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新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4.1 常见的地貌类型同步测试(培优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8-17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图中标注有三种山地地貌,按照其形成顺序依次是 (   )

    A、峰丛→孤峰→峰林 B、峰丛→峰林→孤峰 C、孤峰→峰丛→峰林 D、峰林→孤峰→峰丛
  • 2. 拉大沙丘是欧洲最大的海岸沙丘,该沙丘全长 2 700 米,宽 500 米,高 114 米,160 年 前只有 35 米高,现在仍在不断增大。读图,完成下列小 题。

    (1)、比拉大沙丘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风力侵蚀 B、流水沉积           C、海浪侵蚀 D、风力沉积
    (2)、根据比拉大沙丘的发展趋势判读该地盛行风向( )
    A、偏东风              B、偏南风 C、偏西风 D、偏北风
  • 3. 相邻的两条河流,在发育的过程中,低位河若具有较强的侵蚀力,河谷上源不断加长,以至于与高位河相遇,进而袭夺其河水的现象称为河流袭夺。图1、2为河流袭夺前后的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关于图中河流袭夺过程及其反映的主要地质作用表达正确的是(  )
    A、M河是低位河,袭夺了N河上游   侧向侵蚀 B、N河是低位河,袭夺了M河上游   侧向侵蚀 C、M河是低位河,袭夺了N河上游   溯源侵蚀 D、N河是低位河,袭夺了M河上游   溯源侵蚀
    (2)、发生河流袭夺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河流域范围不变 B、a处河段通常河谷宽阔、流速缓慢 C、N河流上游侵蚀增强 D、N河流量与现在河谷规模不相称
  • 4. 下图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砾径T3>T0>T2>T1。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完成下列小题。

    (1)、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  )
    A、T0 B、T1 C、T2 D、T3
    (2)、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  )
    A、T3形成时期 B、T2形成时期 C、T1形成时期 D、T0形成时期
    (3)、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  )
    A、持续下降 B、持续抬升 C、间歇性下降 D、间歇性抬升
  • 5. 七百弄位于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西北部,由5000多座峰丛深洼地的山弄组成,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图中为“七百弄峰丛洼地形成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峰丛洼地形成的地质过程,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③①②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笋形成于溶洞的顶部 B、裂隙水可以增加地下河的流量 C、深洼地两侧坡度较缓 D、溶洞属于地面喀斯特
  • 6. 位于雅鲁藏布江河谷中的丹娘沙丘,受两侧高山阻挡,外部沙尘难以进入,但形成了连绵的沙丘,构成了波涛起伏的沙海。下面左图为丹娘沙丘附近等高线示意图,右图为丹娘沙丘景观图。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丹娘沙丘的成因主要是(    )
    A、流水堆积 B、冰川堆积 C、风力堆积 D、海浪堆积
    (2)、该沙丘的沙主要来自(    )
    A、印度洋海滩 B、附近沙洲和河漫滩 C、塔克拉玛干沙漠 D、太平洋海滩
  • 7.

    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因外力作用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联系。下图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读图回答问题。

    图中a、b、c、d表示的主导外力作用分别是(   )

    A、风力侵蚀作用、风力搬运作用、流水搬运作用、流水堆积作用 B、流水堆积作用、风力侵蚀作用、流水搬运作用、风力搬运作用 C、风力搬运作用、流水堆积作用、风力侵蚀作用、流水搬运作用 D、流水搬运作用、风力搬运作用、流水堆积作用、风力侵蚀作用
  • 8. 关于黄河三角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黄河三角洲是黄河在黄海入海口处形成的 B、黄河三角洲是典型的波浪堆积地貌 C、黄河入海口处的潮流作用强大,利于三角洲的形成 D、黄河三角洲在以很快的速度向海洋扩展

二、综合题

  • 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丘形态特征是风沙地貌研究的重要内容,某科考小队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及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对该地区的风力状况分析的前提下,对柴达木盆地西南缘的山前沙丘区内的风沙地貌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与描述,并探究主要沙丘的形态特征。沙丘区如图所示,沙丘区内有13条间歇性河流,右上角为沙丘区内的两种沙丘类型。

    (1)、识别图中A所示的沙丘类型,并画出其剖面图。(提示:剖面图中应包括风向,迎风坡和背风坡坡度陡缓)

    (2)、试描述图示区域沙丘的分布规律,推测沙丘物质的主要来源。
    (3)、科考小队通过对沙丘的迎风坡和背风坡采样,发现其沙粒的颗粒大小存在差异,利用所学的风沙地貌的知识,尝试推断它们差异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 10.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长江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下图是长江流域的五种地貌景观。

    (1)、长江流域地貌景观多样,判断并连接地点、景观照片及地貌的形成类型的对应关系。

    (2)、描述⑤地貌的景观特点。
  • 1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海湖形成于20~200万年前,原是淡水湖与黄河水系相通,为外流湖;13万年前,由于地质、气候等原因,使青海湖由外流湖变成内流湖。与初期的湖区相比,目前青海湖面缩小了三分之一,由淡水湖变成了咸水湖。青海湖流域内西北风盛行,其周边地区分布有大量沙丘,以湖区东岸沙岛附近最为集中(下图)。

    (1)、判断青海湖形成初期参与的水循环类型。
    (2)、运用水循环原理,分析青海湖由淡水湖演变为咸水湖的自然原因。
    (3)、推测青海湖东岸沙丘的形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