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中必修上册语文《芣苢》《插秧歌》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3-08-18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芣苢(fú yǐ)拾掇(duō)场圃(pǔ) B、捋袖子(lǚ)袺(jié)赋诗(fù) C、襭(xié)阴霪(yín)怜汝(rǔ) D、大雅(yǎ)仓廪(lǐn)依赖(lài)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枕藉 推诿 哗众取宠 青春永驻 B、荏苒 脉搏 交插学科 望风披靡 C、孝悌 怠慢 贻人口实 迫不急待 D、惭祚 斡旋 沽名钓誉 进退维谷3. 下列句子中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采采芣苢(茂盛的样子) 薄言采之(轻微,少) B、笠是兜鍪蓑是甲(古代打仗时战士所戴的头盔) 薄言有之(取得,获得) C、唤渠朝餐歇半霎(他,代词) 薄言掇之(拾取,摘取) D、秧根未牢莳未匝(布满、遍及) 薄言袺之(提起衣襟兜东西)4.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而耻学于师 学于余 B、吾尝终日而思矣 惑而不从师 C、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自言本是京城女 D、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5. 下列有关《芣苢》的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常用赋、比、兴的手法,本诗使用的手法是赋。 B、这首诗表现了妇女们在田野边采车前草边唱歌的欢快的劳动景象。 C、“薄言袺之”中的“言”是“说”的意思。 D、这首诗在重章叠句中展现出车前草采摘的全过程,诗中的几个动词采、有、掇、捋、袺、襭不能调换位置。6. 下列对《插秧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A、诗的开头两句,以极其通俗的语言,展示了插秧时的繁忙景象。 B、“笠是兜鍪蓑是甲”一句运用了夸张手法,说明插秧就是一场抢天时的战斗,突出了劳动的艰辛。 C、第三、四句写天公发威,大雨滂沱,而诗人别出心裁地把雨具“斗笠”比作头盔,“蓑衣”比作铁甲,不仅新鲜独特,而且暗示插秧就是一场紧张的战斗。 D、第五、六句诗人巧妙地插入了画外音:农妇招呼农夫暂憩片刻且用早餐,可是农夫照样低头弯腰劳作,这就意味着劳动紧张到了极点,分秒不能停。7. 下列关于《诗经》的说法,错误的是( )芣苢 /《诗经·周南》A、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05篇。 B、《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C、《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颂》是周王室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和《鲁颂》。 D、《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8. 根据语境,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诗经》是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故乡。____。____,____;但《诗经》的传唱,使原本遥远的地域变得可以想象,可以亲切地感知。____,因此说,____。
①这当然不利于人们建立地理意义上“天下”的概念
②春秋战国时期,乃至更早,《诗经》就为凝聚我们的民族精神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③在当时,由于相距遥远,交通不便,普通人的旅行范围都是非常有限的
④《诗经》在当时各国之间,缔造了宝贵的文化亲缘
⑤齐国的海,宋国的河,秦晋的高山,他乡丰富的物产、奇异的风情,都因《诗经》的描绘而进入人们视野
A、①②③⑤④ B、②③⑤④① C、①③②⑤④ D、②③①⑤④二、句子默写
-
9.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芣苢》一诗出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一首民歌,它的起首句是: , 。(2)、《芣苢》一诗中,“采采芣苢,。采采芣苢,”是对采摘过程的细腻观察。(3)、《芣苢》一诗中,“采采芣苢,。采采芣苢,”是对收工时满载而归的叙写。(4)、《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一诗中,“ , ”两句写了收麦前的天气状况——久雨忽晴。(5)、《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一诗中,苏辙用“ , ”两句写自己做饭备酒数待忙碌辛劳的外孙,表现出对外孙辛劳的疼爱之情。(6)、《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一诗中“ , ”两句写麦收结束,自己赋诗赞扬外孙的勤劳能干。
三、古代诗歌阅读
-
10.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插秧歌
(宋)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插秧诗
(唐)布袋和尚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1)、下列对上面两首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插秧歌》首联用“抛”“接”“拔”“插”四个动词描绘出全家插秧时忙碌混乱的场景。 B、《插秧歌》颔联中“兜鍪”和“甲”,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暗示抢插秧苗无异于一场紧张的战争。 C、《插秧诗》“低头便见水中天”写插秧的时候需要弯腰低头,同时也暗示着做人的道理。 D、《插秧诗》表面上写的是农民插秧的情景,实际上一语双关,暗示的是修禅的道理。(2)、“退步原来是向前”历来为人所称道,妙不可言。谈谈你的理解。1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插秧歌
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①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文氏外孙②入村收麦
苏辙
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替老人。
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
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
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
注释:①莳:种植。②文氏外孙:指文骥,苏辙的外孙。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杨诗“田夫”两句,“抛”、“接”、“拔”、“插”,四个动词,具体准确,突出了一家四口插秧时秩序井然,一丝不苟。 B、杨诗“秧根”两句,写田里秧苗还未完全插好,需要提防鹅鸭,不能让它们进田“捣乱”。 C、苏诗“三夜”两句,写在连日阴雨毁坏了打麦的场圃后,终于迎来天晴,乡邻们手举竹竿跳起舞来,十分喜悦。 D、苏诗“闭廪”两句,写诗人了却收麦大事、关闭粮仓之后,抖擞起精神,赋诗迎接外孙收麦归来。(2)、两首诗都写劳动,但描写角度不同。请结合诗句分析。四、语言运用
-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吟一首诗,看千年经典惹人恋;歌一阕词,听荡气回肠咏流传。从《诗经·芣莒》这类耳熟能详的远古经典,到《沁园春·长沙》这样的现代佳作,经典诗词____。当下社会,我们更需要赋予经典诗词鲜活的新生命,让这些千百年的经典随着优美的旋律飞进每个人的心田,飞遍社会的角角落落,涵养人们的精神世界,哺育新时代的青少年,让他们健康、阳光地成长成才。
当前,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不断升温,不仅体现了现代人对精神文化溯源寻根的渴求,而且是全社会创造性蜕变中国古代智慧精髓成果的展现。例如,热播的文化类节目就为观众打开了一扇气象万千的文学经典之门,让传统文化重新____出蓬勃生机。
文学经典必然含情、传情、怡情,它本就是“以情流传”的,无论时光过去多久,( )。它们早已化为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千年之后,依然让品读历史的人____。我们将传承诗词精品,用经典诗词、传统文化培根铸魂,希望这些底蕴深厚、魅力无限的艺术经典能够继续____当代文化风尚。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沁人心脾 萌发 心悦诚服 引领 B、感同身受 焕发 心悦诚服 指引 C、感同身受 萌发 心驰神往 指引 D、沁人心脾 焕发 心驰神往 引领(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仅是现代人对精神文化溯源寻根的渴求的体现,而且是全社会创造性转化中国古代智慧精髓成果的展现。 B、不仅体现了现代人对精神文化溯源寻根的渴求,而且展现了全社会创造性蜕变中国古代智慧精髓成果。 C、不仅体现了现代人对精神文化溯源寻根的渴求,而且是全社会创造性转变中国古代智慧精髓成果的展现。 D、不仅是现代人对精神文化溯源寻根的渴求的体现,而且是全社会创造性蜕变中国古代智慧精髓成果的展现。(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其中蕴含着永恒不灭的真善美 B、其中蕴含的真善美永恒不灭 C、真善美蕴含在其中,永恒不灭 D、真善美永恒不灭地蕴含在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