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浙教版 七年级上册 第5节 科学探究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3-08-18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科学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A、魔镜魔镜,谁是世界上最漂亮的人? B、爸爸爸爸,最早最早的人是从哪里来的? C、妈妈妈妈,宇宙是怎么诞生的? D、老师老师,为什么月球不会落到地面上?
  • 2. 为研究学校近视防控措施的效果,每个学期我们都需要检查视力。”检查视力”的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提出问题 B、建立假设 C、设计实验方案 D、收集事实与证据
  • 3. 俗话说“八月桂花香” ,可今年的桂花直到 10 月中旬的持续降温才开放,是什么原因导致 桂花迟开呢?小明查阅了近几年挂花开放时义乌市的气温,并对种植在校园不同位置的 挂花进行观察 , 对于划线部分你觉得应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个部分 ( )
    A、提出问题 B、作出假段 C、收集证据 D、得出结论
  • 4. 著名的科学家奥斯特在整理器材时偶然发现了电流能使磁针发生偏转的现象,从而进行持续研究,最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他的最初发现来源于(   )
    A、实验 B、调查 C、观察 D、阅读
  • 5. 小金和小明分别购买了两种橡胶球。小金说:“我的橡胶球弹性比你好。”小明回答说:“我希望你能证实你的说法。”请你帮助小金选择下列哪个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
    A、把两球向墙掷去,测量它们反弹时离墙的距离 B、用手触摸两球,看哪一个球较硬 C、把两球向地面掷下,测量它们反弹的高度 D、让两球从离地等高处释放,测量哪一个反弹得高
  • 6. 长时间玩手机会影响视力,学校每学期都会对学生进行视力检查,以评估学校学生视力变化情况。“视力检查”这一过程相当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提出问题 B、建立假设 C、设计实验方案 D、收集事实与证据
  • 7.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就“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其实验记录如表所示,该实验设计的不妥之处是( )

    项目

    水质

    水质

    水质

    蛙卵数

    孵出的蝌蚪数

    甲组

    河水

    500mL

    22℃

    300个

    280只

    乙组

    蒸馏水

    500mL

    10℃

    300个

    90只

    A、含有两个变量 B、缺少对照实验 C、蛙卵数过少 D、结果不明显
  • 8.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时期,各居民小区严格执行出入证制度。某日,细心的小科外出采购后拎着购物袋回家时发现,装满物品的购物袋比较勒手,如果在手与提手之间垫上纸巾或者手帕之类的物品,疼痛感会大大降低。根据这一现象大家提出的下列科学问题中,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是(   ) 
    A、为什么手有时候疼,有时候不太疼? B、手的疼痛感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C、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D、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什么关系?
  • 9. 小科同学在探究光对蚯蚓影响的实验时,拟定了以下实验计划,错误的是(      )
    A、提出问题:光会影响蚯蚓的分布吗? B、作出假设:光会影响蚯蚓的分布 C、设置变量:设置黑暗潮湿和明亮干燥两种环境 D、实验对象:10条大小相似的健康蚯蚓
  • 10. 学习《科学》,下列做法和认识不正确的是(   )
    A、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 B、仔细观察,大胆质疑 C、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是正确的 D、研究科学要有实证意识
  • 11. 小海发现很多食品包装袋设计成“锯齿’形状,他猜想袋口做成“锯齿”形状可减小撕开时力的大小,为验证猜想,以下设计方案最佳的是(   )
    A、撕开多种不同“锯齿”状包装袋,比较所用力大小 B、多位同学在包装袋任意位置撕开,交流比较用力的大小 C、先后在“锯齿”状位置和平边位置撕开包装袋,比较用力大小 D、多位同学分别撕开“平边”状和“锯齿”状的包装袋,比较用力大小
  • 12. 为探究沙漠中的蝎子在白天为什么把身体藏在数厘米深的沙里这个问题,某同学做了一个模拟实验,并测得以下一组数据根据所测得的数据,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

