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哈尔滨六十九中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五四制)化学开学考试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3-08-24 类型:开学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2年是69中学创立50周年。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的学习态度,都是你热爱母校的最好表现!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减少病毒的传播
B、
减少空气的污染
C、
不属于金属材料
D、
提示节约用水
2. 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粒子带负电的是( )A、
B、
C、
D、
3.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 )A、取用固体粉末
B、读取液体体积
C、加热液体
D、倾倒液体
4. 下列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铜锭拉成铜丝
B、
铁钉生锈
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D、
通电分解水
5.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高温条件下木炭还原氧化铜:黑色固体逐渐变成光亮的紫红色的铜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燃烧,产生耀眼的白色火焰,放热 D、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紫红色固体表面有白色固体产生,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6. 下列关于金属的应用错误的是( )A、
金有光泽作饰品
B、
铁有导热性可做高压锅
C、
钛合金与人体有“相容性”可做人造骨
D、
银导电性好可做导线
7. 下列有关做法正确的是( )A、冬天用煤火取暖时,为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可在室内多摆放盛满水的容器 B、用活性炭净水器降低自来水的硬度 C、用水基型灭火器来扑灭非水溶性可燃性液体引起的着火 D、钨和锡的熔点接近,都可以用来制作灯丝8. 下列应用和相应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均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制碳酸饮料 CO2+ H2O=H2CO3 B、实验室制取氢气 Zn + H2SO4=ZnSO4 + H2 C、用酒精做燃料 C2H5OH +3O2=2CO2+ 3H2O D、木炭还原氧化铜 CuO + CCu + CO2 ↑9. 有些水果中含有柠檬酸,其结构式如图。下列关于柠檬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柠檬酸由多原子分子构成 B、柠檬酸分子构成的柠檬酸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柠檬酸分子中含有的中子个数小于质子个数 D、柠檬酸分子含有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7个氧原子10. 下列关于资源、能源和环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核能、地热能、太阳能、潮汐能、可燃冰等 B、氢能源是最清洁能源,但由于制取成本高且贮存困难,还不能广泛使用 C、目前已制得的纯金属只有90余种,但合金已达几千种 D、地球上的生物种类千差万别,但体内水的质量分数一般都在60%以上11. 用微观粒子知识对下列一些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打开白酒瓶可闻到酒的香味
分子是不停运动的
B
夏天钢轨之间的缝隙变小
原子之间间隔遇热变小
C
CO有毒,而CO2无毒
分子的结构不同
D
由石墨制成金刚石
原子种类不变,但原子的排列方式改变
A、A B、B C、C D、D12.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中都正确的是(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铁粉和木炭粉
分别加入稀盐酸
用磁铁吸引
B
黄铜和黄金
观察颜色
分别取样灼烧
C
食盐和蔗糖
观察颜色
分别加水溶解
D
银丝和铝丝
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观察颜色
A、A B、B C、C D、D13. 将锌粉、铜粉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若滤液呈蓝色,滤渣中一定有银,可能有铜、锌 B、若滤液呈蓝色,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铜、硝酸锌,可能有硝酸银 C、若滤液呈无色,滤渣中一定有银,可能有铜,一定没有锌 D、若滤液呈无色,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一定没有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14.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试 剂
操 作
A
KCl (KClO3)
适量的二氧化锰
加热
B
锌粉(CuSO4)
足量水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
Cu(CuO)
足量O2
加热
D
FeCl2溶液(CuCl2)
过量铁粉
过滤
A、A B、B C、C D、D15. 有一包金属粉末,可能由Mg、Zn、Fe、Al、Ag等金属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该样品2.4g加入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0.2g氢气和无色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样品中一定只含有Mg B、样品中一定不含有Ag,可能含有铁 C、无色溶液中溶于水的物质总质量为12g D、稀硫酸中H2SO4的质量为19.6g二、填空题
-
16. 人们日常生活离不开金属,高科技新材料的开发和利用也需要金属。根据图片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宝石中含有某些才使它们绚丽多彩。(2)、地铁铺设的轨道中,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是。(3)、体温计中的金属是 。(4)、铁制的水龙头要镀铬的原因是。17. 随着哈尔滨市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不断推进,有些小区加装了电梯,使之成为了人们上下楼的主要工具,请回答:
