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8-24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40分)

  • 1. 课本放置在教室桌面上,课本受到支持力的施力物体是( )
    A、桌面 B、课本 C、地球 D、地面
  • 2. 2023年6月6日是第28个全国爱眼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关注普遍的眼健康”,下列关于近视眼成像位置及其矫正方法正确的是( )
    A、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用凸透镜矫正 B、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用凹透镜矫正 C、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用凸透镜矫正 D、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用凹透镜矫正
  • 3. 下列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图钉尖很尖锐 B、书包肩带较宽 C、铁轨下铺设枕木 D、推土机有两条宽大的履带
  • 4. 下列过程中人对物体的力做功的是( )
    A、人推一块大石头没推动 B、人举着哑铃不动 C、人将地面上的石块捡起来 D、人抱着箱子静止不动
  • 5. 如图甲所示,用照相机拍了一张中国探月航天工程吉祥物“兔星星”的半身照片后,又想拍一张图乙所示的全身照,此时应该( )

    A、照相机离“兔星星”远些,镜头缩进一些 B、照相机离“兔星星”近些,镜头伸出一些 C、照相机离“兔星星”近些,镜头缩进一些 D、照相机离“兔星星”远些,镜头伸出一些
  • 6. 透镜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凹透镜 B、投影仪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C、用放大镜看地图时,看到的是倒立的虚像 D、望远镜的物镜将远处的物体成缩小的像
  • 7. 4月14日,子洲县2023年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在县体育场盛大开幕。如图所示,是进行跳高比赛时的情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运动员用力蹬地会向上跳起,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运动员到达最高点时,若所受力全部消失,运动员会静止 C、运动员最终会落到海绵垫上,是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 D、海绵垫被压后凹陷下去,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 8. 物原记载:“史佚始作辘轳。”如图,人们借助辘轳从井中汲水时,转动摇把,使绳子在轴筒上不断叠绕,从而将水桶从井中提出。以下方法可以提高辘轳机械效率的是( )

    A、增大桶内的水量 B、增大水桶的重力 C、增大转动的速度 D、使用更粗的绳子
  • 9. 如图所示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几个实验情景,各图中物体A均处于静止。实验甲、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4.0N2.8N。已知盐水的密度为1.2×103kg/m3 ,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实验甲、乙、丙,可探究浮力大小跟液体深度是否有关 B、实验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于2.8N C、实验丙中物体A受到的拉力为1.2N D、实验丙中物体A浸没在盐水中后,盐水对容器底的压力比物体A没有放入盐水时增大了1.2N
  • 10. 如图所示,工人们用10s沿斜面把一箱货物从底端匀速拉到顶端,拉力F800N , 斜面长3m、高1m , 货物质量为150kg.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10N/kg)( )

    A、货物的重力和斜面对货物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货物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900N C、拉力的功率为240W D、斜面的机械效率是65%

二、非选择题(60分)

  • 11.  手拿一块透镜正对太阳光,地上的阴影如图所示,由此可判断此透镜是 透镜,它的中间 (填“薄”或“厚”) , 对光有 作用。

  • 12.  如图所示是一款“自动擦窗机器人”。当在竖直玻璃板上静止时,擦窗机器人受到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它受到摩擦力的方向是 。

  • 13.  如图所示,用扳手拧螺母时,通常顺时针会将螺母拧紧,逆时针会拧松,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在 (选填“A”或“B)点施力更容易拧动螺母。拧紧螺母时,扳手可看作是 (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日常使用机械的过程中,可以省 (选填“力”或“功”)

  • 14.  如图甲所示,在盛水杯子的杯口盖上硬纸片,将一枚鸡蛋放在硬纸片上,用手指快速将硬纸片弹飞,鸡蛋没有随着硬纸片飞出,而是掉入了水中,这是由于鸡蛋具有 ;如图乙所示,杯子里装满了水,用纸板盖住水杯,倒置后水没有流出,证明了 的存在;如图丙所示,在空玻璃杯子里放一乒乓球,沿图示方向用力吹气,乒乓球跳出玻璃杯,说明气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 。

