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语文新高考Ⅱ卷真题变式·分层精准练:第3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3-08-24 类型:二轮复习

一、真题

  •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战,若我众敌寡,不可战于险阻之间,须要平易宽广之地。闻鼓则进,闻金则止,无有不胜。法曰:“用众进止。”晋太元时,秦苻坚进屯寿阳,列阵淝水,与晋将谢玄相拒。 玄使谓符坚曰:“君远涉吾境,而临水为阵,是不欲速战。请君少却,令将士得周旋,仆与 诸君缓辔而观之,不亦乐乎! ”坚众皆曰:“宜阻淝水,莫令得上。我众彼寡,势必万全。” 坚曰:“但却军,令得过,而我以铁骑数十万向水,逼而杀之。”融亦以为然。遂麾兵却,  众因乱而不能止。于是,玄与谢琰、桓伊等,以精锐八千渡淝水。玄、琰进兵大战淝水南, 坚众大溃。

    (节选自《百战奇略》)

    材料二:

    太宗曰:“古人临阵出奇,攻人不意,斯亦相变之法乎? ”靖曰 [注]:“前代战斗,多是以小术而胜无术,以片善而胜无善,斯安足以论兵法也?若谢玄之破苻坚,非谢玄之善也,盖苻坚之不善也。”太宗顾侍臣检《谢玄传》阅之,曰:“苻坚甚处是不善? ”靖曰:“臣观 《苻坚载记》曰:‘秦诸军皆溃败,唯慕容垂一军独全。坚以千余骑赴之,垂子宝劝垂杀坚,不。 ”此有以见秦师之乱。慕容垂独全,盖坚为垂所陷明矣。夫为人所陷而欲胜敌不亦 难乎臣故曰无术焉符坚之类是也。”太宗曰:“兵有分聚,各贵适宜。前代事迹,孰为善此 者? ”靖曰:“苻坚总百万之众而败于淝水,此兵能合不能分之所致也。吴汉讨公孙述,与副将刘尚分屯,相去二十里,述来攻汉,尚出合击,大破之,此兵分而能合之所致也。”太 宗曰:“然。得失事迹,足为万代鉴。”

    (节选自《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注] 靖:指李靖,唐代名将,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

    (1)、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 1 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夫为人[A]所[B]陷而欲胜[C]敌[D]不亦难乎[E]臣故曰无术焉[F]符坚之类[G]是也。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平易,指地形平坦,古代常用于描述地貌,也可用于描述人的性情,指性情温和。 B、闻金则止,金指敲击刁斗发出的声音,古代军队行动中听到鸣金信号就停止前进。 C、片善,文中指微小长处,其中的“片”与成语“片甲不留”中的“片”意思不同。 D、果,指实现、成为事实,与《桃花源记》中“未果,寻病终”的“果”意思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苻坚与谢玄隔淝水列阵,苻坚的部下认为,应当在淝水阻击,不让晋军渡河,苻坚则 想让晋军先渡河上岸,再以铁骑逼杀晋军。 B、苻坚的大军在后撤过程中发生了混乱,不受控制,谢玄等人乘机率八千精兵渡河,两 军大战于淝水之南,苻坚的部队溃败。 C、苻坚全军大败,只有慕容垂的一支部队得到保全,苻坚带领残兵千余人投奔慕容垂, 慕容垂的儿子慕容宝劝他乘机杀掉苻坚。 D、李靖认为,吴汉善于用兵,在讨伐公孙述的战斗中,分兵合击,最终取得了胜利;唐 太宗认为,吴汉战例的得失可以作为万代借鉴。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请君少却,令将士得周旋,仆与诸君缓辔而观之,不亦乐乎!

    ②古人临阵出奇,攻人不意,斯亦相变之法乎?

    (5)、材料二中,李靖认为淝水之战苻坚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二、基础

  •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赤壁赋  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东山之上,徘徊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 , 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扃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盛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举酒

    属:劝请

    B、纵一苇之所

    如:好像

    C、正襟坐而问客曰

    危:端正

    D、莫消长也

    卒:终究

    (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月出东山之上 B、徘徊斗牛之间 C、况吾与子渔樵江渚之上 D、寄蜉蝣天地
    (3)、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 B、一曲洞箫,凄切婉转,其悲切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苏轼的感情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文章也因之波澜起伏,文气一振。 C、苏轼以”何为其然也”设问,客人以赤壁的历史古迹作答,客人的回答表现了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与苏轼积极进取的思想相契合。 D、全文将情、景、理有机结合,既有苏轼贬谪生活中苦闷心绪的流露,也有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的显现。
    (4)、请把上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 3. 文言文阅读

