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中必修上册语文《乡土中国》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3-08-18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对《乡土中国》中“礼治秩序”一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们常认为乡土社会是“人治”的社会,这种观点并不符合实际,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 B、相比较而言,礼治社会比法治社会更为优越,因为礼治社会是靠礼来维持秩序的。 C、礼治社会并不代表“文明”,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是“野蛮”的。 D、“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
  • 2.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乡土本色》文章意思的一项是( )
    A、无论是生活环境还是所接触的人物,对乡民而言都是生而有俱,再熟悉不过的,于是他们选择固守乡土,终老于斯。 B、乡土社会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 C、礼俗是乡土社会里应对社会生活的根本原则、抽象真理,也是人们处理具体事务时目的与手段间的普遍联系。 D、在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原有的生活方式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暴露出弊端,“土气”一词因而有了贬义。
  • 3. 下列关于费孝通《乡土中国》中选文的观点及内容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 B、中国的家扩大的路线是单系的,就是只包括父系这一方面;除了少数例外,家并不能同时包括媳妇和女婿。 C、人治和法治之别,不仅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且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 D、在乡土社会中,充分满足合于人类生存条件的个人的欲望,“社会就会形成一个最好、最融洽的秩序”。
  • 4. 臧克家的诗《三代》:“孩子,在土里洗澡;爸爸,在土里流汗;爷爷,在土里葬埋。”此诗句适合用来阐释《乡土中国》中相关理论的篇章是( )
    A、《乡土本色》 B、《文字下乡》 C、《差序格局》 D、《再论文字下乡》
  • 5. 在《乡土中国》中论述了乡土社会最大的两个特点是“土气”和“聚居”的章节为(   )
    A、《文字下乡》 B、《再论文字下乡》 C、《乡土本色》 D、《礼治秩序》
  • 6. 费孝通纪念馆中陈列着一本他的代表作《乡土中国》,假如你是纪志愿讲解员,有个小学生向你询问这本书是关于什么的,你会如何回答?下列回答最合适的一项是(   )
    A、这本书对中国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 B、这本书是对中国乡土社会结构、国民性格以及这种结构和性格的成因进行分析的理论著作。 C、这本书像是对一座大钟的内部体系进行研究的成果,包括它的零部件、组装方式及运行机制等。 D、这本书可以让我们现代的中国人知道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以及如何到达。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

  • 7. 阅读以下《乡土中国》选段,完成各题。

    文字发生之初是“结绳记事”,需要结绳来记事是为了在空间和时间中人和人的接触发生了阻碍。我们不能当面讲话,才需要找一些东西来代话。在广西的瑶山里,部落有急,就派了人送一枚铜钱到别的部落里去,对方接到了这记号,立刻派人来救。这是“文字”,一种双方约好代表一种意义的记号。如果是面对面可以直接说话时,这种被预先约好的意义所拘束的记号,不但多余,而且有时会词不达意引起误会的。在十多年前青年们讲恋爱,受着直接社交的限制,通行着写情书,很多悲剧是因情书的误会而发生的。有这种经验的人必然能痛悉文字的限制。

    文字所能传的情、达的意是不完全的。这不完全是出于“间接接触”的原因。我们所要传达的情意是和当时当地的外局相配合的。你用文字把当时当地的情意记了下来,如果在异时异地的圜局中去看,所会引起的反应很难尽合于当时当地的圜局中可能引起的反应。文字之成为传情达意的工具常有这个无可补救的缺陷。于是在利用文字时,我们要讲究文法,讲究艺术。文法和艺术就在减少文字的“走样”。

    在说话时,我们可以不注意文法。并不是说话时没有文法,而且因为我们有着很多辅助表情来补充传情达意的作用。我们可以用手指指着自己而在话里吃去一个我字。在写作时却不能如此。于是我们得尽量地依着文法去写成完整的句子了。不合文法的字词难免引起人家的误会,所以不好。说话时我们如果用了完整的句子,不但显得迂阔,而且可笑。这是从书本上学外国语的人常会感到的痛苦。

    文字是间接的说话,而且是个不太完善的工具。当我们有了电话、广播的时候,书信文告的地位已经大受影响。等到传真的技术发达之后,是否还用得到文字,是很成问题的。

    这样说来,在乡土社会里不用文字绝不能说是“愚”的表现了。面对面的往来是直接接触,为什么舍此比较完善的语言而采取文字呢?

