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同步训练

试卷更新日期:2023-08-23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自由民将宫廷或穆什钦努(自由民)之奴或婢,带出城门外者、应处死.”《十二铜表法》规定:“如打断自由人的头骨,则应缴纳300阿可罚金,如奴隶则为150阿司罚金”这表明二者都(    )
    A、主张社会公平至上 B、强化君主专制权力 C、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D、体现了契约的精神
  • 2. 罗马市民的个人锻炼流行划船、钓鱼和球类游戏等运动,但斗剑,摔角、拳击一直都是帝国“标配”的经典运动项目。这反映了古罗马(       )
    A、民众的生存危机意识较强 B、政府注重丰富市民闲余生活 C、市民阶层的身体素质较高 D、体育活动具有浓厚时代烙印
  • 3. 德国一位法学家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一次。”对这句话解读正确的是(    )
    A、第一次是依靠亚历山大东征征服世界 B、第二次则凭借伊斯兰教征服了世界 C、第三次用《拿破仑法典》征服了世界 D、只有法律对世界的影响力最为持久
  • 4. 公元2世纪,曾有游客到罗马旅游,夜间问罗马一位老者:“罗马为什么夜间不能稍微亮一些呢?”老者说:“一座城市既然有历史的光辉,就不必再用灯光来制造历史的光亮。”下列史实中最能佐证其观点的是(    )
    A、优越广泛的民主政治制度 B、享誉世界的罗马雕刻艺术 C、光辉璀璨的古哲学家群体 D、影响深远的法制建设成果
  • 5. 公元2世纪时,有罗马演说家说:“贸易、航海、农业、金属加工,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者生长出来的东西,都在这里(罗马城)汇合。这里看不到的东西,肯定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上述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
    A、基督教国教地位的确立 B、西罗马帝国的强盛 C、陆上“丝绸之路”的阻断 D、地中海地区的统一
  • 6.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在中世纪末期的西欧,除英国外,都以罗马法典为基础形成法律,而且指出,英国为了私法的进一步发展,也参照了罗马法的诸原则。材料反映了罗马法(     )
    A、决定了英国法律制定原则 B、对后世法律制定影响深远 C、冲破了中世纪神学的束缚 D、促进早期资产阶级的产生
  • 7. 下图所示内容,反映了屋大维统治时期罗马帝国所面临的实际困难。为有效解决这一困难,帝国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形成了(    )
    A、《十二铜表法》 B、儒略历 C、万民法 D、习惯法
  • 8. 在罗马帝国早期、政府大兴土木,修建神庙、广场、凯旋门等帝国及英雄的纪念场,还为罗马历代英雄修建纪念碑、纪念像和纪念柱,并铭刻一些英雄人物的个人功绩。其根本目的在于(     )
    A、确立神权的统治地位,树立帝国权威 B、确立统治者的个人威信,维护帝国形象 C、表彰英雄人物的功绩,彰显个人崇拜 D、培育公民的国家荣誉感,维护帝国统治
  • 9. 下列两幅图片中的信息可以印证(     )
    A、古代文明之间的交流 B、东方文明优于西方文明 C、儒略历影响世界历法 D、西方文明成果源自东方
  • 10. 杰出人物可以推动历史的进步。以下人物的共同贡献是(   )

    A、维护了两河流域的统一 B、推动了古代民主政治的发展 C、造就了罗马帝国的辉煌 D、为古代世界的民主与法制做出了贡献
  • 11. 公元2-3世纪,汉帝国和罗马帝国都发生了大规模的天花、鼠疫和麻疹疫乱。两个帝国遭受了疾病的蹂躏,人口数量急剧下降。上述材料能反映(    )
    A、疾病疫乱导致两个帝国分崩离析 B、两国专制制度不断强化 C、世界已经连成了一个整体 D、东方和西方有所交流
  • 12. 制作历史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面是“前3世纪-6世纪末中国与西方的发展进程”的年代尺,据此判断下列关于这一时期东西方发展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秦汉与罗马共和国都是君主专制的封建国家 B、西汉与罗马帝国存续时间都横跨了公元前后 C、西罗马灭亡的时间中国处于辉煌的隋唐时期 D、东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的结束
  • 13. 2世纪初,罗马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拉丁文也随之不断向外传播,逐渐成为被征服地区的官方语言。这表明帝国的扩张(    )
    A、绐被征服地区带来了灾难 B、有利于推行奴隶主民主政治 C、客观上促进人类文明传播 D、促使地中海成为帝国的内湖
  • 14. 有学者指出:“罗马法作为人类古代社会最发达的法律体系,流传至今仍不减其影响,关键在于它的借鉴价值。”在此,该学者主要强调罗马法(    )
    A、是古代最发达的法律体系 B、只在罗马时期发挥作用 C、主要内容是单一的万民法 D、是后世欧洲法学的渊源
  • 15. 同态复仇是早期社会的一种复仇习俗,遵守“以耳还耳,以牙还牙”原则,这在《汉谟拉比法典》和《十二铜表法》中仍有留存,下列法律条款反映了这一习俗的是(       )
    A、房子倒了,压死了房主的一个小孩,则造房子的工匠,依法亦必牺牲一个儿子 B、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头骨,他须偿付罚金;如果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减半 C、倘自由民购买奴隶,未满月而该奴即患癫痫,则买者得将其退还卖者而收回其所付之银 D、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其主人得割其耳

二、非选择题

  •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隋朝大运河始建于隋炀帝时期,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亚庇古道是由罗马的执政官克劳迪亚斯·阿皮尤斯主导修建的,最初只是用于连接罗马城和卡普阿城(Capua)的军事要道。后来又延伸,一直通到海港布林迪西,促进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1)、根据上述材料,比较隋朝大运河和古罗马帝国亚庇古道的相同之处。
    (2)、请你再举出一例古代中外交往的交通道路,谈谈交通发展对国家及社会有何作用?
  • 17. 材料: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是在东亚直到非洲东海岸之间一系列港口组成的海上贸易网络,从唐后期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促成了贸易交流与地理知识、航海科技的传播。在古代这就是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各国和平友好往来的见证,也反映了中国在历史上的强大时期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注重平等的经贸往来,这与欧洲的殖民主义做法完全不同。

    ——杨亮《海上新“思路”》

    根据材料,概括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对外活动与近代欧洲的不同之处。分析汉朝与罗马帝国发展海外贸易的原因,并说明其对汉朝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