  • 15.  如图所示,小明把鸡蛋放入盛水的杯中,鸡蛋沉在杯底如图甲,向杯中加盐,鸡蛋悬浮如图乙,则鸡蛋在两液体中的浮力关系是FF(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若鸡蛋的质量为50g , 则鸡蛋在乙杯盐水中所受到的浮力为N , 往乙杯盐水中再加一些盐,鸡蛋静止后所受的浮力(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 16.  如图所示,工人们用同一滑轮组,根据需要有两种方式来提起等重的建筑材料,使建筑材料以相同的速度上升,若不计摩擦和绳重,则F1F2 , 工人做功的功率P1P2 , 机械效率η1η2(填“>”、“=”或“<)

  • 17.  如图所示,篮球正沿斜面滚下,O为重心,请画出篮球的重力G和它对斜面的压力F的示意图。

  • 18.  如图甲是自行车手闸,其简化示意图如图乙,其中AOB部分可视为杠杆,O为支点,刹车线对A点的拉力为阻力F2 , 请在乙图中画出作用在杠杆B点的最小动力F1的示意图及其力臂l1

  • 19.  按要求完成填空。

    (1)、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得苹果的重力是 N
    (2)、如图乙所示,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 相同。
    (3)、如图丙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未画出) , 与此像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实验前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的目的是 。
  • 20.  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 知识从而测量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对比甲、乙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的关系。
    (3)、对比 两次实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4)、在图甲中,若拉着木块以比原来更大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1.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实验前,把杠杆放在支架上并置于水平桌面,静止时发现杠杆左高右低,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
    (2)、调好后,小明按图甲进行实验,小红按图乙进行实验,你认为按图 进行实验更好,理由是便于测量 。
    (3)、实验数据如表,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用公式表示);保持杠杆始终处于水平位置平衡,当弹簧测力计由图乙位置转动至图甲位置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原因是 。

    实验次数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动力F1/N

    动力臂L2/cm

    1

    2

    5

    1

    10

    2

    2

    10

    4

    5

    3

    4

    15

    3

    20

    (4)、小明同学提出,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明利用图丙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发现杠杆平衡条件不成立,其原因是 。
  • 22.  如图所示,小强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1)、如图甲所示的压强计 (选填“是”或“不是”)连通器。
    (2)、使用前检查装置是否漏气,当小强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几乎不变,则说明装置 (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3)、重新安装好器材,进行实验。由图乙、丙所示实验现象可得出: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由图丙、丁所示实验现象可得出: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 有关。
    (5)、小强在图丁中用刻度尺量出U形管左右两侧水面的高度差h=12cm , 则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之差为 Pa(ρ=1.0×103kg/m3g10N/kg)
    (6)、探究结束后,小强利用水和盐水又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若橡皮膜出现图示情况,说明隔板左侧的液体对橡皮膜的压强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隔板右侧的液体对橡皮膜的压强,则隔板 (选填“左”或“右”)侧的液体是盐水。
  • 23.  如图所示,我国自主研制的“海斗一号”完成首次万米海试与试验性应用任务,其下潜深度达到10907m , 达世界领先水平。“海斗一号”潜水器的质量为22t , 体积为30m3 , 海水密度为1.03×103kg/m3 , 下潜到海底1×104m的深度时,(g=10N/kg)求:

    (1)、潜水器受到海水的压强:
    (2)、所承受的海水浮力;
    (3)、“海斗一号”需要在水舱中吸入海水的质量超过多少才能顺利下潜?
  • 24.  小宁同学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280N的物体匀速提升了2m , 用时10s , 已知他自身重为500N , 对绳子施加的拉力F=200N , 两脚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S=400cm2(不计绳重和摩擦)求此过程中:

    (1)、滑轮A (选填“定”或“动”)滑轮,作用是 。
    (2)、小宁未拉绳,静止站立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4)、小宁同学能够提升货物的最大物重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