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初中地理八上课时提升训练 2.4 自然灾害
试卷更新日期:2023-08-21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某校同学开展水土流失的模拟实验,探究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下图是模拟各影响因素变化的实验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仔细观察模拟实验,实验结果正确的是( )①地面坡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 ②植被覆盖越多,水土流失越严重
③降水强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 ④土壤越松散,水土流失越严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治理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是( )A、采用削山填沟的工程 B、用科技手段减小降水强度 C、用水泥硬化裸露地表 D、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2. 下列自然灾害中,属于气候灾害的是( )A、寒潮 B、地震 C、滑坡 D、泥石流3. 2021年10月我国正式设立了大熊猫国家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地处秦岭、岷山、邛崃山和大小相岭山一带,图中阴影部分为该公园的分布范围。据此完成问题。
(1)、大熊猫国家公园分布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 )A、秦 B、黔 C、川 D、甘(2)、夏季,科研人员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开展野外考察时,应注意防范的自然灾害是( )A、台风 B、海啸 C、寒潮 D、滑坡、泥石流4. 我国今年已发生多次大范围沙尘天气,风沙危害严重。读图 ,完成 17~19 题。
(1)、我国的沙尘天气多出现在(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2)、最容易引发沙尘天气的是( )A、浓雾 B、大风 C、暴雨 D、大雪(3)、为减少沙尘天气发生,人们应该( )A、过度放牧 B、围湖造田 C、植树种草 D、毁林开荒5. 2021年7月,河南郑州持续多天强降水,引发特大洪灾,造成巨大损失,各地驰援。如图,郑州强降水,引发特大洪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此次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 B、强降水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郑州夏季的炎热天气 C、来自济南的紧急救灾物质可通过黄河航运送往郑州 D、要加强城市内涝治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6.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细颗粒物。图是北京近年某时期PM2.5来源统计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北京PM2.5来源最多的两个渠道是( )A、区域污染传输和机动车 B、燃煤和扬尘 C、农业及畜禽养殖和工业 D、机动车和燃煤(2)、为减少大气中PM2.5的含量,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推行使用洁净能源 B、出行开私家车,少做公交车 C、发展高耗能产业 D、多使用面纸、纸巾7. 今年3月以来,我国已出现8次沙尘天气过程,监测显示,受蒙古气旋及后部冷空气影响,4月9日以来的沙尘天气过程达到沙尘暴级别。读沙尘暴活动路径图,完成下面小题。
(1)、伴随着沙尘天气的大风一般为( )A、西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2)、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沙尘暴天气的是( )A、
B、
C、
D、
(3)、大风沙尘来袭,我们应该( )A、放风筝 B、开窗通风 C、户外锻炼 D、佩戴口罩8. 重庆气象台2022年11月27日18时发布江津区2022年11月28日~12月1日天气预报:11月28日晴16℃-24℃,29日阴8℃-12℃,30日小雨6℃-9℃,12月1日小雨5℃-7℃,完成下面小题。(1)、江津2022年11月28日~12月1日遭遇的气象灾害是( )A、暴雨 B、冰雹 C、暴雪 D、寒潮(2)、影响这次气象灾害的主要气流是( )A、西北季风 B、东南季风 C、西南季风 D、西风(3)、减少此次气象灾害对农业造成损失,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 )A、在田间地头燃烧秸秆 B、在耕地上撑起大伞 C、在庄稼上覆盖塑料大棚 D、在耕地上覆盖棉絮9. 台风“尼格”于2022年11月3日在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登录。