    表面

    2厘米深处

    4厘米深处

    6厘米深处

    干细沙的温度(℃)

    26

    24

    22

    20

    湿泥土的温度(℃)

    24

    23

    22

    21

    A、干细沙深度越深温度越低 B、干细沙随深度增加降温比湿泥土快 C、湿泥土深度越深温度越低 D、干细沙的温度总比湿泥土的温度高
  • 13. 小德对学校一窝蚂蚁进行了三天观察,计算离开蚁窝的蚂蚁数目,每次观察5分钟,其结果如表所示。 下列描述符合观察结果的是(    )
    时间 各观察时间段离开蚁窝的蚂蚁数目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第一天 8 27 98 101 104 66 4
    第二天 1 4 17 21 27 15 2
    第三天 9 26 110 118 107 60 7
    A、第二天觅食活动旺盛 B、上午6:00 前蚂蚁不活动 C、10:00-14:00 蚂蚁离开蚁窝数量较多 D、上午离开蚁窝的蚂蚁数量比下午多
  • 14. 在科学研究或学习中,常因客观条件的限制,难以直接用研究对象做实验时,要创造条件进行模拟实验。下列事例中,不属于模拟实验的是( )
    A、演示板块张裂 B、说明地壳变动 C、解说地球形状 D、阐明泥石流成因
  • 15. 设计对照实验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
    A、所有的变量都不同 B、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相同 C、所有的变量都相同 D、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不同
  • 16. 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光照对蚯蚓生活的影响”,设计的实验方案如表,其中需要修改的内容是( )

    蚯蚓数量

    光照条件

    温度

    土壤

    20只

    阴暗

    适宜

    一层湿土

    20只

    明亮

    适宜

    一层干土

    A、蚯蚓数量 B、光照条件 C、温度 D、土壤

二、填空题

  • 17. 科学探究最基本的方法是 , 是我们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
  • 18. 科学探究是的重要方式。科学探究源自 , 经历的过程是:→设计→实施方案(收集证据)→检验→报告与交流。如果收集的证据不支持假设,则需要并重新验证。
  • 19.   1984 年,科学家在四川北部考察大熊猫时,惊奇地发现了一种奇兽----扭角羚,它与六种哺乳动物外形相似,被称为“六不像”。请回答:
    (1)、除了特殊外貌外,扭角羚还有三种基本体色:深棕色、浅黄色和金黄色,决定扭角羚体色这一特征的遗传物质位中。
    (2)、我们在探究自然界奥秘时,第一步一般应该是(   )
    A、建立假设 B、提出问题 C、设计实验 D、仔细观察
  • 20. 2022年10月16日上午10时,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新冠”疫情持续,“双减”政策中托管服务的落地,学校要求学生每天在校进行“三检”,分别是晨检、午检和晚检。请回答:

    (1)、晨检时值周老师用红外线测温仪测得小科同学体温 36.5℃(如下图甲所示),可以判断小科的体温为(填“正常”或“不正常”)。
    (2)、小虹同学早上起来感觉有点头晕发热,妈妈送她去医院做了检查。医生用体温计给她测体温,接着又给她化验血液以及核酸检测等。医生采取这些行动的直接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建立假设 B、获取事实与证据 C、制定计划 D、提出问题
    (3)、小虹在测量体温后仔细观察该体温计的结构,她的想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该体温计能准确到 0.01℃ B、用该体温计也可以测量冰水的温度 C、该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D、该体温计形状接近三棱柱,主要目的为美观

三、实验探究题

  • 21. 善于观察的丽丽发现:苍蝇停下来就匆忙搓“脚”(如甲图)。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是它的脚很脏吗?苍蝇搓“脚”可能是清除“脚”上的脏东西
    (1)、划线部分这属于科学探究的 步骤。于是 她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

    设计实验:

    ①在A(瓶内无脏物)、B(瓶内有脏物)两个玻璃瓶中(如乙图);

    ②在相同的时间内观察并记录A、B两个玻璃瓶中

    (2)、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①若A瓶中苍蝇搓脚次数接近或明显多于B瓶中苍蝇搓脚次数,则说明“苍蝇搓脚”与清除“脚上污物”无关。

    ②若A瓶中苍蝇搓脚次数明显小于B瓶中苍蝇搓脚次数,则说明“苍蝇搓脚”与清除“脚上污物”有关。

    实验评价与交流:小亮认为丽丽设计的实验中存在明显缺陷,你觉得应该如何改进?

