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浙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单元提高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8-23 类型:单元试卷
一、单选题
-
1. 天宫课堂中,宇航员通过实验呈现了“奥运五环”,实验中使用了指示剂——溴百里酚蓝,溴百里酚蓝溶液在不同环境中的显色情况如表所示。下列溶液能使绿色溴百里酚蓝溶液变为蓝色的是( )
溶液
中性溶液
碱性溶液
酸性溶液
颜色
绿色
蓝色
黄色
A、氯化钡溶液 B、硫酸溶液 C、氢氧化钾溶液 D、硫酸钠溶液2. 实验室有一瓶标签破损的试剂,该试剂的溶质为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钠中的一种,如图所示。则该试剂( )A、pH一定等于7 B、一定能使紫色石蕊变蓝 C、可用稀盐酸鉴别 D、可用氯化钡溶液鉴别3. 下列有关氢氧化钠溶液的配制、保存和酸碱度测定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A、称量NaOH固体 B、溶解NaOH固体 C、保存NaOH溶液 D、测NaOH溶液的pH4. 我们可以通过建立图像来表示化学反应过程中的量的相互关系。现一烧杯中含有HCl和CuCl2的混合液,将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到混合液中直至过量(CuCl2溶液看成中性),则反应中各个量的图像正确的是( )A、甲、乙、丙 B、甲、乙 C、乙、丙 D、甲、丙5. 老师布置了以下四个实验,让同学们探究化学反应的发生。当把胶头滴管内的液体全部加入试管中,片刻后,通过观察反应物的变化,最容易判断出反应已经发生的是( )A、 B、 C、 D、6. 初中科学实验中,有许多涉及操作上的“先”与“后”的问题,如果把“先”与“后”顺序颠倒,就会影响实验效果或导致事故的发生。下列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应先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再加入二氧化锰 B、测未知溶液pH值,应先将pH试纸浸入待测溶液中,再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C、浓硫酸不慎溅到皮肤上,要先用大量清水冲洗,后用干布擦干,最后涂抹小苏打 D、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应先通一段时间的氢气,后点燃酒精灯进行实验7. 如图曲线能正确反映下列化学变化中y与x(加入物质质量)变化关系的是( )A、锌粒中滴入稀硫酸:y代表氢气的质量 B、CaCl2溶液中通入CO2气体:y代表沉淀的质量 C、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稀盐酸: y代表混合溶液的pH D、FeCl3和H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 y代表沉淀的质量8. 实验室有一瓶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小嘉想探究试剂瓶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已完全变质,设计了两种方案:①取部分试液,滴入过量CaCl2溶液,取上层清液滴入酚酞,观察溶液颜色变化;②取部分试液,滴入过量CuCl2溶液,取上层清液滴入酚酞,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对于上述两种方案,你认为( )A、两种方案都行 B、方案①行,方案②不行 C、两种方案都不行 D、方案①不行,方案②行9. 科学应基于证据与逻辑得出结论。对于下列 4 个实验中,有关证据和结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中生成黄色沉淀是结论,硝酸铅与碘化钾发生了化学反应是证据 B、②中根据生成物不能被磁铁吸引的证据,得出金属都能与非金属反应的结论 C、③中得出某血管是小动脉的结论,基于的证据是观察到血管中的血液是鲜红色的 D、④中能得出通过压缩气体能对外做功的结论,支持的证据是橡皮塞向上跳起10. 烧杯中盛有x溶液,逐滴加入(或通入)y物质,烧杯内液体的pH变化如图所示。则符合该变化的一组物质是( )x
y
A
KOH
稀HCl
B
稀H2SO4
BaCl2溶液(少量)
C
Ca(OH)2
CO2(适量)
D
Ca(OH)2
KNO3溶液(少量)
A、A B、B C、C D、D11. 如图甲某同学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发生反应,图乙是该反应的微观粒子示意图。下列关于酸和碱反应的说法中,合理的是( )A、图中酸碱反应结束后,溶液pH=0 B、酸碱反应的实质是H++OH﹣=H2O C、酸和碱的质量需相等才能发生反应 D、酸碱反应的实质是Na++Cl﹣=NaCl12. 某100mL水溶液,可能含有Na+、 、Ca2+、Cl﹣、 、 中的一种或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Na+肯定存在 B、气体甲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C、加盐酸后,由于碳酸钙溶解,沉淀质量减少 D、取加入NaOH后的溶液,滴加AgNO3溶液,若有沉淀生成,说明含有Cl﹣13. 下列物质的转化都能一步实现:①Fe2O3→FeCl3②Fe(OH)3→FeCl3③Fe2(SO4)3→FeCl3 , 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三个反应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B、三个反应均可用于制备氯化铁溶液 C、三个反应中均有明显现象产生 D、三个反应都可通过加入盐酸来实现14. 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O点到A点,红褐色沉淀逐渐增加 B、A点时溶液中有两种溶质 C、B点时溶液pH=7 D、从A点到B点,沉淀的质量不变15. 逆向推理是科学学习中的一种思维方法,下列的逆向推理正确的是( )A、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一定是酸性溶液 B、活泼金属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C、从主动脉离开心脏的是动脉血,所以动脉血管中流动的一定是动脉血 D、使用杠杆可以省力,所以能省力的简单机械一定是杠杆16. 下列有关物质(主要成分)的名称、俗称、化学式三者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A、氯化钠 食盐 NaCl B、碳酸钠 火碱 Na2CO3 C、氧化钙 熟石灰 CaO D、氢氧化钙 石灰石 Ca(OH)2二、填空题