    材料一:

    予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受宫声数引,久而乐 之,不知其疾之在体也。夫疾,生乎忧者也。药之毒者,能攻其疾之聚,不若声之至者, 能和其心之所不平。心而平,不和者和,则疾之忘也宜哉。

    夫琴之为技小矣,及其至也,大者为宫,细者为羽,操弦骤作忽然变之急者凄然以促缓者舒然以和,如崩崖裂石、高山出泉,而风雨夜至也。如怨夫寡妇之叹息,雌雄雍雍之相鸣也。其忧深思远,则舜与文王、孔子之遗音也;悲愁感愤,则伯奇孤子、屈原忠臣之所叹也。喜怒哀乐,动人必深,而纯古淡泊,与夫尧舜三代之言语、孔子之文章、《易》之忧患、《诗》之怨刺.无以异。其能听之以耳,应之以手,取其和者,道其堙郁,写其幽思,则感人之际,亦有至者焉。

    予友杨君,好学有文,累以进士举,不得志。及从荫.调,为尉于剑浦,区区.在东南数千里外,是其心固有不平者。且少又多疾,而南方少医药,风俗饮食异宜。以多疾之体,有不平之心,居异宜之俗,其能郁郁以久乎?然欲平其心以养其疾,于琴亦将有得焉。故予作琴说以赠其行,且邀道滋酌酒,进琴以为别。

    (节选自欧阳修《赠杨寘序》)

     材料二:

    琴之为乐,可以观风教,可以摄心魄,可以辨喜怒,可以悦情思,可以静神虑,可以壮胆勇,可以绝尘俗,可以格鬼神,此琴之善者也。鼓琴之士,志静气正,则听者易分;心乱神浊,则听者难辨矣。夫正直勇毅者听之,则壮气益增;孝行节操者听之,则中情伤感;贫乏孤苦者听之,则流涕纵横;便佞浮嚣者听之,则敛容庄谨。是以动人心、感神明者,无以加于琴。盖其声正而不乱,足以禁邪止淫也。今人多以杂音悦乐为贵,而琴见.轻矣。夫琴士不易得,而知音亦难也。

    (节选自薛易简《琴诀》)

    【注】①雍雍:鸟和鸣声。②伯奇:周宣王大臣尹吉甫的儿子,尹吉甫听信后妻的谗逐,他因悲愤投河自尽。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操A弦B骤C作D忽E然F变G之H急I者J凄K然 L以M促N缓O者P舒Q 然R以S和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之怨刺无以异”和“中述汤、武,以刺世事”(《屈原列传》)中的“刺”字含义相 同。 B、“及从荫调,为尉于剑浦”和“榆柳荫后檐”(《归园田居》)中的“荫”字的含义不相同。 C、“区区在东南数千里外”和“秦以区区之地”(《过秦论》)中的“区区”的含义基本相同。 D、“而琴见轻矣”和“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中的“见”字的含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是一篇赠序,其内容往往是叙友谊、道别情、表祝愿,但这篇却写得别开生面, 全文围绕“琴”,款款叙述,情真意切。 B、有感于好友杨寘的仕途坎坷、体弱多病、内心不快以及所在之地的缺医少药,作者直接 表达了对杨寘的不舍之情与劝慰之意。 C、材料一语言形象生动,运用了比喻、联想等一系列手法,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把抽象 的琴声描绘得可亲可感,使读者身临其境。 D、薛易简在《琴诀》中提出弹琴要心无杂念,奏出心灵之声,与人的内心深处相互沟通, 这样的琴论在今天仍能给人以多种启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药之毒者,能攻其疾之聚,不若声之至者,能和其心之所不平。

    ②以多疾之体,有不平之心,居异宜之俗,其能郁郁以久乎?

    (5)、两则材料都论述了古琴曲的作用,《琴诀》中薛易简的观点在材料一中有哪几方面表现?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 B、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 C、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 D、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
    (2)、老子“以自隐无名为务”在文中有哪些表现?