    (《文字下乡》)

    中国如果是乡土社会,怎么会有文字的呢?我的回答是中国社会从基层上看去是乡土性,中国的文字并不是在基层上发生。最早的文字就是庙堂性的,一直到目前还不是我们乡下人的东西。我们的文字另有它发生的背景,我在本文所需要指出的是在这基层上,有语言而无文字。不论在空间和时间的格局上,这种乡土社会,在面对面的亲密接触中,在反复地在同一生活定型中生活的人们,并不是愚到字都不认得,而是没有用字来帮助他们在社会中生活的需要。我同时也等于说,如果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也只有发生了变化之后,文字才能下乡。

    (《再论文字下乡》)

    (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字之所以会产生,最初是因为在时间和空间中人和人的接触产生了阻碍,由于不能当面讲话,就必须找到“代话”的方法。 B、文字不能做到完全的传情达意,原因之一是传情达意和具体情境有密切的关系,文字作为一种“间接接触”的手段,很难准确传递出具体的情境。 C、写作和说话有根本的区别。写作时必须依照文法来进行表达,但说话时就不能按照文法来进行,否则就会产生误会,引人嘲笑。 D、文字是一种不太完善的工具,所以随着现代交流手段的进步,文字在人们交流活动中的地位就会受到影响,其不可替代性会降低。
    (2)、下列各选项中,最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表述是(   )
    A、中国社会在基层上看是乡土社会,人们多是面对面的直接接触,因此原本不需要用到文字来进行交流。 B、中国的文字是从庙堂走向基层的,所以尽管中国是乡土社会,但在农村基层仍然有大量文字的使用。 C、在中国乡土社会中生活的人们,他们的“愚”不在于不用文字,而在于没有认识到用字来帮助他们在社会中生活的必要性。 D、文字下乡和中国社会基层的乡土性密切相关,只要这种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那么文字下乡就能够得以实现。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家族在中国的乡土社会里是一个事业社群,凡是做事业的社群,纪律是必须维持的,纪律排斥了私情。

    感情在心理方面说是一种体内的行为,导发外表的行为。感情常发生在新反应的尝试和旧反应的受阻情形中。

    这里所谓感情相当于普通所谓激动,动了情,从社会关系上说感情是具有破坏和创造作用的。感情的激动改变了原有的关系。这也就是说,如果要维持着固定的社会关系,就得避免感情的激动。其实,感情的淡漠是稳定的社会关系的一种表示。

    稳定社会关系的力量,不是感情,而是了解。所谓了解,是指接受着同一的意义体系。同样的刺激会引起同样的反应。我在论“文字下乡”的两篇里,已说起过熟习所引起的亲密感觉。亲密感觉和激动性的感情不相同的。它是契洽,是无言的。

    施本格勒在《西方陆沉论》里曾说西洋曾有两种文化模式,一种他称作亚普罗式的,一种他称作浮士德式的。亚普罗式的文化认定宇宙的安排有一个完善的秩序,这个秩序超于人力的创造,人不过是去接受它,安于其位,维持它。现代的文化却是浮士德式的。他们把冲突看成存在的基础,生命是阻碍的克服;没有了阻碍,生命也就失去了意义。他们把前途看成无尽的创造过程,不断的变。

    这两种文化观很可以用来了解乡土社会和现代社会在感情定向上的差别。乡土社会是亚普罗式的,而现代社会是浮士德式的。

    乡土社会是靠亲密和长期的共同生活来配合各个人的相互行为,社会的联系是长成的,是熟习的,到某种程度使人感觉到是自动的。要达到这境界,却有一个条件,就是没有什么差别在阻碍着各人间的充分了解。