-
17. 高纯CO可用于半导体领域某些芯片的刻蚀,利用甲酸(HCOOH)制取高纯CO的主要流程如图:(1)、反应塔中甲酸分解的微观示意如图所示,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画出另一种产物的微粒图示。(2)、在洗涤器中,NaOH溶液起到吸收少量未反应的甲酸蒸汽和副反应产物二氧化碳的作用,其中,NaOH溶液吸收甲酸蒸汽的反应属于反应(填写反应的基本类型)。18. 某植物的花瓣汁液(以下简称: X汁液)呈紫色,X汁液分别滴加到盛有下列溶液的试管中有如下现象:
溶液名称
白醋
稀盐酸
氯化钠溶液
蒸馏水
石灰水
氢氧化钾溶液
颜色
红色
红色
紫色
紫色
绿色
绿色
(1)、据上表推测,X汁液(填“能”或“不能”)做酸碱指示剂;(2)、将X汁液滴入肥皂水中溶液呈绿色,则肥皂水pH7 (填“>“” <“或“=”)。19. 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对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中和反应进行探究,设计了如下实验:同学们把两种无色溶液分别贴上P、Q标签,向烧杯中倒入一定量的P溶液并测定其pH,再向溶液中逐滴加入Q溶液,并不断振荡,同时测定混合液的pH、温度与Q溶液质量的变化曲线:(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由图甲分析可知:写出c点时杯内溶液中的离子有(填离子符号)。(3)、分析图乙中BC段温度变化的原因是。20. 氯化镁粉末中混有少量杂质,项目化学习小组同学为除去氯化镁粉末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钡、氯化钠和硫酸钾,根据将所需物质先转化为中间物质,再将中间物质转化为所需物质的方法,设计流程如下。(1)、写出滤渣A的物质名称。(2)、滤液B中一定含有的阴离子是。(3)、步骤③中乙溶液是。21. 学习了物质分类与性质后,某同学绘制了部分物质间相互反应的关系图。图中“__ ”表示相邻两类物质的反应。(1)、其中③能否用于制取FeCl2?(填“能”或“不能")。(2)、请写出图中一种制取FeCl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2. 某同学要在一块空地上种植作物,于是对这块空地的土壤酸碱度进行测定。(1)、在空地上确定5~6个位置进行取样测定土壤酸碱度。以下三种取样位置设定合理的是 。(2)、将采集到的土样进行处理后,测土壤的pH的方法是 。(3)、根据颜色对比,空地土壤的pH约为7.8,查阅资料,常见作物最适生长的土壤pH范围如表,则这块空地上适合种植的作物有 。作物
马铃薯
胡萝卜
西瓜
海水稻
沙枣
最适pH范围
4.8~5.5
5.3~6.0
6.0~8.5
7.5~8.5
8.0~8.7
23. 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并根据观察到的现象绘制了如图曲线,根据图示回答问题:(1)、请解释OA段的反应是缘故。(2)、请写出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点处溶液的pH7(填“>”、“=”或“<”)。24. 某兴趣小组同学进行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实验结束后,他们把A、B两支试管中的物质倒入乙图烧杯中,充分混合后观察到有红褐色絮状沉淀生成,溶液呈黄色。(1)、图甲中A试管充分反应后,有剩余的反应物是;(2)、充分混合后产生的红褐色絮状沉淀的化学式为;(3)、通过以上现象能确定烧杯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三、实验探究题
-
25. 为了证明Ca(OH)2溶液与稀盐酸、NaOH溶液与CO2能发生化学反应。小乐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前弹簧夹K1、K2处于关闭状态)和如下实验步骤:
步骤1:打开活塞①,逐滴滴加稀盐酸直至过量后关闭活塞①;同时打开K1 , 鼓入N2(起搅拌作用,使反应充分进行)。
步骤2:关闭K1 , 打开活塞②,将足量NaOH溶液注入锥形瓶后立即关闭活塞②。
步骤3:一段时间后,打开K2。
(1)、在步骤1中,能证明Ca(OH)2溶液与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是:。(2)、在步骤3中,观察到的现象为:A中溶液倒吸进入B,B中产生白色沉淀,且溶液呈红色。仅凭“A中溶液倒吸进入B”这一现象,能否证明NaOH溶液与CO2发生化学反应。判断并说明理由;写出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26. 甲酸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有较强的腐蚀性。小科想知道甲酸是否具有酸性,做了如下探究:(1)、他作出的猜想是“甲酸具有酸性”。你认为下列哪一项实验设计能够检验这一猜想?请用图中字母表示。(2)、若小科的猜想是正确的,则甲酸就会像盐酸那样,能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气体。(3)、甲酸(HCOOH)是有机物,浓硫酸能将有机物中的氢元素和氧元素按照水分子中氢原子、氧原子个数比“脱出”生成水;这就是浓硫酸的脱水性。实验室里将甲酸和浓硫酸混合加热进行反应,该反应中甲酸脱水后会生成气体。27. “氯碱工业”指的是工业上用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的方法来制取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并以它们为原料生产一系列化工产品。小科对“氯碱工业”产生的氢氧化钠样品中的碳酸钠质量分数进行如下探究(提示: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B中产生气体的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2)、本实验通过碱石灰增加量测定CO2的质量,要称量的装置是 (填“D”或“E”)。