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新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3.2 海水的性质同步测试(提升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8-17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2020年6月8日,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主持研制的“海斗一号”全海深自主遥控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完成了首次万米海试与实验性应用任务,最大下潜深度达10907米,刷新了我国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记录,搭乘“探索一号”科考船载誉归来。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海斗一号”下潜过程中经历的温度变化的曲线最可能是(   )
    A、 B、 C、 D、
    (2)、根据上题的结论,推测下列海域海水的温度垂直变化最小的是(   )
    A、回归线附近 B、赤道附近 C、北极圈附近 D、副热带海域
  • 2. 下图为“大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的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表示海洋表层温度、盐度、密度的曲线依次是(   )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②①③
    (2)、关于图中所示海区盐度及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
    A、甲海区——盐度较高——气温较高,蒸发较强 B、乙海区——盐度最高——降水较少,蒸发旺盛 C、丙海区——盐度较低——降水丰富,蒸发量小 D、丁海区——盐度最低——降水最多,蒸发量大
    (3)、影响图中表层海水密度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海水温度 B、海水盐度 C、海水深度 D、海水运动
  • 3. 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海水的质量;海水盐度是指海水中所含溶解的矿物质与海水重量之比,通常以每千克海水中所含的克数表示,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为35‰。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显示,全球表层海水的温度(   )
    A、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升高 B、由南北纬30°分别向赤道和两极递减 C、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 D、由南北纬40°分别向赤道和两极递增
    (2)、由图可知,赤道附近的表层海水(   )
    A、温度高、盐度低、密度小 B、温度高、盐度高、密度小 C、温度低、盐度低、密度大 D、温度低、盐度高、密度大
  • 4. 中国第 36 次南极科学考察船“雪龙 2”号于 2019 年 10月 15 日从深圳启航,在澳大利亚霍巴特港接受补给后,驶往中山站(下图所示)。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雪龙 2”号经过的海域中,海水温度最高的是(   )
    A、深圳沿海 B、赤道海域 C、霍巴特港 D、中山站沿海
    (2)、从赤道至中山站航线所经历的海域,海水盐度的变化规律是(   )
    A、由低到高 B、由高到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 5. 下图为全球年降水量及海洋表面平均温度、盐度随纬度分布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三条曲线对应正确的是(   )
    A、a—海洋表面平均温度、b—海洋表面平均盐度、c—年降水量 B、a—海洋表面平均盐度、b—海洋表面平均温度、c—年降水量 C、a—海洋表面平均温度、b—年降水量、c—海洋表面平均盐度 D、a—年降水量、b—海洋表面平均温度、c—海洋表面平均盐度
    (2)、a曲线值从副热带海域向极地海域逐渐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
    A、水温下降 B、降水减少 C、陆地径流增加 D、海洋面积增加
  • 6. 据地理工作者考察,在黄海中部海面以下20米~30米处,存在一个明显的温跃层(垂直方向出现突变的水层),抑制了海水的上下对流,在海底洼地的下层海水表现为相对低温。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黄海温跃层表现最明显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影响黄海海域表层水温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洋流 C、盐度 D、海陆位置

二、综合题

  • 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水盐度受当地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影响,与所在地气候关系密切。下左图为世界表层海水平均盐度纬度分布图,右图为“圣劳伦斯湾位置略图”。

    (1)、描述世界表层海水盐度纬度分布的规律。
    (2)、分析世界表层海水盐度最高值不在甲处的原因。
    (3)、说明圣劳伦斯湾表层海水盐度较同纬度大洋低的原因。
  • 8. 读南美洲附近海域海洋表面盐度分布图(单位:‰),完成下列问题。

    (1)、b海区盐度比a海区盐度 , 主要原因是
    (2)、b海区盐度比C海区盐度低,主要是因为
    (3)、简述目前人类对海水利用的情况
  • 9. 下图示意世界某区域某季节气温分布,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说出图中海区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并分析原因。
    (2)、由图气温分布,判断图示季节,并说明理由。
    (3)、分析北回归线附近大洋东部与西部表层水温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