  • 22. 梅雨季节,保存不当的食品和衣物表面很容易发霉,这是空气中的霉菌孢子在食品和食物表面大量繁殖导致的。某兴趣小组产生了疑问:霉菌的生活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于是他们对此进行了探究

    组别

    A

    B

    C

    处理

    干燥环境

    潮湿环境

    潮湿环境

    方法

    将烤干的面包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

    将湿润的面包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

    将①的面包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②环境里

    实验结果(一周后观察)

    不发霉

    发霉

    不发霉

    分析实验,回答:

    (1)、通过A与B的对照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2)、在A、B组的对照实验中,可得出的结论是
    (3)、为了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他们设计的C组与B组实验形成对照,C组中①、②的条件分别是
    (4)、结合以上实验,可得出适宜霉菌的生长环境为
  • 23. 夏天,有些人容易被蚊子叮咬。某研究团队对此现象进行了研究。

    ①招募血型为A、B、AB、O型的志愿者各30人。

    ②取150个培养皿,各加入2mL抗凝剂(防止血液凝固)

    ③从每个志愿者体内采10mL血液,分别加入培养皿中并摇匀,按血型分为甲、乙、丙、丁四组;向剩下的各组吸引蚊子数点总数的百分比培养皿中各加入10mL生理盐水并摇匀,记为戊组。

    ④把五组培养皿都摆放在蚊子较多的同一环境中,统计相同时间内各培养皿中吸引蚊子的数量。

    ⑤先统计各组吸引蚊子数,再算出各组吸引蚊子数占五组总数的百分比。绘制成图像如图所示。

    (1)、该团队开展以上实验想研究的具体问题是
    (2)、实验中戊组起作用。
    (3)、实验采用志愿者的血样来吸引蚊子,而不是直接让志愿者本人来吸引蚊子。理由是
  • 24. 炎炎夏日,风扇为人们带来了凉爽,风扇产生的风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柯猜想可能与风扇的扇叶宽度、扇叶长度都有关系。为此他制作了几个不同的小风扇,并用相同转速的小风扇去吹动同一纸片(如下图所示)。

    序号

    扇叶宽度/厘米

    扇叶长度/厘米

    纸片被吹起的角度α

    1

    3

    7

    30°

    2

    2

    7

    20°

    3

    3

    4

    20°

    (1)、小柯想通过观察纸片被吹起的角度a来比较风扇产生的风力大小,所以三次实验的纸片应放置在
    (2)、比较1和2,可得出风扇产生的风力跟有关。
    (3)、风扇产生的风力还可能跟有关。
  • 25. 微塑料是一种新型的环境污染物,为了探究不同类型的微塑料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某科研小组将大小相同的小麦种子分为4组,每组100粒,再选取3种微塑料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开展盆栽试验,统计分析在3种微塑料影响下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实验结果见下表)。

    组别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微塑料

    不添加微塑料

    高密度聚乙烯

    聚丙烯

    可降解塑料

    微径(μm)

    0

    1000

    1000

    1000

    浓度(g/Kg)

    0

    0.5

    0.5

    发芽率

    90.58

    78、22

    80.00

    84.89

    (1)、实验中每组用100粒小麦种子,其目的是
    (2)、表中”?”处应填的数据是
    (3)、分析实验结果得出,这3种微塑料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4)、微塑料主要来源于塑料制品,为保护环境,请给出合理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