三、巩固

  • 5. 文言文阅读

    材料一:

    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子路问于孔子曰:“治国何如?”孔子曰:“在于尊贤而贱不肖。”

    或曰:“将谓桓公仁义乎?杀兄而立,非仁义也。将谓桓公恭俭乎?与妇人同舆,驰于邑中,非恭俭也。将谓桓公清洁乎?闺门之内,无可嫁者,非清洁也。此三者,亡国失君之行也,然而桓公兼有之,以得管仲、隰朋,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朝周室,为五霸长,以其得贤佐也,失管仲隰朋任竖刁易牙身死不葬虫流出户一人之身荣辱俱施者何者其所任异也 , 由此观之,则任佐急矣。”

    (节选自《说苑·尊贤》,有删改)

    材料二:

    有道之士,固骄人主;人主之不肖者,亦骄有道之士。日以相骄,奚时相得?若儒墨之议与齐荆之服矣。贤主则不 , 士虽骄之,而己愈礼之,士安得不归之?士所归,天下从之。帝也者,天下之适也;王也者,天下之往也。得道之人,贵为天子而不骄倨,富有天下而不骋夸,卑为布衣而不瘁摄,贫无衣食而不忧慑。尧不以帝见善绻,北面而问焉。尧,天子也;善绻,布衣也。何故礼之若此其甚也?善绻,得道之士也。得道之人,不可骄也。尧论其德行、达智而弗若,故北面而问焉。此之谓至公。非至公其孰能礼贤?周公旦,文王之子也,武王之弟也,成王之叔父也,所朝于穷巷之中、瓮牖之下者七十人。文王造之而未遂,武王遂之而未成,周公旦抱少主而成之,故曰成王不唯以身下士邪?齐桓公见小臣稷,一日三至弗得见。从者曰:“万乘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弗得见,亦可以止矣。”桓公曰:“不然。士之骜爵禄者,固轻其主,其主骜霸王者,亦轻其士。纵夫子骜禄裔,吾庸敢骜霸王乎?”遂见之,不可止。

    (节选自《吕氏春秋》)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失管仲/隰朋/任竖刁/易牙/身死不葬虫流/出户一人之身/荣辱俱施者/何者其所任异也 B、失管仲/隰朋/任竖刁/易牙/身死不葬/虫流出户/一人之身/荣辱俱施者/何者/其所任异也 C、失管仲/隰朋/任竖习/易牙/身死不葬/虫流出户/一人之身/荣辱俱施者/何者其所任异也 D、失管仲/隰朋/任竖刁/易牙/身死不葬虫流/出户一人之身/荣辱俱施者/何者/其所任异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毕朝周室”与“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两句中的“毕”字含义不相同。 B、儒墨,指儒家和墨家,儒家讲“爱人”,墨家讲“兼爱”,理念不同,战国时并为显学。 C、“贤主则不然”与“有穴窈然”(《游褒禅山记》)两句中“然”字含义不相同。 D、“三至”指多次前往,“三”在古文里常虚指多数,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道的士人傲视君主,不贤明的君主也傲视有道的士人,天天这样互相傲视,这将使君臣不相投合,作者对后者有批评之意。 B、得道之人,即使贵为天子也不骄横傲慢,即使富有天下也不放纵自夸,即使身份卑微如平民也不忧伤屈服,即使无衣可穿、无饭可吃也不会忧愁恐惧。 C、材料二用尧见善绻,周公旦朝见住在穷巷陋室中的人以及齐桓公见小臣稷的例子,阐明了“礼贤”的原因,也提出了贤才的标准。 D、材料一认为齐桓公因管仲、隰朋而成为五霸之首,侧重强调任用辅佐的人非常重要,材料二以齐桓公见小臣稷的例子侧重倡导人主莫骄士。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尧论其德行、达智而弗若,故北面而问焉。

    ②士之骜爵禄者,固轻其主,其主骜霸王者,亦轻其士。

  • 6. 文言文阅读

    贞观十一年,著作佐郎邓隆请编次太宗文章为集。太宗谓曰:“朕若制事出令,有益于人者,史则书之,足为不朽。若事不师古,乱政害物,虽有词藻,终贻后代笑,非所须也。只如梁武帝父子及陈后主、隋炀帝,亦大有文集,而所为多不法,宗社皆须史倾覆。凡人主惟在德行,何必要事文章耶?”竟不许。贞观十三年,褚遂良为谏议大夫,兼知起居注。太宗问曰:“卿比知起居,书何等事?大抵于人君得观见否?朕欲见此注记者,将却观所为得失以自警戒耳。”遂良曰:“今之起居,古之左、右史,以记人君言行,善恶毕书,庶几人主不为非法,不闻帝王躬自观史。”太宗曰:“朕有不善,卿必记耶?”遂良曰:“臣闻守道不如守官,臣职当载笔,何不书之?”黄门侍郎刘洎进曰:人君有过失,如日月之蚀,人皆见之。设令遂良不记,天下之人皆记之矣。贞观十四年,太宗谓房玄龄曰:“朕每观前代史书,彰善瘅恶,足为将来规诚。不知自古当代国史,何因不令帝王亲见之?”对曰:“国史既善恶必书,庶几人主不为非法。止应畏有忤旨,故不得见也。”太宗曰:“朕意殊不同古人。今欲自看国史者,盖有善事,固不须论;若有不善,亦欲以为鉴诚,使得自修改耳。卿可撰录进来。”玄龄等遂删略国史为编年体 , 撰高祖、太宗实录各二十卷,表上之。太宗见六月四日事,语多微文,乃谓玄龄曰:昔周公诛管蔡而周室安季友鸠叔牙而鲁国宁朕之所为义同此类盖所以安社稷利万民耳史官执笔何烦有隐宜即改削浮词直书其事。侍中魏征奏曰:“臣闻人主位居尊极,无所忌惮,惟有国史,用为惩恶劝善,书不以实,后嗣何观?陛下今遣史官正其辞,雅合至公之道。”

