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绥化市肇东市八校联考2023年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3-08-16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如图,下列所示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对玻片呼气 B、
蜡烛的燃烧 C、
湿衣晾干 D、
灯泡通电发光
2.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错误的是( )A、液体的倾倒 B、
点燃酒精灯 C、
滴加液体 D、
液体的量取
3.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铜丝插入硝酸银溶液中,铜丝表面立即出现银白色固体银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C、硫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D、将少量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4.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氮气常温下无色、无味,可用作粮食、瓜果的保护气 B、镁燃烧能产生耀眼的强光,可用于制作照明弹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作除味剂 D、酒精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5. N(NO2)3是一种新型火箭燃料,关于N(NO2)3的说法正确的是( )A、N(NO2)3由氮、氧两个元素构成 B、N(NO2)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2g C、N(NO2)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2.6% D、一个N(NO2)3分子中含有4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6. 如图是摘自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的信息,据此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个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2.06g B、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生成 C、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中b=8 D、硫原子里,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167. 测得某澄清溶液的pH为3,此溶液中能大量存在的一组离子是( )A、Na+、Cu2+、SO42- B、NH4+、Ca2+、OH- C、K+、Na+、CO32- D、Ba2+、Na+、SO42-8. 某金属混合物由Cu、Fe、Al、Mg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5.6g该金属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可得到氢气0.2g,则该金属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的金属是( )A、Cu B、Mg C、Al D、Fe9. 下表对化学知识的阐述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A.化学与生活
B.化学与材料
①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有降温和隔绝空气的作用
①华为手机屏用到的“聚酰亚胺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②青少年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可适量食用海产品、瘦肉等含锌的食物
②用钛合金制作航天飞机的外壳,利用其密度小、耐腐蚀等性质
C.化学与环境
D.化学与农业
①工业废水未经处理就排放会造成水污染
①用铁桶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②使用脱硫煤可有效解决酸雨问题
②农业上采用漫灌可节约用水
A、A B、B C、C D、D10. 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氢氧化铝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则氢氧化钠也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B、分子不带电,则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分子 C、用洗洁精洗油污是溶解,用汽油洗油污是乳化作用 D、酸性溶液pH小于7,则酸溶液pH小于7二、多选题
-
11. 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关系的是( )A、
将水通电一段时间 B、
等质量的两份氯酸钾,向其中一份加入少量的MnO2 , 分别同时加热 C、
某温度时,向一定量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 D、
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
三、单选题
-
12. 有一不纯的Na2CO3样品,杂质可能是CaCO3、K2CO3、NaCl和CuCl2中的一种或几种,取该样品10.6g,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无色溶液,同时产生4.4g二氧化碳气体。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杂质一定没有NaCl B、所用稀盐酸的质量分数为7.3% C、该样品组成有三种情况 D、杂质一定有CaCO3和CuCl2
四、填空题
-
13. 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和数字回答。(1)、3个铜原子。(2)、不含金属元素的碱。(3)、标出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14.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1)、饺子是中国的传统美食之一,馅料中添加铁强化酱油,铁元素属于人体所需的(填“常量”或“微量”)元素。(2)、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的气体是(填化学式)。(3)、引起温室效应加剧的主要原因是煤、石油和天然气的过度使用,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15.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3)、t1℃时,将15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五、流程题
-
16. 某工厂利用废旧电子设备回收其中的贵重金属金、银,瑞瑞设计了如下流程从废旧电子粗产品中回收金、银,并制备氧化铜。(1)、步骤①中操作名称是。(2)、溶液A中的金属离子有。(3)、步骤②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六、推断题
-
17. 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实验室常用的液体燃料,D常用于食品干燥剂,I中含有氯元素。它们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图中“→”表示物质转化,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A的化学式为。(2)、写出E+H→I+C的化学方程式。(3)、D与C→E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七、实验题
-
18. 同学们利用如下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备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常选用发生装置A,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其目的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发生装置最好选(填“B”或“C”),与另一个装置相比,其主要优点是;若要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除制取装置外,还应选用G装置,装置中的液体药品是(填写试剂名称)。(4)、若用H装置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应从(填“a”或“b”)进入。
八、科学探究题
-
19. 昌五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在化学活动开放日,进行了以下两个实验活动。(1)、【实验活动一】在进行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反应实验时,若要使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图所示,则:
此反应操作是向溶液中滴加另一种溶液,化学方程式为。若要得到中性溶液,需借助酚酞试液,当溶液恰好中和时,溶液由红色刚好变成无色。
(2)、实验结束后发现容器壁温度升高,证实中和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若用固体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验证中和反应过程放出热量,你认为可行吗?并说明理由。(3)、【实验活动二】某化学小组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
写出A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实验结束过滤后,同学们将A、B两试管中的废液倒入同一洁净烧杯内,烧杯中出现蓝色沉淀。小组同学将烧杯中物质进行过滤,然后对滤液中的成分进行了探究。【提出猜想】
Ⅰ:滤液中溶质是Na2SO4。
Ⅱ:滤液中溶质是Na2SO4、CuSO4。
Ⅲ:滤液中溶质是Na2SO4、H2SO4。
Ⅳ:滤液中溶质是。
(5)、【交流讨论】同学们对以上的猜想提出了质疑,认为猜想(填序号)不合理。(6)、【设计实验】同学们通过以下的实验对猜想进行验证,请你完成实验报告。实验内容
预计现象
预计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观察
溶液呈无色
猜想不成立
继续在上述的试管加入
产生蓝色沉淀
猜想成立
20. 探究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请按要求填空。(1)、【查阅资料】金属钠性质活泼,常温下金属钠极易与氧气反应,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钠,氧化钠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Na、Na2O、Na2O2、NaOH久置于空气中最终都变为(填化学式)。
(2)、Na投入MgCl2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 , 。(3)、现有一种以NaHCO3为主要成分的膨松剂,由于膨松剂存放时间较长,部分分解成Na2CO3粉末。为测定混合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按如图所示连接装置(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各装置中的试剂皆为足量)。
【实验过程】第一步:将样品m1g装入玻璃管B,测定实验前D的质量m2g。
第二步:打开活塞K1、K2 , 关闭K3 , 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
第三步:关闭活塞K1、K2 , 打开K3 , 点燃酒精灯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
第四步:拆下装置,再次称量D的质量m3g。
①第二步操作的作用是;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E处干燥管中盛放碱石灰的作用是。
③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用含有m1、m2、m3的代数式表示)。
④按以上步骤实验后测得的NaHCO3质量分数可能会(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是。
九、计算题
-
21. 请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计算。(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生成氢气g。(3)、设合金中锌的质量为x , 列出求解参加反应锌的质量的比例式为。(4)、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是。(5)、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的硫酸质量为g,所用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计算结果精确到0.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