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六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政治期末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8-23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48.0分)

  • 1.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我国开启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征程。推进这一新征程( )

    ①表明我国作出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走上了民富国强的道路

    ②意味着我国的发展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中华民族向强起来的目标飞跃

    ③将进一步证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

    ④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 2.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时代是出卷人,中国共产党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这一精辟论述( )

    ①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②充分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③成功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④深刻揭示了党的指导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3. 中华民族近代以来180多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100多年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历史都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表明( )

    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使马克思主义真正成为科学的人民的理论

    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空想逐步变为现实

    ③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立和发展做出科学安排

    ④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4. 2022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第10次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倡导人人爱绿植绿护绿的文明风尚。党坚持林草兴则生态兴理念,带领人民开展国土绿化,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完善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体系,美丽中国正在不断变为现实。材料表明(   )

    ①倡导人人爱绿植绿护绿的文明风尚是法治政府的职能

    ②党在推动美丽中国的建设中坚持科学执政和依法执政

    ③改进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方式旨在坚持民主执政

    ④促进绿色发展要不断增强全民的生态意识和劳动意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5. 中国对人权的保障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落实到一件件具体的民生实事上。在文本层面,我国制定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人权保障法律规范体系;在制度层面,我国构建了系统完整、科学有效的人权保障制度体系;在实践层面,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我国检验人权实现的标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依法保障人权,矢志不渝推动人权事业全面发展。我国对人权事业的落实说明( )

    ①我国人权事业引领世界人权事业的发展

    ②社会主义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

    ③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一切工作的中心

    ④社会主义民主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6. 主题教育是面向全体党员深化党内教育的重要实践,是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历次主题教育活动汇总如下:
    时间 主题 内容(要求)
    2013年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为民、务实、清廉
    2015年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2016年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
    2019年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
    2021年 党史学习教育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2023年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

    根据上述信息做出的合理推断有 (    )

    ①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
    ②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
    ③新时代党的建设要以思想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
    ④保持党的先进性就在于它以接续推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行动指南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7. 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通过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明确规定,中央社会工作部统一领导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党的工作,指导混合所有制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和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在上述组织和群体中加强党建工作(    )

    ①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需要        

    ②是对政府机构职责的优化和调整

    ③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④能够进一步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8. 获得《2023中国诗词大会》亚军的农民工朱彦军、工地健身火爆全网的“搬砖小伟”、从泥瓦匠到大国工匠的邹彬……来自农民工群体的全国人大代表由2008年的3人增加到2023年的56人,他们在人民代表大会上积极发声,他们关注的议题也在不断拓展,涵盖“加大职业培训力度”“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等内容。这些变化( )

    ①折射了人大代表结构的优化和素养的提升

    ②反映了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时代诉求

    ③彰显了农民政治地位的提升和权益的拓展

    ④体现了农民工代表积极行使提案权和质询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9. 2023年3月11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新增如下内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这一新增内容( )​

    ①有利于人民政协准确把握自身性质定位更好履行国家职能

    ②进一步明确了协商民主等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多种渠道

    ③有利于人民政协准确把握工作原则更好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

    ④是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大成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0. 小区停车位拥堵不堪,而小区隔壁的商业楼宇里停车位却常年都有富余;垃圾堆积过道,阻碍人车通行……河北省石家庄市在街道社区与辖区内各级机关、商业楼宇、社会组织等单位之间,探索建立“红色联盟”,通过统筹协调、共商发展化解基层治理难题。石家庄市探索建立的“红色联盟”( )

    ①创新了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的组织体系

    ②丰富和拓展了城市基层治理实践形式

    ③发挥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

    ④实现了社会事务由基层群众直接管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1. 2022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5周年。自治区成立以来,全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显著增强,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这得益于(   )

    ①贯彻落实了少数民族自治制度,保障了少数民族人民的利益

    ②自治地方的国家机关行使自治权,自主管理本民族地方事务

    ③有效落实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方针

    ④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人民同心同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2. 某校高三学生在中国政府网《我向总理说句话》栏目中,围绕“民有所盼,政有所为”搜集到以下信息( )

    民有所盼我是一名货车司机,现在的高速公路服务区晚上停车太难了,车位不够用,可否增加或扩建服务区呢?可不可以把原来的省界收费站作为停车场呢?