(1)、在制作电梯过程中使用了生铁和钢,生铁的含碳量为____(填字母)。A、0.03%—2% B、2%—4.3%(2)、电梯制做材料中有不锈钢,其主要成分有铁、铬、镍,工业生产铬的方法是在高温条件下分解氧化铬(Cr2O3),同时可以得到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① , 反应前后铬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为②;(3)、有时由于电路故障就会停电,在停电期间,通常采用柴油发电机使电梯运行,柴油作为燃料在燃烧过程中能量由①能转化为内能,柴油中含有碳元素,燃烧不充分会产生②(填化学式),这是一种空气污染物。18. 下图是双氧水制氧气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C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 ;(2)、补充C图的微观依据是;(3)、通过微观示意图,你能得出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4)、画出比一个C分子少两个质子的离子结构示意图。19. 分类、类比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1)、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以下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个具有明显热量变化的反应:
从热量变化的角度分析,与另外三个反应有着明显不同的是(填字母)反应,原因是。
(2)、物质或离子的名称往往与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关系密切:如(氯酸根)、(高氯酸根);过氧化钠(Na2O2)、氧化钠(Na2O)等;由此推测:的名称为;过氧化钙的化学式为。三、实验题
-
20. 实验室有大理石、稀盐酸和一种暗紫色的药品,还有下列仪器及棉花、火柴等用品。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⑧所示仪器的名称是 , 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需要上述所给仪器的序号为;请用理化知识解释集气瓶内能够收集到该气体的原因:反应生成气体,使装置内气体增多,压强 , 在压强差的作用下,气体进入集气瓶,因为 , 气体在集气瓶下部空间聚集,逐渐将集气瓶中的空气挤出,充满整个集气瓶。(2)、若要再补充一种仪器,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也可制取另一种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将光亮的细铁丝伸入集气瓶内之前,需要进行的操作及顺序是(填全部正确的序号)。a.将细铁丝弄笔直
b.细铁丝绕成螺旋状
c.下端系多根火柴点燃
d.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
e.迅速伸入集气瓶
f.待火柴要燃尽时伸入集气
四、推断题
-
21. A—F是初中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只有A、E为黑色固体,B、D、F(该物质或溶液中的溶质)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D中两元素质量比为7:3,C中含有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用“—”表示两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箭头指向生成物。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D.(2)、B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为;(3)、E与过量F反应的现象为;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反应。五、计算题
-
22. 为测定某铁样品中铁的含量,现将20g生铁样品加入到100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杂质中不含铁元素),实验过程及测得数据如下:

请回答:
(1)、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解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为;(3)、根据生成气体质量求解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x)的比例式是;(4)、该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5)、过滤后滤液的质量为。六、科学探究题
-
23. 哈西化学实验小组在探究Al、Cu、Fe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实验中,设计方案如图:
(1)、A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B试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3)、此实验说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依次为。(4)、实验成功后,小组同学把两支试管中的所有物质一并倒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中仍有不溶性固体,为此小组同学继续展开探究。【提出问题】不溶性固体中含有哪些成分?
【猜想与假设】甲:Cu 乙:Al、Cu 丙:Al、Fe、Cu
经过小组同学讨论后认为猜想不成立,无需验证。
【进行实验】甲同学将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取少量滤渣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固体表面产生气泡,于是认为丙的猜想成立。
【评价交流】请评价甲同学的实验设计及结论,并说明理由。
丙同学重新取样,加入试剂 , 观察到明显现象,确定丙同学的猜想确实成立。
【归纳总结】在考虑金属和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后所得固体成分时,若有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单质存在,则固体中一定还存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