    乡土社会中阻碍着共同生活的人充分了解的却是个人生理上的差别。永远划分着人们生理差别的是性别差异。在实际生活上,谁也会感觉到异性的隔膜,但是差别的内容却永远是个猜想,无法领会。

    在相异的基础上去求充分了解,是困难的,是阻碍重重的,是需要不断地在创造中求统一,是浮士德式的企图。浮士德是感情的象征,作为生命的主脉。浮士德式的企图也是无穷止的,因为最后的统一是永远不会完成的,这不过是一个求同的过程。不但这样,男女的共同生活,愈向着深处发展,相异的程序也愈是深,求同的阻碍也愈是强大,用来克服这阻碍的创造力也更需强大,在浮士德的立场说,生命力也因之愈强,生活的意义也因之愈深。

    把浮士德式的恋爱看成是一项探险,是对未知的摸索。恋爱的持续倚于推陈出新,不断地克服阻碍,也是不断地发现阻碍,要得到的是这一个过程,而不是这过程的结果。从结果说可以是毫无成就的,而且使社会关系不能稳定,使依赖于社会关系的事业不能顺利经营。这事业除非另外设法,由社会来经营,浮士德式的精神的确在破坏这社会上的基本事业。

    在乡土社会中这种精神是不容存在的。它不需要创造新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生下来就决定的。它更害怕社会关系的破坏,因为乡土社会所求的是稳定。它是亚普罗式的。那就是男女有别的原则。“男女有别”是认定男女间不必求同,在生活上加以隔离。这隔离非但有形的,所谓男女授受不亲,而且是在心理上的,他们不向对方希望心理上的契洽。

    在社会结构上,因之发生了同性间的组合。这在我们乡土社会中看得很清楚。同性组合和家庭组合原则上是交错的。因之,乡土社会中“家庭”的团结受到了这同性组合的影响,不易巩固。于是家族代替了家庭,家族是以同性为主、异性为辅的单系组合。中国乡土社会里,以家族为基本社群,是同性原则较异性原则为重要的表示。

    男女有别的界限,使中国传统的感情定向偏于同性方面去发展。乡土社会中结义性的组织,“不愿同日生,但愿同日死”的亲密组合,多少表示了感情方向走入同性关系的一层里的程度已经并不很浅。在女性方面的极端事例是华南的姊妹组织,在女性文学里所流露的也充满着冯小青式的自恋声调。

    社会秩序范围着个性,为了秩序的维持,一切足以引起破坏秩序的要素都被遏制着。男女之间的鸿沟从此筑下。乡土社会是个男女有别的社会,也是个安稳的社会。

    ——节选自《乡土中国·男女有别》,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只有各人间的充分了解,才能构建靠亲密和长期的共同生活来配合各个人的相互行为的乡土社会。 B、作者利用施本格勒在《西方陆沉论》里曾说西洋曾有两种文化模式来区分现代社会模式和乡土社会模式,直观清晰,易于读者理解。 C、当代社会的同性间的组合与组织体现了“男女有别”原则。 D、为了秩序的维持,为了乡土社会所求的稳定,男女之间的鸿沟从此筑下。
    (2)、根据材料内容,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亚普罗式的文化认定宇宙的安排有一个完善的秩序,这个秩序超于人力的创造,亚普罗式的文化限制了社会的发展。 B、浮士德式的文化模式中,各种关系毫无成就,而且使社会关系不能稳定,破坏社会的基本事业。 C、传统的中国乡土中,男女之间不仅存在生活上的隔离,也存在心理上的隔离。 D、如果要维持着固定的社会关系,就得避免感情的激动,所以乡土中的男女之间并不存在真情实感。
    (3)、下列选项中,更符合“男女有别”理论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项是(   )
    A、《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与贾宝玉 B、《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 C、《西游记》中的师徒四人 D、《三国演义》中的“刘关张”三兄弟。
    (4)、请结合文本,为“男女有别”下定义。
    (5)、为什么说中国的乡土社会是“亚普罗式的”而不是“浮士德式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这本小册子收集的是我在四十年代后期,根据我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