    政有所为交通运输部:我们将指导各地通过设置潮汐车位,扩大部分服务停车区面积等方式,切实缓解货车“停车难”问题;将积极指导各地加强对原省界收费站区域的综合利用,更好满足货车停放需求,服务货车司机出行。

    上述“留言与回应”表明( )

    ①法治理念深入人心,法治社会建设成效初显

    ②政府坚持民主协商,积极回应群众合理诉求

    ③政府更好地履行职责,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

    ④政府与公民良性互动,推进了法治政府建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3. 2023年,西藏日喀则市亚东县帕里边境派出所弘扬两会精神,创造性设置三杯茶调解室。即在处理辖区纠纷时,将当事双方带进三杯茶调解室,三杯茶下肚加上暖心政策普及便成功调解矛盾和纠纷。三杯茶调解室自成立以来,累计化解矛盾纠纷2余起,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由此可知,该地的成功得益于(  )

    ①创新了惠民服务方式,积极服务群众的实际需要

    ②完善了基层自治组织,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的权益

    ③畅通了群众利益协调通道,开创多元共治新格局

    ④健全了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4. 2023年1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站在事关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高度,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党的长期战略、永恒课题,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永远吹冲锋号,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可见,我党( )

    ①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党的中心任务

    ②重视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③坚持制度治党、健全从严治党体系

    ④强化组织领导,以永葆党的先进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5. 本月浙江省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大会,要求在理论大学习、思想大武装中紧跟总书记、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全党开展这一主题教育活动( )

    ①永葆党的先进性,以伟大社会革命引领伟大的自我革命

    ②学思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各项工作

    ③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④学思践悟,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成果认同把稳思想之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6.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这说明(   )

    ①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障

    ②广大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迈向现代化有了全新的选择

    ③在迈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必须依据国情走自己的路

    ④中国式现代化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7. 2023年央视春晚小品《坑》辛辣讽刺,受到观众好评。小品形象刻画了一位“不担当不作为、不肯干也不敢干、卷起袖子在一边看"的“躺平式干部”。“躺平式干部”的社会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他们的行为,贻误的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损害的是民生福祉。治理“躺平式干部”,需要( )

    ①建立健全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识别、选准、用好干部

    ②建立健全行政监督体系,强化日常监督,创新监督手段

    ③大力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④坚持依法行政,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

    A、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 18. 从“法制”到“法治”,法治建设在路上从材料可以看出( )

    1978

    1997

    1999

    2014

    201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宪法中增加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确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对新时代深化依法治国实践作出了全面部署。

    ①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开始于党的十五大

    ②全面依法治国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

    ③1978年我国法治建设从法律体系制定转向实施

    ④法制向法治的转变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19. 近五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接收报送备案的行政法规、监察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共7261件,同时加大审查工作力度,努力实现“有备必审”,使其与宪法法律等上位法规定保持一致,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国家重要法律和法治措施贯彻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加强备案审查可以( )
    A、履行法定职责,促进全国人大常委会更好行使其司法职能 B、提高立法质量,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和社会主义法治的运行 C、加强依法执政,将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D、推进依法治国,建设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和党内法规体系
  • 20. 为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建设“数字中国”的要求,推动数字政府建设,2023年2月《山东省数字政府建设实施方案》颁布,力争到2025年全面建成高效协同的施政履职数字化工作体系,实现社会治理“一网统管”、政府决策“一网支撑”、机关办公“一网协同”、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山东数字政府建设( )