    (选自《贞观政要·卷七》)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昔周公诛管蔡而周室安/季友鸠叔牙而鲁国宁/朕之所为/义同此类/盖所以安社稷/利万民耳/史官执笔/何烦有隐/宜即改削浮词/直书其事。 B、昔周公诛管/蔡而周室安/季友鸠叔/牙而鲁国宁/朕之所为义同此类/盖所以安社稷利万民耳/史官执笔/何烦有隐/宜即改削浮词/直书其事。 C、昔周公诛管蔡而周室安/季友鸠叔牙而鲁国宁/朕之所为义/同此类/盖/所以安社稷/利万民耳/史官执笔何烦有隐/宜即改/削浮词/直书其事。 D、周公诛管/蔡而周室安/季友鸠叔/牙而鲁国宁/朕之所为/义同此类/盖所以安社稷利万民耳/史官执笔何烦有隐/宜即改削浮词/直书其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
    A、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文中作动词用。古代臣子写给君王的呈文有不同的名称,战国时统称“书”,汉代又分为“章、奏、表、议”四类。 B、起居注,记录古代帝王言行的言行录,从晋开始国家任命专职人员来编写起居注,一直到清朝,各朝代都曾有起居注。 C、后主,历史上称一个王朝末代君王为后主,例如:三国蜀后主刘禅、南唐后主李煜、陈后主陈叔宝等。 D、编年体,是中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它是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史书体例,《左传》《春秋》《汉书》都是编年体。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惟在德行,何必文章。唐太宗认为君主圣明与否,关键在于他的品性和行为,不同意邓隆把他的文章编成文集。 B、观所得失,以自警戒。褚遂良担任撰写起居注的史官时,唐太宗想看起居注,用帝王的得失来警戒自己,于是褚遂良就呈给太宗看。 C、史官执笔,何烦有隐。太宗看到史官所记玄武门之变说得很含蓄,就对房玄龄说:“你们应立即改删虚饰之词,把这件事的原委写清楚。” D、以实书之,至公之道。太宗让史官修改实录,把史实记录详尽、清楚,魏征认为太宗这样做很符合公正的道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若事不师古,乱政害物,虽有词藻,终贻后代笑,非所须也。

    ②人君有过失,如日月之蚀,人皆见之。设令遂良不记,天下之人皆记之矣。

四、提升

  • 7. 阅读

    (甲)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乙)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范仲淹《岳阳楼记》

    (丙)

    乾隆四十年七月丁巳,余邀左世琅一青,张若兆应宿,同入北山,观乎双溪。一青之弟仲孚,与邀而疾作,不果来。一青又先返。余与应宿宿张太傅文端公墓舍,大雨溪涨,留之累日。盖龙溪水西北来,将入两崖之口,又受椒园之水,故其会曰双溪。松堤内绕,碧岩外交,势若重环。处于环中,以四望烟雨之所合散,树石之所拥露,其状万变。夜共一镫,凭几默听,众响皆入,人意萧然。

    当文端遭遇仁皇帝 , 登为辅相,一旦退老,御书“双溪”以赐,归悬之于此楣,优游自适于此者数年乃薨,天下谓之盛事。而余以不肖,不堪世用,亟去,匿于岩窭从故人于风雨之夕远思文端之风邈不可及。而又未知余今者之所自得,与昔文端之所娱于山水间者,其尚有同乎耶,其无有同乎耶? 