    我当时在大学里讲课,不喜欢用现成的课本,而企图利用和青年学生们的接触机会,探索一些我自己觉得有意义的课题。那时年轻,有点初生之犊的闯劲,无所顾忌地想打开一些还没有人闯过的知识领域。我是一面探索一面讲的,所讲的观点完全是讨论性的,所提出的概念一般都没有经过琢磨,大胆朴素,因而离开所想反映的实际,常常不免有相当大的距离,不是失之片面,就是走了样。我敢于在讲台上把自己知道不成熟的想法,和盘托出在青年人的面前,那是因为我认为这是一个比较好的教育方法。我并不认为教师的任务是在传授已有的知识,这些学生们自己可以从书本上去学习,而主要是在引导学生敢于向未知的领域进军。作为教师的人就得带个头。

    在教室里讲课和用文字传达,公开向社会上发表,当然不能看作一回事。我是明白这个道理的,在发表这些文章之前,犹豫过。所以该书初次出版时在《后记》中向读者恳切说明:由于刊物的编者“限期限日的催稿,使我不能等很多概念成熟之后再发表。”“这算不得是定稿,也不能说是完稿,只是一种尝试的记录罢了。”尝试什么呢?尝试回答我自己提出的“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个问题。

    三联书店建议我把这本小册子送给他们去重刊。我同意他们的建议是因为我只把它看成是我一生经历中留下的一个脚印。现在把它作为一件反映解放前夕一些年轻人在知识领域里猛闯猛攻的标本,拿出来再看看,倒另有一番新的意义。至于本书内容所提出的论点,以我现有的水平来说,还是认为值得有人深入研究的,而且未始没有现实的意义。

    这本小册子和我所写的《江村经济》《禄村农田》等调查报告性质不同。它不是一个具体社会的描写,而是从具体社会里提炼出的一些概念。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并不排斥其他体系同样影响着中国的社会,那些影响同样可以在中国的基层社会里发生作用。搞清楚我所谓乡土社会这个概念,就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具体的中国社会。

    我这种尝试,在具体现象中提炼出认识现象的概念,在英文中可以用IdealType这个名词来指称。IdealType的适当翻译可以说是观念中的类型,属于理性知识的范畴。它并不是虚构,也不是理想,而是存在于具体事物中的普遍性质,是通过人们的认识过程而形成的概念。这个概念的形成既然是从具体事物里提炼出来的,那就得不断地在具体事物里去核实,逐步减少误差。我称这是一项探索,又一再说是初步的尝试,得到的还是不成熟的观点,那就是说如果承认这样去做确可加深我们对中国社会的认识,那就还得深入下去,还需要花一番工夫。

    当三联书店提出想重刊此书时,我又从头读了一遍。我不能不为当时那股闯劲所触动。而今老矣。回头看,那一去不复返的年轻时代也越觉得可爱。我愿意把这不成熟的果实奉献给新的一代年轻人。这里所述的看法大可议论,但是这种一往无前的探索的劲道,看来还是值得观摩的。让我在这种心情里寄出这份校订过的稿子给书店罢。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重刊序言》)

    材料二:

    《说文》里讲:“匠,木工也。”今天的“匠”,已成为心思巧妙、技艺精湛、造诣高深的代名词。一位作家说过,能将胡辣汤做得顾客盈门、生意红火,和能让火箭上天没有本质的区别。职业与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人与人却从来都有职业品质、专业精神的分殊。工匠精神厚植的企业,一定是一个气质雍容、活力涌流的企业。崇尚工匠精神的国家,一定是一个拥有健康市场环境和深厚人文素养的国家。“将产品当成艺术,将质量视为生命”,正是这样的极致追求,将我们带往一个更为不凡的世界。