    ①社会治理“一网统管”创新政府组织体系,提高政府管理科学化智能化水平

    ②政府决策“一网支撑”确立公民的决策权,有利于规范政府权力的运行

    ③机关办公“一网协同”打破部门壁垒,提升数据的利用率和政府的行政效能

    ④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推动服务模式转变,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1. 2023年4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正式施行。“黄河保护法赋予沿黄各省区更多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节约用水和防洪救灾等管理职能,实现流域治理权责统一,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职责82处,其中省级人民政府27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55处,省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10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19处。”由此可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政府( )

    ①把政府的各项工作纳入法治轨道,切实提高政府治理效能

    ②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③加强法治社会建设,实现人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④科学合理配置行政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的职能,建设职能科学的政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2.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全国各级法院充分发挥司法功能,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各地法院运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相关法律条款,强化产权司法保护,审慎适用拘留、查封、扣押、限制消费等强制措施,对确有困难的企业实行缓、减、免诉讼费政策,协助企业纾困解难。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坚持良法善治,发挥法治的作用助力企业脱困

    ②公正司法,依法维护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

    ③严格执法,打击违法行为,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④以人民为中心,用法治保障人民的各项权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3.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 )

    ①行政机关带头严格执法,认真全面履行国家职能

    ②立法机关从国情和实际出发,制定良法来保障善治

    ③公安机关公正司法,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④全民守法,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4.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建设法治政府,要统筹推进数字政府与法治政府建设,让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法治政府建设并显现更大效能,切实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贡献数字化力量。关于统筹推进数字政府与法治政府建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以法治为基石,以数字为保障,努力建设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②将数字技术融入行政管理,为建设数字法治政府创造条件

    ③政府要依法行政,全面提升治理能力,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

    ④培养复合型数字法治人才,为数字法治政府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材料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0分)

  •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近年来,深圳、保定、南京等城市兴建宪法主题公园,以多种景观形式和宪法实践活动精彩呈“宪”。2022年12月9日对外开放的南京宪法公园,宪法主题雕塑、宣誓广场、宪法宣传教育展,亮点纷呈。其中,作为“宪之核”的宪法宣誓广场,于组合浮雕中凸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主旨。在江苏省暨南京市第五个“宪法宣传周”主题活动期间,律师向市民提供法律咨询服务;40名新入职的检察官、法官、行政执法人员,在市民的注视下进行宪法宣誓:“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与法治》相关知识,阐述宪法主题公园的精彩呈“宪”对于坚持依宪治国、建设法治社会的作用。

  •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期盼,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的目标任务,全国人大常委会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一系列立法修法和监督法律实施的工作,充分发挥法治在改革发展中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

    除了制定乡村振兴促进法、修改种子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外,全国人大常委会还修改了农村土地承包法、土地管理法等。初步形成了以农业法为基础,以乡村振兴促进法为统领,以基本经营制度、土地管理、基层村民自治等法律为主干,以其他法律法规为辅助的农业农村领域法律制度框架体系。

    这些立法和法律实施活动,把党中央决策部署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将地方实践中成熟的经验做法上升为可复制推广的制度成果,将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发乡村发展活力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真正使广大农民成为农民农村现代化的参与者、支持者和受益者。

    农业农村现代化离不开法治护航。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阐释我国是如何以良法善治护航农业强国建设的。

  •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开辟了全面依法治国新境界。十年来,我国不断完善立法规划,突出立法重点,坚持立改废释并举,立法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各地公安严格执法监督,解决执法突出问题,执法效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我国不断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推进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严格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司法质量、效率、公信力显著提高,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更加有力;“八五”普法规划扎实推进,法治逐渐成为全民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提升……党的二十大报告用专章对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作出战略部署,强调要“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将全面依法治国进一步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地位。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

  •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

    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彰显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充分彰显人民主体地位。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将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贯通起来,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协商民主和选举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实现了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全覆盖,使人民民主生动、具体地体现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全过程、各环节。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符合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的民主,是真正有效、管用的民主。我国已建立了一系列切实体现和有效维护人民民主的制度,制定了从多方面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的法律。这些制度和法律的建立与完善,在实践中保障了人民民主的有效落实。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