    ——姚鼐《游双溪记》

    注:①张太傅文端公:即清朝名相张英,卒后谥号“文端”。   ②仁皇帝:即康熙帝,谥号“大清圣祖仁皇帝”。③蚤:同“早”。

    (1)、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

    蚤匿于岩窭从故人于风雨之夕远思文端之风邈不可及

    (2)、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不物喜

    A、属予作文记之 B、以是人多书假余 C、疾也 D、而余不肖
    (3)、翻译下列句子。

    ①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②余与应宿宿张太傅文端公墓舍,大雨溪涨,留之累日。

    (4)、甲乙丙三文都对夏天雨后(中的)的景色进行了描写,请说说其景色各有什么特点?
    (5)、有人说:“人生的三重境界:看水是水,看水不是水,看水还是水。”请联系链接材料,结合内容,具体分析选文的三位作者分别到达了人生的哪种境界?(任选两位进行分析。)

    链接材料:

    看水是水,是指内心纯洁无暇,对待任何接触的新鲜事物都很好奇的阶段。这个时候,看水还是原样;看水时,还会以原来的一切认知来看水;看水始终还是原来的水。

    看水不是水,是指经历世事渐多之后,不断进行比较、取舍、递进的阶段。这个时候,看到的水,还是那条水,但人们自己内心,总在与要达到、要实现的精神境界,不断做着比较。

    看水还是水,是指彻底超脱阶段。这个时候,看到的水是水的本来面目。虽然还是原来的水,但已没有原来的对水附着的一切,而是只是水,只有水了。

  • 8. 文言文阅读

    材料一:

    扁鹊名闻天下。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过洛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随俗为变。秦太医令李醯自知伎不如扁鹊也,使人刺杀之。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

    (节选自《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材料二:

    傅青主善医。其乡人王尧客都门,忽头痛,经多医不效,就诊于太医院某 , 按脉毕,命之曰:“此一月症也,可速归家料理后事,迟无及矣。”王急治任旋里。会傅入都遇诸途问王归意以疾告 , 曰:“太医院某君,国手也,盍请治之?”某叹曰:“仆之归,从其命也。”乃具告所言。傅骇曰:“果尔,奈何?试为汝诊之。”按脉良久,叹曰:“彼真国手也,其言不谬。”王泫然泣曰:“诚如君言,真无生望矣。然君久著和、缓名,乃不能生死人而肉白骨乎?”傅又沉思久之,谓曰:“汝疾万无生理,今思得一法,愈则不任功,不愈亦不任过,试之何如?”王大喜,求方。傅命归家,遍觅健少所用旧毡笠十余枚,煎浓汤,漉成膏,旦夕服之。王归家,如法治之,疾果愈。寻至都见傅,喜慰异常。谒某,某见王至,瞿然曰:“君犹无恙耶!”王具以傅所治之法告之。某叹曰:“傅君神医,吾不及也。吾初诊汝疾,乃脑髓亏耗,按古方,惟生人脑可治,顾万不能致。今傅君以健少旧毡笠多枚代之,真神手,吾不及也。若非傅君,汝白骨寒矣,谓非为鄙人所误耶?医虽小道,之不精,是直以人命为儿戏也,吾尚敢业此哉!”送王出,即乞休,闭门谢客,绝口不谈医矣。

    (节选自《清稗类钞·傅青主善医》)

    注释  ①〔带下医〕妇科医生。②〔痹〕中医指由风、寒、湿等引起的肢体疼痛或麻木的病症。③〔和、缓〕春秋时期秦国两位名医的名字。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会A傅B入C都D遇E诸F途G问H王I归J意K以L疾M告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下,文中指四海之内,与《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中的“天下”含义不同。 B、奈何,文中指怎么办,与成语“无可奈何”中的“奈何”含义相同。 C、更,文中指又、再,表动作重复,与《登鹳雀楼》“更上一层楼”中的“更”含义不同。 D、攻,文中指致力研究,与《师说》“术业有专攻”中的“攻”的含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扁鹊行医不拘一科一地,擅长随俗而变,在邯郸做过妇科医生,在洛阳做过专治耳目疾患的医生,在咸阳还做过儿科医生。 B、太医确诊王尧的头痛病无法医治,只能活一个月,但是王尧认为傅青主的医术更高明,能起死回生,想让他为自己医治。 C、王尧在傅青主的医治下病愈,太医看到他十分惊讶和惭愧,认为如果不是傅青主的诊治,王尧的病情就被耽误了。 D、两则材料的叙事语言都通俗易懂,清畅可读;材料一介绍了随俗行医、名闻天下的扁鹊,材料二介绍了医术高明的傅青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其乡人王尧客都门,忽头痛,经多医不效,就诊于太医院某。

    ②汝疾万无生理,今思得一法,愈则不任功,不愈亦不任过,试之何如?

    (5)、扁鹊与傅青主都以医术高明而闻名,正所谓“树大招风”,他们分别引起了周围医生怎样的反应?写这些反应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