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狼》《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3-08-16 类型:同步测试
一、《狼》
-
1. 选出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A、缀行(zhuì)大窘(jiǒng)意暇甚(xiá) B、眈眈(dān)黠矣(jié)积薪(xīn) C、苫蔽(shàn)顷刻(qǐng)目似瞑(míng) D、假寐(mèi)诱敌(yòu)隧入(suì)2. 下列加粗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犬坐于前/前狼假寐 B、以攻其后/自后断其股 C、久之/毙之 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3. 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其/一犬/坐于前 B、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C、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 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4. 下面各项中的“以”与例句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A、以刀劈狼首 B、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C、屠惧,投以骨 D、可以为师矣5. 下列各项中,加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少时,一狼径去相去甚远 B、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学好几何 C、止增笑耳震耳欲聋 D、狼亦黠矣狡黠6. 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屠乃奔倚其下乃悟前狼假寐 B、后狼止而前狼又至而顷刻两毙 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D、屠惧,投以骨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7. 填空。(1)、《狼》的作者是 , 字 , 世称 , 清代文学家,其代表作品有文言短篇小说集《》等。(2)、“ , , ?”点明了全文的主旨,包含着讽刺的意味。8. 解释下面加粗的词。(1)、缀行甚远( )(2)、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3)、顾野有麦场( )(4)、弛担持刀( )(5)、一狼径去( )(6)、狼亦黠矣( )9. 指出下列加粗词的活用情况。(1)、狼不敢前(2)、一狼洞其中10. 翻译下面的句子。(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2)、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3)、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二、《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
-
11. 下面加粗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及其家穿井(待,等到) B、家无井而出溉汲(喝水) C、身亡所寄(无,没有) D、亦不能有所中伤(伤害)12. 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家无井而出溉汲(浇灌、灌溉) B、闻之于宋君(听见) C、因往晓之(告知,开导) D、只使坠(纵使,即使)13. 下列选项中加粗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宋之丁氏晓之者 B、求闻之若此若屈伸呼吸 C、有闻而传之者闻之于宋君 D、亦不能有所中伤晓之者亦舍然大喜14. 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无井/而出溉汲。 B、有/闻而传之者。 C、奈何忧/崩坠乎? D、晓之者/亦舍然大喜。15.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1)、家无井而出溉汲
溉:汲:(2)、及其家穿井
及:穿:(3)、国人道之
道:(4)、闻之于宋君
闻:(5)、丁氏对曰
对:(6)、身亡所寄
亡:(7)、因往晓之
晓:(8)、若屈伸呼吸
若:(9)、终日在天中行止
行止:(10)、奈何忧崩坠乎
奈何:(11)、只使坠
只使:(12)、亦不能有所中伤
中伤:(13)、充塞四虚
四虚:1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 , 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1)、解释文中加粗词的含义。①国人道之
②丁氏对曰
③得一人之使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①吾穿井得一人。
②闻之于宋君。
(3)、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17. 阅读课文《杞人忧天》,回答问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①因往晓之
②终日在天中行止
③奈何忧其坏
④其人舍然大喜
(2)、与“杞人忧天”意思相近的成语有 , 意思相反的成语有。(各写出一个即可)(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①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②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
(4)、这则寓言嘲讽了什么样的人?如果从积极的方面看待“杞人忧天”,你会做出怎样的评价?