台风登陆后风力依然强劲,也给周边地区带来强降水,当地有关部门积极做好应对台风的有利措施,力争把台风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台风“尼格”带来的天气现象是( )A、沙尘暴 B、狂风暴雨 C、阴雨连绵 D、炎热干燥(2)、当遭遇台风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有( )①如果在结实的房屋里,小心关好窗户②如果在街上,赶紧站在广告牌或大树底下躲避③如果在开车,立即将车开到安全的停车场或隐蔽处④如果住在低洼地区,要及时转移到高处或安全住所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10. 下图为长江上游某区域多年月平均降雨量与地质灾害数量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内地质灾害主要是( )A、地震 B、洪涝 C、火山喷发 D、滑坡、泥石流(2)、可有效减少该类灾害发生的主要途径是( )A、拍摄卫星遥感影像 B、建设加固陡坡等工程 C、开展防灾减灾教育 D、建立救灾物资储备库11. 读我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受夏季风影响,我国( )A、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B、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C、夏季南北温差加大 D、冬季气温较同纬度地区偏低(2)、若夏季风弱,雨带推进慢且在南方滞留,易导致( )A、南涝北旱 B、全国皆涝 C、北涝南旱 D、西涝东旱(3)、为减轻洪涝灾害的影响,个人和家庭做法正确的是( )A、平时在家中囤积大量食物,以备不时之需 B、提升游泳技能,遇到被困人员一定要下水施救 C、洪灾后物资短缺,浸泡过的食物及时食用 D、洪水来袭时,应尽量向地势高的地方逃生12. 下图是某年我国发生某种地质灾害次数最多的6个省级行政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判断该自然灾害最有可能是( )A、台风 B、雪灾 C、洪涝 D、泥石流(2)、该年发生地质灾害次数最多的山地可能是( )A、横断山脉和秦岭 B、太行山脉和雪峰山 C、武夷山脉和巫山 D、祁连山脉和唐古拉山脉13. 2021年9月12日18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台风橙色预警:今年第14号台风“灿都”的中心12日下午5点位于东海南部海面,浙江省多地教育部门宣布停课,并且做好留校师生的安全管理和后勤保障工作。台风会对浙江省带来的灾害性天气主要有( )A、低温 B、暴雨 C、干旱 D、沙尘暴14. 正值广东干旱季节,台风“尼格”于2022年11月3日在广东珠海登陆了,这是一次“好”台风。下图为台风“尼格”登陆路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台风“尼格”在逐渐靠近广东沿海时( )A、台风强度加强 B、台风影响范围加大 C、台风风速加大 D、广东沿海降雨增多(2)、台风“尼格”是“好”台风,主要是因为它( )A、送走了炎热天气 B、缓解广东旱情 C、带来了风电动力 D、驱散雾霾,净化空气二、综合题
-
15.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泥石流的主要发生地区是从①(山脉)到②(山脉),经A省的西部、四川、B省(简称),到西藏东部一带。(2)、由图可知,泥石流主要发生在我国地势的第(一、二、三)级阶梯。(3)、图中④盆地是泥石流多发地区之一。(4)、以下应对不同自然灾害的做法,合理的有(双选)( )A、突发地震时,应躲在高大建筑物下 B、突遇洪水时,要往低处地方疏散 C、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跑 D、收到寒潮警报,应做好农牧业的防寒保暖准备16. 某中学地理小组拟探究“西南地区泥石流多发的原因”,请你一起完成探究过程。
(1)、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下列现象或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A、广告牌被大风吹落,砸坏了路边的汽车 B、燃放烟花爆竹,引发森林火灾 C、乱砍滥伐导致水土流失 D、非洲的旱灾,导致农田颗粒无收(2)、泥石流是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按类型属于(气象、地质)灾害,其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3)、地震带与泥石流:西南地区位于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震频繁,岩石破碎,碎屑物质多,这是泥石流发生的物质条件。(4)、地形与泥石流:西南地区位于第二与第阶梯交界处,多山地:山高谷深,地表起伏大,这是泥石流发生的基本条件。(5)、气候与泥石流:西南地区主要位于气候区,夏季多暴雨,易诱发泥石流。(6)、人类活动与泥石流:下列属于引发泥石流灾害的人为原因是( )①位于狭长的山谷之中②植被破坏严重③突降强暴雨④大规模的水电开发⑤耕地的扩展⑥大规模的交通建设、城镇建设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②④⑤⑥(7)、图3实线为等高线,虚线为泥石流路线,若此时游客正好位于M点,图中四条逃生线路中,最安全的是(填序号)。(8)、防灾减灾工作特别重要,图4所示的避灾方法,适用于( )A、台风 B、火山喷发 C、地震 D、寒潮17. 读“全国沙尘天气预报图(2021年3月15日)”,回答下列问题。
(1)、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沙尘暴主要分布在地区和华北地区。从时间看,主要集中在季。(2)、分析上述地区沙尘暴天气多发的原因。(3)、针对上述地区的沙尘暴天气,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