写作技法,运用两种常见修辞方法并采用衬托手法,写一段想象情境文字。(限80字以内)八、微写作
-
2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故都的秋》一文中,作者郁达夫调动了多种感官来描写故都的秋,展示了秋天“清静悲凉”的意境。请以“晨雾”为描写对象,写一段文字。
要求:①调动听觉、视觉和触觉,写景状物动静结合,有声有色;②融入个人的感受和情思;③不少于200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