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2023年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8-23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28.0分)

  • 1. 以下是汉字“中国”演变的历程,据此可知(    )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A、汉字的传承发生异变 B、汉字的演变趋势由简到繁 C、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 D、象形是汉字唯一造字方式
  • 2. 汉朝规定,每年祭祀高祖庙时,诸侯需奉献黄金资助。汉武帝曾借口诸侯所献黄金的分量和成色不足,一年就夺去了106个诸侯的爵位。汉武帝的做法(    )
    A、抵御了匈奴南下袭扰 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落实了休养生息政策 D、有助于经济重心南移
  • 3. 章学诚指出,简牍时代书写载体空间狭小,书写不便,文章普遍短小精炼;纸本时代书写载体容量扩大,书写便利,文辞多显冗长枝蔓。由此可知,章学诚认为(    )
    A、使用简牍成本较高 B、专制统治禁锢思想 C、纸的应用影响文辞 D、纸张促进文化交流
  • 4. 杜甫诗云: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通典·食货典》也载:天宝八年官仓存粮相当于国家4年的粮食收入。可见当时唐朝处于繁盛时期。这一案例表明,历史研究(   )
    A、无需依据文献记载 B、必须摒弃文学作品 C、完全凭借考古发掘 D、应该重视史料互证
  • 5. 如图所示读书摘要反映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

    读书摘要

    《齐民要术》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生产技术。

    《天工开物》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

    《农政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

    A、注重理论创新 B、注重经验总结 C、注重实验分析 D、全面领先世界
  • 6. 明清时期的中国,在世界文明的赛场中逐渐落后,又因为虚弱与自我陶醉错失了开拓市场、拥抱世界的机会。这一时期“虚弱与自我陶醉”的表现有(    )
    A、推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B、创立科举制度 C、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D、发展海外贸易
  • 7.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的三年内,外轮在中国航运损失1300多万两白银;官办湖北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进口洋布减少10万匹。与上述内容相关的历史事件的影响是(   )
    A、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B、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C、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D、为新的革命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
  • 8.   1913年,中华民国国歌中有这样的歌词:“时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这反映了(    )
    A、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B、护国战争取得了胜利 C、军阀割据社会动荡 D、民主共和思想的影响
  • 9. 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为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创办刊物《劳动界》。《劳动界》很快从上海传播到多地,1920年9月至1921年3月间成为湖南销量最大的新文化刊物。这说明,当时(    )
    A、马克思主义传播广泛 B、工人成为新文化运动主力 C、中国共产党已经诞生 D、北伐战争成舆论关注热点
  • 10. 20世纪,中国涌现出许多以如图为代表的优秀作品。它们强大的生命力在于(   )

    A、符合大众审美 B、顺应时代潮流 C、创作技法高超 D、表现形式多样
  • 11. 如表中四位历史人物分别到达了不同地域。对其认识正确的是(    )

    历史人物

    到达地域

    迪亚士

    到达好望角

    达•伽马

    到达印度

    哥伦布

    发现美洲

    麦哲伦

    环球航行

    A、掠夺非洲黑人奴隶 B、疯狂倾销工业产品 C、深受地圆学说影响 D、武力争夺世界霸权
  • 12. 1851年在伦敦万国博览会开幕的前两天,维多利亚女王在日记中写道“我们什么都能做”,女王的思想反映了当时英国人自豪的心情。这种自豪主要源于英国(   )
    A、首先兴起文艺复兴 B、最早开辟了新航路 C、完成资产阶级革命 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 13. 威尔逊总统说:“金融领导地位将属于我们,工业首要地位将属于我们,贸易优势将属于我们,世界上其他国家期待我们给予领导和指引。”这体现出美国的根本意图是(   )
    A、垄断金融 B、发展工业 C、维护和平 D、争霸世界
  • 14. 某历史论文中呈现了如下“实证图示”。据此推断,此论文的中心论题是(   )

    A、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实现 B、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C、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加强 D、现代社会信息化的趋势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2.0分)

  • 15. 【城市发展】

    材料一:唐朝商业十分繁荣,出现了一些繁华的大都市。唐都长安的城市规划井然有序,城中有东、西市,是主要商业区,这里商铺林立:城内所建100多个坊,是居民区,居住人口达百万……宋代商业日益繁盛,城市中的店铺不断增加,街道以及宅巷之内到处可以开设店铺;经商的时间也不再受到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摘编自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康雍乾三朝,随着经济的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最后形成,封建社会的相对稳定,国内商品市场越来越扩大。城市拥有的商业行业和店铺数量日益增多,例如明代山东临清有店铺五六百家,清代拥有大小店铺达千余家。由于长途贩运的发展,长江沿岸出现了一批新的商业城市,如汉口等。全国还形成了一些重要的商业中心城市,实现了当时所谓的“四大聚”。天下有四聚,北则京师,南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

    ——摘编自李治亭《清史》

    材料三:城市是人民的城市,而城市是有多元价值的,传统的干净整洁固然是一方面,但城市本身第一重要的功能是创造就业和收入的机会。街边摊地摊等,如果在一个城市能够生有下去,对于服务的供给方来说,就是就业机会和收入机会;对于需求方来说,它也提供了居民所需的生活一廉价、便利、丰富。以人为本的城市就应该考虑到供给和需求这两方面的需要。

    ——摘编自《南方周末》

    (1)、根据材料一,分析宋代城市商业活动与唐朝相比有何变化?
    (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朝前期城市发展的表现;并分析城市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政府应该树立什么样的城市发展理念?
  • 16. 【国共对峙】

    材料一:我们党在八七会议以前,一直是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模式。在秋收起义部队一再失利并面临全军覆灭的危急情况下,毛泽东冷静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毅然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向罗育山脉中段的广大农村转移,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在实践中摸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摘编自《革命摇篮的星火》

    材料二:长征是中国共产党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历练。遵义会议召开前,中共中央在军事上主张面对敌人以阵地战的方式处处设防,这一决策造成了长征初期党和红军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面对这一困境,中共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重新总结斗争经验,集中全力纠正错误。遵义会议后,中共中央开始重新采用灵活的运动战,一路声东击西,党和红军很快重新获得战斗的主动权,最终挽救了中国革命。

    ——摘编自张树军《遵义会议:生死攸关的转折》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共产党人选择这条道路的依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2)、根据材料二,归纳遵义会议召开前后中央作战方式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遵义会议的召开在中共党史上有何重要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概括党领导的革命武装不断战胜困难的宝贵经验。
  • 17.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材料: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同反法西斯同盟国以及各国人民并肩战斗取得的伟大胜利,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最伟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为了自由、正义、和平,为了人民平安、安宁、幸福,在亚洲,在欧洲,在非洲,在大洋洲,在世界各个战场上,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军队和人民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携手跨进同一条战壕,汇聚起挽狂澜于既倒的强大力量。

    历史不容抹杀,也是抹杀不了的。那些惨无人道的侵略行径,那些血雨腥风的战争场面,那些令人发指的屠杀罪行,那些在战争中不幸死亡的几千万无辜生灵,都铭记在人类的史册上,都铭记在人类的心中。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

    阅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