    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这固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内涵又远不限于此。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的确,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能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实。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着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摘编自李斌《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1)、下列对材料一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同意三联书店将《乡土中国》重刊,主要是因为这小册子反映的他年轻时探索新知的闯劲是值得新一代年轻人观摩的。 B、作者在讲台不讲现成的课本,而讲自己探索的尚不成熟的想法,是因为他那时候还年轻,有向未知领域进军的劲道。 C、《乡土中国》只是对中国基层传统社会的一种尝试的记录,书中的观点并不成熟,因此对中国社会的认识是有限的。 D、《乡土中国》一书通过对中国基层具体社会的描写,探索了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的实质,是一项创举。
    (2)、下列对材料一、二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费孝通在具体的中国社会中提炼出认识中国社会现象的概念,因而这些概念可以反映中国社会某方面的实际。 B、《乡土中国》是一件学者在知识领域里猛闯猛攻的标本,其出版并重刊,表明学术的创新比逻辑严谨更重要。 C、将胡辣汤做得顾客盈门、生意红火,和能让火箭上天没有本质的区别,可见职业品质、专业精神才是尤其可贵的。 D、如果一个市场环境和国家浮躁风气、短视心态流行,那么崇高的工匠精神就会缺乏,图书出版就难免粗制滥造。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证据证明“科学创新需要工匠精神”这一论点的一项是(   )
    A、《庄子》中记载了庖丁解牛的寓言,庖丁解牛做到了目无全牛、游刃有余的地步,技艺高超到合乎音乐节奏的境界。 B、唐朝诗人贾岛作诗酷爱苦吟,每每反复推敲,“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人们因他推敲诗句痴迷,称其为“诗囚”。 C、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钻深山、探古寺、攀古塔、临古画,手绘古建筑图,构图之精准、细节之精细,令人赞叹不已。 D、现代遗传学之父孟德尔通过长达12年的时间,试验了34个豌豆品种,最终发现了遗传、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等规律。
    (4)、材料一是一篇序言,以此类推,如果给一本叫《工匠精神》的书写序言,你认为至少须表达哪两层意思?请简要分析。
    (5)、有人认为,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只是他在大学里讲课的内容,他自己也说书里的“概念一般都没有经过琢磨”,又重刊此书,说明他还是工匠精神不够的。请根据材料一、二,对这种观点予以反驳。

四、文学类阅读

  • 10.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西洋社会有些像我们在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扎,几扎束成一捆,几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每一根柴也可以找到同把、同扎、同捆的柴,分扎得清楚不会乱的。在社会,这些单位就是团体。我们不妨称之为团体格局。家庭在西洋是一种界限分明的团体。而我们乡土社会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这个同心圆范围的大小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比如有势力的人家的街坊可以遍及全村,穷苦人家的街坊只是比邻的两三家。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在我们乡土社会里,不但亲属关系如此,地缘关系也是如此。

    (选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差序格局》)

    材料二:

    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说乡下人“愚”,却是凭什么呢?乡下人没有见过城里的世面,因之而不明白怎样应付汽车,那是知识问题,不是智力问题。乡村工作的朋友说乡下人愚那是因为他们不识字,不识字自然是事实,我决不敢反对文字下乡的运动,可是如果说不识字就是愚,我心里总难甘服。“愚”如果是智力的不足或缺陷,识字不识字并非愚不愚的标准。智力是学习的能力。如果一个人没有机会学习,不论他有没有学习的能力都是学不到什么的。

    乡土社会的一个特点就是这种社会的人是在熟人里长大的。用另一句话来说,他们生活上互相合作的人都是天天见面的,在面对面的社群里一起生活的人是不必通名报姓的。如果是面对面可以直接说话时,这种被预先约好的意义所拘束的记号,不但多余,而且有时会词不达意引起误会的。“贵姓大名”是因为我们不熟悉而用的。熟悉的人大可不必如此,足声、声气、甚至气味,都可以是足够的“报名”。我们社交上姓名的不常上口也就表示了我们原本是在熟人中生活的,是个乡土社会。

    (选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文字下乡》)