(3)、若不用装置E,会导致实验结果偏 (填“大”或“小”)。28. 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是否放出热量?三位同学为探究此问题按如图进行了实验:(1)、甲同学按图实验:在烧杯中先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溶液,然后再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固体,观察到温度计示数变大,于是得到“反应放出热量”的结论。你认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2)、乙同学用乙图实验,可以根据 现象证明该反应放出热量。(3)、丙同学是将稀硫酸不断的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并用数字化仪器测量的数据。由图可知,当反应进行到20s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29. 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时,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实验探究一】
I. 向滴加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慢慢滴入稀盐酸(如图1所示),边滴加边振荡,测得试管① 中最终溶液的pH为2;
Ⅱ.分别称取0.5g氢氧化钙粉末置于两支试管中,各滴加2mL水,振荡;再向试管②中加入 2mL水、试管③中加入2mL稀盐酸(如图2所示)。振荡并观察现象;
Ⅲ .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④中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振荡。静置后测得上层清液的pH为12,继续向其中滴加几滴稀盐酸(如图3所示),试管⑤中无明显现象。
(1)、实验I中,能证明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2)、实验Ⅱ中用水作对照实验,其目的是.;(3)、【分析讨论】甲同学通过“试管⑤中无明显现象”得出“盐酸不能与Cu(OH)2发生反应”的结论。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正确,于是继续开展如下探究。【实验探究二】取试管①反应后的溶液逐滴滴入试管⑤中,直至过量,边加边振荡。
实验探究二中依次观察到的现象有. ;
(4)、【结论】盐酸能与Cu(OH)2发生反应。【交流反思】最终试管⑤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有.
四、解答题
-
30. 衢州地区主要矿种之一是石灰岩(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测定当地石灰岩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采用的方法如下:取该石灰岩样品10g,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测量反应前后数据如图(已知石灰岩样品中含有的二氧化硅等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请回答:(1)、石灰岩样品中的二氧化硅(SiO2)属于以下物质类别中的 ____。A、单质 B、碱 C、盐 D、氧化物(2)、根据兴趣小组测量的数据,求出石灰岩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3)、查阅资料后发现,通过上述过程计算得到的碳酸钙质量分数比实际的要大,你认为原因可能是:。31. 某兴趣小组为测定CuSO4和H2SO4混合溶液中CuSO4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在烧杯中加入100克该混合溶液,再逐渐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烧杯中产生沉淀质量与滴加NaOH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1)、AB段观察到的现象是;(2)、图中B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3)、求混合溶液中CuSO4的质量分数;
(2NaOH+H2SO4=Na2SO4+2H2O2NaOH+CuSO4=Na2SO4+Cu(OH)2↓)
(4)、若改用质量分数为40%的NaOH溶液重新实验,则图中A点将移(填“左”或“右”)。32. 某科学兴趣小组对当地土壤成分及含量开展调查。将1000g土壤样品中的铝元素、铁元素均转化为AlCl3、FeCl3后,往它们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假设其他杂质均不与酸、碱反应)。产生的沉淀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请分析计算:【提示:AlCl3+3NaOH=Al(OH)3↓+3NaClㅤㅤAl(OH)3+NaOH=NaAlO2+2H2O】
(1)、A点沉淀为 (填化学式)。(2)、该土壤样品中铝元素的质量为 g。(3)、铁元素在该土壤样品中所占百分比?(4)、B点时,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33. 家庭食用碱的主要成分是Na2CO3 , 为测定食用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小金取了40 g食用碱平均分成四份,每份中滴入CaCl2溶液的质量及生成沉淀的质量见表,假设该食用碱中不含难溶性杂质且杂质均不与CaCl2溶液产生沉淀,分析回答: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4
食用碱的质量/g
10
10
10
10
加入CaCl2溶液的质量/g
20
40
60
80
生成沉淀的质量/g
3
6
8
m
(1)、表格中m的值应为;(2)、Na2CO3在实验(填数字)中是反应完全的;(3)、计算该食用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精确到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