    (1)、下列有关《乡土中国》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费孝通先生用“捆柴”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西洋社会的“团体结构”;也用“石头扔到水中”的例子说明中国的社会结构是“多重同心圆”,人的关系是一层一层的,由近及远。 B、面对面社群在进行沟通时,固然能凭借彼此的熟悉,通过足声、声气,甚至气味来分辨人,然而语言和文字还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具有约定俗成含义的语言文字表意更准确,更完善。 C、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多少会遇到聊天时的文字被他人误解的情况。这也刚好印证了作者在文中所说的现象:这种被预先约好的意义所拘束的记号,不但多余,而且有时会词不达意引起误会的。 D、乡下人进城时,对于交通规则、商场秩序等不够熟悉,被有些城里人看作是所谓的“愚”。在作者看来,这其实是因为他们知识不及人,并非智力原因。
    (2)、下列对《乡土中国》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些乡村工作者认为乡人不用文字是“愚”的表现。但作者认为不识字是知识问题,不是智力问题。因为乡土社会是面对面的社群,长期相处使他们甚至能借脚步声辨认对方,也就不必总是用到文字了。 B、“差序格局”是费孝通提出的极其重要的社会学和人类学概念,指的是一种社会格局,它在亲属关系或地缘关系中显现出有差等的次序关系。 C、乡下的孩子比教授的孩子善于捉蚂蚱,教授的孩子比乡下的孩子善于认字,这并不能说明谁更聪明,或者谁更愚笨,只能说明孩子们日常所生活的环境不同。 D、乡土社会的基层结构是差序格局,每一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因而每个人所存在的圈子是固定的。
    (3)、“差序格局”是一种区别于西洋社会团体格局的社会格局。请根据材料一,写出阐释“差序格局”这一概念的四个关键性要素,每点不超过12个字。

五、语言运用

  •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重在分别,在《礼记·祭统》里所讲的十伦——鬼神、君臣、父子、贵贱、亲疏、爵赏、夫妇、政事、长幼、上下,都是指差等。“不失其伦”是在别父子、远近、亲疏。伦是有差等的次序。②在我们现在读来,鬼神、君臣、父子、夫妇等具体的社会关系,怎能和贵贱、亲疏、上下等抽象的相对地位相提并论?其实在我们传统的社会结构里最基本的概念,这个人和人来往所构成的网络中的纲纪,就是一个差序,也就是伦。③《礼记·大传》里说:“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意思是这个社会结构的架格是不能变的,变的只是利用这架格所做的事。

    孔子最注重的就是水纹波浪向外扩张的推字。他先承认一个己,推己及人的己,对于这己,得加以克服于礼,克己就是修身。顺着这同心圆的伦常,就可向外推了。“本立而道生。”“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从己到家,由家到国,由国到天下,是一条通路。《中庸》里把五伦作为“天下之达道”。④因为在这种社会结构里,从己到天下是一圈一圈推出去的,所以孟子说他“善推而已矣”。

    (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1)、下列对材料中标点符号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包身工的所有者——带工老板的立场来看,后面两种罚规很不利。”中的破折号与①句中的用法相同。 B、“翠翠,翠翠,人那么多,好热闹,你一个人敢到河边看龙船吗?”中的问号与②句中的用法不同。 C、“老人问他大雪天来干啥,他说:‘毛主席叫我来看望您老人家。’”中的冒号与③句中的用法不同。 D、“日本旧军人的一个组织也送来了信和礼物,还称我是什么‘活菩萨’。”中的引号与④句中用法相同。
    (2)、《乡土中国》中认为的“伦”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红楼梦》中贾宝玉是“伦”的反抗者,是封建伦理的叛逆者。请从《礼记·祭统》里讲到的“十伦”中任选一种贾宝玉突破的“伦”,结合《红楼梦》中的具体情节就此对宝玉的性格做出分析。

六、语言表达

  • 12. “礼”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乡土中国·礼治秩序》中说,礼是社会公认的合式的行为规范,而知书达礼是学校的育人目标之一。信阳高中在打造“礼仪校园”的过程中,准备开展以“学礼·明礼·守礼”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你所在班级的研究选题是“学生校园礼仪规范”,请你分条列举“学生校园礼仪规范”应该包含的具体内容,写出三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